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診斷甲狀腺疾病臨床分析

2015-10-21 19:51張向前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乳頭狀包膜甲狀腺炎

張向前

【摘要】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腺。甲狀腺疾病在人體的功能上,主要表現為功能的亢進或減退;在形態上,主要表現為單純性腫、腫瘤性腫或炎癥性腫等。

【關鍵詞】甲狀腺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150-01

現將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做的270例甲狀腺疾病病理結果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男72例,女198例,男女之比為1:2.75;惡性22例,男女之比為l:3。年齡25~68歲。

2 方法及結果

270例病例中,良性病變248例,占91.85%;其中甲狀腺腫142例,占57.26%,甲狀腺腺瘤58例,占23.39%,甲狀腺炎45例,占18.15%;不典型腺瘤3例,占1.2%;甲狀腺癌22例,占8.15%。

2.1 病理類型及生物學特征 在良性病變中,腫物直徑0.5~12 cm,在甲狀腺癌中,腫物最小者直徑0.5 cm,最大者直徑約5 cm。部分患者曾做術中冰凍切片診斷,術后全部作石蠟切片診斷,常規HE染色、制片。在22例甲狀腺癌中,除3例髓樣癌切面粉白色,質中等外,其余切面均為灰白色,質硬或脆。22例中有7例頸部淋巴結有轉移。

2.2 本組270例病例中,甲狀腺腫所占比例最高,甲狀腺腺瘤次之,然后是甲狀腺炎,在甲狀腺炎中橋本氏甲狀腺炎的比率高于亞急性甲狀腺炎。

3 討論

在270例甲狀腺疾病中,有45例做了術中冰凍。雖然冰凍切片受取材局限、時間緊迫、冰凍切片制片效果欠佳等因素影響,細胞形態容易變形,且不易發現甲狀腺癌浸潤包膜、血管、淋巴管等跡象,易漏微小癌,但對甲狀腺炎,尤其是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癌等診斷仍是必要且有效的方法。

3.1 在22例甲狀腺癌中,乳頭狀癌有14例,占63.64%,且有3例為微小癌(直徑小于1.0厘米),預后普遍好于后三者。乳頭狀癌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分濾泡型、彌漫硬化型、柱狀細胞型和高細胞型。毛玻璃樣核常見,有的有核溝、核內包涵體、砂粒體等為乳頭狀癌的特征性結構,具有診斷意義。在結節性甲狀腺腫或甲狀腺腺瘤囊變區常常見到增生乳頭從“囊壁”向囊腔內突入,增生活躍可形成結節,這種乳頭狀增生結構要注意與癌性乳頭相鑒別。癌性乳頭的乳頭細而分支多(2級以上),支架內無腺體;表面上皮為柱狀,擁擠,核毛玻璃或有核溝、核內包涵體;且乳頭密集,在腺腔外,可向包膜外浸潤,乳頭占大部分或全部結構;而良性增生的乳頭多粗大如舌狀,且支架內可有小腺體,多數為二級分支;表面上皮為立方上皮,有核距,且分化正常,乳頭松散鈍圓,可在腺腔,呈局限性乳頭增生,無包膜外浸潤等。

3.2 甲狀腺濾泡癌分為局限侵犯和廣泛侵犯型,足以有濾泡形成,無真性乳頭結構為特征的甲狀腺癌的一種類型[1]。除了發現濾泡性腫瘤組織浸潤包膜、周圍甲狀腺組織、血管或淋巴管可確診濾泡性癌外,提出以下三個方面作為診斷甲狀腺濾泡性癌的綜合考慮依據:①濾泡小,其上皮有輕度以上的異型性,不易見到核分裂像至核分裂像多見;②濾泡性腫瘤內出現不同于腺瘤的特殊的組織學表現,它們單獨或非單獨地表現為:纖維結締組織分割組織,形成或在小的濾泡巢,濾泡上皮呈復層排列或形成粗細相差懸殊的細胞條索,甚至可見單行排列的瘤細胞,形成篩狀結構,出現“共壁”現象;③濾泡性腫物內出現凝固性壞死灶為診斷濾泡性癌的重要參考依據。濾泡癌常有包膜,見到包膜外侵犯或侵入血管是有用的診斷指標。至于乳頭、濾泡混合癌,現有學者認為其生物學行為與純乳頭型相同,不受癌中乳頭與濾泡比例的影響。因此,凡有乳頭成分(10%以上)的甲狀腺癌應歸入乳頭狀癌中。目前由于免疫組織化學研究的發展,可以把乳頭狀癌與濾泡性腺癌鑒別出來。甲狀腺球蛋白的表達雖然均呈陽性反應,但乳頭狀腺癌明顯較濾泡型腺癌弱。在乳頭狀腺癌中,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的角蛋白(Keratin)的表達陽性,而濾泡在乳頭狀癌的陽性表達較乳頭狀增生、濾泡性腺瘤和其他甲狀腺癌為多。分化好的乳頭狀腺癌表達ICAM -1,而濾泡性癌和濾泡性腺瘤則表達陰性。

