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橫紋下小切口治療小兒腹股溝疝臨床療效觀察

2015-10-21 19:51曹文莎何麗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小切口腹股溝疝小兒

曹文莎 何麗

【摘要】目的 觀察和探討腹橫紋下小切口治療小兒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來本院治療的腹股溝疝患兒108例,均分為橫切口組和斜切口組兩組(各54例),橫切口組進行腹橫紋下小切口術治療,斜切口組進行傳統的腹股溝斜切口手術治療,觀察和對比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 橫切口組較斜切口組比較,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操作時間短,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兩組患兒在術中出血量、手術操作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方面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治療小兒腹股溝疝采用腹橫紋下小切口手術與傳統斜切口手術相比較,其并發癥少,療效更安全,手術過程中出血較少,且手術時間相對較短,值得推廣應用于小兒腹股溝疝的臨床治療。

【關鍵詞】腹橫紋;小切口;小兒;腹股溝疝

【中圖分類號】R726.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240-02

傳統治療小兒腹股溝疝常采用腹股溝韌帶斜切口術,該術式由于切口較長,創傷大,導致患兒術后恢復慢,從而治療效果不太理想[1]。本研究中特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來本院治療的腹股溝疝患兒108例,分別采用腹橫紋下小切口術和傳統腹股溝韌帶斜切口術進行治療,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對比,探討腹橫紋下小切口術治療的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來本院治療的腹股溝疝患兒108例,均分為橫切口組和斜切口組兩組(各54例)。橫切口組進行腹橫紋下小切口術治療,斜切口組進行傳統的腹股溝斜切口手術治療。橫切口組男患兒29例,女患兒25例;年齡1-11歲,平均(5±1.5)歲;其中左側疝20例,右側疝34例。斜切口組男患兒28例,女患兒26例;年齡1.5-12歲,平均(6±1.8)歲;其中左側疝21例,右側疝33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斜疝位置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手術方法 腹橫紋下小切口術:術前采用氯胺酮對患兒進行基礎的麻醉,同時可連硬外麻醉;作一長約2cm的橫切口于患兒下腹部的自然橫紋處或患兒腹股溝中點上的一橫指處;對皮膚、皮下組織、腹橫肌、腹橫筋膜等進行切開和分離,直至顯露出腹膜;再切開腹膜,于腹膜進入腹腔,使疝囊內口顯露出來;然后對疝內容物進行復位,必要時可擴大疝囊內口進行牽拉復位;縫合切口,術后進行常規處理。傳統的腹股溝斜切口手術:同樣術前采用氯胺酮對患兒進行基礎的麻醉,同時可連硬外麻醉;于腹股溝韌帶上方作一約2~3cm的斜切口,斜切口必須在皮橫紋與外環口垂直向上的交叉點處;復位疝囊內容物后,逐層進行切口縫合;術后常規處理。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錄入計算機進行處理,并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系統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n)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統計學檢驗水準設為α=0.05,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橫切口組患兒術中出血量(3.2±1.3)ml,手術操作時間(9±2.7)min,術后發生膀胱損傷1例;斜切口組患兒術中出血量(4.9±1.5)ml,手術操作時間(15.9±3.9)min,術后發生膀胱損傷5例,陰囊血腫3例。橫切口組較斜切口組比較,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操作時間短,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兩組患兒在術中出血量、手術操作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方面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小兒腹股溝疝常見的原因為腹膜鞘狀突未閉,半歲的患兒隨著生長發育腹壁增強可能會自育,自育的機會減少的患兒則應考慮手術治療。在手術前,為了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術前應該讓患兒排空膀胱。同時為了避免小兒腹股溝疝的復發,應注意結扎準確且牢固,防止術后感染。有研究表明,腹橫紋下小切口術與傳統腹股溝韌帶斜切口術比較,術后復發率相當[2]。

小兒疝囊壁相對成人較薄,臨床上一般對疝囊采用離斷疝囊近端結扎的方法,為了防止患兒疝囊的撕裂,一般采用血管鉗橫夾近端的疝囊進行分離,這樣可以避免疝囊的撕裂[2]。疝囊近端進行結扎后,還應對結扎的完整性進行常規檢查,以防撕裂在結扎線外從而造成疝囊的復發。由于臨床上可能會出現,一側疝的手術完成后不久,另一側也可能會出現疝,所以必要時要進行疝的對側探查[3]。特別是在左側疝手術完成后,會出現較多的右側疝。小兒的疝囊較小,大多數疝手指是容納不了的,手術過程中應注意不要勉強將手指插入,以免造成人為的腹股溝管擴大。女患兒疝手術相對而言要比男患兒容易些,減少了對輸精管或血管的保護,所需要的切口更小,手術操作時間更短。需要注意的是女患兒的輸卵管常常是滑疝,一定不能損傷疝囊內條狀物的輸卵管,但一般而言女患兒疝的內容物為卵巢[4]。

本研究中,分別采用腹橫紋下小切口術和傳統腹股溝韌帶斜切口術進行治療,臨床比較可知,橫切口組較斜切口組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操作時間短,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腹部橫紋下小切口術較傳統腹股溝韌帶斜切口術具有恢復快、創傷小、并發癥少等優點,其臨床應用價值更高。腹部橫紋下小切口術其操作簡單,大大縮短了手術操作時間和患兒住院時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節省住院成本。

綜上所述,治療小兒腹股溝疝采用腹橫紋下小切口手術與傳統斜切口手術相比較,其并發癥少,療效更安全,手術過程中出血較少,且手術時間相對較短,值得推廣應用于小兒腹股溝疝的臨床治療。

參考文獻

[1]沈建國.腹橫紋小切口手術治療30例小兒疝氣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3(2):56-56.

[2]汪江,龔建云,邱學輝,等.小切口治療小兒腹股溝疝50例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4):741-742.

[3]董立柱,阮聯輝.腹部橫紋小切口在小兒腹股溝疝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2011,20(7):514-515.

[4]傅朝春,張杰.腹橫紋下小切口治療小兒腹股溝疝500例臨床分析[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1,32(9):54-56.

猜你喜歡
小切口腹股溝疝小兒
小兒難養
腹腔鏡與小切口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130例的臨床效果體會
腹腔鏡手術治療老年膽結石的臨床體會
探討腹腔鏡疝修補術與開放性無張力疝修補術的療效對比
無張力疝氣修補術與傳統疝氣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療效對比
門脈高壓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溝疝的外科治療體會
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的三大抓手
小兒驚厥緊急處理
容易混淆的兩種小兒紫癜
小兒厭食的簡易療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