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危重癥患者使用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療效

2015-10-21 19:51沈延興付永潔田俊峰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臨床療效

沈延興 付永潔 田俊峰

【摘要】 目的 探討急危重癥患者使用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92例急危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 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對照組46例患者給予傳統呼吸支持搶救方法進行治療, 觀察組46例患者給予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采取復蘇體位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 而采取氣管切開的患者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搶救成功率及呼吸穩定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療效比較好, 可以有效提高急危重癥患者呼吸支持的管理效果, 患者搶救成功率得到明顯提高, 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 急危重癥;呼吸階梯性治療;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153-02

急危重癥患者是急診科比較常見的患者, 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嚴重外傷或者多種內科疾病綜合影響而導致的。急危重癥患者比較常見的臨床癥狀是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癥, 因此, 在對患者進行搶救時, 患者常常會因為呼吸功能障礙而產生危險,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所以, 對于急危重癥患者而言, 及時給予吸氧, 采取正確的呼吸管理措施是提高搶救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關鍵是在于排除低氧血癥, 避免患者發生呼吸能夠障礙, 使患者的呼吸恢復正常[2]。近年來, 本院對急危重癥患者采取呼吸階梯性治療, 效果滿意, 現將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急危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 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46例。對照組男25例, 女21例, 年齡46~75歲, 平均年齡(53.6±3.2)歲, 其中創傷患者24例, 非創傷患者22例, 13例呼吸心搏停止, 有11例瀕死狀態;觀察組男26例, 女20例, 年齡45~76歲, 平均年齡(54.6±4.2)歲, 其中創傷患者25例, 非創傷患者21例, 11例呼吸心搏停止, 12例瀕死狀態;所有患者在發病之后都有呼吸困難、低氧血癥等臨床癥狀, 排除有精神疾病以及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1. 2. 1 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呼吸支持搶救方法進行治療 依據臨床醫師的治療經驗對急危重癥患者采取相應的復蘇體位, 把患者呼吸道的嘔吐物清除干凈, 避免發生窒息, 然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鼻導管輸氧等呼吸支持搶救方法。

1. 2. 2 觀察組患者給予呼吸階梯性治療 第一階段主要為:對患者采取相應的復蘇體位, 對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采取半臥位, 其他患者可以采用側臥復蘇體位;采用仰頭抬頦法將患者的氣道開放, 并把患者呼吸道及口中的異物清除干凈, 避免發生窒息, 如果患者戴有假牙, 應及時把患者的假牙取出, 以防止脫落阻塞氣道;對患者進行胸背按壓, 胸背按壓方法可以引起胸廓運動, 有利于氣體的交換, 氣道開放之后患者可以自主的呼吸。如果患者仍然有呼吸功能障礙則可以進行第二階段的治療, 第二階段主要是給予患者鼻塞、鼻導管吸氧等治療, 因其具有給氧充分的特點, 被廣泛的應用于臨床, 除此之外還可以給予患者下呼吸道支持療法, 對于有心臟驟停及呼吸衰竭的患者應立即給予氣管插管, 這樣可以保證患者通氣順暢, 給藥也方便。經過第二個階段的治療之后患者的呼吸功能仍然沒有得到比較明顯的改善, 則可以進行第三個階段的治療, 第三個階段主要是氣管切開等方式治療, 如果一些情況比較危急的患者來不及行氣管切開, 可以行環甲膜穿刺進行急救[3]。如果患者呼吸功能障礙依然存在, 有呼吸困難、意識障礙等現象的患者給予呼吸機吸氧, 它在搶救呼吸衰竭方面有無可比擬的作用。

2 結果

2. 1 兩組急危重癥患者所采取的呼吸支持方式的比較 觀察組復蘇體位、氣管切開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復蘇成功率及呼吸穩定所需要的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復蘇成功率及呼吸穩定所需要的時間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危重癥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 患者在發病之后常常會出現低氧血癥, 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患者呼吸困難、有呼吸功能障礙等癥狀。因此對患者進行呼吸道管理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搶救措施, 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癥狀,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由內科疾病而引起的急危重癥一般會選擇以原發病為主的呼吸支持技術, 醫師依據臨床經驗對此作出正確的判斷, 以防止盲目選擇而帶給患者傷害, 降低風險。而由外科疾病引起的急危重癥一般是根據患者受傷的部位來選擇合適的呼吸支持方法, 但是在對患者進行搶救時都應該先把患者呼吸道中的異物或者嘔吐物清除干凈, 這樣才能提高搶救成功率。因此, 選擇正確的呼吸支持方式對患者而言有重大的意義。

在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采取體位復蘇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而采取氣管切開的患者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 而且觀察組復蘇成功率及呼吸穩定所需的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 這說明呼吸階梯性治療方法的搶救成功率高, 能盡快改善患者的癥狀, 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方法。

綜上所述, 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療效比較好, 可以有效提高急危重癥患者呼吸支持的管理效果, 患者搶救成功率得到明顯提高, 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許章華.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觀察.中國醫學創新, 2011, 20(20):127-128.

[2] 黃鐳.急危重癥患者使用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分析.中外醫學研究, 2014, 21(19):145-147.

猜你喜歡
臨床療效
CRRT在重癥胰腺炎中的應用及護理
核苷類藥物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效果研究
黃葵膠囊聯合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