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脈高壓部分脾動脈栓塞手術護理

2015-10-21 19:51劉巧玲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護理

劉巧玲

【摘要】門脈高壓是指門靜脈系統壓力升高。門脈血流量增加或門脈血流阻力增加均可導致門脈高壓。病因可分為肝前肝內型和肝后型三種,其中肝內型如肝硬化最常見。本院對一年內來院23例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病人采取了脾動脈栓塞治療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紹此病例的手術前后的護理體會。

【關鍵詞】門脈高壓肝硬化;部分脾動脈栓塞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444-01

1 前言

門脈高壓癥是指因由各種原因所致門靜脈血循環障礙導致門靜脈系統壓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病癥[1]。病因可分為肝前肝內型和肝后型三種。其中肝內型如肝硬化最常見。很多患者還伴有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及脾腫大和脾功能亢進等并發癥。2011年來我院治療的23例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病人的部分脾動脈栓塞術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都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將詳細介紹此類手術前后的護理體會。

2 資料與方法

2.1一般資料

23例,男16例,女7例;年齡45-63歲,其中4例患者肝硬化門脈高壓伴食道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大出血。通過食管內窺鏡檢查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19例患者肝炎后肝硬化門脈高壓伴脾功能亢進,手術前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血小板數量減少及骨髓細胞學檢查,排除血液系統疾病,均符合脾功能亢進診斷標準[2]。

2.2治療方法

術者在B超和X線透視觀察下,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技術穿刺右股動脈,插人導管超選擇性地進人脾動脈近脾門處,在透視下緩慢推注明膠海綿顆粒和造影劑的混懸液,作部分性脾動脈栓塞。脾臟血管栓塞面積一般是全脾的50%~70%即可,右股動脈穿刺處進行加壓壓迫止血、包扎。手術后用抗生素一周。最后詳細記錄部分脾動脈栓塞后的門靜脈壓力變化情況。防止術后產生不良反應。

2.3術后并發癥原因分析

(1)栓塞手術后綜合癥 這是部分性脾動脈拴塞手術后常見并發癥。由脾臟栓塞后脾臟、包膜水腫及組織缺血壞死導致機體發熱、腹脹、惡心嘔吐、腹痛及反射性腸淤張等癥狀。

(2)肺部感染 由于部分脾臟栓塞術會使患者腹部疼痛從而導致呼吸運動受到限制,支氣管引流不暢,產生肺部感染。

(3)脾臟化膿及脾臟破裂 手術后脾動、靜脈血流量減少,壓力降低,導致腸系膜上、下靜脈血液流入脾臟,形成梗死的脾臟組織感染形成膿腫,由于外傷及劇烈活動會使脾臟破裂。

所以,手術前后的護理工作一定要到位。

3 護理

3.1術前護理

3.1.1 對病人的心理安撫

護理人員應在術前了解患者詳細病情、心理狀態及手術名稱。并向患者及家屬介紹人栓塞具體的手術說明,交待手術目的及手術前的一些準備、術中配合、術后注意事項和手術存在的風險以及具體地點等等從而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取得患者信任。耐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疑問,可以根據患者職業、文化程度的不同,有針對性地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3.1.2 常規術前準備工作

(1)進行各種相關生化檢查,包括三大常規,出凝血時間測定、肝腎功能、心電圖、B超、CT等檢查并提前幾天練習床上大小便。

(2)手術前1天行穿刺部位皮膚的清洗和備皮。

(3)手術前1天進流質,手術前6-8小時禁食禁飲,并預防嘔吐。

(4)手術前做碘過敏測試,并做好記錄。

(5)手術前半小時開始用0.9%生理鹽水靜脈滴注,保留靜脈通道,并護送患者到介人室。

(6)準備一切手術中用的藥品及手術器械。

3.2 術中護理

備好氧氣及搶救藥品,預防過敏及休克等并發癥;協助患者平臥手術臺上,充分暴露穿刺部位;護士主動了解患者的感受,以親切關懷的語言穩定患者的情緒,同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有無造影劑過敏,發生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師。

