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企業職工病假待遇

2015-06-09 03:49洪曉華杜婷
法制與經濟·下旬刊 2015年6期
關鍵詞:救濟金醫療期

洪曉華 杜婷

[摘要]當前,對企業職工病假待遇的相關規定有部門規章、地方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行政性文件,多個省或市有具體的規定,且各有不同。文章從病假待遇的緣由著手,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對病假待遇的承擔主體、支付金額的計算方式與適用情況做了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病假工資;救濟金;醫療期

一、職工享有病假待遇的緣由

企業員工患疾病是個人和公司都無法避免的問題,一方面,職工個人無法正常工作,需要時間來恢復健康;另一方面,企業缺少支配的勞動力資源,影響其經營。對于職工個人患病期間,需要工資治療和維持基本的生活和生存,而對于企業而言,職工沒有提供勞動力、沒有創造價值的時候也需支付工資。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勞動立法對于雇主承擔病假工資有所規定1。那么,職工享有病假待遇的緣由是什么?有學者認為,其法理依據從早期是來自社會保護的觀點,強調雇主照顧義務的看法,到今日漸成主流是來自民法基本原則“不重要之給付瑕疵不影響對待給付”2。筆者認為既然職工生病的情況是企業無法避免的,而企業又作為相對強勢一方,向員工支付病假工資是企業經管所承擔的經營風險,其性質屬于經濟補貼。同時,政府基于社會保障的范疇,對社會成員的保護,向職工補貼疾病救濟費。故職工“工資”的來源應該來自兩部分,一部分來自企業,一部分來自政府或社?;?。又因為勞動力的給付和工資的給付不對等,故企業承擔的不是全部工資。

二、企業職工病假待遇的相關規定

我國最早對企業職工病假待遇作出規定是部門規章,隨著改革開放,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勞動部或地方政府、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先后重新對企業職工病假待遇作出了規定。

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病假待遇規定制定的主要有:1953年1月26日試行的《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以下簡稱草案),1959年6月1日《關于試行企業單位職員在加班加點、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間工資待遇幾項規定的通知》,1995年8月4日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些規定至今可以適用3地方法規、行政性文件有:上海市有《關于加強企業職工疾病休假管理保障職工疾病休假期間生活的通知》(滬勞保發(95)83號)、《關于本市企業職工疾病休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最低標準的通知》(滬勞保保發(2000)14號)、《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滬勞保綜發(2003)2號)、《上海市勞動保障局關于病假工資計算的公告》;江蘇省有《江蘇省工資支付條例》、《南京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重慶市有《重慶市企業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關于貫徹執行<重慶市企業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若干問題的意見》;山東省有《山東省企業工資支付規定》、《青島市企業工資支付規定》;天津市有《天津市工資支付規定》;廣東省有《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廣州市職工患病或非因工傷負傷醫療期管理實施辦法》、深圳市有《深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等等。

三、病假待遇的承擔主體

在解決病假工資的承擔主體之前,就要厘清病假工資與疾病救濟費的關系。在《草案》中出現了病傷假期工資和疾病或非因工負傷救濟費,簡稱病假工資和疾病救濟費。從《草案》中可以得知疾病工資由企業支付,疾病救濟費由勞動保險基金支付,兩者支付的時間長短、金額都不相同。西方國家多將病假工資稱為“病假津貼”、“疾病津貼”或“疾病補貼”———既然沒有從事工作,自然無“工”資之說4。這些國家通常認為病假津貼應當由醫療保險基金與雇主共同承擔。筆者認為企業向員工支付病假工資的緣由是從勞動者方面考慮,勞動者有生命、健康權,企業向勞動者支付“工資”主要是為了勞動者能盡快恢復健康,再為企業創造價值,故企業支付“病假工資”多偏向于對勞動者的經濟補貼,加之政府或者勞動基金支付疾病救濟費也是對患病勞動者的救濟。筆者認為應統一概念,使用“疾病津貼”或“病假津貼”概念,疾病救濟費中包括企業向勞動者支付的病假工資,更能體現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的實質,在《南京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中就未區分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直接用“病假津貼”這一概念。

