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普藝術語言中的社會與文化價值

2015-10-21 20:07邱佳王巍
藝術教育 2015年1期
關鍵詞:社會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創作

邱佳 王巍

【內容摘要】20世紀50年代波普藝術開始誕生于英國,并于60年代在美國蓬勃發展起來。1985年之后在中國也出現了波普藝術潮流,一批中國藝術家借鑒主要來源于美國的波普藝術的形式語言,用以反映中國當時的文化問題。中國的波普藝術又曾被稱為“政治波普”。文章從波普藝術相關概念出發,對于波普藝術語言所體現的相關社會價值和文化進行討論,以探索當前藝術創作所面臨的深刻困境出路。

【關鍵詞】波普藝術 ?社會價值 ?文化價值 ?藝術創作

波普藝術最早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之后,波普藝術的發展開始轉向美國。60年代之后,美國消費經濟的崛起和大眾文化的成熟,使得波普藝術運動在紐約為中心的大城市迅速發展起來,并很快引起批評家和收藏界的廣泛重視,各個地區開始出現與波普藝術相類似的藝術流派。

改革開放之后,中西方交流日益密切。1985年,美國藝術家勞神柏在中國舉辦展覽,其對于現成品的使用使得中國藝術家印象深刻,并產生極大的影響。之后,波普藝術開始逐漸在中國內地萌芽,并零星出現于部分期刊之中。這種藝術潮流采用西方60年代產生的波普的藝術語言方式,結合在人民大眾中流行的各種思想符號來進行某種幽默、荒誕的表達以及嘲諷。

一、波普藝術語言的精神特征

1985年后,隨著西方藝術的大量涌進,國內大批青年藝術家、理論家開始提倡西方現代主義藝術,追求美術革命和美術“啟蒙”,并直接開始進行充滿激情的美術創作以及實踐活動,這種波及全國的藝術潮流被稱之為“八五新潮美術”。但“八五新潮美術”在藝術界以及公眾認知中迅速消散使得藝術家意識到當代藝術具備決定意義并不是藝術語言的完善,而在于是否能為當下社會文化所接受。在這種情況之下,西方波普藝術開始進入中國。美國波普語言的重要特征在于將流行時尚形象進行改編,以進入到純藝術領域。中國波普藝術家在語言系統層面借用西方波普藝術,卻試圖對于政治層面和消費文化進行雙重表達,更多情況之下則使用改革開放之前的大眾文化形象,通過改編并與實物進行并置,以制造荒誕感。

提及波普藝術語言精神特征,就繞不開王廣義。王廣義并不是中國第一個搞波普藝術的中國藝術家,但其藝術作品例如《毛澤東》系列、《被工業快干漆覆蓋的世界名畫》系列、《批量生產的圣嬰》系列以及《大批判》系列等都陳列出當時中國面臨的重要社會文化問題——逐步走上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國家面臨西方商業文化的侵襲。除此之外,王廣義還非常善于借助于媒體來宣傳藝術主張,并屢次參加國外藝術展覽會,很快就被國際藝術界迅速接受。其實,王廣義系列作品所牽涉的視覺文化符號時代性非常強烈,這既是中國大眾文化懷舊情緒的集中釋放,同時也是上世紀90年代社會“新鮮感”的視覺符號。除卻王廣義之外,魏光慶、余友涵、張培力、劉大鴻、李山、張曉剛都利用波普藝術風格,或者解構意識形態、或者影響社會現實,以使得傳統文化美術圖像以及文字符號與當代社會現實結合起來,最終產生荒誕奇妙的藝術效果。

二、波普藝術語言的社會價值

(一)快速轉型時期的社會反諷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經濟社會開始轉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漸形成,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大量社會問題開始浮現出來。大部分中國藝術家必須在體制外艱難額度生存,因而對于社會轉型時期的各種社會問題非常敏感。這部分藝術家往往采取現實主義態度,對于社會存在的眾多問題以藝術形式進行辛辣的批判,最終導致商品社會的外在圖景、廣告、護欄、工業品以及眾多消費文化典型圖像進入藝術作品中。波普藝術視覺風格在平面藝術層面往往被中國藝術家理解為類似于廣告或者宣傳畫的圖式,且非常適用于商業消費氣息。這些具備強烈現實氣息的藝術作品能夠直接將藝術家的現實感受展現出來,并希望能夠快速消費的同時被社會所接受。當然,也有學者認為,這些藝術語言風格對于浮躁社會充斥的暴發戶類型的審美趣味的批判和模仿,同時也是藝術家追求短期眼球和眼前效應的技術手法之一。

(二)直接切入生活本身的策略

當前中國社會大眾傳媒發展非常迅速,并在近30年里形成龐大的傳媒產業體系。純藝術創造在當前日益復雜的文化傳播環境下日益面臨邊緣化狀態。波普藝術通過直接采取大眾流行文化藝術的形象符號和圖像內容來對社會現實進行反映,并啟發了力圖使得藝術與活生生社會現實發生關系的中國藝術家。當前,中國波普藝術家們開始不斷突破,開始進入大眾傳媒空間,使得能夠通過被廣泛傳播來擴大藝術對于社會現實的影響。其實,藝術家的種種探索已經突破波普藝術的范疇之內,開始在更加廣闊的社會現實中不斷努力。

三、波普藝術語言體現的文化價值

改革開放之后,眾多藝術家開始利用波普藝術的自身特征,尋求思想上的解放性,況且波普藝術所提倡的“生活等于美術”的美學思想和“公眾通俗文化”的創作方式,適應了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使得中國美術事業和創作放大都有所擴大。中國式波普藝術努力利用西方波普藝術語言與中國工業化文明相互結合的理念藝術和操作方式來表達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種種現象,更加偏重于表達社會現實給人帶來的復雜心理感受。但波普藝術不會成為主流藝術,藝術家通過波普運動不斷拓展藝術文化的表現空間,讓藝術自由發展,同時在此過程之中逐漸形成快餐文化,精神性缺乏,缺少創造性和自主性,嚴重影響藝術文化的品位和內涵。

當前國際正處于信息化高速發展時期,藝術家應該對于外來藝術優劣得失予以研究,辯證認識外來藝術與民族藝術的相互關系,并強調自己的主旋律,在不拒絕挖掘現有價值基礎之上,建構原創性和獨立性的文化藝術形態。

參考文獻:

[1]王瑞云.美國美術史話[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2]陳旭光.藝術的意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湯麟.外國美學史[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1991.

[4]皮力.國外后現代雕塑[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

[5]邵大箴.西方現代美術思潮[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92.

作者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藝術學院

(責任編輯:曹寧)

猜你喜歡
社會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創作
《榜樣》:藝術創作的一次“出圈”表達
淺析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的現狀及應對措施
馬路奇遇記
淺談人的本質與價值
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
中國古建筑的歷史文化價值分析
承德外八廟的文化價值與保護策略探析
產品設計創新的社會價值最大化探討
創新管理,完成鞍鋼自主集成的冷軋2130工程生產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