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某市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情況統計分析

2015-10-21 16:40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調查分析

劉 慧

【摘 要】目的:統計某市重癥醫學科醫院的感染情況的發病率和感染部位等情況。方法:選取2014年某市4所醫院重癥醫學科進行治療的患者1209例,統計2014年治療期間的醫院感染率及其感染部位。結果:2014年的1月到6月,該市感染人數228例,感染歷次率19.42%,以呼吸道和血液為主。2014年的7月到12月,該市共計92例患者感染,感染歷次率7.4%,感染部位以血液呼吸道、泌尿道為主。結論: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和患者的年齡以及入院時間等有緊密聯系;通過目標性檢測措施,能夠大大降低醫院的感染發病率。

【關鍵詞】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調查分析

醫院中,重癥監護病房是針對重癥患者開設的治療和護理場所?;颊咴谥匕Y監護病房中將會使用大量的抗菌藥物,且其生理狀態較差,免疫力嚴重下降,導致醫院的重癥監護病房發生感染的情況遠遠高于醫院的其他病房[1]。本研究對某市2014年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狀況作出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文選取了某市的一個重癥醫學科醫院在2014年治療的1209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747例,女性患者有922例,其年齡在19歲到9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8歲。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回顧性調查的方法對感染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調查過程中,醫院指派專業的感染管理人員對重癥醫學科目標進行檢測,并對發生感染的病例進行統計和整理,然后上報給醫院的感染病例管理人員進行分析和總結。

1.3 統計學處理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統計學處理軟件為SPSS17.0,通過該軟件對201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統計結果進行分析,然后用 對分析結果進行檢驗,當P<0.05時表示分析結果符合使用標準。

2 結果

2.1 醫院感染病發病率

2014年的1月到6月,該市感染人數228例,感染歷次率19.42%,以呼吸道和血液為主。2014年的7月到12月,該市共計92例患者感染,感染歷次率7.4%,感染部位以血液呼吸道、泌尿道為主。通過數據對比我們可以發現,2014年下半年的感染病發病率有了明顯的降低,上下半年有顯著性差異,具體內容為表1。

表1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率統計

時間 入住ICU患者(n) 醫院感染例次數 醫院感染歷次率 P

1月~6月 1174 228 19.42 38.03 <0.001

7月~12月 1244 92 7.4

2.2 感染部位分布情況

經統計,感染情況相對嚴重的的感染部位,依次為血液系統,感染率2.89%;呼吸系統,感染率2.73%;泌尿系統,感染率1.29%。通過將2014年上、下半年感染情況進行對比,結果得出:除泌尿系統感染外的其余系統,感染率均在明顯降低。下表是感染情況的具體統計數據:

表2 重癥醫學科感染部位分布情況

感染部位 時間 入ICU患者人數 感染例次數 感染歷次率% X2 P

呼吸系統 1月~6月 1174 128 10.90 17.68 <0.001

7月~12月 1244 34 2.73

血液感染 1月~6月 1174 48 4.09 32.25 <0.001

7月~12月 1244 36 2.89

消化系統 1月~6月 1174 22 1.87 11.76 <0.001

7月~12月 1244 0 0.00

泌尿系統 1月~6月 1174 24 2.04 1.07 0.300

7月~12月 1244 16 1.29

其他 1月~6月 1174 6 0.51 0.01 0.940

7月~12月 1244 6 0.48

3 討論

根據對重癥醫學科患者的臨床情況進行統計,可以發現臨床干預措施能夠大大降低感染的發生率。對于重癥醫學科患者來說,其患病較為嚴重,且時間較長,導致其基礎疾病較多,加上各種病菌感染和治療問題,導致患者的醫院感染情況不斷出現。在眾多感染情況中,比較明顯的感染情況分為以下幾種:呼吸道感染、血液感染和泌尿系統感染等,這些患者是由于其自身疾病較多,且在治療過程中內臟系統和外部環境之間具有一定的接觸,導致其感染的幾率增大[2,3]。本調查中,通過對2014年下半年的重癥醫學科感染情況進行統計可以發現,感染情況比較嚴重的主要為以下幾個感染部位:感染情況最嚴重的為血液系統,其感染率為2.89%,然后是呼吸系統。其感染率僅僅低于血液系統,為2.73%,最后是泌尿系統,感染率為1.29%。通過對比201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感染情況后發現,除泌尿系統感染情況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之外,其余兩項感染情況都在明顯降低。而對于住院時間較長的患者,其在醫院中待的時間較長,和醫院空氣環境中的病菌接觸時間較長,導致感染幾率增大,這些都是患者感染的外來因素。除此之外,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由于醫務人員自身的行為規范不符合規定,導致其攜帶病菌,造成對患者的感染。

為降低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情況的發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對其進行預防:首先是患者在病情得到好轉之后需要盡快轉入到相應的科室進行治療,使患者在重癥醫學科的住院時間縮短,減少和病菌的接觸時間。然后是對醫院的環境進行有效的控制,加強醫院保潔人員的操作規范性,使重癥醫學科醫院的病菌數量降低。在日常的保潔工作中,醫院需要定期對保潔人員和醫務人員的衛生標準進行檢測。另外,對于一些長期臥床的重癥患者,醫院需要定期對其進行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清除自身所攜帶的病菌,降低其感染的幾率。

參考文獻:

[1]孫昀,羅曉明,紀宗淑,彭曉春,耿小平.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0,03:223-227+240.

[2]王金榮,高攀,馬洪芳,劉淑紅,亢宏山,杜紅利,崔朝勃.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12:3009-3011.

[3]王世英,陳惠清,周春蓮.某三級醫院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調查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國醫刊,2015,05:49-52.

猜你喜歡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調查分析
系統化管理對ICU失禁患者罹患失禁性皮炎的影響
重癥監護病房感染危險程度分析與護理措施
大學生網絡參政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血漿置換在ICU的應用及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