《草案》中規定了病假工資與疾病救濟費分別由企業和勞動保險基金支付,但《意見》中又規定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那么病假工資與疾病救濟費的承擔主體究竟是企業還是政府或者各自承擔一部分?參考各個省份或市級規定,如《上海市勞動保障局關于病假工資計算的公告》、《青島市企業工資支付規定》中規定企業支付6個月以內的病假工資和6個月以上的疾病救濟費;《重慶市企業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中規定6個月以內的和6個月以上的病假工資都由企業支付;《江蘇省工資支付辦法》中規定由企業支付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梢?,地方規章或者法規都參照《意見》的規定,讓企業承擔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恫莅浮肥窃谟媱澖洕鷹l件下制定的,現在的社會保險中并沒有病假待遇。相比較工傷,職工疾病與企業用工的關聯性比職工非因工傷患病更大,但企業只繳納工傷保險后承擔較輕責任,《意見》第59條卻規定讓企業承擔“病假工資”和“病假救濟費”,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組織機構,如果讓其負擔過重,則影響其經營同時也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而政府是社會福利的提供者,有義務保障患病或非因工傷的勞動者基本治療和生活。故筆者贊成由政府和企業來共同承擔該筆費用,有學者也建議借鑒西方國家的相關立法規定,“由企業承擔前3個月的病假津貼,而之后的病假津貼則由企業與醫?;鸱謩e按50%與50%的比例承擔”5。這不僅與國際做法一致,也利于減輕企業負擔,平衡勞資關系,同時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

四、病假待遇的計算方式

1.《草案》和《意見》分別規定按工作年限和工資來分別計算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同時有最低限額。有些地方同時規定了這兩種方式,如《上海市勞動保障局關于病假工資計算的公告》、《廣州市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管理實施辦法》、《重慶市企業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等,只是支付比例和支付年限有所不同。筆者認為這樣支付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是合理的,勞動者工作年限越久,其對社會、企業的貢獻也就越大,同時年齡越大,其家庭等負擔也越重,故支付的比例也越大,最低標準則保障了勞動者的基本生活和醫療。在這些按工作年限和工資確定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的,需要先厘清計算基數和計算系數,計算系數系支付的比例,部門規章和有些地方法規、規章有規定,關鍵是計算系數,在《草案》中計算基數系“本人工資”,草案是1953年頒布的,當時我國還實行計劃經濟,就是指本人的工資標準。但現在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企業職工的本人工資該怎么計算?“如果把本人工資總額作為本人工資使用,則確定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的工資基數明顯偏高”。6筆者也贊同此觀點,本人工資不是本人工資總額?!渡虾J袆趧颖U暇株P于病假工資計算的公告》專門對計算基數作了規定: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有約定從約定,無任何約定的,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稄V州市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管理實施辦法》中規定:本年的病假工資,以上年度本人月均工資總額為基數,如超過上年度市屬職工月均工資,則以上年度市屬職工月均工資為基數?!蛾P于貫徹執行<重慶市企業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若干問題的意見》對《重慶市企業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的本人工資作出解釋:職工本人工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的工資總額的口徑,以職工本人病休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計算,不足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可見,有些地方規章對計算基數作了特別規定,其原因在于避免支付的病假工資過高,但同時不低于最低工資80%的底線。多數地方規定“本人工資”系上年度的平均工資,工資總額里應該不包括加班工資、補貼、福利等在內,系勞動者在正常時間正常勞動所獲得工資總額來計算平均工資才更符合實際。

通過比較《上海市勞動保障局關于病假工資計算的公告》、《廣州市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管理實施辦法》、《重慶市企業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與《草案》的病假待遇規定,明顯得出前者支付的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少于《草案》規定的,上海市雖然工作年限與支付比例與《草案》一樣,但計算基數減少;廣州市和四川省、重慶市工作年限增長且支付比例降低。

2.有些地方并沒有參照《草案》按工資年限和工作規定支付病假工資,而是只確定了一個比例或直接按工資支付,如深圳市、青島市、南京市7,筆者認為深圳市、南京市對未約定病假工資的情況下讓企業支付病假工資負擔過重,這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3.有些地方只規定企業按照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約定,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資的80%,如《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

五、病假待遇的法律適用

通過上述比較,可見地方法規、行政性文件對病假待遇的規定有差異,也有相似的。而統觀全國絕大多數省份相關的工資支付辦法、規定、或條例中對病假待遇都有所規定,且規定比較籠統。8有些省份設區的市先制定政府規章或規范性文件,對病假工資的計算有相對比較詳細的規定,而后省級政府再制定政府規章或者省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時候又對病假工資作了簡單的規定(有約定按約定,無約定情況下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的80%),如《南京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和《江蘇省工資支付條例》,又如《青島市企業工資支付規定》和《山東省企業工資支付規定》。因先制定的市級政府規章并沒有與后制定的省級規章或地方性法規相沖突,在不低于當地最低工作的80%范圍內作了更詳細的支付計算方式,故在本市內先制定的市級政府規章或規范性文件是可以適用的,而不是在未約定的情況下,企業只要支付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的80%即可。

