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文雙杰

2015-07-05 15:30廖希雅柏瑩張文茜
時代文學·下半月 2015年3期
關鍵詞:駢文

廖希雅 柏瑩 張文茜

摘 要:清代承接明代詩文復古運動的發展,至清中期,江南駢文拓步更進,呈現出了全面繁榮的態勢,蘇州府的創作成就可謂名列前茅。本文從生平入手,結合《玉芝堂文集》與《天真閣集》收錄的駢文作品及其體現的思想感情,探討邵齊燾與孫原湘外秀內剛、翛閑澹遠的藝術風格與駢散交融、敘議抒情皆優的藝術成就。

關鍵詞:邵齊燾;孫原湘;清代中葉;駢文

引言:

經過清初將近一百年的發展、累積,江南地區的駢文已經形成了初步興盛的局面,蘇州府與常州府、杭州府等齊頭并進,出現了不少優秀的駢文家,邵齊燾、彭兆蓀、王芑孫、郭麐、吳慈鶴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永瑢評價邵齊燾:“齊燾欲矯三家之失,故所作以氣格排奡,色澤斑駁為宗,以自拔於蹊徑,而斧痕則尚未渾化也”[2]。故研究蘇州府作家的駢文創作,有助于了解清代中葉駢文復興的全貌和地域性盛況。因此,本文試以清代中葉詩文名家邵齊燾與孫原湘的駢文創作為研究對象,結合生平經歷,作出對二人的駢文藝術風格與成就的初步探討。

一、邵齊燾

若要在清代中葉蘇州府的駢文創作家們,推選一位眾人首肯的代表,那必定是昭文邵齊燾。他為人志行超遠,為學博古通今。在蘇州群士之中,獨獨他被吳鼐輯收入《八家四六文鈔》[2],位列清代駢文八大家,足見其駢文影響之大。

邵齊燾(1718~1769),字荀慈,號叔寧,江蘇昭文(今常熟)人。祖上從杭州一步步遷至昭文,家族氛圍常沐儒學之風。邵齊燾的父親也被稱贊“少孤能強毅自立,游義門何學士門,受其學,尤善書得二王法”[3]。邵齊燾為他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之前甚至有一個傳說一般的夢,暗合了他之后的三十六年官場經歷。而邵齊燾本人幼年就聰慧過人,“甫受書,輒了大義”[3],讓私塾先生都極為驚訝。之后他于乾隆27年即考取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數年后,他就罷官而歸,侍奉母親。但在他歸隱后,他的文學成就依然讓世人難以忘懷,“南巡有詔征在籍詞臣集試闕下,時文官京師或謂曰‘此舉意在邵某也”[3]。

他為人為師同樣令人欽佩,主講的常州龍城書院更是人才輩出,洪亮吉、黃景仁皆從其學,中進士舉人者也有數人。后洪亮吉在《商知己賦序》中也流露出對恩師一生沉浮的感慨與追憶:“嗟乎!回風美人之曲,楚臣殉之以身;鐘鳴落葉之操,帝子繼之以泣。大地摶摶,非以載愁;惟天穹穹,豈云可問?”[4]

邵齊燾工駢文,善章草,著有《玉芝堂文集》6卷,《玉芝堂詩集》和《清史列傳》行于世。后世稱其“氣獨遒古,有正宗雅器之目。嘗謂‘清新雅麗,必澤于古,非茍且牽率,以娛一世之耳目者,駢體之尊始此”[5]。創作題材廣泛,游覽,作序,書信,墓志銘等皆有涉及,創作風格如同他本人所說“于綺藻豐縟之中,存簡質清剛之制”[3],其代表作《送顧古湫同年之荊南序 》就有淋漓盡致的體現,離別之悲與漂泊之感貫穿全文?!皠e方不定,萬族共其銷魂;秋士多悲,四戚紛其在抱。品物恒性,皆懷求友之歡;含生大情,咸有慕徒之戀。至如及關聞嘆,登岳流謠。郊路班荊,河梁攜手。羈旅別離之際,古人亦皆有不能已者乎。 ”開頭化用了《別賦》中的秋風乍起時的“黯然銷魂”意境,奠定全文基調?!肮配兴男?,日下無雙,江東獨步。同年之友,一時之杰?!浺越êブ?,仲秋之月,將從蓮府,遠適荊南。 月明千里,蟲吟四壁。風篁凄而軒序涼,煙嵐清而林野肅。寒蟬抱樹,驚征客之秋心;候雁銜蘆,極愁人之遠望。指涂衡霍,擊汰沅湘。杜汀蘭畹,正則之所行吟;陶牧昭邱,仲宣之所游目?!盵2] 緊接著作者表示欣賞顧古湫的無雙之才,道出他將要遠去荊南的消息;遙想那路途上的月色與景物都染上了一層“愁人”氣質,一派清冷蕭瑟,展現出對故人濃濃的哀傷離別之情,同時又將屈原等人的典故蘊藉其中。對比工整,用典精煉,抒情韻味深長,離別之氣貫穿始終,真情實感讓人動容。

