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宮肌瘤變性42例臨床分析

2015-10-21 19:51于春玲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超聲診斷變性子宮肌瘤

于春玲

【摘要】目的:探討子宮肌瘤變性的診療方法與注意事項。方法:選取2013年6月與2014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非孕期子宮肌瘤變性患者30例及在妊娠剖宮產術中診斷合并為子宮肌瘤變性12例患者作為此次調查對象,回顧總結患者的基本臨床資料。結果:接受良好的治療后,42例患者康復出院。為期半年隨訪后無一例復發。結論:B超診斷子宮肌瘤變性具有重要意義。在臨床治療中,大多數子宮肌瘤變性為良性,大多選擇手術治療。

【關鍵詞】子宮肌瘤;變性;超聲診斷

【中圖分類號】R719.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209-01

子宮肌瘤是臨床上的婦科常見病、多發病,該病多發生于中年已婚女性。及早的診斷與治療通常預后較好。但若肌瘤血運供給不足,營養缺乏時,子宮肌瘤易發生變性。因子宮肌瘤變性無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因此常常出現漏診,尤其對于妊娠期女性,其漏診率較高。在本次調查中,我院將重點分析子宮肌瘤變性的診療方法及注意事項,具體情況如下:

1、臨床資料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子宮肌瘤變性患者42例,其中非孕期子宮肌瘤變性患者30例;合并晚期妊娠子宮肌瘤變性12例?;颊吣挲g為30~49歲,平均年齡為42.5歲。孕周為38~42周,平均孕周為40.5周。

1.2病理類型

本次主要的變性類型為子宮肌瘤單純玻璃樣變、玻璃樣變伴其他變性、紅色變性、肌瘤細胞豐富、囊性變、黏液樣變與鈣化等。

1.3臨床特征

30例非孕期子宮肌瘤患者主要癥狀如下:子宮不規律出血、B超診斷可見腹部腫塊,且腫塊已壓迫鄰近的器官,并引發貧血、腹痛與腰酸等癥狀。12例合并晚期妊娠患者基本無特殊臨床表現。

1.4輔助檢查

以B超法作為主要診斷方法。非孕期患者于術前進行診斷,其中17例患者明確提示變性、10例患者提示可能存在變性、另3例患者誤診為卵巢腫瘤。晚期妊娠患者于孕前或孕期進行診斷,其中3例患者提示為子宮肌瘤,另9例患者未檢測到明顯的征象而漏診。

1.5治療方法

30例非孕期患者主要的手術治療方式為全子宮切除術、肌瘤剔除術與次全子宮切除術。其中以全子宮切除術為主,共20例(66.7%),其次為次全子宮切除7例(23.3%)、肌瘤剔除術3例(10.0%)。12例合并晚期妊娠患者的主要手術治療方式為剖宮產術中行肌瘤剔除術。

2、結果

42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術后半年對患者進行隨訪,42例患者中均無復發情況。

3、討論

3.1子宮肌瘤變性發生率

子宮肌瘤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而子宮肌瘤變性主要因肌瘤在生長過程中,因假包膜血管受壓,使得肌瘤血供不足而使得其中心發生缺血性變性[2]。子宮肌瘤變性的發生率較高,相關報道指出,約有60%的子宮肌瘤有變性可能[3]。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倡導,晚生晚育的女性人數越來越多,這一情況使得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與肌瘤變性的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需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避免子宮肌瘤與子宮肌瘤變性發生率仍呈一味的升高趨勢。

3.2子宮肌瘤變性類型

臨床上最常見的子宮肌瘤變性類型包括囊性變、脂肪樣變、玻璃樣變、紅色樣變與鈣化等。其中,初步病變多以玻璃樣病變為主,該病變主要因肌瘤生長十分迅速,血液供應不足后造成部分組織變軟,并以透明樣物質代替了漩渦狀結構。其次為囊性變,該病變以透明變性為基礎,引發進一步的供血不足,變形區內的組織呈出現液化情況,囊腔內形成膠凍樣乳液,而肌瘤質地則明顯變軟,如囊腫般。脂肪變性多發生于透明變性后期,主要因肌瘤間質發生化生反應而形成脂肪。最后為紅色變性與鈣化。其中發生紅色變性時肌瘤以壞死,并可引發貧血、淤血等癥狀。而鈣化變性主要發生于絕經期后女性,與其雌激素水平下降,鈣鹽沉積于流涕所形成。臨床上以玻璃變性最常見、以紅色變性最特殊。但不論是哪一種變性類型,都需加強臨床重視程度,及早對患者進行診斷與治療。

3.3B超診斷價值

子宮肌瘤變性癥狀無特異性,主要以子宮肌瘤癥狀為主。對于子宮肌瘤變性的診斷,臨床上多以B超診斷為主。但B超診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明確的診斷出所有的子宮肌瘤變性類型。因此在B超診斷基礎上常需聯合其他病理診斷,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但B超診斷子宮肌瘤的價值不可忽略。吳慶梅等[4]在相關報道中指出,以聲像圖聯合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可提高對于子宮肌瘤變性的準確率。對于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臨床診斷常發生漏診。主要漏診原因可能為孕早期未行相關B超診斷,而至孕晚期時肌瘤隨子宮增大,且位置發生改變,行B超診斷時可與胎兒頭部、肢體混淆,進而造成漏診。因此,加強孕婦的孕早期監測力度,降低漏診率。

3.4子宮肌瘤變性的治療

子宮肌瘤變性多為良性病變,其中以玻璃樣病變最常見。子宮肌瘤變性治療原則同子宮肌瘤。其中手術治療的適應癥如下:(1)子宮大小已相當于2個月妊娠子宮或以上;(2)子宮有明顯的出血癥狀,且伴有繼發感染;(3)短時間內生長完成,易與卵巢腫瘤混淆。(4)妊娠晚期行剖宮產患者。保守治療的適應征如下:(1)孕早期或孕中期患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保守治療無效者,仍需轉為手術治療,避免病癥惡化。

4、小結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變性以良性病變為主,臨床上多依賴于B超診斷與病理診斷。除孕早期或孕中期患者可行保守治療外,其余患者盡量行外科手術治療,以及時的清除病灶,預防病灶惡化,增加后期治療難度,對于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需選擇使用的時期行手術治療。同時,對于中年女性應積極的進行常規婦科檢查,及早的發現病癥,行針對性的治療,改善患者預后,減少后期的復發率。

參考文獻

[1] 賈延學.70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臨床分析[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0,23(2):162-163.

[2] 吳心妍.132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臨床分析[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7):3027-3027.

[3] 汪惠蘭.妊娠合并子宮肌瘤76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34):4944-4944.

[4] 汪晨霞.子宮肌瘤變性65例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5,30(4):332-333.

猜你喜歡
超聲診斷變性子宮肌瘤
征兵“驚艷”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研究B超在婦女子宮肌瘤鑒別診斷當中的臨床應用
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剝除術的臨床觀察
“變男變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