有的省份未制定工資支付辦法、條例、規定,省內設區的市級政府也未制定關于病假待遇的規章或文件,如四川省,只有《四川省全民所有制企業固定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川府發[1988]170號),且不論全民所有制企業的實質性質和現在的發展,筆者認為既然已經限定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固定職工”,至少民營企業的職工不適用,現階段民營的企業職工的病假待遇適用什么規定?是適用《草案》按工資年限和工資支付比例還是適用《意見》不低于最低工資的80%?在實踐中,企業與職工在未約定的情況下,企業更愿意按《意見》的規定且也是這么做的。筆者認為雖然沒有相關的法律廢除《草案》,但很明顯《草案》在今天已經不能適用了,只能適用《意見》的第五十九條規定。如果按《草案》支付病假待遇,6個月內病假工資由企業支付,但目前國家未規定將疾病救濟費納入社會保險體系,只有企業職工生病后在醫院治療的有醫療保險,那么6個月后誰來支付?企業顯然不會,這也不利于生病的企業職工維護自己的權利。所以對于沒有對病假待遇作相關規定的省份,只能適用《意見》第59條。

六、病假待遇支付的期限

一般認為病假待遇的支付期限為合理的醫療期即“病假期”,那么病假期間遇到公休日、法定節假日等是否計入“病假期”呢?有的省、市規定連續休假期內應剔除休息日、節假日,如上海市9;有的省、市規定休息日、法定節假日不應剔除,如重慶市10。地方的行政性文件對此有不同的規定,部門規章對此沒有相關規定。公休日、法定節假日是勞動者應該享有的法定休息權,其工資應該正常發放,因此休假期內剔除休息日、節假日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企業職工連續休假,未給企業創造經濟價值,反而企業還要支付病假工資,對節日和公休日也支付病假期間的工資也無可厚非。筆者認為對于短期休假,如星期五開始休病假假三天,星期一上班,這是應剔除,對于長期休假,如連續休假一個月,這是從經濟效益而言,法定節假日和公休日應算作病假期間,減輕企業的負擔同時也未嚴重損害職工的利益,同時也方便計算。

七、結語

我國對企業職工病假待遇的規定時間久遠,如1953年的《草案》、1995年的《意見》、1988年《四川省全民所有制企業固定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而地方規定不盡相同且也具有不合理之處,如今經濟快速發展,企業的角色和政府的責任也在轉變,這些規定已經不太適應現在的經濟需求,且部門規章、地方法規、行政性文件對病假工資的規定錯綜復雜,也不利于企業和職工有效的參考適用。故建議全國統一立法,專門就病假待遇作出詳細規定,特殊地區可以有例外的規定,同時把政府責任加進來,由企業和政府共同承擔職工病假津貼。

注釋

1張芯幸.我國職工疾病收入補償制度的社會化初探[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2:21。

2林佳和.請病假不準?請假程序、病假上限與勞工請假規則.勞動法裁判選輯(第六輯),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12。

3郭穎華,邱星美.我國勞動者病假保障制度的問題及完善[J].河北法學.2014(8):126。

4郭穎華,邱星美.我國勞動者病假保障制度的問題及完善[J].河北法學.2014(8):128。

5郭穎華,邱星美.我國勞動者病假保障制度的問題及完善[J].河北法學.2014(8):132。

6言時.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有關政策解答.法規政策解答。

7《深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中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于本人標準工資的百分之六十支付員工病傷假期工資,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資的百分之八十。(標準工資是指員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內為用人單位提供正常勞動應得的勞動報酬,不包括季度獎、一次性的獎金等)、《青島市企業工資支付規定》中規定:醫療期6個月以內,由用人單位發給本人工資的70%的病假工資;醫療期超過6個月的,發給本人工資60%的疾病救濟費,超過醫療期,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組織勞動能力鑒定的,按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支付疾病救濟費?!赌暇┦衅髽I工資支付辦法》中規定: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或者本單位規章制度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病假津貼。未約定病假津貼的,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支付。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

8只有一條關于最低病假工資的規定,即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假工資,病假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作標準的80%。

9《上海市勞動保障局關于病假工資計算的公告》規定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休假日數應按實際休假日數計算,連續休假期內含有休息日、節假日的應予剔除。

10《關于貫徹執行<重慶市企業職工病假待遇暫行規定>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職工病假期間遇有國家法定節日(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和公休假日(星期六、日)時,應算作病假時間。

[作者簡介]洪曉華,西南石油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杜婷(1990-),在讀研究生,就讀于西南石油大學,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

猜你喜歡
救濟金醫療期
美企批失業救濟金加劇“員工荒”
特殊疾病醫療期問題確定探究
領救濟金的鎮干部
領救濟金的鎮干部
企業職工醫療期相關問題研究
單位是否有權解除我的勞動合同
德國人嫌失業救濟漲得太少
我國企業職工醫療期制度研究
職工提出辭職申請但未辦理相關手續發生非因工負傷的也有醫療期
新形勢下企業職工醫療期管理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