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護理臨床探析

2015-10-21 19:51康琳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急性心肌梗死治療

康琳

【摘要】目的 通過分析與探討臨床上治療與護理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病患的方法,為臨床治療與護理這種疾病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病患,隨機分均分為綜合組(37例)與常規組(37例),兩組病患治療方法相同,綜合組病患予以綜合護理,常規組病患予以常規護理,比較兩組病患治療護理效果。結果 經治療和護理之后,所有病患的病情均有顯著的改善,綜合組病患焦慮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病患,綜合組病患住院時間和復發率也均明顯低于常規組病患。結論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在治療的同時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效果明顯,有助于縮短病患住院時間,加快病患病情的康復進程,降低疾病的復發率,改善病患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053-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內科疾病,由于病患冠狀動脈持續性缺血缺氧造成心肌壞死[1]。根據全球相關數據顯示,世界上每年因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而死亡的人數超過1500萬,而且近些年來,我國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這種疾病容易引發一些并發癥,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造成病患死亡,嚴重影響了病患的身體健康[2]。通過行之有效的臨床治療與護理有助于降低病患的死亡率與復發率,我院對7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結果發現予以綜合護理措施進行護理的效果令人更為滿意,具體醫學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病患,隨機分均分為綜合組(37例)與常規組(37例),綜合組男性病患21例,女性病患16例,年齡分布在53-81歲之間,平均年齡(63.4±5.6)歲;常規組男性病患22例,女性病患15例,年齡分布在54-80歲之間,平均年齡(63.1±5.2)歲,。常規組病患與綜合組病患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情況的比較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臨床上具有比較意義。

1.2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這7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均給予溶栓治療,口服300毫克的阿司匹林后即刻皮下注射4000IU的克賽,并且每天堅持口服100毫克的阿司匹林,持續溶栓治療一個星期。

1.2.2 護理方法

對常規組的病患予以常規的護理措施,定期觀察病患的病情,根據病患的情況予以必要的藥物治療和基礎護理。對綜合組的病患予以綜合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會出現疼痛、難受等癥狀,并且可能會加重,容易造成病患產生恐懼、焦慮的心理,這些不良的情緒容易造成病患血壓升高、引起病患病情惡化,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及時話與病患進行溝通,及時了解病患的心理狀態,并且根據病患的心理進行心理疏導,向病患介紹這種疾病的相關醫學知識以及治療護理效果,以增強病患的信心,在溝通的過程中,護理人員的語氣應盡量溫和,真誠的對待病患,使病患相信自己,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2)藥物護理。在給予病患溶栓治療之前,檢查病患是否符合溶栓治療的要求,在使用藥物治療之后,應密切關注病患的情況,防止藥物外滲,并且每半個小時給病患測量一次血壓,如若發現病患存在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予以處理。

(3)飲食指導。在病患治療時期,護理人員需要對病患的飲食加強指導,合理的飲食有助于控制病患的病情,指導病患在飲食方面應以流食為主,盡量食用低鹽、脂肪含量低的食物,根據病患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維生素的攝入,少食多餐,以降低病患心臟的壓力,多實用蔬菜水果,以防止發生便秘,囑咐病患一定要禁煙禁酒。

(4)疼痛護理。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會有疼痛的癥狀,并且是持續性的,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病患進行疼痛護理,觀察病患疼痛的時間、疼痛的程度,如果病患疼痛狀況比較嚴重,就需要給予必要的藥物處理,使用鎮痛藥,在用藥期間,也要密切關注病患的情況,以防止藥物引發病情惡化。

(5)給氧護理。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容易出現缺氧癥狀,對于沒有肺部疾病的病患,在病患出現缺氧胸悶時,就需要給予供氧護理。如果病患存在肺部疾病,就需要對癥治療。

(6)健康宣教。在病患治療期間,告知病患應注意的事項,同時向病患講解各種藥物治療可能會產生的不良反應,并告知病患家屬護理病患的正確方法,另外,囑咐病患進行適當的鍛煉,最好以有氧運動為主。叮囑病患按照醫囑定時服藥,不要私自減少藥量或者停藥,定期復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3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評分量表測試所有病患的焦慮改善狀況,記錄病患的住院時間和病情的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 SPSS17.0 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 X±s)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組間比較用X2檢驗,當P<0.05 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3]。

2.結果

綜合組與常規組病患經過治療和護理之后,各種臨床特征均有顯著的改善,綜合組病患焦慮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病患,綜合組病患住院時間和復發率也均明顯低于常規組病患。常規組與綜合組病患在這三項指標的比較方面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常規組與綜合組病患臨床治療護理效果比較

組別 例數 焦慮(分) 住院時間(d) 復發率(%)綜合組 37 33.13±3.21 13.31±3.46 1(2.7%)常規組 37 51.24±4.11 19.42±4.23 5(13.5%)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內科疾病,病情發展較迅速[4],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可能造成病患出現各種并發癥,甚至會嚴重威脅病患的生命,這種疾病的臨床癥狀主要內容有疼痛、胸悶、身體不適、全身發熱,嚴重的情況下病患還可能會出現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癥狀[5]。

根據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對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在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有效的護理,可以加快病患病情的康復,提高病患的生活質量。本文研究中。綜合組的病患在治療的同時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其中的心理護理有助于穩定病患的情緒,防止發生因病患的不良情緒造成病情惡化的情況,心理護理還有助于促進病患配合治療[6]。藥物護理能夠及時發現病患因藥物引發的不良反應,及時處理。飲食指導有助于病患通過合理的飲食改善病情,防止便秘的發生,疼痛護理和給氧護理可以減輕病患的臨床癥狀,減輕病患的痛苦,健康宣教有助于防止病患因自己的錯誤行為造成病情反復或者惡化。本次研究中,經治療和護理之后,所有病患的病情均有顯著的改善,綜合組病患焦慮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病患,綜合組病患住院時間和復發率也均明顯低于常規組病患??梢?,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在治療的同時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效果明顯,有助于縮短病患住院時間,加快病患病情的康復進程,降低疾病的復發率,改善病患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姜喬惠.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護理臨床探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04):108-109.

[2] 秦立玲.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護理臨床探析[J]. 中國衛生產業,2014(11):38+40.

[3] 張麗.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護理臨床探析[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1):307.

[4] 子光慧.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臨床分析[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6):87.

[5] 張岳.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臨床研究[J]. 現代養生,2014(18):35.

[6] 陳春玲. 探討心血管內科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護理[J]. 中國醫學工程,2015(01):142-143.

猜你喜歡
心血管內科急性心肌梗死治療
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的臨床研究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