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鈣素在糖尿病合并感染性疾病評估研究

2015-10-21 19:51楊亞鋒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降鈣素感染性白細胞

楊亞鋒

【摘要】 目的 探討降鈣素原測定在糖尿病合并感染疾病病情的診斷及預后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在內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感染的82例患者做為治療組,在同一時段選取體檢中心健康體檢者78例做為對照組。采用回顧資料試驗,治療組給予應用抗生素前、應用抗生素治療3-5天后均行降鈣素原、白細胞測定、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對照組測定靜脈血時測定降鈣素原、白細胞測定、超敏C-反應蛋白。治療組然后根據測定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結論 降鈣素原在糖尿病合并感染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方面較超敏C-反應蛋白及白細胞測定有特異性及敏感性,對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感染的預后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 降鈣素原(PCT) 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WBC)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138-01

糖尿病[1](Diabetes mellitus DM)是以慢性血糖(血葡萄糖)水平升高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長期患病會導致多組織器官的慢性進行性功能衰退及其它病變,多發于心血管、眼、神經等系統。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隨之上升,成為人類健康的一大威脅,因此糖尿病現在也被稱為“不死的癌癥”。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謝紊亂,代謝紊亂引起高血糖,可以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隨著糖尿病的發病率增加,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也隨之增多。血糖在沒有嚴格控制的情況下高血糖容易引起細菌的滋生,降低免疫細胞的吞噬功能,促進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增加了糖尿病合并感染易感性。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較為低下,應用常規的血常規白細胞測定,感染陽性率較低。臨床中細菌感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有所上升,早期診斷,對癥治療顯得尤為重要[2]。糖尿病并發肺部感染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生肺部感染就較為嚴重,且不易控制,預后較差[4]。感染可使糖尿病患者繼發代謝紊亂,血糖升高,很難控制,反之,血糖較高,細菌大量繁殖,感染不易控制,感染病情加重,導致糖尿病患者預后不良?,F將咸陽市中心醫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統計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在內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感染的82例患者做為治療組,在同一時段選取體檢中心健康體檢者78例做為對照組。所有治療組及對照組年齡35~78歲;治療組有明確的糖尿病史,符合糖尿病西醫診斷標準;有明確的感染病史;愿意并配合治療觀察。所有的患者排除肝、膽、胰腺等器質性病變;排除合并結締組織??;精神病和妊娠、哺乳期或正準備妊娠的婦女;過敏體質者;不能配合本研究者。治療組中有10人合并發熱,42人合并肺部感染,7人合并足部感染,23人合并泌尿系感染。

治療組;糖尿病合并感染82例,年齡35-75歲,平均67歲,男性 35例,女性 35例,病程3-16年,平均 12年,對照組年齡在38-78歲,男性 40例,女性 38例,平均62歲,經檢查無心腦血管疾病,無感染性疾病,無免疫系統疾病。兩組在性別年齡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資料具有可比性(P>0.5)。

1.2診斷標準:

感染性疾病的診斷[5]參考實驗室檢查,符合以下兩項以上可診斷:(1)有相關實驗室細菌培養結果支持。(2)血象白細胞(WBC)》12×109 /L。(3)肺部感染等有相關影像學指標支持。(4)抗菌藥物療效顯著。(5)有明顯感染灶。(6)發熱。

糖尿病診斷[6]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糖尿病的診斷:空腹血漿葡萄糖(FPG):FPG<6.0mmol/L為正常,≥6.0~<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IFG),≥7.0mmol/L為糖尿病。OGTT中2小時血漿葡萄糖(2hPG):2hPG<7.8mmol/L為正常,≥7.8~<11.1mmol/L為IGT,≥11.1mmol/L為糖尿病。

1.3 方法:

采用回顧資料試驗,治療組給予應用抗生素前、應用抗生素治療3-5天后均行降鈣素原、白細胞測定、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對照組測定靜脈血時測定降鈣素原、白細胞測定、超敏C-反應蛋白。治療組然后根據測定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所有患者均進行血糖監測,給予飲食控制、適當運動及口服降糖藥物或胰島素注射等方法將血糖控制在相對穩定水平[空腹血漿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餐后2h血漿葡萄糖水平<15.0mmol/L],并根據血糖情況調整胰島素使用的劑量,同時積極治療患者原發病灶,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并及時根據藥敏結果選用有效抗生素進行治療及相關對癥治療。

