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對耳聾患者心理狀態及治療效果的影響

2015-10-21 19:51廖繼艷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心理狀態護理干預臨床療效

廖繼艷

【摘要】【目的】探討研究護理干預對耳聾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治療效果的影響?!痉椒ā恳晕以菏罩蔚?0名耳聾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且平均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高壓氧與常規藥物相結合的治療方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護理干預等措施?!窘Y果】將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比較,治療前組間心理狀態無顯著差異(P>0.05),而治療后組間心理狀態差異呈現統計學意義且觀察組心理狀態的改善扭轉狀況好于對照組(p<0.05);此外,觀察組顯示治療的總有效率達92.0%,對照組顯示總有效率為76.0%,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窘Y論】對耳聾患者除藥物與高壓氧治療以外適當進行護理干預有利于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且能提升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耳聾患者、心理狀態、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013-02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快,社會與環境帶來的壓力有增大趨勢,長期處于這種狀態的人群極易出現倦怠及神經功能性紊亂,嚴重者可能出現突發性耳聾[1]。作為倦怠及神經功能性紊亂的重要表現,目前耳聾的發病率已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帶給患者巨大不便及痛苦,還容易導致患者的孤僻、自卑心理,使其與人交往的意愿下降,最終影響耳聾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了我院2014年1月~11月收治的50例耳聾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且平均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高壓氧與常規藥物相結合的治療方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護理干預等措施,最終觀察組顯現了良好的治療效果,以下為回顧性分析: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11月收治的50例耳聾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0名,女性

20名,最小的16歲,最大的75歲,平均年齡44.6歲,隨機且平均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颊呔鶠閱味@,且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耳聾診斷判定標準?;颊卟〕套铋L者持續(P>0.05),可進行組間臨床效果的比較。

方法

對照組采用高壓氧與常規藥物相結合的治療方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護理干預等措

施。對照組治療方法為:分別給患者靜脈滴注低分子的右旋糖酐、三磷酸胞苷二鈉及消旋山莨菪堿之類的血管擴張藥物,再結合高壓氧治療。觀察組患者除了接受與對照組患者相同的上述治療外,還增加有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1)改善生活習慣:耳聾患者應注重休息,養成健康的生活作息,保證充分的睡眠,調整心理狀態避免過分激動與興奮,且不宜進入高噪聲、干擾音強的環境中。2)增加心理疏導[2]:患者大多為突發性耳聾,聽力驟然下降本人一時難以適應且社會環境對此也有一定的“排斥”,因此容易造成患者難以適應社會的心理反應,患者會出現自閉自卑、不愿與人溝通等現象,嚴重者可能學習、生活等習慣就此改變。因此,護理人員應在對患者有詳細耐心的了解后 ,幫助患者了解自身心理現狀、適應新環境及角色的改變,增加其對疾病的認識,促其積極治療提高療效。3)調整飲食:耳聾患者在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倡導低鹽、低糖、低脂;平常多吃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及新鮮蔬果,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患者本人需戒煙、但可少量飲酒以促進血液循環及機體新陳代謝。4)高壓氧治療護理干預:進入高壓氧艙前教導患者關于該治療法的相關知識,打消其恐懼排斥心理,并學會正確的調壓鼓氣法。治療進行中,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若出現嚴重嘔吐等不適反應的患者,可靜注維生素或肌注滅吐靈緩解并應及時補液。

1.3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顯著有效:經治療后患者聽力提高30分貝;一般有效:經治療后患者聽力提高15到30分貝;無效:經治療后患者聽力無顯著提高甚有惡化。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比較,計數數據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選擇

0.05為顯著性水平,以P<0.05顯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分析比較結果

觀察組顯示治療的總有效率達92.0%,對照組顯示總有效率為76.0%,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1。

表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結果(人數)

組別 患者數 顯著有效 一般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觀察組對照組 2525 1111 128 26 92.0%76.0%

注:※表示進行過組間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理狀態改善狀況比較

將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比較,治療前組間心理狀態無顯著差異(P>0.05),而治療后組間心理狀態差異呈現統計學意義且觀察組心理狀態的改善扭轉狀況好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2。

表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理狀態改善狀況比較(人數)

組別 患者數 焦慮1※ 抑郁1※ 焦慮2※ 抑郁2※

觀察組對照組 2525 2325 1113 1022 210

注:1、2分別表示治療前、后的心理狀態;※表示進行過組間比較,顯示P1>0.05,P2<0.05。

3.討論

突發性耳聾多為環境、社會因素導致患者壓力過大造成的神經功能性紊亂,患者聽力會在極短時間內降至最弱,為五官科常見疾病之一,但近些年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已逐漸得到重視。1/3的突發性耳聾患者會在2周內逐步恢復聽力,若超過1個月聽力仍無恢復即可能發展為永久性耳聾。對于突發性耳聾,常采用綜合治療法[3]。本研究中,觀察組除采用藥物靜滴及高壓氧治療外,還配合有改善生活習慣、心理疏導、調整飲食、高壓氧治療護理干預等措施,比起未加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由76.0%提高為92.0%,治療效果顯著提高(P<0.05),患者心理狀態(焦慮、抑郁情緒)也明顯改善。由此說明,對耳聾患者除藥物與高壓氧治療外適當進行護理干預有利于患者心理狀態的改善,且能提升臨床療效[4],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孫亮. 突發性耳聾的病因及預后因素研究進展[J]. 海南醫學,2013,13:1967-1969.

[2]趙玉芳,鮮紅玉,鄧華英. 護理干預對突發性耳聾患者焦慮情緒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1,27:130-131+146.

[3]盧敏,談燕飛. 突發性耳聾循證護理的文獻研究與護理方法初探[J]. 現代醫院,2012,01:140-143.

[4]劉媚. 護理干預對突發性耳聾患者的影響[J]. 中外醫療,2012,17:17+19.

猜你喜歡
心理狀態護理干預臨床療效
談談播音創作主體的心理素質
基于《初、高中過渡階段學生心理狀態及學習狀態調查》的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