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方文學的差異表現研究

2015-07-05 16:35朱秀英
時代文學·下半月 2015年3期
關鍵詞:中國文學文學創作

朱秀英

摘 要:文學深深扎根于社會基礎之中,中國社會的封閉單一與西方的開放多元塑造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體現在多個方面,如情感表現、人文精神、藝術美感以及形象塑造等。在本文中,筆者將基于自身對中西方文學的了解與認識,進行差異表現研究。

關鍵詞: 中國文學;西方文學;差異表現;文學創作

文學是人類社會精神思想的集中體現與精華所在,其特性包括目的性、社會性以及個人性等,文學受社會政治經濟的影響,而又反作用于政治經濟。中西方社會的差異性在文學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筆者將就中西方文學的差異表現進行深入研究。

一、中西文學概述

(一)中國文學概述

中國文學以漢民族文化為主體,各民族文學也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文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文學風格、內容以及形式等都獨具特色。中國文學的特色還在于其獨特的理論批判體系、文化傳統以及審美理想等。中國文學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漢語言文字影響了中國的詩歌創作與文言文官方書面語言的正統地位;文學創作的思想來源于孔孟儒學,講求含蓄內斂。

(二)西方文學概述

西方文學經歷了傳統文學到現代文學的發展歷程,相較于中國文學更加注重直截了當的表現,從而達到廣大深刻的效果,與中國文學審美追求不同,西方文學注重文字的鋪陳。

二、中西方文學的差異表現

(一)中西方文學在情感表現上的差異

從整體上而言,中國文學堅持從一而終的理念,而西方文學則重視人內心真實的情感變化,接下倆,筆者將就二者情感表現的差異進行分析。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藝術中的瑰寶,而無論是中國的古代文學還是現代文學,作者筆下的任務通常都是禁欲的,嫉惡如仇的孫悟空、壓抑情感的林黛玉,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作者筆下的英雄與核心人物,在于其壓抑的情感。自古以來,中國文學中的人物情感都是壓抑的,被束縛的,難以隨心所欲地表達出來。而宋詞元曲高文學成就的取得在于其詞語的組織與韻律上,而非情感表達。

西方文學則推崇追求真我、自我實現、解放情感,而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西方文學難免存在一定的自私性,而這也是人性最真實的體現與曝露。西方著名小說《飄》中的女主角斯嘉麗就是勇敢追求自我真實情感的女性人物,美麗的斯嘉麗雖然被眾多優秀的男士追求,但是卻不為所動,而是為了保住家園、追求經濟利益而與自己的妹夫產生了不倫之戀,這樣的角色在東方正統思想觀念中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被唾棄的,卻因為勇敢地同命運抗爭,絲毫不懦弱不退縮而受到大家的喜愛。

(二)中西方文學在人文精神上的差異

中西方文學在人文精神上的差異體現為集體主義與個人英雄主義、民生與民權的差異。我國傳統的人和思想深深影響了文學創作,集體主義精神也成為我國文學創作的核心價值觀。無論是四大名著還是近當代的作品,多數都是通過一個虛擬人物來反映與其相關的整個社會群體的生活狀況與精神狀態,代表的也是社會中某個特定群體的人格追求與人性表達。直到今天,集體價值觀念仍然是文學作品人文關懷與人格尊重的集中表達,是文學作品中不能或缺的精神追求。而西方文學則強調個人英雄主義。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性格各異,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思想與追求,甚至是邪惡的、嫉妒的,是人性真實的反映。作為社會的統治者,諸神不僅不關心人間疾苦,還尋歡作樂,完全與中國文學中所追求的“天下大同”理念相背離??梢赃@么說,西方文學所強調的人性光輝不是對集體的、社會的責任感,而是自我實現與個人享樂主義,凸顯個人意識,弘揚個人精神。

(三)中西方文學在藝術美感上的差異

中國文學藝術美的基礎是言志說,而西方文學的藝術美基礎則是模仿說,具體表現為以下兩方面:第一方面是內容與形式追求上的不同,另一方面是真與善的差異。無論是中國文學還是西方文學,都追求和諧美,東方的重點是內容上的和諧,而西方則強調形式上的和諧。古希臘的美學是形式統一的代表,而音樂、雕塑等也注重形式美,西方的文學是再現的藝術,強調藝術得到還原性。而中國文學重視意境美的營造。在真與善的差異中,東方文學因將社會教化作為自身的責任,因此更加重視善在文學作品中的體現。西方文學強調思維體現與真實性,認為從模仿中得到審美的感受。

(四)中西方文學在想象塑造上的差異

中國文學的藝術原則在于描繪,塑造的是視覺形象,而西方文學在再現理念的導向之下塑造的是典型形象,通常情況下,視覺形象與典型形象被視為中西方文學的核心區別。中國的《詩經》采用的創作手法主要為借景抒情與比興,而唐詩與宋詞更是將思想與文字進行了完美的融合,情感的表達更加全面而細致,如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以及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等。西方文學形象的塑造是具象的,以現實為根本依據而又高于現實。西方的現實主義作家筆下的典型人物無疑是豐富的、吸引人的,如葛朗臺、加西莫多以及夏洛克等。中國文學形象的塑造來源于情感的抒發,而西方形象的塑造則離不開敘事手法的凝練,視覺形象與典型形象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結語

綜上所述,東方文學更加注重教育功能的發揮,西方文學的重點則在于人物行為與內心世界的塑造,而兩者的基本區別在于西方重敘事東方重抒情,無論是西方文學的精神世界還是東方文學的博大精深,都是世界文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石秀文.中西方文學鑒賞觀差異比較[J].語文建設,2013(30).

[2]柴棟.中西方文化——思維方式比較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3(4).

[3]吳曉宇,白振榮.論東西方文學的差異[J].才智,2013(26).

(作者單位:西昌學院文教學院)

猜你喜歡
中國文學文學創作
梅卓文學創作論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讀友“讀友杯”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大賽之短篇文學創作比賽征文啟事
讀友“讀友杯”全國少年兒童文學創作大賽之短篇文學創作比賽征文啟事
曹文軒的文學創作作品
中國文學“走出去”與西方讀者“走進來”
淺析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中國文學“走出去”翻譯出版的再思考
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游仙窟》與《雙女墳》的對比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