1.4標本采集與檢測

降鈣素原使用羅氏E170電化學發光儀,試劑定標,質控品全部采用羅氏公司提供原裝進口產品。嚴格按照標準化操作程序進行,結果以PCT》0.5ug/ml為陽性。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采用日立7600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測定,試劑有廠家提供,質控品每天在控,超敏C-反應蛋白》8ng/L為陽性,血常規中白細胞測定應用SYSMEX XS-800i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操作,質控品每天在控,成人WBC>10.0×109 /L為陽性。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比較方差分析,組間均值比較采用t檢驗,比較方差不齊采用改良t檢驗,組間構成比,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PCT、WBC、hs-CRP比較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PCT、WBC、hs-CRP檢測值結果比較分析,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在治療組檢測PCT對感染性疾病診斷性較WBC、hs-CRP靈敏。見表1。

治療前 PCT(ng/ml) WBC(×109/L) Hs-CRP治療組 5.6±1.8 14.6±7.0△ 20.84±5.42*對照組 0 4.6±8.0 16.34±5.20治療組及對照組在治療前測定白細胞P△<0.05,有差異。白細胞測定在診斷感染性疾病方面有特異性,PCT較WBC靈敏,超敏CRP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無差異。

2.2治療組中治療前后PCT、WBC、hs-CRP比較 降鈣素原與白細胞結果有明顯差異(P<0.01),降鈣素原與超敏C-反應蛋白有差異(P<0.0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在應用抗菌藥物治療前與應用抗菌藥物治療一個療程(大約10天)后,降鈣素原前后比較有明顯差異(P<0.01)。見表2。

治療組 PCT(ng/ml) WBC(×109/L) Hs-CRP治療前 5.6±1.8 14.6±7.0* 20.84±5.42△治療后 0.8±0.4 10.8±9.2 8.87±3.46治療組在治療前后測定PCT、、hs-CRP,前列腺素原P<0.01有顯著差異,白細胞 P*<0.05,有差異超敏CRP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有差異。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隨之上升,成為人類健康的一大威脅。嚴重糖尿病、人口老齡化,侵損性操作、 細菌耐藥性、嚴重燒創傷發生率、器官移植和放化療患者的增加, 醫院性感染、 膿毒癥、膿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MODS )的發生率不斷升高。目前,這些感染并發癥仍是危重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7] 。因此, 對這些感染并發癥進行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顯得尤為重要。C-反應蛋白為肝臟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炎癥、創傷、腫瘤等情況均會顯著上升,為非特異性的抗炎因子。PCT及hs-CRP兩種指標在臨床多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尤其細菌感染,對革蘭陰性菌感染尤為敏感,源于革蘭陰性菌產生的內毒素為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強烈的刺激因子[8]。

C-反應蛋白為肝臟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炎癥、創傷、腫瘤等情況均會顯著上升,為非特異性的抗炎因子。PCT及hs-CRP兩種指標在臨床多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尤其細菌感染,對革蘭陰性菌感染尤為敏感,源于革蘭陰性均產生的內毒素為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強烈的刺激因子[9]。

外周血WBC計數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外傷,術后的應激,急性失血后,合并血液性疾病,急性中毒,癌性發熱,白細胞也會明顯升高,但與細菌性感染無關,在全身性感染明顯時,白細胞也會短期內升高,在大出血,貧血,免疫功能低下,中性粒細胞減少或缺乏時,白細胞作為感染的指標缺乏特異性和靈敏性。

