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主人公高加林的悲劇探秘

2015-07-05 16:35鄒文貴郝歆
時代文學·下半月 2015年3期
關鍵詞:人生

鄒文貴 郝歆

摘 要:路遙小說《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位備受爭議的人物形象,特別是對于高加林形象悲劇意蘊及其產生原因的綜合性分析,既有利于讀者把握高加林這個人物形象的豐富意蘊,又有利于讀者理解小說精髓的“人生”主題。因此,本文擬在結合小說情節及其創作背景的基礎上,分析高加林悲劇意蘊并且對其人生悲劇的特點及其產生原因進行詳細地分析和解讀。

關鍵詞: 高加林;悲劇意;原因分析

高加林是小說《人生》中的“名人”,而小說《人生》又是路遙的名篇。在這部著名的小說作品中,作者路遙詳細地敘述了高加林的拼搏經歷,特別是高加林那以以失敗而告終的悲劇意蘊及其產生原因。因此,在悲劇的視域下分析高加林形象是研究其人物形象意蘊的最佳選擇。高加林的悲劇是什么樣的悲劇呢?又是什么樣的原因造成了高加林這樣的悲???對于這兩個問題的分析,既有利于讀者理解高加林形象的意義,又利于讀者把握小說《人生》的主題及其社會現實意義。因此,有必要結合具體的故事情節詳細而客觀地對小說主人公高加林的悲劇意蘊及其產生原因進行逐一而客觀地探秘。

一、 悲劇及高加林的悲劇

1、高加林的悲劇

悲劇是以正面主人公的失敗或毀滅而為結局的故事,正如那句名言所說的一樣“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高加林在小說的故事中就是一位這樣的人物形象,作者通過高加林的悲劇向世人形象化地展示其蘊含的豐富意蘊。在小說的結局里,高加林不僅在婚姻的層面上失去了深愛自己的巧珍,而且也失去了自己深愛的黃亞萍;在事業的層面上,他不僅在小說的伊始就失去自己深愛的民辦教師的工作,而且在小說的結局里,他又失去了自己曾經有過輝煌的通訊員工作;在事業拼搏的層面上,高加林從自己的家鄉了走了出去,但他又空手而歸;在世俗的層面上,他由家鄉人的羨慕變成了全鄉人的唾棄,由全鄉的人支持變成了“踩上一腳還不能解心頭之恨”的可惡之人。雖然在此沒有必要一一例數高加林的悲劇,但他那悲劇性格卻成了有目共睹的一種事實。因此,在悲劇的視域下分析高加林形象一定會有意想不到而又符合事實的客觀結論。

2、高加林的悲劇特點分析

高加林的悲劇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或者說高加林的悲劇與其它的悲劇有什么不同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既有利于讀者把握高加林的形象,又有利于讀者理解作者的創作目的。對此,可以結合小說的內容進行如下的分析:

首先,高加林的悲劇是一種具有綜合性特點的悲劇。結合小說的故事情節分析,高加林的悲劇是一個綜合性的悲劇,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第一,高加林的愛情悲劇是一個綜合的悲劇。因為在小說故事的敘述之中,巧珍是高加林的第一個個戀人。當他在失去了民辦教師的那個惡劣處境中,他接受了巧珍對自己的愛。雖然此時是因為這種惡劣的環境使其愛上了巧珍,但在高加林的心中,巧珍卻不是他心中戀愛目標。在這一段時間里,巧珍把自己對高加林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特別是巧珍替高加林去集市上賣饅頭的情節,使他沒有理由再去拒絕巧珍對自己的愛。以至于高加林從縣委大院被迫退出后,再一次踏上這條熟悉的小路時,他還對此記憶猶新。但就是一位這樣深愛自己的人卻因為事業的緣故被高加林殘忍地拋棄了。特別是當高加林因為再也沒有拼搏的機會而回到家鄉時,當他再次在條熟悉的路上想起這位已嫁為人婦的巧珍時,使高加林一巧珍的悲劇達到了頂峰;在小說的故事中,黃亞萍是高加林深愛的對象,但他們之間的愛情悲劇也隨著高加林事業悲劇到來而到來,他們之間的愛情又隨著黃亞萍的出走而以失敗告終了。所以在愛情的層面上講,高加林的悲劇是雙重的,他不但失去了自己深愛的人,而且也失去了深愛自己的人。因此,僅從愛情的層面上分析,高加林的悲劇就具有綜合的特點。

