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古論今思維在高職職業道德教育中的應用——以太極拳道德觀為例

2015-08-15 00:52尤振謝芳趙峰山東濟寧職業技術學院
商業文化 2015年15期
關鍵詞:道德觀太極拳職業道德

文/尤振 謝芳 趙峰 山東濟寧職業技術學院

太極拳的道德觀為我們塑造了尊師重道的禮儀規范,勤學苦練的意志品質,剛健有為的入世精神和和諧仁愛的人生境界。將太極拳道德觀打造成生動的德育形式,有利于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為高職職業道德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太極拳/道德觀/職業道德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她不光有健身強體、防病祛疾的功效,而且她的道德觀也在數百年里教導指引習拳者修身修心。太極拳的門規戒律是太極拳道德觀的精華所在,《門尊十二言》、《規守二十備》、《戒章十二禁》、《律則二格》等格言成為武者一生的精神食糧。職業道德教育是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落腳點,結合新時期社會工作實際,加強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如何充分發揮太極拳道德觀對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滲透作用,使之更有力的推動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和職業精神的鍛造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點入手。

一、尊師重教

尊師重教是一種文明得以延續的重要條件和文明的重要標志。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荀子》。太極拳要求“為人師,須教禮”,即教師在傳授學生武技的同時,必須肩負起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和督導責任,“以顯師長教育有方,免被他人譏笑于后”。楊澄甫先生說:“重拳重老師,真傳自得之;輕拳輕老師,無須枉費力?!倍⒔芟壬舱f:“學著當尊師重道,厚敬師傅,感動師傅,則為師者必盡心教導”。先進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老師一生的心血。在我國傳統社會中,學校不僅是傳播知識的主要場所,也是道德教化的殿堂,因此教師承擔著傳授知識的責任,同時兼有道德教化責任

個人實現自身理想時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平臺和方式,而職業就是多數人發展報復的常用方式。重教在一定程度上對各人人生態度的展現,也是個人道德追求的體現,也是個人對自身追求、自我價值不斷改進、完善的基本要求與前提條件。因而,就要求當前社會的從業人員一定要具備較高的素養與道德,可以主動對道德主體進行選擇,并具有較高的道德觀及價值觀;不僅要具備較高的責任意識,而且還應具備強烈的事業心,由衷的熱愛自身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對就業人員的要求。而學生在學習階段更應該正確認識自身所處的位置及扮演的角色,對辛苦教育、培養自己的教師需充滿尊重及敬畏,不斷培養自身的道德素養及責任意識,以更好的適應社會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二、責任修養

當代部分高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出現了令人擔憂的問題,比如心胸狹隘,重視個人利益,缺乏集體觀念和主人翁精神,正義感與誠信意識的缺失。傳統太極拳的《門尊十二嚴》賦予武者“俠、勇、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規范,它既是道德標準又是行為實踐,它是一種自強不息、獨立不懼的公共品格。

“俠義”乃行善之本,是大義當前,即使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行為表現。太極拳大師黃性賢胸懷天下,在抗戰爆發后在臺江鋪前頂組織大刀隊,設立“國術第一練習場”,次年10月率隊64人奔赴上海前線抗日,后組織隊伍到南嶼一帶游擊抗日。高職學生在具備這些品格之后才能具備豁達的品格,從而能夠為國家為民族貢獻自身力量,才能在國家及民族利益需要時站出來,才能建立“國家興亡我有責”的高貴品質,培養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從而將自身理想和國家的實際需要結合起來,自主成長為國家未來建設者與民族脊梁。"守信”是指信守諾言、言行一致,包括社會活動和個體自我修養,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初始原則。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贊嘆游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息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為了不失信于人,不懼怕艱難,甚至敢于直面死亡,這種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歷朝歷代屢見不鮮。不為權勢折服,不被金錢利益誘惑,這種正直、神圣的品格,不僅是武學中“道”與“藝”的綜合外現,也是高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三、個性創新

