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健康檢查機構面臨的風險與應對

2015-10-21 19:51鄧立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應對風險

鄧立

【摘要】通過對2012年~2014年我市的職業健康檢查機構進行調查分析,并對這期間粉塵作業人員進行的職業健康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匯總進行職業健康檢查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并針對存在的風險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職業健康檢查;風險;應對;

【中圖分類號】R1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53-01

職業健康檢查是我國法定的專項體檢項目,是法律賦予我國勞動者依法應享有的權益,主要作為預防診斷職業病的依據。臨床的檢測項目主要包括一般體征、化驗及其他檢查,具體的檢查項目包括:脈率、血壓、五官科的視力、晶體、眼底、外耳、聽力、鼻、口腔、咽喉、內科的心臟、肺、肝、脾等,外科包括甲狀腺、淺表淋巴結、皮膚黏膜等、神經系統的皮膚劃紋癥、膝反射、跟腱反射、肌力、股張力等,化驗檢查主要包括血、尿、肝功能、胸部X射線檢查、心電圖、B超、腦電圖等檢查。職業健康的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應該是由省級以上的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1、2]。近些年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提升,及《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職業病防治法》、《工商保險條例》等相關法律的頒布,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重視職業健康的檢查,隨著醫學檢查技術的發展及參加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的增多,再加之個人因素及社會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的促使,對體檢的質量的提高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多[3]。職業健康的檢查一方面獲得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但同時,面臨著一系列風險挑戰。因此,回顧分析職業健康檢查工作的開展情況、對工作中的問題驚醒總結匯總積極尋找改進措施對于開展職業健康檢查的機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過分析我市職業健康檢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治療

選取我市或者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機構13家,對醫療機構的建設、從業人員的配備情況等醫療機構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對2012年~2014年進行的粉塵作業人員職業健康檢查情況加以統計分析。

1.2職業健康檢查的工作流程

職業健康檢查的工作流程主要有繳費、檢查人員登記照相、登記職業史、化驗檢查、進行內外科、視力、血壓等基本體征的檢查、胸片檢查、肺功能的檢查、最后錄入檢查數據,制作檢查報告。檢查原始資料要存檔備案。

2結果

2.1我市醫療機構情況調查

2.1.1基本情況統計

到2014年,我市取得職業健康檢查批準證書的醫療機構總共有9家,其中甲級職業健康審查機構有2家,乙級職業健康審查機構有7家。其中能夠進行化學因素職業健康檢查項目的衛生機構有3家,具備粉塵職業健康檢查項目的有1家,具備物理因素職業健康檢查的有1家,具備放射職業健康檢查的有2家。

2.1.2人員配備情況統計

2014年我市從事職業健康檢查的人數共270人,年齡范圍在24~55歲之間,平均年齡(38.7±3.32)歲。在270名職業健康檢查的從業人員中,男性90人,占總人數33.3%,女性180人,占總人數的66.7%。在對從業人員文化程度調查中顯示,270名職業健康檢查的人員中,中專以下學歷有80人,占總人數的29.62%;本科以上學歷的101人,占37.41%。在從業人員專業分布的調查中顯示,15人為公共衛生專業,占5.6%,82人為臨床專業的,占30.37%,170人為醫學檢驗。影響專業的,占62.96%。

2.2我市職業健康檢查情況統計

從對2012年~2014年粉塵作業人員職業健康檢查情況統計得出,每年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的人數呈上升趨勢,而在這些職業健康檢查中,由用人單位組織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的人數在減少,勞動者主動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的人數比例在逐年上升,詳見表2。

表2我是2012~2014年職業健康檢查情況統計(×10-2)

3結論

3.1風險來源

3.1.1資質問題

現如今,雖然未取得從業許可擅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的情況已經被杜絕,可對于那些已經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資質的醫療機構,如何保證其醫療檢查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確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很多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資質的醫療機構,會出現工作懈怠等一系列問題。

3.1.2人員結構狀況

從事檢驗人員的學歷層次反應了醫務人員理論水平,專業人員的分布也體現了醫療資源是否合理的配備。調查顯示,目前中專以下的從業人員占29.62%,本科以上學歷的占37.41%。職業健康檢查是一個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學歷偏低,高學歷的技術人員的缺乏,會對職業健康檢查工作造成影響。

3.1.3身份核查問題

職業健康檢查的結果應該真實、客觀,所以每項檢查、樣品采集都應對受試者的身份進行核實,冒名頂替的現象常常出現,這種情況常發生在一些有職業禁忌癥的人員向或者勞動機會或者單位為了騙取工傷保險的賠償等。

3.1.4職業史的認定

職業史也是職業健康監護中一項重要的內容,《職業病防治法》中對有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無條件向職工提供職業史證明,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用人單位拒絕提供,這對職業健康檢查檔案資料的整理帶來極大的阻礙。

3.2應對措施

3.2.1加強對勞動者風險意識教育

職業健康檢查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與勞動者,用人單位的實際利益有密切的關系,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加大宣傳力度,使越來越多的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以便發生問題后責任劃分等事宜更加明確。

3.2.2推進持續改進質量的措施

很多通過資質認證的單位,衛生部門應定期對這些單位進行評估檢查,包括人員配備,設備的配備等諸多因素,以確保每次檢查結果都能準確可靠。

3.2.3規范體檢流程,嚴格執業責任人的分布

在體檢的過程中,對體檢的流程和責任分工要細化,每一步都要嚴格進行受檢者身份核對,檢驗結果的校準簽字等。最后出具的檢測報告也應該由醫院相關責任人簽字蓋章,方能生效。且各部門檢驗人員應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承擔責任。

3.2.4推進信息化系統建設

加強職業健康檢查系統的建立及聯網,實現區域內醫療信息共享,從而提高職業健康檢查的效率,并且應推行相關電子檔案的建立,實行“一人一檔”。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

[2] 衛生部.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S].2002.

[3] 趙培青,薛素芬,李春素.加強職業健康檢查的質量管理[J].職業與健康,2007,23(21):1995-1996.

猜你喜歡
應對風險
營改增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應對策略分析
淺談教師如何應對校園霸凌
石油企業建設學習型黨支部的實踐與思考應用
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和監管問題研究
淺析應收賬款的產生原因和對策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問題及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