3.3 術后護理

3.3.1病情觀察

患者手術后取平臥位休息,以防止擠壓造成脾臟破裂。因為部分脾栓塞后脾臟與術前相比增大,3至4個月后梗死的部分脾組織才能被完全吸收,脾臟縮小恢復正常;股動脈穿刺處動脈壓迫止血器持續壓迫8小時,以防穿刺點有滲血。密切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滲液,動脈壓迫止血器有無移位,仔細觀察下肢皮膚顏色、溫度及有無痛感,按時測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每半小時測一次,連續測3小時。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采取處理措施。

3.3.2病人清潔護理

術后病人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和平整。右下肢制動期間應定時按摩受壓部位 ,指導患者活動下肢體,改善受壓部位的皮膚血液循環,以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并且在術后休養期間保持全身的清潔如做好口腔護理,及時更換衣服和床單以保持皮膚及床單清潔干爽,以防止手術部位的感染。

3.3.3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1、栓塞手術后綜合癥的護理:

(1)手術后發熱的護理:在部分脾動脈栓塞手術后,機體對脾臟組織缺血換死吸收,所以體溫升高,有助于加強機體抵抗力[3]。術者一般在手術后第二天發熱,體溫一般在38.0℃左右,持續二周左右。根據體溫高度給予抗炎藥物或物理降溫。高熱持續不退,可采用安定痛或激素等藥物來治療。當發熱出汗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防止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

(2)疼痛的護理:2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持續2~4天后逐漸減輕。故術后護士應向患者解釋疼痛的原因以減輕患者的疑慮和心理負擔。疼痛時幫助患者選取舒適的體位,密切觀察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質、程度和持續時間。護士還可以指導患者進行緩慢而有節奏的腹式呼吸來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以減輕病人的疼痛并指導病人遵醫囑使用止痛劑。

(3)胃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腹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護士應鼓勵病人吃溫涼易消化的高營養、高纖維的軟食,少量多餐,必要時使用止吐藥等等。

2、術后肺部感染的護理

護士應該幫助疼痛者積極鎮痛并鼓勵患者深呼吸運動、咳嗽排痰。24小時后采取半臥位休息。適當的提早下床活動的時間,與此同時,服用相應的抗生素預防肺炎的發生。

3、脾臟化膿及脾臟破裂預防及護理

脾臟化膿是部分脾動脈栓塞中比較嚴重的并發癥,其發生率隨著脾臟栓塞面積的增加而增高。預防:術前三天口服奎諾酮及靜脈廣譜抗菌素等藥物;術前潔身,必要時碘伏擦洗消毒,從而確保皮膚的清潔;手術中嚴格要求無菌操作。手術后一旦有脾臟化膿,可以用經皮穿刺膿腫引流術來治療。

劇烈活動可能會使脾臟破裂。所以手術后應該給予患者安慰,囑咐患者切勿劇烈的活動,重力撞擊腹部防止脾破裂。如果發生應脾臟破裂應及時進行急診外科手術處理。

4、肝功

能損害的護理

手術后應積極采用抗生素治療并鼓勵患者合理進食,以增加體質,密切檢查患者有無腹水、腹膜炎、肝功能衰竭等癥狀。術后護士應指導病人注意休息,建議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勿用損害肝臟的藥物等。

4 小結

肝硬化門脈高壓合并脾功能亢進癥狀是臨床常見的綜合征,而部分性脾栓塞術由于具有刨傷小,恢復快等優點,已成為一種廣泛接受“功能性脾切除”的方法[4]。此外,只要護理人員能熟練掌握手術的方法,術后密切觀察病情,及時發現并發癥,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是可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產生,使手術的成功率大大增加。

猜你喜歡
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循證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舒適護理方法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
人性化護理在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優質護理在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探討精神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與護理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