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聽語言對小說語言的互文性解讀

2015-10-21 16:59李楓
作家·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視聽語言呼嘯山莊互文性

李楓

摘要 電影自19世紀末誕生以來,以其獨特的視聽效果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從本質上說,電影是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體,好的電影甚至能夠超越純粹的視聽感受,使人產生深度的思索。這種視聽語言同樣是一種表達方式,同小說語言一樣,都承載著娛樂大眾和文化傳播意義。在以全新的視聽形式對小說解讀和闡述的過程中,電影既與小說存在著互通性,同時也對小說進行了改編,這即是視聽語言與小說語言的互文性。本文以小說《呼嘯山莊》為例,從相通和改編兩方面解讀了視聽語言與小說語言的互文性。

關鍵詞:視聽語言 小說語言 互文性 解讀 《呼嘯山莊》

引言

英國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說《呼嘯山莊》自問世以來,得到了文學界的極大認可和讀者的廣泛追捧。這本小說以獨特構思和豐富的想象打動了廣大讀者。繼1939年被改編成第一部同名電影之后,《呼嘯山莊》的改編史正式開啟,不同時代、不同風格、不同個性的導演,以不同的角度和認知解讀著這部經典著作。無論這部小說被改編幾次,其主旨思想和精神內涵是不變的,仍然被廣大觀眾所喜愛,經久不衰。由此可見,電影不僅為人們認識小說和理解小說提供了新的視角,更帶給了人們全新的感官體驗。當電影把文字抽象的符號轉變成直觀形象的影像和語言后,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小說的影響,但是從藝術形式和審美的期待上都得到了轉化或升華,其文學的價值即在這種不斷的改編、批判、升華中越發耀眼。

一 互文性理論解讀

互文性理論誕生于后現代思潮中,指作品中文本與文本的互動關系。這個概念的提出表明,文本與文本間存在著關聯性,每一個文本都可以看做一面鏡子,為其他文本起到對照作用,同時兩者之間不斷進行吸收與轉化,產生潛力無限的空間,甚至可以將文本的過去及將來都進行開發,并且不斷豐富其演變過程,形成一個巨大的文本體系。即任何一個文本都不可能獨立存在,必然是被敘述過的。同時,文本的互文性還包括,將舊文本摧毀和否定并創造出新文本的過程,這是一個除舊揚新的復雜過程,必然存在著主體地位和語言的顛覆性。在巨大的互文性空間中,舊文本在不斷的生產和進步中被粉碎和肢解,而被新的語言和主體所替代,這也是文本作為生產力的一種特殊表現。在讀者參與到文本生產中來時,會主動推動文本的創新,使其通過新的意義被創造出來,將之前存在的差異性和舊時代性拋棄,而出現新的結構和語言。其中最主要的表現方式就是電影生產和文學改編。受眾不但從中得到全新的體驗,還擴大了視野,并且增加了文本的開放性,使其更加符合時代的需求,與時俱進。

電影作品也是一種文本,我們稱其為電影文本。它與文學文本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互文性關系。這種文字符號向視覺符號轉換的過程中,盡管兩種文本通過不同的藝術內容和形式展現與大眾面前,但是其主題思想在兩種文本的轉換之間仍不受影響??梢哉f,成功的電影改編一定是適應時代發展,代表時代主流意識,并且符合當下的審美情趣的。從《呼嘯山莊》的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一點,盡管有著不同的導演利用不同的版本對其進行了詮釋,相同的是,它們都在當時的年代為大眾追捧,即符合了當下大眾的口味。

二 視聽語言與小說語言的互文性表現:相通

即使電影與小說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其中存在著很強的相通性。在小說備受讀者青睞的同時,改編的電影文本也深受大眾喜愛。小說的作者與電影的導演通過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為受眾講述了相似的故事,這種超越時空的交流和分享,給大眾帶來不同的視聽享受,但其目的都是一個,就是傳播了情感表達了某種理念。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不僅記錄了人類的行為,更傳達著人類的心理活動。小說以文字語言作為自己表達的窗口,而電影則以影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中心思想。不論是視聽語言還是小說語言,兩者具有相同的情感訴求,通過不同的手法和藝術形式表達作者對社會或事物的認知。讀者閱讀小說時,需要從字里行間讀出作者的看法和情感,才能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同理,觀眾通過電影的畫面、場景、音樂及對白中尋找到情感的交流。因此,可以說視聽語言與小說語言具有互通性,旨在與受眾進行有效的溝通。艾米麗在小說《呼嘯山莊》中表達了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及對人性的剖析,而電影《呼嘯山莊》中,導演通過各種畫面和音樂詮釋了她的思想情感,這正是兩者互文性的表現。

1 人物與景致刻畫的相似

一部優秀的小說作品中,尤其注重對場景、人物的描寫和刻畫,目的就是通過對人物和環境加深讀者的印象,渲染氣氛,表達感情。如小說《呼嘯山莊》中,作者先是通過當時的景物,荒原上孤立的山莊、風雪肆虐的氣候等,營造出緊張的氛圍,烘托主人公的心情。同樣的,在電影中,也以山莊、墳墓等場景設置表現出了當時可怕離奇的氣氛,并且用音樂加深了觀眾的恐懼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人物的形象刻畫上,小說多借助于對肖像、語言及心理活動的描寫去展現人物的性格,而電影則通過演員來詮釋。如演員的衣著、表情和語言動作,都是小說中人物的再現。小說中或潑辣、或單純、或靦腆的人物性格,都可以通過演員的舉止和言語表現出來。哪怕是腳步的輕緩、笑時嘴角的上翹程度,這一點一滴的細節都是對主人公的刻畫。這也是電影的優勢,使得觀眾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人物特點。而這些表現形式都是在小說的基礎上進行的發揮,因此,從這一點來說,正是兩者互通性的表現。

2 故事情節的相關性

電影與小說的互文性表現還在故事情節上。小說中對故事情節的設置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不是為了烘托人物性格,就是為了下文做鋪墊,因此,在電影的改編中,很多情節是必不可少的。許多時候,缺少了必要的情節不僅會使觀眾云里霧里,搞不清事情發展的原因,更可能會因此削弱了電影要表現的主旨和中心思想。相對地,小說中對某些情節沒有交代或者一筆帶過,主次分明,把更多筆墨用在對重點情節的描寫上,也可以是故意省略某些情節,引導讀者進行自我想象。盡管電影的表達方式更為豐富,但是在情節的表現上,不會吝惜一點鏡頭,也不會作出多余的表現。這點上與小說是具有互通性的。例如,在小說《呼嘯山莊》中,把辛德雷對希斯克利夫的瘋狂虐待描寫得十分詳盡,以此表現兩位主人公的心態。這些小細節的描寫是必不可少的,這直接導致了接下來劇情的發展。同樣,在電影中,這些片段也不斷出現,對情節起到了鋪墊作用。

猜你喜歡
視聽語言呼嘯山莊互文性
冪姆與文學作品互文性分析
關于初中語文互文性閱讀的教學思考
從審美角度剖析《呼嘯山莊》中悲劇的崇高性
Analyses of the Roots of Protagonists’ Trag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
女性主義批評和女性主義敘學事視角下解讀《呼嘯山莊》
紅樓若夢,游園乍驚
淺談《呼嘯山莊》敘述形式的革新
電影視聽藝術中的影像色彩表達
香港神話電影視聽語言中民族性分解
《鋼琴師》:一個時代的訴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