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皮腎鏡手術D—二聚體升高與發生肺栓塞的相關性研究

2015-10-21 19:51馬威武藏洪學劉強紹敬會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肺栓塞

馬威武 藏洪學 劉強 紹敬會

【摘要】目的:探討經皮腎鏡手術后D-二聚體升高與肺栓塞的關系。方法:選取我院在2009年6月-2013年6月間經皮腎鏡手治療并出現肺栓塞的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D-二聚體是否升高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80例為D-二聚體升高患者,對照組80例為D-二聚體正?;颊?,對比兩組患者的D-二聚體值和肺血栓的發生情況。結果:對照組患者的D-二聚體值為(313.32±132.67)ng/L,觀察組患者的D-二聚體值為(1713±2180.84)ng/L,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皮腎鏡手術治療的患者如果D-二聚體值升高,那么很容易導致肺栓塞,因此做好肺動脈造影等檢查,盡早的進行控制和治療。

【關鍵詞】皮腎鏡手術;D-二聚體升高;肺栓塞

【中圖分類號】R56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105-01

經皮腎鏡手術是一種保留腎臟取腎結石的微創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置入腎鏡然后使用碎石機和激光等將結石擊碎之后取出。該種手術方法容易導致患者的體內的D-二聚體升高。而D-二聚體是血栓形成和溶解的標志物,其敏感性在血栓的檢測中達到90%,但是目前對于經皮腎鏡手術導致D-二聚體升高與肺栓塞的相關性研究很少,本文就對該課題進行探討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09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經皮腎手術的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D-二聚體是否升高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80例為D-二聚體升高患者,男性患者44例,女性36例,年齡分布在17-8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7±13.4)歲,對照組80例為D-二聚體正?;颊?,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齡分布在20-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6±13.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入選的病例均給予合理、積極的治療,并告知采血檢查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同意及配合后進行,符合醫學倫理要求;患者剔除標準:明確對于合并以下的情況的患者予以排除:(1)彌漫性血管內凝血;(2)惡性腫瘤; (3) 妊娠期;(4) 月經期;(5) 腎病綜合征; (6)類風濕性關節炎;(7) 風濕熱;(8) 白血??; (9)肝硬化;(10) 肝炎;(11) 放療;(12)手術;(13)住院期間輸注血漿。

1.3診斷標準

肺栓塞診斷標準:所有患者的診斷標準均符合 2008 年歐洲肺栓塞診治指南中的有關診斷標準,并且經過同位素肺灌注/通氣掃描或(和)計算機斷層攝影肺血管造影證實。

1.4方法

患者在檢測前1d內不可使用高蛋白、油膩類食物,同時禁止飲酒,檢測前8h內禁止飲食,采用膠乳凝集法進行測定,在患者的血液中加入標記之后的D-二聚體的乳膠顆粒懸液,然后再根據被檢測的血液稀釋度來計算出D-二聚體值;根據心電儀來測量患者的心電反應了解患者的心電變化,同時使用氣敏電極測量出患者的體內氧氣、二氧化碳、以及酸堿平衡情況,并準確記錄患者手術完成到發病以及糾正的時間。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的標準差采用( X±s)表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D-二聚體值為(1713±2180.84)ng/L,對照組患者的D-二聚體值為(313.32±132.67)ng/L, 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超聲顯示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比例觀察組為23.8%,對照組患者為20.0 %;,心電圖呈陽性率觀察組為37.5%,對照組為40%,數據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兩組患者的各項檢測指標對比[%]

組別 例數 心電圖陽性 D-二聚體值 超聲顯示下肢靜脈血栓觀察組 80 37.5% 1713±2180.84 23.8%對照組 80 40.0% 313.32±132.67 20.0%P / P>0.05 P<0.05 P>0.053、討論

