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危重患者留置導管的護理

2015-10-21 19:51李蕊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危重患者護理

李蕊

【摘要】 對63例留置導管的危重患者進行系統的留置導管護理。提出對留置導管進行有效的導管護理,可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從而保證留置導管在危重患者中的有效應用,為危重患者的有效治療與護理帶來方便,可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關鍵詞】 ICU;危重患者;留置導管;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439-01

ICU是危重患者集中救治的場所,由于疾病救治的需要,危重患者常需留置各種導管,留置導管的正確維護與使用,為治療與護理帶來極大的方便,提高了搶救成功率。為保證導管的正確使用,必須做好導管的護理。我院ICU于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危重患者63例。其留置導管的護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63例中,男32例、女31例,年齡28~85歲,平均53歲。腦出血32例,腦梗死23例,CRRT2例,肺心病3例,高位截癱1例,格林巴利2例,患者在ICU治療期間,應病情需要,留置各種導管,其中氣管插管20例,氣管切開12例,引流管8例,胃管58例,吸氧管63例,尿管58例。

2 留置導管的護理

2.1 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行機械通氣的護理

2.1.1 呼吸指標監測

根據患者的病情及體重等設定呼吸機的相關參數,并監測經皮血氧飽和度和血氣分析,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調整呼吸機工作參數,正確實施機械通氣。

2.1.2 牢固固定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套管,并做好標記,防止移位或意外脫出,定時檢查呼吸管路,保證機械通氣的有效性。

2.1.3 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如發現患者出現缺氧癥狀,如煩躁不安、呼吸困難、發紺、血氧飽和度下降、咳嗽、有痰鳴音,即為吸痰指癥;吸痰時嚴格無菌操作,每次均需更換吸痰管,每次吸痰前先吸氣管內分泌物,再吸口腔、鼻腔分泌物,抽吸過口鼻腔分泌物的吸痰管絕對不可再吸氣道內的分泌物,以防止污染氣管。每次吸痰不超過15 s,防止吸痰時間過長造成血氧飽和度下降,在吸痰前后給予3 min純氧吸入。使用電動吸引器前要檢查負壓吸引器,吸引時壓力不超過0.06 mpa。

2.1.4 機械通氣時氣道的通暢與濕化 機械通氣時經常檢查氣管插管插入的深度及導管固定是否妥當,保持呼吸機管道緊閉、通暢。呼吸機管道特別是與氣管導管連接處要始終低于氣道口,及時傾倒儲液瓶內的冷凝液,防止吸入氣管內冷凝液;將呼吸機濕化器水溫調至35℃左右,吸入氣體維持在32℃~35℃,使其濕度達到60%~70%,濕化罐內需加無菌蒸餾水。及時清洗消毒呼吸機管道及接頭,更換呼吸機管道每周一次[1],避免頻繁更換管道增加脫機次數造成缺氧和污染;管道污染時隨時更換。痰液黏稠時可行氣道內注入濕化液3~5 min進行濕化。

2.1.8 氣管切開部位換藥每日兩次,血跡或痰液污染時隨時更換。

2.2 頭部引流管的護理

一般為腦出血術后放置。引流管與腦室相通時,引流管內有腦脊液流出,引流管最高點固定在穿刺點上10~15 cm開放引流,引流管內的腦脊液液面隨呼吸上下波動;引流管與腦室不相通時,手術當日引流管與穿刺點平行,保持顱內壓平衡,待患者適應后將引流管低于血腫穿刺點10~15 cm。引流管裝置始終保持密閉、無菌、通暢,各連接口銜接牢固,引流袋不可高于頭部,以防引流物反流;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受壓、扭曲或脫出。護士應隨時檢查引流管的正確位置,尤其在協助患者翻身或進行各項操作后。一旦引流管脫出,應立即用無菌紗布覆蓋創口并協助醫生處理。每日由近顱端向外擠壓引流管數次,以防阻塞,切勿將引流管內的液體擠壓回顱內,以避免造成顱內感染。引流袋每日更換一次,更換時嚴格無菌操作;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及引流的速度;引流管口的敷料保持清潔干燥,若有滲出及時更換。

2.3 PICC 及中心靜脈置管的護理

2.3.1 預防感染的護理 置管時嚴格無菌操作,每周更換敷貼兩次,并給予0.5%碘伏消毒穿刺點及周圍皮膚,更換過程中密切觀察穿刺點周圍的皮膚情況;出現潮濕、污染或局部紅腫、滲出時及時更換,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出現感染征像時及時拔管并選取導管尖端做細菌培養。

2.3.2 預防堵管的護理 輸液過程中防止輸注通路受壓、打折或輸液器與可來福接頭處脫開而造成導管內血液凝固導致堵塞;及時更換下步液體,避免液體輸空。掌握正確的沖管、封管技術,液體輸完后及時用0.04%肝素鈉鹽水6~8 min封管。

2.3.3 預防脫管的護理 置管時妥善固定導管,記錄導管內置外露的長度,每班做好交接班,每次輸液時應嚴格檢查,確保導管在血管內。

2.3.4 預防空氣栓塞 由于導管直接位于上腔靜脈入口,輸液接管時必須排盡空氣再連接,保持導管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及時更換液體,防止液體輸空。

2.4 胃管的護理

2.4.1 妥善固定,定時檢查固定是否牢固,在管道進入鼻腔處做好標記以識別有無脫出。避免胃管扭曲、折疊、受壓。

2.4.2 定時沖洗胃管,輸注營養液及特殊用藥前后用20~30 ml溫開水沖洗,持續管飼時應每間隔4 h沖洗一次。

2.4.3 鼻飼前采取半臥位,抬高床頭30~45°,減少胃食管反流后誤吸;每次鼻飼前應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并抽吸胃液,觀察其性質及殘留液的多少,如果大于100 ml應暫?;驕p少注入。鼻飼量不可過多,每次小于300 ml,進食30 ml內盡量避免拍背、吸痰等操作。

2.4.4 長期鼻飼者每周更換胃管一次,從另一側鼻孔插入;每日進行口腔護理2次。

2.5 留置尿管的護理

留置導尿時應妥善固定尿管,儲尿袋應置于膀胱水平以下,防止尿液反流;定時排尿,每2~4小時一次;記錄觀察尿液的顏色、量、性質,應用生理鹽水每周膀胱沖洗2次,同時更換集尿袋;每日行尿道口周圍清潔消毒2次,每周更換尿管1次。

2.7 吸氧管的護理

面罩給氧者,使用一次性面罩,每日清潔消毒面罩一次;鼻導管給氧者,每日更換鼻導管一次;每日更換濕化瓶及其內的蒸餾水;每日清潔患者的鼻腔。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及病情需要調節氧流量,一般2~4 L/min,密切觀察氧療效果;氣管切開患者吸氧時,將鼻導管連接氧氣管再送入氣管套管內口即可。要保證氧氣吸入的有效濃度,達到改善缺氧的目的。

3 總結

留置導管在危重患者的搶救方面應用較多,建立良好有效的管道是搶救患者成功的關鍵,導管留置時間的長短、導管的正確維護與使用,為治療與護理帶來極大的方便,提高了搶救成功率。為保證導管的正確使用,提高導管的使用時間,保證導管的使用安全,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護理人員的無菌操作與導管護理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蔡萍,徐愛國,劉淑俊.呼吸機管道更換時間的臨床觀察.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6(22):4360 4361.

猜你喜歡
危重患者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EWS)在急診手術護理中的應用
研究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危重患者皮膚壓瘡護理預防
無創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危重患者32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