其次,高加林的悲劇是一種針對性很強的悲劇。在小說《人生》之中,高加林的悲劇不僅具有綜合性的特點,而且還具有針對性。在一般的讀者心中,如果高加林的悲劇具有綜合性的特點,似乎就不應該具有針對性的特點,因為兩者具有矛盾性??墒?,事實卻非如此,高加林的悲劇不僅具有綜合性,還具有針對性的特點。例如,在小說《人生》中,高加林的悲劇還表現為事業的悲劇。在小說中,高加林在高考失敗后為了實現自己的事業理想,他不僅在民辦老師的崗位精心鉆研,而且在被別人頂替后,他還積極地去想“關系”為自己的拼搏尋找一條捷徑。并且在這條捷徑上,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又取得了成功。因為他的通訊報道在黃亞萍的播報下,使其才能得到了展現,使其拼搏獲得了眾人的認可。但正是在這種認可的形勢與其再次被清退事實對比中,使其事業悲劇的內涵得到了形象而真實的再現?;蛘哒f,高加林的拼搏經歷再現著一個拼搏者對事業的追求,再現著一個拼搏者由理想開始再到追求失敗的完整經過。所以說,高加林的悲劇還具有非常明顯的針對性。即作者通過高加林的生活經歷向世人形象化地再現了一個事業悲劇的抽象內涵。

再次,高加林的悲劇還具有系統性的特點。結合小說的故事情節可以對高加林的悲劇進行多維地解讀。在小說中,高加林的悲劇除了可以歸結為愛情悲劇、事業悲劇之外,高加林的悲劇還可以分析為以下兩種悲?。旱谝环N悲劇是人生的悲劇。之所以說高加林的悲劇是其人生的悲劇是因為在小說中高加林沒有正確的人生觀。正確的人生觀不僅是一個人成長的基礎,也是其處理生活問題的原則。在小說中,高加林的抗爭具有不徹底性,他對現實社會不滿,卻又心存幻想;他不是積極主動地以自己的力量改造社會,而是小心謹慎地適應社會,順應潮流。這是他的追求均以失敗而告終,以悲劇而收場的重要原因[1]。如果結合小說的故事情節再對這個“高加林悲劇”產生的重要原因再進行分析,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高加林的人生觀對其悲劇的產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再確切地說是高加林對拼搏問題的思考不夠成熟所至。

第二種悲劇是社會的悲劇。高加林的悲劇及其悲劇性首先表現在高加林自身上,無論是其愛情的失敗,還是其事業追求的失敗,都其高加林自身飽受悲劇結果的折磨。然而,高加林作為一個社會成員,他的悲劇還應該具有社會的特點。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講,他的悲劇是一個社會的悲劇。作為一種社會悲劇,它的產生一定會有其時代基礎。例如高加林的愛情悲劇而言就是如此。因為如果沒有馬占勝和高明樓這樣官場人物的相互配合,高加林的愛情悲劇不僅不會產生,而且高加林的事業悲劇也不會產生。再如,作為一個農村子弟的拼搏經歷,對于高加林的悲劇產生的原因,作者還借文中德順爺爺之口說了出來:“你是咱土里長出來的一棵苗,你的根應該扎在咱的土里[2]”因為在當時的農村還沒有解決好戶籍制度對人員流動的限制。這里雖然只列舉了兩種原因,但對于說明高加林的悲劇具有社會的性質就足夠了。

二、 高加林悲劇產生原因分析

閱讀路遙的小說《人生》不僅要對高加林形象的悲劇性進行多維的解讀,而且還要結合小說的創作背景,具體的故事情節對其悲劇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1、 高加林悲劇的自身原因分析

