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課程整合教學案例

2015-06-05 20:18高倍麗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課件交流英語教學

高倍麗

摘 要:把信息技術引入英語教學,引起了英語教學方式和方法的革命性變革。但是,目前我們教師大量進行的課件設計,主要都是教學方式和方法方面的整合。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331-01

—、高中英語B5 Unit3 Life in the future

課程分析

該課大膽采用了新課標教學理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課文內容進行創造性拓展與補充,改變傳統教學過于注重傳授知識的傾向,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進行了一次實驗和探究。該課的中心話題是“談未來”,內容主要涉及人類對未來生活的想象、猜測和思考。該課旨在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探討未來的世界,達到使學生學會用英語交流、培養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這個班雖然英語基礎較差,但是大部分學生的思維活動、學習熱情、表現欲望和合作精神還是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提高和培養的。根據這些特點,教師可以采用與新課標要求相一致的新的教學方式,即活動式的教學法,這樣面向全體學生便于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實現教學任務和目標。

三、學習目標

1、展望未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2、學習使用有關預測和猜測和表達方式;3、培養學生用英語表達未來的生活狀況,達到用英語交流、培養實際運用英語能力的目的;4、運用所學英語寫出具有豐富想象力的短文。

四、設計理念

“Life in the future”一課倡導英語新課標理念下的合作學習。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 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傳統教學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即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學生體驗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模式,由學生共同努力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所學語言來完成任務,促進學生運用所學外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使用信息與人交流,讓學生去發現問題、設計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合作意識,培養合作精神,從而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五、教學流程

1、導入

教師開始上課,首先讓學生分成四組,搶答“What will it be in the future”。學生們積極

舉手回答,想象也非常豐富,一下子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教師將幾個可能用到的句型寫在黑板上,如: “Suppose that…, imagine that…, It is likely that…, It is possible that…”, 指導學生運用。

(點評:如果能放一段有關未來生活的錄像,導入“Life in the future”主題, 可能會收到更

好的效果。)

2、實踐

切入主題后,教師深入學生中間,給予激勵性評價,詢問學生是否分組準備好要說的話題,鼓勵學生上臺展示課件,講解有關未來生活。由五組學生派代表上講臺分專題講解,如“Animals in the future” ,“Human beings in the future”, “Daily life in the future”, “Genetic engineering”, “Undersea life in the future”, etc.上臺的幾個學生代表表現得很好,不時地提問,有時還能即興發揮。

(點評:當學生們看到同班同學能上臺用英語結合圖片資料,講解未來世界時,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此時,教師應給予更多的激勵性評價。上來發言的幾個同學發揮得非常好。課堂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3、拓展

學生們探討未來生活以后,教師又布置了一項任務,即分組討論:“What you will be in the future”,將這堂課推向高潮,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與合作,并選一名代表進行書寫記錄,最后讀給全班聽。學生討論時,教師要給予指導,比如:What will you do? How will you prepare for?

(點評:這樣的合作學習能激勵學生的創新熱情,注重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教師要多給予激勵性評價。這種活動將英語教學的聽、說、讀和寫四步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培養了學生用英語交流和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六、課后反思

1、“Life in the future”一課無論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是從教學手段上都實行了創新設計與構思,同時有效地采用了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任務型”教學途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英語能力。如何變“接受性學習”為“創造性學習”,關鍵在于教師。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地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英語教師的角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在課堂上,教師有時可以組織討論,有時可以讓學生辯論,有時甚至可以讓學生上講臺當老師。

把信息技術引入英語教學,引起了英語教學方式和方法的革命性變革。但是,目前我們教師大量進行的課件設計,主要都是教學方式和方法方面的整合。實際上,信息技術更重要的是用于教學資源的開發,特別是指導學生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習相整合,比如收集資料,制作課件,并在課堂上交流。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教師要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逐步培養其獨立獲得知識、創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

猜你喜歡
課件交流英語教學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取與舍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交流”等5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