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抗菌藥物方案治療艾滋病并細菌性肺炎的臨床有效性

2015-10-21 16:40周德忠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艾滋病治療效果

周德忠

【摘 要】目的:探討應用不同抗菌藥物方案對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肺炎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1年4月-2014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6例艾滋病并細菌性肺炎患者隨機平分為A組、B組各33例。A組給予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進行治療,B組給予鹽酸莫西沙星進行治療,并將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A組、B組接受相應治療方案之后的治療總有效率、細菌清除率分別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A組、B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未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應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對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肺炎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細菌性肺炎;艾滋??;治療效果

艾滋病的發生會對全身免疫功能造成持久性嚴重破壞,進而為肺部條件致病菌創造條件,引發肺部感染。艾滋病最為常見的機會性感染表現為細菌性肺炎,其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1]。因此,加強對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肺炎的有效治療方案進行深入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分別應用兩個不同的方案對2組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不同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入選66例研究對象均為2011年4月-2014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艾滋病并細菌性肺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將66例研究對象進行平分,A、B兩組各為33例。對照組性別:男19例,14例;年齡:19-68歲,平均(48.5±3.1)歲。觀察組性別:男20例,13例;年齡:20-69歲,平均(49.1±2.7)歲。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存在相互比較意義。

1.2方法

應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生產企業:Wyeth Lederle SPA,國藥準字:J20080077)對A組患者進行治療。將2.25g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加入到濃度為0.9%的100ml氯化鈉注射液中,然后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滴注次數為1次/6h,患者聯系接受治療10-14d。應用鹽酸莫西沙星(生產企業: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00158)對B組患者進行治療。將0.4g的鹽酸莫西沙星加入到濃度為0.9%的250ml氯化鈉注射液中,然后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滴注次數為1次/d,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與A組相同。

1.3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接受相應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細菌清除情況以及治療總有效率。

1.4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主要參照《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對本次研究的治療效果進行判定。痊愈:接受治療后,患者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病原學檢查結果均恢復正常;顯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病情得到明顯改善,但在上述4項指標中,有1項未恢復正常;進步:接受治療后,患者病情有所好轉,但程度無明顯性;無效:接受治療后,患者癥狀、體征均無任何變化,甚至加重。細菌學評價標準主要分為清除、未清除、替換3個等級進行評定。

1.5統計學分析和處理方法

表1 2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組別 n 痊愈 顯效 進步 無效 總有效率

A組 33 19(57.58) 9(27.27) 5(15.15) 3(9.09) 90.91*

B組 33 8(24.24) 11(33.33) 5(15.15) 9(27.27) 72.73

注:與B組比較,*P<0.05。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及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以標準差( )、(%)表示,并分別行t檢驗、X2檢驗處理。以P<0.05作為數據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接受相應治療后,A組、B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0.91%、72.73%,A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存在顯著性(P<0.05),詳見表1。

2.2細菌清除率比較

A組總共分離出細菌23株,細菌清除率為82.61%(19/23)。B組總共分離出24株細菌,細菌清除率為69.57%(16/23)。A組細菌清除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存在顯著性(P<0.05)。

2.3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在接受治療過程中,A組共有6例(18.18%)患者出現不良反應,B組共有7例(21.21%)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組間比較未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颊卟涣挤磻Y狀主要為胃腸不適、頭昏、藥疹、腎損傷、肝損傷、肝及腎均損傷等。

3.討論

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肺炎患者的機體免疫力極低,其細胞免疫水平僅僅是健康人體約3%,肺部感染病原體具有較大復雜性[3]。在臨床治療中,該種病癥表現出較高的混合感染率和細菌耐藥率,及時應用合理的抗菌藥物方案進行治療是提高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肺炎治療效果的關鍵。

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為一種復合制劑。哌拉西林對革蘭染色陽性菌、革蘭染色陰性菌、需氧和厭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三唑巴坦對革蘭陽性菌、陰性菌產生的染色體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哌拉西林和三唑巴坦二者具有相近的消除半衰期,二者同時還具有良好的協同作用,聯合應用可促進哌拉西林所具有的抗菌活性得到明顯增強。藥物使用之后,主要是通過腎臟進行排泄,會到患者腎、肝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當患者腎、肝受到損傷時需對給藥時間、藥物劑量進行合理調整,進而減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莫西沙星在應用過程中對非典型病原菌、革蘭氏陽性菌、厭氧菌均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將其應用于呼吸道感染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用藥后,有51%的莫西沙星是經肝膽實現代謝和清除,經腸、腎的清除率分別為25%、20%。應用莫西沙星對艾滋病合并細菌性肺炎也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在本本次研究中,應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對A組患者進行治療后,該組治療總有效率、細菌清除率均明顯高于接受莫西沙星進行治療的B組,差異比較存在顯著性。但是在不良反應比較上,二者間的比較為存在顯著性。

綜上所述,應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對艾滋病并細菌性肺炎進行治療為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案,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鋒耀,劉升,盧祥嬋,等.對比艾滋病與肺結核合并重癥肺炎行機械通氣患者的病原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5,11(01):351-352.

[2]中華醫學會.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J].中華醫學雜志,2004,84(22):1857-1862.

[3]白明哲.5種抗菌藥物治療細菌性肺炎的藥物經濟學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3,18(06):168-169.

猜你喜歡
艾滋病治療效果
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
2030年有望消滅艾滋病
“預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識競賽試題
比較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6000萬人感染艾滋病
當身邊出現艾滋病患者時
關于艾滋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