3.3 甲狀腺髓樣癌來源于降鈣索的濾泡旁細胞,又名C細胞癩,屬于APUD系腫瘤。10%~20%病例有家族史,可伴發多發性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上有散發性和家族性兩種表現形式。鏡下絕大多數腫瘤細胞不構成濾泡狀結構,腫瘤細胞之間血管較豐富,呈竇樣結構。多數髓樣癌間質可見淀粉樣物質沉著,半數腫瘤間質可見鈣化灶。

3.4 甲狀腺未分化癌多發生在50歲以上。巨檢常體積大,結節狀,無完整包膜,呈廣泛浸潤性生長。組織學分為大細胞性及小細胞性,惡性度高。甲狀腺未分化癌細胞形態基本上:顯示為梭形細胞、巨細胞、圓形或卵圓形細胞。甲狀腺未分化癌不少病例對角蛋白和Hvimemtin同時表達,而對甲狀腺球蛋白的表達多數呈陰性,少數陽性,故還要作相應的抗體標記進行鑒別。

3.5 對于甲狀腺腺瘤,根據細胞形態和排列方式可分許多組織學類型。包括膠樣腺瘤、單純性腺瘤、胎兒型腺瘤、嗜酸細胞腺瘤、非典型腺瘤。非典型腺瘤很少見,具有完整包膜。非典型腺瘤以其瘤細胞形態或組織排列的“不典型”,有時易誤診為惡性,但多處切片不見包膜侵犯或血管侵犯,被列為良性,但應注意排除惡性[2]。診斷甲狀腺腺瘤時應注意:①甲狀腺腺瘤,特別是較大的腺瘤常見出血、壞死,有時范圍較大,出血壞死區常見含鐵血黃素沉著,膽固醇結晶、異物細胞反應及纖維化,在纖維瘢痕中可見腺瘤細胞殘留,形成梁索或細胞巢,有時誤認為侵犯,應與乳頭狀癌鑒別。②甲狀腺腺瘤組織中有時可見核大、深染的異型細胞,是內分泌腺腫瘤中并不少見的現象,不能做為診斷惡性的依據。因此,對于每個甲狀腺腺瘤,都應注意排除包膜、血管侵犯,并注意有無濾泡共壁、砂粒體、核分裂過多(超過1個/10HPF)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不能單純、片面地根據部分腫瘤組織形態變化輕易地把腺瘤診斷為癌。

參考文獻

[1] 朱海剛.腫瘤病理學鑒別診斷手冊.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2:207-209.

[2] 武忠弼.病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9-52.

猜你喜歡
乳頭狀包膜甲狀腺炎
甲狀腺乳頭狀癌頸部淋巴結轉移的術前高頻超聲診斷分析
六個問答助你了解橋本甲狀腺炎
甲狀腺炎是什么,癥狀有什么
甲狀腺炎是什么?有哪些臨床特點?
橋本甲狀腺炎, 其實并沒有那么可怕
中老年人更需警惕鼻內翻性乳頭狀瘤
臨床病理結合Galectin-3、CK19、HBME-1、AAT及CD56對診斷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意義
馬鈴薯包膜尿素田間肥效試驗分析
YK5959型秸稈打捆包膜一體機
10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報告及病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