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和動態增強診斷前列腺疾病臨床價值分析

2015-10-21 19:51彭翼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前列腺

彭翼

【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和動態增強診斷前列腺疾病臨床價值。方法:隨機選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給予磁共振常規掃描以及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動態掃描等,對感興趣區的動態增強定量參數Ktrans、Kep的數值以及DWI的信號強度與表面擴散系數ADC值進行記錄。隨機選取15例前列腺正常者作為正常前列腺組,同樣給予磁共振常規掃描以及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動態掃描等。結果:前列腺增生組和前列腺癌組的ADC值和信號強度與正常前列腺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三組之間兩兩比較時,可見正常前列腺組和前列腺增生組在Ktrans、Kep、Vc等參數方面的比較卻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組之間若進行兩兩比較,差異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和動態增強診斷前列腺疾病具有積極的臨床價值,值得臨床借鑒和使用。

【關鍵詞】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前列腺;動態增強

【中圖分類號】R445.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247-01

前列腺疾病好發于55歲以上的男性患者,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且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絕大多數的男性患者都會出現前列腺增生的情況。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任何一種類型的疾病都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后果影響。若不及時采取治療,會導致其他并發癥或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本文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6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主要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為觀察組,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中的相關標準[2]且經手術或穿刺活檢病理證實為前列腺疾??;入選標準:①DRE檢查可以碰觸到異常結節;②對PSA(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升高現象無法做出解釋;③經超生檢查可見前列腺低回聲結節;檢查患者年齡50-86歲,平均年齡(61.5±2.3)歲;隨機選取15例前列腺正常者作為正常前列腺組。年齡52-85歲,平均年齡(64.4±2.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使用Symphony1.5T超導MR成像儀(西門子公司生產)以及腹部相控陣線圈給患者進行檢查。檢查開始之前,所有患者需適量飲水,以便清楚了解其盆腔內部是否存在轉移情況。在前列腺范圍高分辨率進行掃描,依次為:FSE(自旋回撥)T1加權像,TR500ms,TE13ms,FOV(掃描視野)200mm×200mm;T2加權像,TR6000ms,TE110ms,同時要給T2加權像加用脂肪抑制技術,FOV同上,并進行軸位、冠狀位和失狀位的多方位成像,矩陣數值為256×256,層間距離和層厚分別為0.3mm和3mm。采用EPI(自選波的回撥成像序列)進行DWI檢查,掃描具體的參數值:TR3200ms,TE84ms,矩陣、層厚、層距同上,其中的FOV 400mm×400mm,擴散敏感系數值調整至500s/mm2,共掃描44s,磁共振自動生成ADC圖。DCE MRI掃描,選擇3D LA-VA序列橫軸面進行三維容積掃描,時間控制在12s。采用高壓注射器快速將對比劑團注其中,待開始5s后可進行第一次掃描,間隔5s可重復掃描1次,共7次。

正常前列腺組同樣給予磁共振常規掃描以及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動態掃描等。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全部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計量資料需要進行F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前列腺增生組和前列腺癌組的ADC值和信號強度與正常前列腺組患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三組之間兩兩比較時,可見正常前列腺組和前列腺增生組在Ktrans、Kep、Vc等參數方面的比較卻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組之間若進行兩兩比較,差異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表2。

表1 比較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以及正常前列腺的ADC值和DWI信號強度( X±s)

組別 例數 ADC值 DWI信號強度 (10-5mm2/s) b=50mm2/s b=800mm2/s前列腺癌組 34 173.26±55.23 156.85±20.64 105.67±63.56前列腺增生組 28 164.54±55.61 142.37±34.51 128.33±22.88正常前列腺組 15 101.86±22.31 92.33±12.14 118.37±26.44表2 比較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以及正常前列腺的DCE-MRI參數( X±s)

組別 例數 Kep Vc/min-1 Ktrans/min-1前列腺癌組 34 0.64±0.04 0.15±0.02 0.20±0.04前列腺增生組 28 0.66±0.03 0.19±0.01 0.27±0.04正常前列腺組 15 0.71±0.04 0.22±0.07 0.35±0.023 結論

近年來,前列腺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已經成為老年男性病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是目前臨床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之一[3]。

于男性患者而言,前列腺疾病之中的前列腺癌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疾病。因此,做好早期診斷和預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臨床推廣使用的常規磁共振檢查在鑒別和診斷前列腺疾病方面還帶有一定的缺陷。動態增強MRI無論是在時間還是空間分辨率上都較之前單純使用磁共振有顯著提高,特別是在血動力學和細小腫瘤的鑒定上,其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價值。除此之外,DWI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在診斷前列腺疾病方面,可利用檢測組織內部的水分子運動情況而系統全面的將病變組織的結構特點反應出來,從而為臨床診斷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價值[4-5]。

以本組實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可知前列腺增生組和前列腺癌組的ADC值和信號強度與正常前列腺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三組之間兩兩比較時,可見正常前列腺組和前列腺增生組在Ktrans、Kep、Vc等參數方面的比較卻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組之間若進行兩兩比較,差異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原因就是和血管的病變程度有直接關系。

總之,若臨床可以充分的將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和動態增強聯合應用于診斷前列腺疾病方面,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MRI診斷前列腺惡性疾病的價值[6]。

參考文獻

[1]邱鐵峰,童雪明,黃勇等.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和動態增強診斷前列腺疾病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21(6):1001-1004.

[2]肖利華,鄭曉林,范憲淼等.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T2加權成像及動態增強聯合運用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27(10):1520-1523.

[3]張艷,袁軍,鄒澤等.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在外周帶前列腺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陜西醫學雜志,2014,56(7):798-800.

[4]馬國津,劉桂鋒,姚銘等.彌散加權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0):2024-2026.

[5]史春雷,梅婷婷,李曉輝等.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及動態增強聯合應用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38(8):1455-1457.

[6]張軍,李林,陳新等.3.0T DCE-MRI及DWI技術對前列腺癌的臨床診斷價值[J].醫療衛生裝備,2012,33(5):60-62.

猜你喜歡
前列腺
前列腺鈣化灶你了解嗎
前列腺鈣化是怎么回事
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剜除術、電切術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癥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養護前列腺先了解它的喜好
前列腺增大到底要不要治療
經尿道前列腺增生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160例臨床觀察
前列腺增生者宜側坐
前列腺保健的生活處方
為什么要做前列腺按摩
影響排尿的前列腺增生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