縱觀太極拳史,無論是陳王廷從《拳經》中形體動作與導引、吐納、經絡學說有機結合起來,使太極拳將武術、醫學、哲學和藝術融為一體有別于戚氏長拳的內外統一的拳術運動,還是之后“楊、武、吳、孫”的繼承和發展,一代代太極武者并不墨守成規,苦心研練,結合自身體會,大膽創新,為太極拳的廣泛流傳做出了貢獻,并樹立了自己在武學和文化上的地位。

太極拳的發展史即是“理技相合”的最好證明。開展高職生的個性教育和創新意識培養活動不僅有利于達到培養目標,符合人才教育和培養的客觀規律.還有利于發揮高職生的創業潛力、拓展其就業面。開發學習尖子生的學習潛能。因此。應采用具有科學知識結構的教材,由慧眼和匠心教師教育,創造良好環境氛圍,把職業道德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可以促進大學生發現其自身知識結構和能力的欠缺,從而實現對高職生的個性教育培養。應引導學生脫離“政治人”,逐步轉變為“社會人”,從實事入手,從自我做起,而不是僅通過抽象、空洞的口號表示自己的責任感;學校職業道德教育應以培養合格公民為基本立足點,逐步引領大學生不斷加深自身的歷史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及公民意識,在履行自身權利的同時,更要對他人、社會履行自身義務及責任,努力成長為合格公民。

四、自省自律

太極拳是一種蘊含到家哲學的拳術,將到家尚柔、崇尚自然的思想完美體現出來,每一次的演練都是對內心的叩問、對人性的凈化、對人生的感悟、對人格的完善。太極拳讓人追求生命的真、善、美,對于消除多疑、自傲、嫉妒等不健康人格具有良好作用。太極的拳學理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和諧”,和諧是健康的基本狀態。和諧的首要保證“整體”。孤立的個體無法形成和諧,共生的狀態,其首先就是系統的整體性,不僅要能共融,還要能互補,這樣才可做到生生不息。

高職學生在年齡段上正處在人類三觀成形的黃金時期,正處于三觀形成時期,高職學生個體行為和思想都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其因為缺少足夠的社會經驗,往往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缺少足夠的自制力,從而容易出現違反現有規則的行為。但隨著學生自身的成長,其自覺度也會不斷提高,就不需要用過多的規矩約束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就應當偏向于啟示,讓學生自己用道德和法律的標準反省自己,認識到不足,從而不斷完善自己,如此形成的道德理念才會伴隨終生。讓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德育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是非辨析能力,達到自我反省,并在反復的道德實踐中培養“見賢思齊”、愛僧分明的高尚情操,這樣才能使德育成果得到鞏固,使各種職業道德規范內容化成學生個體的穩定的行為方式,最終達到知和行的統一。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太極拳的道德觀給我們塑造了尊師重道的禮儀規范,勤學苦練的意志品質,剛健有為的入世精神和和諧仁愛的人生境界。太極拳的道德觀不僅僅是一種價值認同和規范,數百年來她已于我們的思維模式、行為標志、道德情操、審美情趣和處世態度融為一體,逐步成為我們中華民族教育中的一種塑造人的方法和手段。將太極拳道德觀打造成生動的德育形式,有利于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推進高職院校的德育建設。

[1]朱旦標.淺談武術訓練在技工院校德育中的滲透作用[J]. 職業,2014,24:16-17

[2]周慧虹.太極身心修煉及其和諧價值研究[D]. 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2

[3]肖云.傳統“師道尊嚴”觀與現代高校師生關系研究[D]. 浙江: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1

[4]朱旦標.淺談武術訓練在技工院校德育中的滲透作用[J]. 職業,2014,24:16-17

[5]王虹.清代太極拳產生、發展、興盛因素探析[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46:96-100

猜你喜歡
道德觀太極拳職業道德
太極拳的『絕世秘籍』
新時代幼兒教師道德觀的反思與超越——基于職業倫理理論視角
太極拳的“教”與“學”應“以點帶面”
《魔鬼的門徒》的宗教倫理與道德觀照
諧圖趣語
以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為目的加強中職德育工作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創新理念下大學生道德觀問題探析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問題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