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低技術在肺動脈CT成像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2015-10-21 19:51王靜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X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術肺動脈

王靜

【摘要】:目的:探討雙低技術在肺動脈CT成像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BWI<20kg/m2、疑似肺栓塞的患者60例,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采用90KV、150mAs、40ml造影劑,對照組采用120KV、150mAs、40ml造影劑,分別進行CTPA檢查。EBW工作站采用曲面重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 及容積成像(VR)等進行圖像分析。影像質量按5級行盲法評價。分別對兩組數據的圖像質量及輻射劑量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實驗組與對照組圖像質量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的輻射劑量比對照組的輻射劑量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的平均輻射劑量比對照組平均輻射劑量小61.21%。結論:雙低CT掃描技術可以用于肺動脈CT成像,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受照劑量。

【關鍵詞】雙低CT掃描技術;肺動脈;輻射劑量;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

【中圖分類號】R1.2R5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152-01

CT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從最早的單排CT到現今的多排螺旋CT,CT的掃描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然而,CT掃描在多方面應用的同時,輻射劑量也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如何降低CT輻射劑量是近年來CT研究的一個熱門方向[1]。此外,CTA檢查中對比劑的應用是不可或缺的,雖然 CTA 使用碘對比劑的不良反應比較少,但并非沒有風險,對比劑副作用的防治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2-3]。雙低CTA技術即同時采用低輻射劑量及低對比劑用量的CTA技術。如何使用該技術保證診斷、不影響質量的基礎上降低CTA檢查中病人所受輻射劑量及對比劑用量是近年來研究的一個熱點。本文主要研究雙低掃描技術在肺動脈CT成像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60例BWI<20kg/m2、臨床懷疑肺動脈栓塞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及實驗組。實驗組30人,年齡35~56歲,平均48歲。對照組30人,年齡38~60歲,平均50歲。

1.2 檢查方法 對照組掃描參數: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雙筒高壓注射

器,對比劑采用碘帕醇320,40ml?;颊咦阆冗M,仰臥位掃描。采用小劑量試驗掃描,感興趣區選在肺動脈主干,獲得時間密度曲線后確定延遲時間。CTPA掃描:準直16*0.75,Pitch 1.26,0.5s/rot。重建層厚1mm,層間距0.5mm,120KV,150mAs。對比劑由右側肘前靜脈,20G套管針,對比劑注射速度為4ml/s,總量40ml。實驗組A掃描參數:電壓采用90KV,其余掃描參數同對照組。

1.3 圖像后處理 EBW工作站分別對兩組掃描數據進行后處理,利用曲面重組(MPR)、最大密度投影(M IP) 及容積成像(VR)等進行圖像分析。

1.4 圖像質量分析 有3位主治醫師以上職稱醫師采取雙盲法對圖像質量按5級標準進行評價,意見不一致時,協商解決,同時,詳細記錄兩組的輻射劑量[4]。

影像評價標準: 1 級: 肺動脈未見明顯增強。2 級: 肺動脈段及亞段增強程度比較差, 相鄰肺靜脈增強較明顯。3 級:肺動脈段及亞段與相鄰肺靜脈同樣增強。4 級: 肺動脈段及亞段增強很好但相鄰肺靜脈略有增強。5 級: 級肺動脈段及亞段增強相鄰肺靜脈未見增強。1 級、2 級為不合格, 3 級為合格, 5 級為優秀。

1.5 統計學方法 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軟件,對兩組圖像質量評級結果進行卡方檢驗,對兩組輻射劑量進行t檢驗,取雙側精確概率,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圖像質量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實驗組的輻射劑量比對照組的輻射劑量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的平均輻射劑量比對照組平均輻射劑量小61.21%(見表2)。

表1實驗組與對照組盲法影像評價結果[例數(%) ]

5級 4級 3級 2級 1級 總計實驗組 8(27) 10(33) 12(40) 0 0 30對照組 10(33) 11(37) 9(30) 0 0 30P 0.30 - 0.20 - - -注: χ2檢驗, 優秀率 P= 0. 30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合格率 P= 0. 20,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2實驗組與對照組輻射劑量結果(CTDIvol,mGy)

n 范圍 ±s t值 P值(%)實驗組 30 4.12~4.93 4.55+0.14 183.57 0.00對照組 30 10.69~12.72 11.73+0.35 3 討論