經皮腎鏡手術治療腎結石治療有效率高達90%,但是腎臟的血管分布密集,人體內腎臟血流量達到了整個人體血流量的1/4,在手術過程中一方面完全將結石清除,另一方面還要保護腎臟功能,所以對于手術要求非常高,但是也正以為如此,一般在手術之后患者血液中D-二聚體值升高。D-二聚體人體內的纖維蛋白活化因子發生交聯后再通過纖溶酶的水解從而產生的特異性降解產物,因此如果人體如果纖維蛋白溶解和形成時該物質便會升高,所以常常被用來做反映血液高凝狀態時的標志物。如果患者發生血栓癥狀,其血液中的纖維蛋白發生溶解,那么D-二聚體的濃度相應的增高,但是該物質的濃度的增加一般發生在纖維溶解系統激活之后。資料顯示費栓塞患者體內的D-二具體敏感度非常高,幾乎超過了90%,所以肺栓塞的診斷過程中,D-二聚體值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因此在診斷肺動脈栓塞時如果患者體內的D-二聚體的通過標記推算含量少于500μg/mL,那么就表示患者沒有出現肺栓塞。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中80例肺栓塞患者中,D-二聚體的的含量均超過了500μg/mL,為(1713±2180.84)500μg/mL,對照組患者中這一數據為(313.32±132.67),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資料顯示D-二聚體的升高對于血栓來說并不是特意的,因為還會和患者的年齡有關,不同年齡段的肺血栓患者對于D-二聚體的特異性均有所區別,據資料顯示D-二聚體升高的特在30-39歲之間可以達到72%,之后隨著年齡的升高特異性會降低。肺栓塞患者的臨床癥狀大多與肺炎、心絞痛、冠心病等類似,所以很容易造成患者醫生的誤診,從而導致病情延誤引發患者死亡,本次研究過程中患者的年齡在17-86歲之間,年齡跨度很大,但 大多集中于青年、中年、老年患者,該病如果能夠今早的確診,并得到有效的治療一般情況下回完全康復,而診斷過程中若想快速而準確的確診D-二聚體值非常重要的診斷指標。

肺血管造影一直都是肺栓塞診斷的金標準,但是它的缺點就是技術要求高,同時侵襲行強,從而很容易造成其他并發癥降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國際上公認的肺栓塞診斷標準肺通氣——關注掃描顯像技術,亦有其自身缺陷,比如對于肺血栓診斷的敏感性較差,因此在實施肺部掃描時患者有時根本無法得到明確的掃描結果,只能作為所以作為可疑度非常大的患者進行確診操作,但是篩選實驗的效果較差。而檢測患者血液中D-二具體的方法便可以作為首選的篩選實驗,目前D-二聚體的檢測方法主要有膠乳凝集法和VIDAS-DD法,而膠乳凝集法對于陰性的敏感度可達到90%-100%,預期值可達到76%-100%,VIDAS-DD法對于陰性的預期值能達到100%,因此檢測呈陰性的話,那么可以完全將肺血栓的可能性排除,而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那么患者患肺栓塞、呼吸衰竭或者合并癥,總之是包含肺栓塞在內的種種疾病。

綜上所述,如果腎結石患者在經皮腎鏡手術后血液內D-二聚體含量升高,通過對D-二聚體進行檢測能夠快速的確診患者發生肺栓塞癥狀,降低誤診漏診的可能性,從而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手段,使患者早日康復,因此非常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伍海倫.肺栓塞患者D-D二聚體水平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7):663-664.

[2]周建群,林蕊艷,張淑明,李曉輝,胥振揚.D-二聚體陰性肺血栓栓塞癥臨床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11(5):458-459.

[3]侯銀靜,秦明照.D-二聚體檢測在肺栓塞診斷中的正確評價[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3,6(17):592-593.

[4]王瑞寧.D-二聚體檢測在胸外科患者術后肺栓塞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3,07(11):471-472.

猜你喜歡
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很可怕 懂得預防才是硬道理
肺栓塞患者行多層螺旋CT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
阿托伐他汀聯合華法林在急性肺栓塞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及對患者血清Apelin-13,D-D及BNP水平的影響
警惕這種“坐”出來的致命急癥
肺栓塞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肺栓塞,癌癥最易致死的并發癥
肺栓塞患者中大型血小板比率的臨床價值
警惕這個比心梗更兇險的疾病
老年人骨折后需防肺栓塞
老年人昏厥要提防肺栓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