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文本精細化閱讀

2015-09-24 15:14戴艷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15年9期
關鍵詞:小節困難紅軍

戴艷

教材是編者根據編寫體例,根據單元主題精心選擇的典范,所以我們應該敬畏課本,應該充分利用課本,應該深度解讀文本,應該引領學生精細化閱讀文本,這才是對葉圣陶先生“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這句話的最好詮釋。

下面舉例來說明文本精細化閱讀所帶來的好處。

一、文本精細化閱讀能避免對人物形象的臉譜化認識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主題為“長征之歌”,單元選文體裁多樣,這些文章主題中的一個共同點就是表現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也會側重強調這一點,于是一提到紅軍,學生的腦海中就出現了紅軍勇往直前、翻山越嶺、爬雪山、過草地、赴湯蹈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形象,文本中這些例證也是比比皆是。但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味強調這一點,或只強調這一點就會犯給人物貼標簽、對人物臉譜化的錯誤認識。下面是《老山界》課堂教學片段:

師:紅軍在翻越老山界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生:走路難、睡覺難、吃飯難、處境難。

師:具體說說怎么個難法。

生1:山路險峻,懸崖峭壁,說明紅軍行路難。

師:仿照他的說法,說說其他的困難。

生2:……說明紅軍睡覺難。

生3:……說明紅軍吃飯難。

生4:……說明紅軍處境難。

師:紅軍戰士是怎樣對待這些困難的?

生:都一一克服了。

師:在這么多困難面前,紅軍戰士就一點怨言、一點懼怕都沒有嗎?如果有,能舉例說說嗎?(喧鬧的課堂上一下子安靜下來。學生翻閱課本,沉思好久終于找出了文章第21、第22小節來分析。)

生:第21小節中“就在這里睡覺?”“怎么行呢?”說明紅軍覺得在這里睡覺簡直難以想象。

師:這兩句話合成一句“就在這里睡覺,怎么行呢?”行不行?

生:行。

師:好不好呢?

生:不好,連用兩個問號,表明紅軍認為在這里睡覺很困難。

師:那紅軍的短暫的解決辦法是什么?

生:“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p>

師:看,紅軍馬上就覺得自己沒有退路了。那么,紅軍的思想又經歷了哪些斗爭?

生:“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來寬,半夜里一個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頭又非常不平,睡一晚準會疼死人?!?/p>

師:看樣子紅軍有足夠的理由不在這里睡覺。那這個問題最終的解決辦法是什么呢?

生:“但這是沒有辦法的,只得裹一條毯子,橫著心躺下去?!?/p>

這兩個段落把紅軍在這樣的環境下睡覺很困難的心理矛盾和斗爭寫得非常傳神,文中運用心理描寫,描寫紅軍的思想斗爭。我們認識紅軍除了要認識到紅軍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外,也要把紅軍當成“人”“正常人”來看,他們在困難面前并不是時時刻刻都表現得那么堅強,但他們值得我們學習的也正是這種精神,遇到困難雖然經歷思想斗爭,雖然他們也有畏懼困難的時候,但他們最終理智戰勝了情感,他們的堅強戰勝了懦弱。

二、文本精細化閱讀能幫助老師積累命題技巧

《一面》教學片段:

師:哪一個小節寫了作者買書缺錢的困難?

生:第17小節。

師:那我們就來重點學習這小節,看看作者究竟遇到了怎樣的困難?!拔艺孳P躇起來了:飯是不能不吃的,然而書也太好了,買一本放在床頭,交班回來,帶著那種軟綿綿的疲倦躺著看這么幾十頁,該多好!我摩挲著那本書,舍不得丟開,不說買,也不說不買?!?/p>

生:齊讀。

師:大家看這小節從結構方式上看屬于什么結構?

生:總分。

師:怎么看出來的?

生:第一句是總寫,后面用冒號。冒號后面是分寫,具體寫躊躇的內容。

師:你知道“躊躇”是什么意思嗎?看課后注釋。

生:課下注釋沒有。

師:那你能否根據冒號后面的內容換一個詞語來替代“躊躇”呢?

