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教育心理學與學生個性發展

2015-09-10 07:22吳海若
考試周刊 2015年32期
關鍵詞:學生個性中職教育心理學

吳海若

摘 要: 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內涵是多元化的。在現代學校教育中,教育管理者的理論經驗水平在不斷更新提高。如何使理論化的教育管理學更科學、更直觀、更實際地應用到現代教育生活中,這其中來源于現實生活的教育事例經驗總結,從這些真實的案例中不斷得到新的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 中職教育 心理學 學生個性 德育教育

我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職教中心。學校開設的專業學習課程較豐富,在校學生普遍在15至17歲之間,其中不乏大齡學生。與普通中學略有差異的是這些學生大多非常自信,性格也開朗,可在學習上投入的精力明顯不夠,喜愛參加各種文化項目活動和體育競賽。這些學生具有飽滿的熱情和真誠的態度,與他們接觸后會變得青春飛揚起來。

一、轉變傳統教育觀念,重視教育心理學

一位教師或許面對很多名學生,然而對學生家庭而言,這名學生卻是唯一的。在教育教學中,僅僅是單純的教學任務模式,或許僅是書本中的知識教授就夠了,但是對人的培養呢?

人是有生理心理活動的高級動物。教育中,不免涉及一門科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現象及其產生和變化規律的心理學分支,是一門介于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二、面向學生個性發展,加強心理及德育教育

教育對象由于遺傳因素、所處生活背景環境等不同,個性是有差異的?,F代學校的德育目標提倡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和各自不同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防止偏廢一方。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曾任教班級的真實案例:

在學校全員德育教育教學工作大背景下,陳茜(化名)成了我任教班級的重點關注對象,這是一個性格非常張揚、極具自我意識的女生:上課老是隨意散漫、不分場合地發表對課堂教師的提問意見,經常無故遲到,不聽課睡覺玩手機,周圍的同學似乎挺怕她這個“大姐大”。陳茜情緒起伏比較大,心情不好時還會嘲諷發火。課后我找她談過話,講了許多道理,她常常很有自己的觀點,談話時對受到的教育沒有太大反感,但不會立即應承,過后依然我行我素。于是我決定給她的家長打電話,希望家長配合管教,對學生形成5+2的有效管理影響模式。

出乎意料的是,和家長的聯系很順利,但家長抱怨說管不住孩子,因為孩子太逆反所以任其發展,只盡可能地提醒她。我似乎明白孩子為什么會這樣任性。然而如果就此放棄與家長的聯系,更不能找到陳茜這樣表現的問題根源所在。我堅持繼續與家長聯系溝通,以期了解更多關于陳茜的情況。原來,陳茜的家長因為工作很忙,與孩子溝通不順后對孩子的教育開始散漫,任其性格發展,漸漸地,陳茜的學習積極性就更沒有了,形成一種與本質性格不相符的張揚,其實是空虛茫然,想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

于是,我決定潛移默化地改變陳茜,讓她成為一個陽光開朗、積極自信、方向感強的孩子。

首先,要善于發現并利用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我通過談話和觀察,了解到陳茜是個興趣廣泛的孩子,于是,我在課堂上鼓勵她多參與班級活動,讓她把個人的一些專長發揮出來。我還邀請她下課后到教師辦公室幫忙,做一些雜務性事務,起初她不是很愿意,但又覺得老師都這么認真邀請她了,所以還是到辦公室幫忙,漸漸地竟開始主動詢問我辦公室的老師們是否有需要她幫忙的地方。這樣的變化一點一點、不知不覺,突然有一天老師們發現這個孩子特別樂于助人、熱心負責。為此,我找機會在班上適時表揚她,漸漸地,我發現她不再像以前那么自我,變得沉穩和禮貌,待人接物也越來越隨和積極。

此間我經常給她家長電話聯系,家長漸漸重視對陳茜的教育,從以往無可奈何的語氣變得熱情和期待,甚至有一天居然主動打電話問我孩子在學校的近況表現。

教育就是抓住學生的個性特點,放手讓學生做她通過努力能做到的事,信任尊重學生,通過自我管理樹立目標和自信。陳茜的變化,班里的同學和其他老師都有目共睹。我的感觸是在教育管理中,教師首先要發自內心地接納學生,這有助于學生得到恰當的、有針對性的積極期望感,從而讓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發展自己,有助于學生在不斷體驗成功的過程中樹立強烈的自信心,獲取更大的發展。

三、關愛心理輔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

我任教的班上曾有個學生叫張某,這名學生頭腦靈活,但自控能力差,寧愿多做勞動清潔也不愿意做家庭作業。開學初幾乎每天受到老師的批評指責,但不奏效。因為該生完成作業的具體情況和問題,我及時和他的家長取得聯系。在與家長的聯系中,我感受到家長對孩子能在學校接受老師教育的信任和支持。一方面我很觸動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信任、理解與支持,一方面提出要求,家長必須配合學校教育,因為單方面教育和影響畢竟是有限的。

我細心觀察張某,這是一位很有自己想法但同時非常害羞的學生。每次與張某談話,張某態度都非常誠懇,但顯得比較油滑,似乎油鹽不進,但其實在內心深處還是能接受老師的教育。我意識到這個學生內心渴望被人關注、被人理解和尊重,渴望同學的理解、老師的幫助、家長的呵護。于是我經常找他到辦公室聊天,用談話的方式一點一點地影響他。在日常教學中留意他的進步,并要求他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幫助照顧班級內其他愛玩愛動的學生。此后,他的表現明顯有了好轉,與同學關系良好緊密起來。在良性循環下,張某的行為習慣有了很大改善,作業開始愿意做了,盡管有時作業完成質量不高,但我每次批改作業時都留下評語鼓勵他,到后來這名學生竟然能很認真地完成作業,且上課亂動現象也有意識地在自我控制下得到明顯改善。

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證明:只有內心需要得到滿足,才能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才能積極自信地面對他人和社會。

參考文獻:

[1]楊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研究綜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11:70-77.

[2]李海燕,馬超.教育心理學綜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4:66-68.

[3]高嵐,李資渝,張莉.當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發展[J].心理學探新,2001,01:38-42+53.

猜你喜歡
學生個性中職教育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初探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學生個性的發展
淺談對中職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淺析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