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部損傷患者的護理探討

2015-07-04 13:56李英蓮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損傷腹部護理

李英蓮

【摘要】目的:腹部損傷的護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以來我院收治的34例腹部損傷患者,隨機分組,實驗組17例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對照組17例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護理的總有效率94%,對照組護理的總有效率為82%。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部損傷患者采用綜合護理,能夠更好的治療腹部損傷患者,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縮短治療時間,效果較為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腹部;損傷;護理

腹部損傷是常見的損傷。在損傷造成的死亡中,大約四分之一與腹部損傷有關。腹部損傷的患者可有一個或多個器官的損傷。由于腹部損傷可能涉及內臟,在對腹部損傷患者的護理中,護理人員應特別注意觀察有無腹腔內出血和腹膜炎的表現[1]。臨床表現為低血容量性休克評估患者神志變化和皮膚情況。輕度休克的患者,皮膚蒼白、濕冷;中度休克的患者,可有多汗和少尿;重度休克的患者,可出現煩躁、定向障礙、近期記憶缺失等。腹部評估觀察并記錄腹部傷口情況,觀察腹部皮膚有無寮斑。對開放性損傷,注意觀察傷口有無異物存在等。觸診腹部有無腹腔內出血、腹肌強直、腹部壓痛及反跳痛,有無其他部位的疼痛。觀察患者有無惡心、嘔吐、咳血或尿血。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以來我院收治的34例腹部損傷患者給予護理措施,分組護理,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恢復情況,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34腹部損傷患者,實驗組17例,平均年齡為(46.55±5.35)歲,男女比例1:1,對照組17例,平均年齡為(45.25±5.5)歲,男女比例1:1。兩組患者的身體資料沒有較大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

2.1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預防低血容量性休克 用外部加壓或無菌敷料壓迫控制外出血。建立快速靜脈輸液通道,遵醫囑輸注溫的生理鹽水或乳酸鹽林格氏溶液。抽血查全血細胞計數、血型和交叉配血。必要時遵醫囑留置尿管,觀察有無血尿,準確記錄尿量及尿比重等。若無顱骨損傷等禁忌時,可以給患者插人鼻胃管,觀察有無胃腸道出血,同時降低嘔吐和誤吸的危險。脫去衣物,給予毛毯。必要時給予加溫的靜脈輸液和加溫濕化的氧氣,保證患者舒適。損傷早期每15-30分鐘護理人員應評估患者情況,平穩后改為每小時一次。有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醫生。評估內容包括:意識狀態,生命體征,腸鳴音,尿量,氧飽和度,有無嘔吐、肌緊張和反跳痛等。配合醫生進行腹腔穿刺。

1.2.2預防感染 消毒嵌入的異物,不要拔除。用無菌鹽水敷料覆蓋暴露的器官或組織。遵醫囑給予患者抗生素,預防腹膜炎的發生。

1.2.3疼痛的護理 評估患者腹痛或牽涉痛及惡心的情況。觀察患者有無腹內臟器損傷的表現,診斷未明確者禁用鎮痛劑,以防掩蓋傷情[2]。

1.2.4腹部損傷患者的護理時,護士需監測患者的血液動力學是否穩定,感染是否被控制,觀察其疼痛是否減輕,患者是否了解治療方案。腹部損傷患者的護理時,護士需監測患者的血液動力學是否穩定,感染是否被控制,觀察其疼痛是否減輕,患者是否了解治療方案。

1.3 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使用χ2檢驗,<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文研究護理方法對護理效果的影響,使用χ2檢驗進行顯著性檢驗,將護理方案數據分為兩組,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發現采用綜合護理與常規護理;兩組時間與住院天數相同,實驗組17例患者采用綜合護理,護理有效16,護理無效1例,實驗組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17例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護理有效14,護理無效3例,對照組護理的總有效率為82%。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腹部損傷患者總的處理原則為:預防和控制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緩解疼痛,減輕患者焦慮和恐懼。腹部損傷的急診處理為預防缺血性休克和感染。對于有嚴重的腹部損傷患者來說,如果存在腹膜刺激的表現,應剖腹探查,修補受損器官。腹部損傷可分為開放性和閉合性兩大類。開放性損傷穿破腹膜者為穿透性損傷;其中,投射物有人口、出口者為貫通傷。穿透性腹部損傷通常與槍擊和刺傷等暴力有關,很少引起多器官損傷,但常合并胸腔、脊柱和后腹膜腔等損傷,死亡的主要原因為出血。閉合性損傷常引起多器官損傷,常見原因為交通意外、高空墜落、擠壓等。通常腹部損傷可有肝、脾、胰腺、腸系膜動脈、橫膈膜、膀胱、大血管、胃、腸、腎等器官的破裂,這些破裂可導致大出血和缺血性休克,需盡快手術。腹部損傷患者總的處理原則為:預防和控制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緩解疼痛,減輕患者焦慮和恐懼。腹部損傷的急診處理為預防缺血性休克和感染[3]。對于有嚴重的腹部損傷患者來說,如果存在腹膜刺激的表現,應剖腹探查,修補受損器官。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效果較為一般,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療效顯著。實驗組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護理的總有效率為82%。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腹部損傷患者采用綜合護理,能夠更好的治療腹部損傷患者,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縮短治療時間,效果較為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恕,李木泉.胸腹多發傷43例診治分析[J].中華創傷雜志,1996,12(2):89.

[2]黃顯凱.加強腹部創傷的早期診治[J].創傷外科雜志,2007,9(5):385-387.

[3]黃堅鵬,李然元.顱腦損傷合并腹部閉合傷76例診療體會.中華現代外科學雜志,2005,2(18):216.

猜你喜歡
損傷腹部護理
腹部創傷的CT診斷及其臨床意義分析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Gardner綜合征的腹部CT表現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常見羽毛球運動軟組織損傷及診斷分析
我院足球運動員踝關節損傷發生原因及預防分析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中西醫結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護理干預
腹部超聲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