無論是在小說的故事情節中,還是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任何一個人物的悲劇首先都表現為自身的悲劇,高加林的悲劇也不會例外。在小說中,高加林悲劇的自身原因可以這樣分析:第一,高加林愛情觀存在問題。無論是高加林與巧珍之間愛情,還是他與黃亞萍之間的愛情,都被一種“事業”的追求所遮蔽了。他之所以拋棄巧珍,是因為巧珍對其事業追求無所幫助;他之所以又與被黃亞萍分離,又是因為他不能繼續自己的事業追求了。一句話,高加林的愛情觀被其事業追求影響得太深了,甚至是太長久了。因為從巧珍與高加林的愛情到高加林與黃亞萍之間的愛情而言,他們經歷了太久的時間。所以說,高加林對愛情問題的錯誤看法導致了他最終的愛情的悲劇。第二,高加林的拼搏觀存在著問題。作為一個農民,高加林擁有自己那遠大的事業理想,這本身無可厚非,但他那完大的理想導致了他錯誤的拼搏觀。對于如何拼搏的問題,高加林的思索脫離了他生活的實際。正如德順爺爺說的那樣,作為一個農民,高加林應該扎根于他故鄉的土壤。從另一個方面講,高加林的拼搏脫離他生活的基礎,所以,這種沒有根基的拼搏,無論他擁有怎么樣的才能,無論他擁有什么樣的機遇,也無論他采取什么樣的拼搏策略,他最終都會是以失敗告終。在小說《人生》中,高加林從農村出去而最終又不得不返回的農村的拼搏輪回,正好是對這個結論的形象性詮釋。第三,正是因為高加林的拼搏觀和愛情觀都存在著問題,所以也導致了他的人生觀存在了問題??梢赃@樣說,作為一個正常的人,愛情觀和拼搏觀組成了他的人生觀。在高加林的人生觀中,由于這兩方面的內容都存在了問題,所以也必然導致其人生觀的其它內容也存在著問題。例如,高加林雖然不喜歡那位癡迷于自己的巧珍,但他卻違心地接受了巧珍對自己的愛并在最后又殘忍地拋棄了巧珍,這足以說明在高加林的人生觀中,他的道德觀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高加林之所以是一個悲劇人物主要是其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2、高加林悲劇的社會原因分析

高加林的悲劇不僅是其自身的原因導致,而且還由其生活的社會原因引起的。但是引起高加林的社會原因卻是非常復雜的,不能把高加林的失敗簡單地歸結為“農業合作化失敗[3]”。眾所周知,高加林之所以會經歷愛情的悲劇、事業的悲劇等諸多的悲劇,從其自身看主要是由其高考落榜導致。如果當年高加林順利地通過了高考,他的人生命運,他的事業經歷一定會被重新改寫。所以,從這一點上分析,高加林的悲劇還應該與高考那種一考定終生的制度密切相關。從另外一點上分析,一個像高加林這樣有才能而又無用武之地人的存在,又不僅僅是高考制度,相關的農業合作化制度所能改變的,它會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用人制度的改變、戶籍體制的改革等。所以說,在社會的層面上,高加林的悲劇是由諸多社會原因引起的

3、高加林悲劇的作者原因分析

高加林的悲劇從文學的層面上分析,它還是作者對社會生活分析的結果。之所以會有高加林這樣的人物出現在小說的文本中,主要是由于作者地社會生活的把握,主要是由于作者對高加林這樣的現實人及其經歷的一種思考。因為小說是一種文學創作,在具體的創作中,需要作者把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事實進行適當的典型化,適當地個性化。所以說,高中林的悲劇還應該有作者對生活的思考。

總之,高加林是小說《人生》中的一個經典的人物形象,他的悲劇意蘊及其產生原因值得我們每一個讀者認真地思考。

參考文獻:

[1]杜剛秀.路遙〈人生〉中高加林人生悲劇的分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12) :30.

[2]孫放遠.論〈人生〉中高加林的愛情悲歡[J].電影文學,2014(14):82.

[3]李雪,崔秀霞,“歷史對話的可能性——路遙與80年代文學的展開”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之三[J].文藝爭鳴,2012(06):35.

(作者單位: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

猜你喜歡
人生
存錢和不存錢的人生,是不一樣的
沉重中走出的輕盈人生
俗話說,送禮是人生第三難的事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兩字之間
人生的另一種表達
獨一無二的你
囧態人生
人生也不過一百年
黑白人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