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詞匯飛躍的本質:命名洞察力的實證研究

2015-10-12 11:55曾濤鹿青劉榮鳳周潔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5年2期
關鍵詞:理論模型實證研究

曾濤 鹿青 劉榮鳳 周潔

摘要:通過個案跟蹤和控制實驗探討了詞匯飛躍的本質。研究結果表明命名洞察力具有現實性,且詞匯飛躍與命名洞察力的出現緊密相關,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兒童詞匯量快速增長的原因。命名洞察力的獲得促進了詞匯的快速增長,標志著兒童建立起詞匯與指稱之間的匹配關系。詞匯飛躍之后,兒童很快建立起詞語間的符號關系,并最終促進了兒童語法的發展?;诖藢嵶C結果,本研究還建構了詮釋詞匯飛躍本質的理論模型。

關鍵詞:詞匯飛躍,命名洞察力,實證研究。理論模型。

分類號 B842.5

1問題提出

許多文獻中都報道了“詞匯飛躍”這一有趣現象,它表現為兒童在獨詞階段后期出現詞匯快速增長,此時兒童年齡在一歲半左右,其詞匯量大致達到50-100個。許多研究者記錄并證明了詞匯飛躍現象的存在,這些研究主要依據長期跟蹤的詳細個案材料(Goldfield&Reznik 1990:Fenson,Dale,Reznick Bates,Thal,&Pethick,1 994;Caselli,Casa-dio,&Bates,2001;曾濤,2009,2012)或者少量觀察點記錄的長期語料fBloom,1973;MeShane,1980:Dromi,1996;Bates,Bretherton,&Snyder,1988)。

詞匯飛躍與兒童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發展緊密相關,因此,對詞匯飛躍現象進行研究具有特殊的認知意義。兒童的這些認知和語言能力主要包括:物體認知能力(Gopnik&Meltzoff 1987;Mervis&Bertrand,1994);名詞記憶能力(Dapretto&Biork,2000);交際能力(Ninio,1995)以及突然意識到的、能夠用詞語命名事物的洞察力(naming insight)(McShane,1980;Kamhi 1986)等等。

對詞匯飛躍現象的研究與兩種詞匯發展的觀點有關。第一種觀點認為兒童對命名的掌握是個漸進的過程,該觀點挑戰命名洞察力的現實性。認為兒童詞匯的發展呈現緩慢增長的趨勢(Bates&C00dman,1997;Bloom,2000),兒童對指稱的掌握表現為類似詞語形式向真正指稱詞匯的轉變這一緩慢和漸進的過程(Nelson&Lueariello,1985;Vihman&McCune,1994;Tomasello,2003)。第二種觀點認為兒童對指稱的掌握是個快速的過程,命名能力是一種突然意識到的洞察力,即兒童突然意識到話語是獨立于交際功能的象征概念和語言范疇的符號(Kamhi,1986;McShane,1980)。按照這一觀點,兒童詞匯的快速增長與他們獲得的命名能力緊密相關。

有關兒童命名洞察力的研究僅限于對個案的觀察描述。而如何客觀可行地界定命名洞察力,現有研究還遠遠沒能回答。此外,命名洞察力的發現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例如,Kamhi(1986)從他女兒Alison的詞匯發展過程中證明了命名洞察力的存在。他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Alison從出生到21個月時所有語言與認知的變化。Alison命名能力的出現是在她18個月大的一個晚上,她突然意識到詞匯可用來命名任何事物。當時是晚餐時間,Kamhi與他妻子正在和Alison玩“那是什么、這是誰”的游戲。在父母要求下。她首先正確使用了/mama/和/da,da/作答。在隨后的整個晚上,她也能用不同的表達回答這類提問,并且她對這種命名游戲樂此不疲。Alison最終意識到語言的符號性特征,從而解決了詞語的指稱問題,并開始使用真正有意義的詞匯,最終使得她的詞匯量迅速增長。雖然MeShane(1980)和Kamhi(1986)是分別通過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個案跟蹤,記錄了命名洞察力這一現象,但是研究人員在每周一到兩次的有限的跟蹤研究中,很難碰巧發現這種突然意識到的能夠用詞語命名事物的洞察力。據此看來他們的個案跟蹤研究具有偶然性,缺乏普遍性。

與前人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從兒童命名洞察力發展的角度來探討詞匯飛躍背后的原因,這主要基于兩個考慮。首先。在兒童早期習得的詞匯中。表示物體類別的詞占了最大比例(Gentner,1982;Caselli,Casadio,&Bates,2001;Clark,2003;Snedeker&Gleitman,2004),由于命名洞察力是指突然意識到每一個物體都有其相對應的名字,那么命名能力的迅速提高很可能是物體類別詞匯迅猛增加和詞匯飛躍突顯的一個關鍵因素。其次,兒童交際或名詞記憶等方面的能力可能和其早期的語言同時發展,且它們可能是兒童語言發展的伴隨結果。由于只有命名洞察力是一種快速獲得語言符號的能力,因而這種能力最有可能引發兒童詞匯量的急劇增加。

本文通過對命名洞察力的實證研究來探討詞匯飛躍的本質。具體來說,本研究意在探究詞匯飛躍是否與命名洞察力的出現緊密相關,即命名洞察力的出現是否標志著兒童建立起詞匯一指稱之間的匹配關系,從而引發詞匯量的快速增加。

2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語料來自個案跟蹤以及通過實驗手段收集的數據。個案跟蹤的數據主要用來考察漢語兒童在語言產出層面上,詞匯的增長趨勢與命名洞察力發展之間的關系。由于個案跟蹤的語料偏重語言產出,很難測試兒童對早期詞匯的理解,因此我們通過控制實驗采集的數據進一步考察兒童命名洞察力的發展情況。

2.1個案跟蹤

2.1.1研究對象

本研究跟蹤記錄了五名長沙兒童LSY(男)、AJR(女)、GZP(男)、XWQ(女)、YDZ(男),在1~2歲期間語言發展的情況,受試兒童的母語均為漢語。

2.1.2語料采集

五名受試的語料由接受過專門訓練、且熟悉受試及其家人的研究者收集。語料采集密度為每星期1次,每次約為1小時?;顒右话阍谑覂冗M行,包括讀故事書、玩游戲等。受試年齡跨度為9-24個月。由于采集語料的起點時間不同,故LSY和A。JR的數據更完整(見表1)。

猜你喜歡
理論模型實證研究
間接技術進步效應的獲得途徑和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在新農村建設中金融支持的實證研究
簡述翻譯研究中實證研究法的應用
玉雕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實證研究
溫州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及能力分析
認知語言視角下英語詞匯多義習得的實證研究
實證分析會計信息對股價的影響
動機和態度對學生考試作弊的影響模型研究
老年生活質量的理論模型構建和驗證
如何構建中美兩國大學的國際合作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