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預組合對重癥醫學科呼吸機所致肺炎發病率的重要性

2015-10-21 16:40馬小云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重癥醫學科

馬小云

【摘 要】目的 探討干預組合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發病率的作用。方法 對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使用呼吸機的110例ICU患者進行監測;對照組:常規干預;觀察組:組合干預,比較兩組患者VAP出現情況。結果 對照組55例:VAP共計34例,機械通氣日共171個,VAP發病率為61.82例/1000個機械通氣日;試驗組55例:VAP共計18例,機械通氣日共139個,VAP發病率為32.73例/1000個機械通氣日,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干預組合有助于降低VAP發病率;但基層醫院仍需重視并積極防控VAP發病率。

【關鍵詞】干預組合;重癥醫學科;VAP

重癥醫學科(ICU)患者病情往往十分危急。由于呼吸衰竭,有些患者需使用呼吸機。在ICU院內感染中,呼吸機是重要的影響因子。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是很多機械通氣患者較常出現的并發癥。有報道顯示,中國、美國VAP發病率分別為5.34-24.57例/1000機械通氣日和5-35例/1000機械通氣日?;诖?,科學預防VAP,有助于降低ICU患者的VAP率,改善醫療質量[1]。自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對使用呼吸機治療的110例ICU患者進行監測,采取有效的干預組合,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2013年5月-2014年6月,對我院對使用呼吸機治療的110例ICU患者進行監測,所有患者均在通氣后48h內出現肺部感染。有關醫院感染的診斷,與《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相符[2]。本研究搜集的110例患者,男女分別為52、58例;患者年齡40-65歲,中位(55.5±3.7)歲;根據入住ICU的時間順序進行分組,對照組55例,觀察組55例。年齡、機械通氣和性別等方面,差異性較?。≒>0.05)。

1.2 排除標準

①嚴重心、腎臟或者肝病患者;②入住ICU前,便出現下呼吸道感染;③咳嗽、喘氣嚴重者;④經呼吸機治療,出現下呼吸道感染;⑤拔管后48h誘發下呼吸道感染。

1.3 方法

1.3.1 搜集資料

由專業ICU護士對接受呼吸機治療的110例患者資料進行填寫,并錄入《ICU患者日志》;由主治醫師對患者進行診治,監測臨床癥狀、生命體征,取樣后進行細菌培養,結合X線胸片對VAP進行確診,后錄入《醫院感染病例調查表》。

1.3.2 干預組合措施

對照組55例:選擇常規干預,具體為:認真把控氣管切開或者是插管指征。根據呼吸機的使用規范,重視手衛生,確保無菌化操作;對呼吸機配件進行消毒,并對患者提供口腔護理。

觀察組55例:除上述外,還采取下列干預措施:①定期安排ICU護士對患者展開評估;②選擇一次性呼吸機螺紋管;③結合患者睡眠習慣,對床頭適當予以調整,讓患者保持較好的姿態;④在ICU患者床邊布置黃色警示線,便于提醒和實時觀察;⑤進行護理操作的相關人員,需調查手衛生依從性情況,引導其操作前徹底消毒。

1.4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使用呼吸機的幾率、VAP出現人數以及護士手衛生依從性。VAP發病率,根據發病例數每千日予以計算。

1.5 統計學處理

全面匯總兩組患者的相關數據,利用SPSS19.0軟件加以處理;用率代表計數資料,用X2對組間率對比進行檢驗;P<0.05,表明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呼吸機使用情況

110例ICU患者,監測的住院日共計1215個,其中機械通氣日310個,使用呼吸機的幾率25.51%;觀察組55例患者:呼吸機使用機械日共監測139個,監測的住院日543個,使用呼吸機的幾率26.33%;對照組55例患者:監測的住院日為672個,使用呼吸機的機械日共171個,使用呼吸機的幾率25.45%;該指標上,兩組無統計學差異(P>0.05)。

2.2 VAP發病率

110例ICU患者:VAP發病率為39.68例/1000個機械通氣日,對照組55例:VAP共計34例,機械通氣日共171個,VAP發病率為61.82例/1000個機械通氣日;試驗組55例:VAP共計18例,機械通氣日共139個,VAP發病率為32.73例/1000個機械通氣日,有顯著性差異(P<0.05)。

2.3 其他指標情況

經調查,觀察組護士手衛生率高達85%,而對照組則為63%,有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VAP,是誘發ICU感染的首要原因??刂艻CU感染,關鍵是要降低VAP發病率。有研究認為,僅通過1項控制方法不足以預防VAP。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通過認真把控氣管插管或者是切開指征、堅持無菌操作、規范手衛生、提供口腔護理等措施,將VAP發病率降低到39.68例/1000個機械通氣日,表明干預組合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不過,該結果仍較國內5.34-24.57例/1000機械通氣日更高,表明院感問題仍然顯著。另有報道[3]顯示,對ICU引發VAP的各類因素進行組合干預,有助于降低VAP的出現率。例如,實時對機械通氣管或者相關配置進行消毒,有助于減少VAP病菌;認真把控氣管插管指征,可減少對呼吸道氣管的嚴重損傷;積極對空氣進行濕化、過濾處理,有助于減少下呼吸道感染;呼吸螺紋管清洗難度較大,殺菌不徹底,因而建議選擇1次性螺紋管,以減少螺紋管沾染細菌造成的其他感染。本研究中,觀察組55例患者通過采取干預組合,VAP發病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干預組合措施能改善護理質量,降低ICU患者VAP出現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喬甫,宗志勇.循證感控,始于行—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J].華西醫學.2012(09)

[2]李衛華,鄧敏.綜合重癥監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監測分析[J].華西醫學.2012(09)

[3]陸朝強.重癥醫學科老年重癥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14(17)

猜你喜歡
重癥醫學科
我院重癥醫學科患者疾病構成及轉歸情況
ICU患者急性腎損傷發生率及危險因素分析
氣壓治療儀護理在重癥醫學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肺移植患者重癥醫學科管理經驗總結
病例討論法在重癥醫學科的應用體會
重癥醫學科病房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效果研究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流行病學特點及細菌耐藥性分析
系統化管理對ICU失禁患者罹患失禁性皮炎的影響
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血漿置換在ICU的應用及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