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 )是降鈣素的前體激素,正常情況下由甲狀腺 C 細胞分泌, 經細胞內蛋白水解酶水解后形成的活性成分。許多學者研究發現[10], 嚴重全身性細菌、 真菌和寄生蟲感染時, PCT 異位生成,水平異常升高, 且升高的程度與感染嚴重度及預后相關。PCT在人體內外比較穩定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極少(<0.01ng/ml),甚至不能檢出。在細菌感染時常被激活,在嚴重細菌感染PCT會明顯升高。有資料證實在感染2-3小時PCT即升高,并伴隨感染的加重而升高,當感染控制后PCT也隨之下降。因此對早期診斷很有價值,可作為一項嚴重細菌感染的預警指標。有報道[11]嚴重細菌感染患者在抗菌藥物使用3天,PCT結果可出現明顯改變,病情也隨著PCT的下降而得到緩解。

臨床上糖尿病合并高熱較為多見,而對于發熱原因的鑒別及診斷十分棘手。傳統的診斷方法有,急查血常規中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上升百分率,超敏C-反應蛋白,血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試驗性應用抗生素等。血液學檢查和傳統的實驗室指標和急性期C-反應蛋白對敗血癥均不能及時作出可靠的診斷;微生物檢查的結果需要幾天的時間,而且陰性結果并不能排除臨床感染的存在以及與此相關的高死亡率,并且常常難以區分不同的感染源,這一問題尤其會影響到因患血液、腫瘤疾病而給予免疫抑制療法的患者的準確診斷。而且許多疾病伴有繼發性免疫病理改變,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熱、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因此很難將其與原發性細菌感染相區別。PCT [12]對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PCT 選擇性地對系統性細菌感染、 相似菌感染及原蟲感染有反應, 而對無菌性炎癥和病毒感染無反應或僅有輕度反應。因此,PCT 能很方便地運用于內科醫療中常見的疾病和綜合征的鑒別診斷。動態的檢測PCT和C-反應蛋白有重要的臨床價值。Stolz等[13]認為,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長期維持高水平血清濃度往往預示預后不良。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感染的疾病中,選擇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測定,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病情的預后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 鐘南山 陸再英 內科學第八版 733頁.

[2] 張青春 紀玉紅 降鈣素原在重癥細菌感染中的診斷意義 中國醫藥指南2014年2月第12卷 第4期179-180

[3] 馮秋花 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45例臨床分析.臨床醫學.2010,30(2):98-99

[4] 楊明花 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臨床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2014年2月第9卷第5期.97-98

[5] 楊欣悅.錢傳云.樊楚明 高敏C-反應蛋白與降鈣素原對感染性疾病預后評估研究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年第24卷第1期.22-25

[6] 廖二元.內分泌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548.

[7] Charlotte S. Reform. PCT chiefs fight loss of accountability status andright to redundancy[J]. Health Serv J, 2011,121(6243):4-5.

[8] Pourakbari B, Mamishi S,Zafari J ,et al.Evaluation of Procalcitonin and neopterin level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cute baceterial infection[J]. Braz J Infect DIS,2010.14(3):252-255.

[9] Pourakbari B, Mamishi S,Zafari J ,et al.Evaluation of Procalcitonin and neopterin level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acute baceterial infection[J]. Braz J Infect DIS,2010.14(3):252-255.

[10] 王蓉, 陳雪雯, 李桂珍 降鈣素原的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 2011 年 10 月第 5 期 (總第 145 期 ).

[11] 譚智毅.降鈣素原檢測的臨床意義[J]實用醫技雜志.2009.16(10) :795-796.

[12] 王蓉, 陳雪雯, 李桂珍 降鈣素原的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 中國城鄉企業衛生 2011 年 10 月第 5 期 (總第 145 期 ).

[13] Stolz D.Christ-Crain M.Morgenthaler NG,et al.Copeptin,C-reactive protein,and procalcitonin as prognostic biomarkers i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J].Chest, 2007.131(4):1058-1067.

猜你喜歡
降鈣素感染性白細胞
降鈣素原在兒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導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去甲腎上腺素聯合山莨菪堿治療感染性休克的療效觀察
降鈣素原臨床檢測分析
心力衰竭患者白細胞介素6、CRP表達水平與預后的相關性探討
白細胞降到多少應停止放療
白細胞減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嗎?
對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報道
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白細胞總是低是有病嗎?
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對于重癥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及死亡率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