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腦性癱瘓家庭康復訓練的臨床效果分析

2015-10-21 19:51丁春艷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患兒

丁春艷

【摘要】目的 探討小兒腦性癱瘓家庭康復訓練的臨床效果。方法 75例腦性癱瘓患兒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37例患兒單純采用醫院康復訓練,研究組38例患兒在醫院康復訓練基礎上增加家庭康復訓練,觀察兩組患兒的康復效果。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74%,明顯高于對照組72.9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家庭康復訓練對提高腦性癱瘓的語言、運動、生活能力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兒腦性癱瘓;家庭康復訓練;患兒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232-01

小兒腦性癱瘓俗稱小兒腦癱,是指嬰兒出生一個月內大腦未發育成熟,由非進行性腦損傷引起的各種基本功能障礙的綜合征。其中大腦是病變的主要部位,也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其臨床表現主要有患兒身體忽然僵硬、頭頸松軟、發育遲緩、進食差等。小兒腦性癱瘓常導致患兒運動、姿勢、語言、聽覺障礙,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發育與健康成長。對于小兒腦性癱瘓,應及時給予康復治療,我院采用家庭康復訓練配合醫院康復訓練治療小兒腦性癱瘓取得了滿意結果,現將詳情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75例腦性癱瘓患兒最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經相關診斷確診為腦性癱瘓,并排除繼發性癲癇患兒。75例患兒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齡3個月~5歲,平均年齡2.1±0.9歲;手足徐動型7例,遲緩型3例,痙攣型18例,混合型10例。對照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齡2個月~5歲,平均年齡2.0±0.8歲;手足徐動型6例,遲緩型3例,痙攣型19例,混合型9例。兩組患兒家長均簽同意書自愿參與本研究,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康復訓練方法

1.2.1醫院康復訓練

密切觀察患兒病情,確定患兒腦性癱瘓類型,選擇針對性較強的治療方法。先采用物理物理治療方法以緩解患兒肌張力程度,其次采用Bobath法改善患兒姿勢異常癥狀,最后以Vojta法逐漸引導患兒正常運動。此外,對患兒進行相關功能訓練,并給予患兒生物電、高壓氧的支持治療?;純鹤≡褐委?個月后即出院,1個月后再返回醫院治療,如此循環6個月后,住院治療時間改為半個月,共持續治療9個月。

1.2.2家庭康復訓練

1.2.2.1發育運動訓練

①翻身訓練:患兒仰臥,家長將其雙臂高舉過頭并較差,引導患兒左右翻身。②站立訓練:家長雙手放于患兒骨盆處,保持患兒站立,并引到患兒轉圈。③坐立訓練:讓患兒兩腿叉開,坐于滾柱體上,家長扶住髖部、腋下,緩慢向前移動。④行走訓練:家長于患兒背后扶住其骨盆,引導患兒左右交叉行走。

1.2.2.2關節活動康復訓練

家長采用被動牽拉手法以提高患兒肘、肩等關節的活動度,同時降低患兒肌張力程度。關節活動的平率為每天3次,每次向不同方向活動5次。在牽拉時一定要注意力度,避免力度太大導致患兒關節脫臼。

1.2.2.3生活活動訓練

①手功能訓練:引導患兒按開關、玩積木、雙手互握、玩拍手游戲等,以提高患兒收的活動能力。②訓練患兒穿衣服、進食、上廁所等日常生活活動。以上家庭康復訓每天2~3次,每次約30min,其次,家長應每天帶患兒戶外運動1h,讓患兒多接觸生人和新鮮事物。

1.3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患兒站、坐、行走等大運動能力,進食、穿衣、上廁所、語言等生活能力與年齡、運動發育規律相符。

有效:患兒大運動能力與生活能力障礙顯著改善,基本與年齡、運動發育規律相符。

無效:9個月后,患兒運動能力、生活能力障礙沒有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現象。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38例患兒中顯效28例,有效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74%,對照組37例患兒中顯效18例,有效9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2.97%,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x2=6.61)。

3.討論

引發小兒腦性癱瘓的病因有許多,包括父母親酗酒、吸煙,母親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胎兒早產或遲產,新生兒吸入性肺炎、顱內出血、中毒、營養不良等。相關文獻報道,目前我國0~6歲兒童患腦性癱瘓的概率高達1.86%,嚴重危害兒童身心健康。

由于腦性癱瘓常導致患兒運動、生活、姿勢等功能障礙,應及時給予康復訓練予以糾正,家庭是兒童的主要場所,家庭康復訓練更能保證訓練力度,長時間的訓練使疾病改善更徹底,同時還可以減少患兒的家庭經濟負擔,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本次研究取得了滿意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74%,明顯高于對照組72.9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家庭康復訓練對小兒腦性癱瘓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能顯著改善患兒大運動、生活能力的障礙癥狀,讓患兒恢復健康,從而促進患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范文軍,王立鎖.推拿結合康復訓練治療小兒腦性癱瘓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3,34(14):2743-2744.

[2]李紅麗.兒腦癱45例的家庭綜合康復訓練效果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20(06):555-558.

[3]張煜華.家庭康復在腦性癱瘓患兒中的應用觀察[J].河北醫學.2012,18(05):624-625.

[4]宋文桐,李玲.小兒腦性癱瘓的家庭康復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0):328-329.

[5]王明光,喬淑蘭.小兒腦性癱瘓家庭康復訓練的療效觀察[J].黑龍江醫藥.2013,26(03):491-493.

猜你喜歡
患兒
小兒肺炎護理4重點
綜合急救方案對上呼吸感染并發高熱驚厥患兒的療效探究
鎮靜護理在呼吸機治療危重患兒中的有效應用
維生素D聯合GnRHa在特發性性早熟患兒中的應用
小兒肺炎怎樣護理
小兒驚厥不要慌,記住這些護理知識
小兒腦癱康復護理方法
如何做好小兒麻醉復蘇的護理
小兒癲癇發作,應如何緊急處理
如何護理支氣管肺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