生:猶豫、糾結、矛盾……

師:好的,看來大家結合語境都理解了這個詞語的意思了,其實這個詞語就是“猶豫不決”的意思。

師:作者把吃飯與看書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實際上是否有所側重呢?

生:還是有所側重,因為不吃飯只寫了前面一點內容,而看書的好處卻用了長句來寫。

師:對啊,你分析得很透徹。大家繼續深入地思考:“我摩挲著那本書,舍不得丟開”照應前面哪句話?“不說買,也不說不買”照應哪句?

生:分別照應“書太好了”“飯不能不吃”。

師:很好,大家看,如果我們對某個重點的語段的閱讀和分析能做到這么精細化,那么考試的時候什么問題也難不倒我們。

我想命題技巧的積累需要建立在對文本精細化的閱讀基礎上進行,需要對文本進行深度的解讀才會有命題的創意和敏感產生。就剛才這個教學片段來看,短短的文本內容我們就可以命制這樣幾道題:

1. 用一句話概括第17小節的內容。

2. 文章第17小節屬于什么結構方式?

3. 下面選項中不能能夠替代語段中詞語“躊躇”的是哪一項?( )

A. 猶豫B.糾結C.矛盾D.緊張

當然,從后面的分析中,也可以命制其他一些題目。

三、文本精細化閱讀能拓寬學生的思維廣度

《鼎湖山聽泉》教學片段:

師:沒有優美的語言,再美麗的景色也是蒼白的,也無法展現在讀者面前。本文或用詞貼切,或修辭生動,或描寫細膩……請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內容,有感情地讀,然后在相關句子旁寫上自己的批注。

生1:“這萬般泉聲,被一支看不見的指揮棒編織到一起,匯成一曲奇妙的交響樂?!边@句話把萬般泉聲比作奇妙的交響樂,寫出了泉聲的復雜,氣勢恢弘的場面極具層次感。

師:好,從修辭的角度談。

生2:第8小節中,“那柔曼如提琴者……各自發出不同的音響?!边\用“那……者是……”句式相同的排比句,寫出了泉聲的層次感。

師:不錯,從句式的角度談。

生3:“每見我伸手欲攬其近前,她必遠遠地跑開,仰起笑臉逗我?!本渲小皵垺弊钟玫煤?,作者被山泉的可愛之態深深吸引,于是想發出一個親昵的動作。

師:好,從詞語運用的角度分析。

……

師:還有嗎?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下面由你們說句子讓我來評點。

(學生異常激動,非?;钴S,紛紛找句子并舉手。)

生1:老師,請你點評“江輪夾著細雨”。

學生似乎故意不找優美的句子,而找了文章的第一句話。

師:你看哪個字用得最好???

生:齊,“夾”。

師:對,擬人手法。(輕松化解)

生2:老師,請你評點“鼎湖山的樹種實在太多”似乎也缺少亮點。

師:你看為了表明樹多,作者連用兩個副詞“實在”“太”修飾。(學生也很服帖)

生3:老師,請你點評一下“夢也罷。醒也罷。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鳴?!?/p>

師:(沉思,皺眉)你們看,從用詞的角度來講,“夢”與“醒”用得好,構成對比映襯,表明無論在夢中還是在現實,鼎湖山都給作者無盡的享受。

……

后面的課堂又出現了好多師生互動的精彩場面,而且同學的精力也都集中在文本中。學生充分發散思維閱讀文本之后,老師再對如何賞析文章的精美語句作一個總結和提煉,包括句式、用詞、修辭……不僅精細化、深度地解讀了文本,也解放了學生的思維,還幫助學生積累了賞析文本的一些技巧。

參考資料:

1.洪宗禮《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鳳凰出版社。

2.于漪《千萬不能冷落文字》,《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2005年第11期。

3.吳永軍《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歸文本》,《語文建設》2003年第11期。

猜你喜歡
小節困難紅軍
困難中遇見團隊
困難我不怕
羌族薩朗舞歌巴茸的音樂分析
——以羌族舞歌《葉忍》為例
快把我哥帶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賞析
少寨紅軍橋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樂分析
十送紅軍
選擇困難癥
再唱十送紅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