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任務驅動法在《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2015-07-04 01:24田佩東
雙語學習·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運用課程

【摘 要】任務驅動法在《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使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分析了任務驅動法的涵義與任務驅動法在《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并進一步分析了任務驅動法在《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運用的基本流程。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運用

任務驅動法繼承了傳統教學法中的很多優勢特點,比如說:學以致用以及因材施教等傳統教學特點,符合現代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夠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提升教學的效果。也可以說任務驅動法在《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任務驅動法的運用能夠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促使學生迅速掌握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與協作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任務驅動法的涵義

任務驅動法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把傳統教學方法中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方式,轉變成為以完成任務或是解決問題為主的動態教學方式,促使學生改變對學習的態度,積極主動的投入其中。學生根據自己實踐遇到的問題,運用自身的經驗與知識,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方案,使遇到的問題得以解決。任務驅動法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任務為驅動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確定一個共同完成任務為目標,在完成這個任務目標的動力驅動下,學生個體或者是學習小組通過積極主動的對知識進行探索,從而完成最終的目標。學生個人或者是合作小組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很大的成就感,而且還可以不斷的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欲望,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習慣,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從學生角度而言,任務驅動法是一種比較好的學習方法,尤其是比較適用于實踐性較強的知識與技能學習,任務的驅動能夠喚醒學生學習的動機,相對于傳統的學習方法,驅動教學法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對于教師而言,任務驅動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很多教師僅是通過字面意思對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理解,從而對驅動教學法產生了錯誤的認知,很多教師錯誤的以為“任務”就是作業等內容,簡單的把用這種任務來督促學生學習,也就無法很好的引導學生的學習,在教師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真正的認識到任務驅動法的涵義,才能更好的運用此種方法引發學生自主學習。

二、任務驅動法在《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課程,屬于組織管理類的課程,在這一種類課程教學中一般采取輔導重點難點為主的教學方式,但是這種常規輔導方式,不能使《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效果達到理想狀態。主要是因為這一課程的應用性以及實踐性比較強,只是通過單純的輔導理論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并不能提升學生的實踐經驗,導致學生沒有很大興趣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而在《個人與團隊管理》的過程中運用任務驅動法能夠把實踐與理論知識有效結合,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加快速的掌握好理論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能力。任務驅動法通過任務把教師與學生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也可以說任務驅動法在《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從以下方面表現出來:

(一)任務驅動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上滔滔不絕的講授,學生在下面聽講,很難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有效的串聯起來,尤其是針對《個人與團隊管理》這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來說,學生更不容易弄懂,很容易打消學生學習的信心,進而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任務驅動法主要是圍繞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課堂中學生被動聽講的局面。學生成了學習中的主體,不管是學習還是完成任務都需要學生付出相應的努力,教師在整個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充當著引導者、策劃者、管理者以及評價者,教師要精心的對任務進行設計把更多的知識點融入其中,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任務中去,隨著任務的圓滿完成,學生既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知識的信心與動力,又能在無形中掌握知識,進而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任務驅動法能夠促使學生迅速掌握教學內容

把任務驅動法應用于《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能夠把教師與學生緊密的聯系起來,也可以說任務驅動法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建立起了一座橋梁。教師設計任務越合理,教學思路也就會更加清晰,教師思路的清晰化也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更加的明確,更能迅速的掌握好學習的內容。通過任務教學法的運用,教師把很多的難點與重點融入到設計的任務當中,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的方式,學生就會更容易接受,這種方式也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而且在這種教學的氛圍下,不管是教師在教授,還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都會顯得輕松自在,更能營造好的教學氣氛,學生能夠更快速掌握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

(三)任務驅動法能夠增強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與協作能力

任務驅動法運用于《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能夠增強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與協作能力,主要是因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與教師交流溝通,還要與其他的同學交流互動。任務驅動法通過合作小組的方式對任務進行討論交流,可以促使學生之間加強溝通,在溝通中學生學會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聆聽到其他學生的建議,能夠從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與優勢。同時在完成任務時,通過小組成員的齊心協作,讓學生真實的體會到團隊的力量,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四)任務驅動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任務驅動法的應用可以促使教師不斷改變教學的方法與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教師僅是規定任務的目標,并不會對完成任務的形式做過多的限定,這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間,從而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個性,更好的掌握學習的方法。并在任務驅動法的學習環境中能夠靈活運用多種學習方法,獲得實踐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三、任務驅動法在《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運用的基本流程