詞藻華麗,是外在的形式,清剛之制,卻是內在的靈魂?!都{涼賦》中,邵齊燾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夏日畫卷“惟夏日之可畏,快追涼于夕曛。揮似月之明扇,聽如雷之聚蚊”,六字對仗工整,讀來朗朗動聽;“若夫一庭藻影,十里荷風,月明人靜,香動波融”,再運用四字句勾勒出月夜美景,不拘泥于形式,體現了駢散交融;接下來又介紹了民間幾種在炎炎酷暑的納涼辦法,最后筆鋒一轉,論述到真正要讓百姓納涼“猶方勞而得逸,譬習苦而遇甘”,需要“賴王政之有節,播仁風而遠覃,順應陰陽變化,體恤四時變化”[3],這才是值得歌頌的德之美。懷民于心,兼濟天下,清剛之音擲地有聲。

邵齊燾為他人寫作的墓志銘、哀詞也是同樣感人肺腑。如《沈生妻袁氏哀詞》,繁復的駢體行文把對眾人對這位賢妻的懷念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她“稟詩書之明訓兮,勉四德于閨門,奉重親以執勞兮,鞠稚子之恩勤,諧瑟琴于盛年兮,期諧老于終身,何生命之不淑兮,奄凋落于芳春,鄰里嗟咨其交惜兮”,那么的知書達理,教子有方,對親人極盡孝養,與丈夫感情也是期盼到白頭,可是再也聽不到她諄諄的勸學之聲,見不到她麗人的身影,如此痛徹心扉的思念,怎樣才能忘記,“孰能如莊子之鼓盆兮,不復知壽夭與悲欣”。[3]哀傷之氣統領全文,筆墨描摹處皆是傷心往事,邵齊燾駢文功力可見非同一般。

二、孫原湘

孫原湘(1760 ~1829)清代詩人。字子瀟,一字長真,晚號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蘇常熟)人。他也是天生文采,“方三四歲,即知讀詩,口詠指畫,若能通曉,蓋天賦也”[6],成長于學習氛圍濃厚的家庭,但科舉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他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省試下第,此后一直屢戰屢敗,直到嘉慶十年(1805年),他終于考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協修。但他不久得疾返里不出,一心贍養老母,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瑯、婁東、游文等書院講席,學生多有成就。李兆洛稱贊他“然君學足以治行,教足以澤遠,才足以干事”[6]。孫原湘師承袁枚,為性靈派一員,其妻席佩蘭也拜于袁枚門下。他最為擅長詩詞,主張“性情為詩之主宰”,自序中更是坦言創作標準“須自抒情性,一以忠孝為本,退而敬識之”[7],來源于他父親的教誨。

孫原湘詩詞文皆備受推崇,“翛閑澹遠,有古人之風”[6]。但在他相當的駢文作品中,我們也應注意到其具有的獨特性情。所著《天真閣集》中有4卷涉及到了駢體文,共46首。大致分為以下4類:一是序或跋,如《儗平定川楚告成頌謹序》《銷寒雅集詞序》、《海虞賦鈔序》、《江城侍膳圖序》、《跋龍筋鳳髓判后》等;二是為他人立傳、作壙志銘之類的誄祭之文,有《國子監生黃君妻屈孺人傳》、《祭張子和觀察文》、《延陵姨君席孺人誄》、《祭沈思葵夫子文》等;三為與他人往來的書信,有《與同學諸子書》、《與人友書》;四是騷體賦,如《秋棠賦》。

為他人撰寫墓志銘時,他極盡抒發哀痛之情。比如《邵氏外女孫端琇壙志銘》中記載這位女童“生在十旬,即能言笑,察人識物,口齒自清,授色知心,眉目如畫”,已是令人稱奇,何況她孝敬長輩,一舉一動都令人歡笑,奈何天降沉疴,她小小年紀就撒手世間,但更讓人驚訝的是,“前死數月,嘗語人自憂不祿,韋真示疾,豫識化期”,她居然提前數月在夢中得知自己仙去之時,作者將悲痛訴諸筆下“北岡黝土,永閟苕芬,白楊翳天,碧草如云,凄凄霜雨,尋汝孤墳”[6],寥寥數語,讀來讓人不勝唏噓。

