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2015-10-21 19:40楊雪
關鍵詞:芻議初中語文策略

楊雪

[摘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惫P者就目前初中語文閱讀的現狀,提出了改進閱讀教學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健康、個性成長。

[關鍵詞]芻議 初中語文 教學 策略

引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边@一新理念要求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教師絕不能取代學生在閱讀中的地位。如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體現語文的人文性與個性,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一是教學模式單一效率低。傳統教學模式,從字詞到段意到中心到寫法的肢解式教學,形式單一,內容枯燥,課堂教學低效現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學中重復機械性的、強行“填鴨式”的現象隨堂可見,公開課中表演型的、虛假的愈演愈烈。

二是對語文課改理解出現偏差。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雖接受了較前沿的信息,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如自讀感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實踐研究,指導不夠到位,不乏流于形式現象,看著熱鬧,并不具有什么實質效果,教學中出現了過分夸大自主而導致課堂教學無序,過分夸大過程忽略結果而導致課堂教學無效,過分夸大學生作用輕視教師作用而導致教學不得法,過分夸大情感目標輕視知識技能目標而導致教學質量下降等問題。

三是課堂以教師提問為主。就筆者調查,目前鳳慶縣初中課堂教學中,尤其是語文教學中,教師滿堂灌的現象依然十分嚴重,整堂課都是由教師為中心,課堂成了教師提問的課堂,學生始終圍繞教師的問題轉,沒有自己的問題,也不敢提出自己的問題,生怕提了問題,遭到老師的難堪,甚至提問的不當,被教師打住,這樣的閱讀教學,根本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而學生的學習也是被動學習,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了壓制,思維能力遭到了限制,沒有把課堂還給學生,這與新課程提倡的理念是相違背的。

二、改進閱讀教學對策

1.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習慣

一是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并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僅是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

二是更新教學手段。培養閱讀興趣很大程度上可以在語文實踐中培養,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材的實際,想出更多的金點子,運用更多的課堂教學手段,并盡可能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設一種趣味橫生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使學生產生需要感、自信心、愉快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想學”,使學生進入一種“樂學愛學”的境地,自覺地投入到閱讀中去,養成快樂學習語文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受學習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一是教授閱讀方法。教給學生閱讀各種文體最基本的知識,文體不同,閱讀方法也不同。如,詩歌教學,要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語言的優美、情感的豐富,并能展開想象,體會讀者詩歌描述的意境和詩人的情感,引導學生聯系文化背景對其思想感情傾向做出自己的評價,說出自己的體驗。

二是教會層次閱讀。教給學生進行層次閱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再讀課文,理清層次;精讀課文,理解內容;品讀課文,領悟主題;朗讀課文,體驗情感;熟讀課文,積累語言。

三是提高閱讀能力。教給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借助工具書和已有的知識能力解決問題;通過合作探究,挖掘問題,解決問題;然后再認真聽教師對重難點的點撥,最后再升華拓展。只要堅持閱讀,善于思考,就會達到讀有所感、讀有所思、讀有所悟,就能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閱讀技巧,從而提高閱讀分析、理解的能力。

3.豐富閱讀積累,培養閱讀語感

一是培養閱讀習慣。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與學生、文本與生活之間實現著多維度的融通,隨著閱讀的深入,往往會產生出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思維火花。閱讀者必須經過自己的重新篩選、組織,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來,否則,一切書籍的閱讀、一切的感想,都有可能成為過眼云煙。因此,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隨時記錄下“智慧的火花”,寫下閱讀內容的提要、體會、報告等等。最好能定時在閱讀的內容、感想等方面與學生進行及時的交流、切磋。這樣,學生的閱讀不但能及時得到教師的幫助、指點,而且他們能及時體驗發現的快樂,創造的快樂,充分感受到閱讀積累對于自身提高的作用,從而長久地保持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習慣。其次,要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看報習慣,讓學生走出課本小天地,走進世界大天地。

二是加強課外閱讀。作為語文教師要花大力氣有效地落實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背誦積累量和課外閱讀量。如,利用寒暑假加強經典名著的閱讀,并巧設簡單題目檢查。

4.注重閱讀體驗,發展學生個性

一是要變“一元解讀”為“多元解讀”。案例:教學蒲松齡的《狼》時有的學生認為屠戶的做法并不機智(應同時投兩塊骨頭借機甩掉兩狼),讓學生在多元解讀中獲得情感體驗。

二是要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的獨特體驗。案例:在教朱自清的《春》時,我讓學生想象“春草圖”“春花圖”并讓學生描繪,真正體會到“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讓學生在多元解讀中張揚個性,完善人格。

5.提高指導效率,培養學生創新力

初中語文閱讀課程的教學任務很繁重。教學大綱中收錄了大量的閱讀范文,但是并非每一篇范文都需要被詳細講解。只有詳略得當、主次分明的初中語文閱讀課程,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講解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應當增強對學生的指導,幫助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和閱讀階段,挑選出適合自己的閱讀范文。在篩選出具有實際價值的范文之后,教師還要進一步指導學生設計自己的閱讀目標,然后帶著所要解決的問題去讀文章,力求在閱讀過程中解決自己的疑問,提升自己的創造性閱讀能力。如何提高閱讀的指導效果,要求教師:

一是要指導學生透徹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通過詳細閱讀,從大體上把握文章的核心內容和主旨,再透過文字,挖掘作者所要傳遞給讀者的思想和情感。這樣做能夠使學生掌握文章的主線,明確文章寫了什么內容,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從而實現從表層文字到文章內容,再到文章主旨的深入過程。在弄懂文章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之后,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學習文章中獨特的表述方式,指引學生從文章的布局構造、寫作技巧和文字組織方式入手,來強化文字表述方面的練習,明確文章的基本寫作手段和寫作主旨,從文章主題思想再次回到文章的表述方式。

案例:《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描寫了濟南冬天的迷人景象,同時抒發了作者熱愛家鄉的思想情感。教師在指導學生深入體會文字背后隱含的感情之后,要讓學生回到文章本身,從文中摘錄一些自己認為優美、生動的句子和段落。這樣就為學生寫出優美的語句提供了素材。

二是要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語言文字的實際能力。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初中語文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更加緊密,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語言文字的實際能力,教師要結合語文課堂的階段性特征和學生的年齡、知識面等特征,有選擇地向學生提供一些參考書目,供有余力的學生閱讀。參考書目和文章應當契合學生的年齡段特點和認知特點,通過閱讀課外材料,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量,為學生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逐步領會不同種類文章的寫作方式。

三、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模式改革,對語文閱讀課程和寫作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通過上閱讀課,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文章的主題思想,找出其中精彩的語句或段落,體會詞句背后的深層含義,深刻了解作者的內在情感,并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語文閱讀教學任重道遠,新課標的實施給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了挑戰,更給了我們前進的方向,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以積極的態度不斷探索、總結,將新課標精神融入每一節課中。

(作者單位:云南省臨滄市鳳慶縣教育局)

猜你喜歡
芻議初中語文策略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芻議華師大版初中科學教材一題“思考與討論”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全學科閱讀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閱讀芻議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芻議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
芻議影響因素類探究試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