CTA檢查時動脈的顯示效果跟諸多因素有關,比如CT 掃描因素(掃描時間、掃描方法、對比劑到達及延遲時間等)、病人因素(體質量指數、心輸

出量、年齡等)及對比劑因素(對比劑的劑量、濃度、生化特征、注射持續時間、注射流率、對比劑團注的方法以及鹽水沖刷等)[5]。關于對比劑的用量,國內外研究較多,劉建新等的研究表明20ml造影劑用量可以獲得很好的掃描效果[4]。因為機器掃描速度受限,本研究將劑量定為40ml,注射速度定為4ml/s,并取得了很好的掃描效果。

對于CT低劑量掃描,參考目前國內外的研究進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降低毫安秒,毫安秒是曝光時間與管電流的乘積,它與CT輻射劑量呈正相關,也是降低CT輻射劑量最常用的方法。降低毫安秒的同時,圖像的噪聲相應增加。第二、低管電壓技術,降低管電壓可以降低病人的受照劑量,也可以增加靶血管的強化程度,從而得到較高信噪比圖像。在本研究中,實驗組的管電壓為90KV,對照組的管電壓為90KV,研究得出實驗組與對照組圖像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恰巧說明了這一點。第三、增大螺距,螺距越大,掃描時間約快,但是螺距如果過大,容易漏診病灶,需要平衡考慮選取合適的數值[6-8]。

肺動脈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PE)是常見的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疾病, 病情嚴重時可危急生命。由于缺乏特異性癥狀與體征,臨床診斷主要依賴影像學檢查。以往把X 線肺動脈造影這一檢查方法認為是診斷 PE 的金標準。近年來, 隨著CT技術的發展, CTPA已成為一種更可靠的診斷方法。與此同時,CT掃描輻射劑量也逐漸成為大眾共同關注的焦點,如何降低CT輻射劑量是近年來CT研究的重中之重。16 層螺旋 CT 的出現大大縮短了掃描時間, 使低輻射劑量及低對比劑用量行 CTPA 檢查成為可能。目前,肺動脈CT成像在應用“雙低”技術掃描時,主要是要聯合應用大螺距技術、低管電壓與低對比劑用量。低管電壓技術最大的缺點是影像噪聲增大,但因為肺組織對X線吸收較少,還是可以得到滿足診斷需求的圖像。相對于低毫安秒技術來說,低電壓技術降低輻射劑量的幅度更大[9]。因此,本文主要針對降低管電壓進行研究,研究得出:降低一定程度的管電壓,既可以保證圖像質量,而且有效降低了患者輻射劑量。

綜上所述,在肺動脈CT掃描中應用“雙低”技術可以很好地滿足診斷的需求,并且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輻射劑量,可以在臨床中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孟東花,高志鵬,馬菊香等. 低管電壓低碘含量對比劑上腹部增強CT檢查[J].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4, 30(7): 1100- 1104.

[2] 張龍江,祁吉. 對比及腎?。阂恢敝档藐P注的問題[J]. 中華放射學雜志,2007, 41: 882- 884.

[3] From AM, Bartholmai BJ, Williams AW, et al.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nephro -pathy after radiographic contrast exposure[J]. Mayo Clin Proc, 2008,83:1095-1100.

[4] 劉建新, 孫紅霞, 唐光健等. 多層螺旋CT低劑量對比劑肺動脈成像[J].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6, 22(7): 1012- 1014.

[5] 張龍江, 盧光明. CT 血管成像靜脈注射碘對比劑的原則和策略[J].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1, 45: 597- 600.

[6] Jun BR, Yong HS, Kang EY, et al. 64-slice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using low tube voltage of 80 kV in subjects with normal body mass indices:comparative study using 120 kV[J]. Acta Radiol, 2012,53:1099-1106.

[7] Srichai M, Lim R, Donnino R, et al. Low-dose, prospective triggered high -pitch spiral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omparison with retrospective spiral technique[J]. Acad Radiol, 2012,19:554-561.

[8] 李鵬, 鐘清君, 張麗波. 低劑量CT掃描在塵肺普查中應用[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09 ,3(4) :42.

[9] Winklehner A, Goetti R, Baumueller S, et al. Automated attenuation-based tube potential selection for thoraco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mproved dose effectiveness [J]. Invest Radiol, 2011,46:767-773

猜你喜歡
X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術肺動脈
急慢性肺動脈高壓的介入治療
罕見病治療獲新突破
原發性腸系膜上動脈夾層的多層螺旋CT征象分析
多序列聯合應用MRI檢查在早期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病變的診斷價值
彌漫性軸索損傷CT、MR動態觀察
256層螺旋CT肺動脈造影對肺動脈栓塞的診斷價值
肺動脈高壓可怕的“隱形”殺手
X線平片及CT診斷外傷性肩關節脫位的價值
杓狀軟骨脫位的128層CT診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