他的文字淡雅疏朗,娓娓道來中明晰地說理,最為代表的就是《與同學諸子書》他在開篇點出諸君的特點“獨行之士,不求諧俗,知命之英,惟冀遂志”,“道腴則世味澹,內重則熟慮輕”,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們都認為自己懷有不容于世間的抱負,但孫原湘并不這么認為,“夫重瞳之勇,拙智垓下,屈原之忠,飲恨楚濱,仲舒言道德,見妬于公孫宏,李廣奮節匈奴,終拱于衛青”,旁征博引但少用僻典?!白怨烹u群啄鳳,蝘蜓嘲龍,志士灰心,忠臣雪涕”,現實確實殘酷,然而“即或拙于一時,靡不伸于千載,茍抱至德,豈慮終窮”,要像那匯川之江河,聚塵之土方,去發出振聾發聵之聲,天地如此雄厚,孤芳自賞是無法有所作為的,“大智若愚,深藏若虛,和光同塵,圣人之德也。士患不容于世,而何患世之不容。且以六合之大,匹夫之一身,何必離世絕俗,以為高哉?”[7]孫原湘鼓勵年輕學子積極入世,像圣人學習,以天下為己任,句式靈活,盡抒慷慨之情。

他的駢文筆法嚴謹,但剛中有柔,平淡之中又見灑脫。在詠物言志之作《秋海棠賦》中,孫原湘寫到緣起“涼風乍起,渺渺于懷矣”,可謂十分符合性情所至。海棠的美麗在他筆下化為“抱秋心之宛轉,殊春色之夭斜。方其似花非花,欲放非放,小朵半含,嫩葉微障。撫幽姿以自憐,怯初涼而誰傍。若淚點之乍彈,趁秋風而飄揚”,平淡的筆法卻已勾勒出海棠的芳容,它是如此的婀娜多姿,竟然有開放在寒秋的勇氣,“夫其鐘大造之秀靈,稟曠世之窈窕,宜令舒明艷于春初,挺神仙于物表”。原來海棠早已看破了名利的浮華,要追求那難得的清質,原湘感慨道“望天末兮雖遙,心與君兮不隔。與自炫于春風,寧退藏于蘚石”[7],他和它都已不在乎仕途(放春)的虛名,而是要守得自己心中真正的可貴。于平凡的意象中,他也發現了難得的志趣。

結語

昭文雙杰駢文創作復魏晉之古風,發揚駢散通融的行文方式,擴大了駢文的應用范圍?!按蟮謪菍W一派,篤信好古,實事求是”[8],二人皆追求體例簡貴,古香馡然,風格多華實結合,剛柔并濟。而雙杰之中,邵齊燾辭藻優美,簡質清剛,兼有沉博絕麗的底蘊特點;孫原湘筆法嚴謹,開合有致,博古征今,典雅平實。當然,其他諸如王芑孫,彭兆蓀等代表作家尚未提及,他們的駢文創作亦值得進一步的個案研究。

參考文獻:

[1]永瑢.集部三十八·別集類存目十二,四庫全書總目[M].中華書局,2013.

[2]吳鼒輯《八家四六文鈔》各卷卷首《題詞》,清嘉慶三年較經堂刻本.

[3]邵齊燾《玉芝堂文集》,乾隆刻本.

[4]洪亮吉《卷施閣文乙集》,清光緒三年洪氏授經堂刻洪北江全集增修本.

[5](民國)金秬香《駢文概論》第126頁,商務印書館,1934.

[6]李兆洛撰.《請故翰林院庶吉士孫君墓志銘》,《天真閣集》,嘉慶五至十七年昭文孫氏刻本.

[7]孫原湘.《天真閣集》,嘉慶五至十七年昭文孫氏刻本.

[8]羅志田導讀,徐亮工編校.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論[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基金項目:2014年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計劃項目資助、清代中葉蘇州駢文研究201410332040Y。

(作者單位:蘇州科技學院人文學院)

猜你喜歡
駢文
北魏新貴族的形成與駢文的新變
論清代駢文經典的建構
論駢文的發展與影響
畢沅幕府與清中葉駢文復興
晚清駢文研究述論
主持人語:明清民國駢文研究的創獲
論明清之際駢文的經典化
尊體:晚明駢文批評的理論向度
清代駢文選本纂輯的興盛及其歷史因緣
古今貫通 點面結合 駢散相參*
——評莫山洪先生《駢文學史論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