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心象與現代水墨人物畫

2015-10-21 17:06吳鵬慧
華人時刊·中旬刊 2015年11期
關鍵詞:品質

吳鵬慧

【摘要】本文通過揭示“心象”的概念、品質和審美本質以及“心象”的東方美學特征和繪畫創作價值,闡述了心象與氣韻;心象與造型;心象與國畫材料之間的關系,為水墨人物畫的發展提供有益探索。

【關鍵詞】心象;品質;水墨人物畫

中圖分類號:J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226-01

1998年,殷雙喜先生在劉一原個展時首次提出“心象”一詞。之后,“心象”一詞在美術界被廣泛應用?!靶南蟆敝靶摹睘槔L畫主體的心中之象,心化對象、心化物象之意;“心象”之“象”為心化物象?!靶南蟆庇芍饔^的“心”和客觀的“象”化合而成,分別代表繪畫創作的客體和主體、物與我、客觀物象和主觀思維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相互作用,達到統一,是達到中國傳統美學“天人合一”思想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畫創作完成整個過程。在古代畫論中“心”與“象”是相互依存的,“象”為“心”提供了參照,“心”則把“象”人格化?!靶摹迸c“象”的化合一直是中國繪畫審美標準的理論基礎,也是一種藝術創造。為此,本文通過揭示“心象”的概念、品質和審美本質,闡述了心象與氣韻、心象與造型、心象與國畫材料之間的關系,為水墨人物畫的發展提供有益探索。

一、心象的品質與審美本質

心象客觀物象在繪畫者心中的主觀反映,有客觀與主觀兩方面因素??梢?,對心象的了解不能只停留在歷代畫論對“心”和“象”的解釋,要從心象的品質來感受心與物的融合。其一為直覺形象,心象的生成依賴于感官直覺,然后經過主體的思維、情感等形成心象;其二為個體差異性,心象因為個體的不同,既使面對同樣的客觀物象不同的繪畫主體會因為其自身的個體差異而產生不盡相同的心象。

所謂心象的審美本質包括三個階段主要為1、形象的直覺,心象是心中之象,屬于心象的初級階段。2、心理的距離,齊白石曰:不似則欺世,太似則媚俗,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八婆c不似之間”其實就是“心理的距離”。3、移情作用,移情作用的最主要特征是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主觀的我對客觀世界的物象有非常廣泛的接觸,并非對所有的客觀事物都能發生移情作用,只有對凝神關照的物象才集中注意力,然后發生移情作用,凝神關照的最佳狀態就是達到物我同一,繪畫領域就是心與象合,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移情作用是心象的最主要的審美本質。

二、心象在水墨人物畫中的實際應用

(一)心象與造型

中國古代畫論中,“造型”并非單純地畫得像。造型“造”得并不是“物象”,而是“藝術形象”。黃賓虹先生認為:充實、豐厚、超越的筆墨,本身就構成了繪畫的視覺內容,不應假借文學的聯想與提示,那是繪畫的貧弱。畫有三:一、絕似物象者此欺世盜名之畫;二、絕不似于物象者,往往托名寫意,魚目混珠,亦欺世盜名之畫;三、唯絕似又絕不似物象者,此乃真畫??梢?,物象外形的逼真準自宋元以來并不是中國畫的最高追求。造型是媒介,目的是達到“象”,但“象”已經不是物象,而是心象,它經過繪畫主體的物化,具備了物象的“形”和“神”、體現了畫面的“氣韻”,同時還達到了“寫心”的目的。

(二)氣韻與心象

氣韻是中國畫的最高審美要求,此觀點源自謝赫的六法論,在這之后還沒有其它的中國畫論對其否定?!白灾x赫定氣韻生動為六法之首后,氣韻遂成為國畫唯一之靈魂?!鼻G浩在《筆法記》中將“氣”與“韻”分別列為“六要”的前兩位:“一曰氣,二曰韻,……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隱跡立形,備遺不俗,……”也就是說,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所謂心隨筆運者,豈心為筆使乎?非也,蓋畫者在下筆之始,心中原有一股蓬勃郁積之氣,無可發泄,借筆墨以泄之??梢?,“氣”源自“心”?!绊崱笔且环N不俗氣的“象”,“韻”是一種不俗氣的“象”?!皻忭崱笔恰靶南蟆痹诰唧w繪畫作品上呈現,心象的品味決定了氣韻的高低。既然氣韻是中國畫的最高要求,那么心象就是對畫家的最高要求。

(三)心象與水墨畫的材質

水墨畫的材質是中國畫傳統的筆、墨、紙、硯,就繪畫材料的特點可以做到:1、落筆成形,難以修改;2、筆墨的隨機性、偶然性變化豐富?!奥涔P成形,難以修改”是對心象的成熟、完備和作畫狀態提出的要求,而作畫狀態又取決于心象的成熟與否,即“成竹在胸”?!奥涔P成形”要求繪畫主體在作畫狀態方面果斷、肯定,不能猶豫;對刻所畫的內容如庖丁解牛般了如指掌,只有到了這種游刃有余的熟練程度,才能運筆肯定、果斷。水墨人物畫不同于山水畫,寫意也不是隨意的變形,所以人物的造型在心象角度必須達到“成竹”才能“落筆成形”?!肮P墨的隨機性、偶然性變化豐富”是因為宣紙和水墨的材料性質和中國畫的傳統運筆要求。毛筆在宣紙上運用的過程中隨機性、偶然性、隨意性強,每一筆的濃淡、虛實結合宣紙的滲化變化非常豐富,因為中國畫講究一氣呵成,所以作畫的過程不能隨意中斷,心象必須根據畫面的進度迅速作出調整,為后面的運筆作準備。如果“成竹在胸”對心象的質量提出要求,那么“心隨筆用”則對心象形成的過程提出要求。

參考文獻:

[1]初樞美.悲愴的心象——何懷碩水墨風景[J].美術研究,2005(4).

[2]翟潔.論中國畫的筆墨心象語言[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8(4).

猜你喜歡
品質
不同砧木對油亮型黃瓜品種生長、品質和產量的影響
從《品質》教學看品質
平凡的偉大的執著
用心為每個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拓展語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養
小學教育中轉化差生之我見
淺談民生新聞欄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聯副主席潘剛:讓中國企業成為“品質”代名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