?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策略簡析

2015-06-05 18:44李昌文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運用初中策略

李昌文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地位已經深入人心,在教學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已經成為了教師教學的一個基本準則。特別是在初中時期,學生學習的科目較多,而數學科目由于學習難度相對較大,導致很多學生學習興趣產生了轉移,數學教學的難度相對增大。所以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有效的利用好各項資源,特別是生活資源,通過生活內容的滲透來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運用生活案例解析數學原理,運用數學原理解決生活難題,實現數學教學的高效進行!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策略;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223-01

一、依托教材,做好生活內容滲透

教材是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知識積累的載體。然而由于教材內容相對單調,加上不同區域的不同地區特色,為了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做好生活化內容的滲透教育,以便能夠更好的拉近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提升學習的有效性。然而由于初中時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相對不足,各項知識積累有限,如果教師拓展內容過多,學生的學習難度則會增大,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況,在學生學習認知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內容的滲透教育,以便教學能夠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狀況,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特別是在教學一些比較抽象性的知識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內容的滲透教育。例如在教學“頻數與頻率”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統計、計算班上男女同學的身高,通過樣本選取、樣本容量的選擇,計算統計量(平均數、中位數、眾數、頻數、頻率等),數據整理,估計總體情況,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就能夠引導學生在教材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相關知識的了解與運用,加深學生的學習認知。所以就需要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善于依托教材內容,進行生活素材的引入,以便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二、創設情境,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由于數學知識的理論性、抽象性相對較強,而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教學中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率,就需要教師能夠根據教材內容適當的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以便學生能夠通過情境學習更好的理解知識、更好的掌握知識。例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質”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設這樣的一個情境:班上窗戶的玻璃破了一塊,需要進行修補,為了節省成本,只需要修補破的地方,破的剛好是一個三角形,需要測量出哪些數據才能夠去買一塊剛好合適的三角形玻璃呢?引導學生在自身的生活范圍內、自身的學習感知基礎上進行情境問題的解決,就能夠很好的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

另外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敢于思考、敢于創新,讓學生能夠通過情境的學習了解到更多的知識,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能根據勾股定理進行相關內容的逆向思維,引導學生更好的認識到:如果a2+b2=c2,則△ABC是直角三角形。如果a2+b2>c2,則△ABC是銳角三角形(若無先前條件C為最長邊,則僅滿足∠C是銳角)。如果a2+b2三、運用作業,引導學生實踐鍛煉

我們常說“學以致用”,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的用于實踐,作為一項基礎學科與生活性學科,數學學習更是如此。傳統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忽略了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鍛煉,導致學生學習的是“紙張談兵”,造成學生學習的知識得不到運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抹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新時期就需要教師能夠善于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鍛煉,將學習的理論知識及時的運用到實踐中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形式,同時也是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復習、鞏固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適當的運用作業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鍛煉,能夠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做到有趣味性、實用性、創造性,這樣不但使語言學以致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且能使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進生活,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例如在教學“頻數與頻率”的時候,教師就要認識到在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社會里,人們常常需要對大量紛繁復雜的信息作出恰當的選擇與判斷,收集與處理數據是一個公民的基本素質,所以就需要培養學生一定的判斷和預測、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據整理和表示的重要性,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統計對決策的應用價值。實踐鍛煉過程中就要多引導學生進行身邊案例的統計、計算,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意識與數學計算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對于數字養成良好的敏感性,善于觀察生活、思考生活,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與科學生活認識。

四、做好拓展,豐富學生學習感知

著名教育專家葉圣陶說“教材無非只是個例子”,號召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死搬教材,而是要能夠運用教材進行適當的知識拓展,引導學生進行教材之外知識的學習探究,以便能夠通過知識的拓展來豐富學生的學習感知,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整體認識能力。特別是在數學學習中,想要學好數學,單純的依靠教材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而是要學生能夠不斷的積累教材之外的知識,以便他們能夠更好的進行知識的認知,提升學習的效率。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設一個“古今中外數學會”,通過青朱出入圖、加菲爾德證法、趙爽勾股圓方圖證明法、畢達哥拉斯定律、歐幾里得的證法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證明方法、不同的證明側面引導學生進行勾股定理的全面認識。

總之,數學教學中需要教師能夠認識到數學的實踐特性,引導學生多結合生活內容進行數學教學,以便教學能夠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猜你喜歡
運用初中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