任務驅動法在教學中運用的基本流程可以分為七個步驟,分別為:設計任務、分析任務、接受學習、完成任務、協作學習、評價與總結以及反思。

(一)設計任務

在任務驅動法的運用實施過程中,任務是此種教學方法的核心部分,它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不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都是為了完成最終的任務。在任務驅動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設計任務,教師需要把教學的內容隱藏在任務之中,并通過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努力探索。教師在任務設計時既要考慮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個體差異,又要注意各個知識點的難易程度以及特點。另外,教師在設計任務時還要將任務與教學目標巧妙的聯系起來。教學目標的制定是依據學生最終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情況,教學目標又分為實踐目標與理論目標。教師把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的重點隱含在任務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圓滿完成最終的任務的同時掌握好所學的知識以及技能?!秱€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教學目標也分為理論目標與實踐性目標,理論目標主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管理理論知識,從而增強管理者整體綜合素質。而實踐目標主要是對管理技能的培訓,要求學生能掌握并利用管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管理能力。

(二)分析任務

在任務發出以后,教師要通過科學的方法與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對任務進行分析,并明確任務的最終目標。讓學生明白哪些管理理論知識或者是工具是自己已經掌握的,哪些是新接觸的知識,從而促使學生更好的完成任務實現最終的目標。要對任務更好的分析離不開教師的講解與演示,這就需要教師對《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有很強的把握能力,在講解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教學的進程以及方向能夠很好的把握住,收放自如,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而且要求教師有效的利用學習情境,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快速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夠掌握任務下隱含的重要知識內容,盡快實現教學的目標。

(三)接受學習

任務驅動法運用《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是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但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學習內容都交給學生怎樣去探索,然后就放任學生自己去學習或者是協作學習。對于新的管理理論知識,特別是基礎性的、有內涵的知識等需要教師為學生開辟接受這些知識的學習空間??梢赃m量的進行舉例講解,以此做好新知識的傳授工作。在利用任務驅動法開展教學工作時,不能把完成任務作為最終的目標,而是要以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生對新知識與新技能的掌握程度作為最終的目標。

(四)完成任務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促使學生自己發現完成任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是只要出現問題就及時指導,而是讓學生親自嘗試錯誤,讓學生自己感受錯誤造成影響并找出補救的辦法,從而加深學生印象,進而避免今后產生同樣的錯誤。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做能夠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當然對于完成任務有些難度的學生,教師應該花費多一些時間與精力去關注,可以自己抽時間對基礎較差學生進行引導,也可以讓成績較好的學生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幫扶,以此來更好的完成任務,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協作學習

學生通過對任務進行分析與討論,從自身已經掌握的知識觀點出發,嘗試著解決遇到的問題,更好的完成任務,但是這是學生憑借自身原有的知識結構,所提出的觀點與思路還不是很完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交流討論以及教師的總結等才能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的完善。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也對當前所學的管理理論知識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與理解,進而能夠熟練的運用相應的管理工具。并且在小組協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通過討論與交流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或者是創新思路,最終對所學知識能夠更加熟練的掌握。

(六)評價與總結

在任務完成以后要對這種教學方法進行評價,評價可以采取學生自我評價、學習小組間的相互評價以及教師評價等三種評價方式,學生自我評價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及時改正,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能夠讓學生汲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師的評價要注意評價的公正性,對有明顯進步的學生要進行表揚。評價的內容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小組協作學習的貢獻以及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價,主要是以鼓勵的評價為主并且態度要誠懇。在評價完之后是要進行總結,可以讓協作小組成員代表對任務完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性發言,并請其他同學進行相應的補充,教師最終根據發言的情況進行總結,在總結完成后布置下次課程的相關任務,從而讓學生鞏固好現有知識并預習新的知識。

(七)反思

在運用任務驅動法完成任務以后教師要對此種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從中找出任務驅動法運用過程中的優點與缺點,并不斷地拓展思路對此種教學方法不斷改進,只有對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改革與創新,不斷探索與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的提升《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的效果。

總之:任務驅動法運用于《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教學中有很大的優勢,但是也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由于學生所掌握的現有知識結構以及學習能力的差異,在同一課時內學生所掌握的內容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在任務設計時要結合學科知識特點與學生特點,盡可能的設計出較實用且可行的任務,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要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加強對知識點的總結與回顧,從而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與技能,促使教學效果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 趙廣健.任務驅動教學實踐研究——以《個人與團隊管理》課程為例[J].高教探索,2010(04).

[2] 胡學文.“任務驅動”教學設計時應注意的幾個方面[J].文理導航(下旬),2015(05).

[3] 陸英.“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踐與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0).

[4] 李成交.巧用任務驅動,促進教學和諧[J].現代企業教育,2014(10).

作者簡介:

田佩東(1988—),男,吉林遼源人,碩士研究生,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處教師,助講,研究方向:工商企業管理。

猜你喜歡
任務驅動法運用課程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膠囊劑的制備課程教學設計
物流運輸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任務驅動法在土木工程測量教學中的應用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任務驅動法在車工教學中的應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