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2015-10-21 19:51戴昊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關鍵詞:健康教育農村問題

戴昊

【摘要】健康教育是實現初級衛生保健的關鍵,但目前中國農村健康教育的發展卻很緩慢。本文分析了中國農村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就提高農村健康教育水平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健康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71-02

健康教育是通過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評價的教育活動,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和自我護理能力,達到預防疾病、保持健康、促進康復、建立健康行為,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筆者在針對農村病人實施健康教育過程中發現存在著許多問題,通過農村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問題分析,提出了解決的辦法以提高對農村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的質量。

1存在的問題

1.1政府重視不夠

農村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未能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多數地區政府未將農村健康教育列入地方政府規劃中,政府財政支出所占比例亦很少。這種現象導致農村健康教育體系不健全、手段落后及專項健康教育經費缺乏,并最終使農村健康教育普遍缺乏經常性、持久性,應付評比的內容居多,嚴重影響了高質量健康信息的有效傳播。

1.2病人及家屬方面

1.2.1患者及家屬對健康教育重視性不足,由于農村地區大多醫療條件及經濟條件較差,多數居民具有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自我保健意識較為淡薄,不講究個人衛生。

1.2.2文化層次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弱,思想觀念落后,對醫學知識缺乏,對疾病的認識不足,難以接受健康教育的知識。

1.2.3大部分農村病人家庭的經濟基礎差,承受大筆開支的能力較弱,希望花最少的錢能把病治好,不大愿意接受必要的輔助檢查。

1.2.4對生活質量要求較低,只注重眼前的疾病治療效果,對愈后疾病預防知識不重視,因此,很少主動配合護士健康教育。

1.3護士方面存在的問題

1.3.1護士的觀念陳舊,護理模式未轉變,思想上沒有完全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病人健康為中心”的理念上來。

1.3.2護士自身的素質和知識水平存在差異,知識面較窄,對新業務、新知識接受較慢,護士敬業精神不強,自覺性不高,工作缺乏主動,個別護士“看不起”農村病人,不愿與他們交談;護士不能把握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機。

1.3.3醫護人員責任感較差,認為健康教育不屬于本職工作,或認為實施健康教育將增加自身工作負擔,因此產生排斥心理,不能夠將健康教育良好執行;

1.4其它:健康教育缺乏整體教育計劃和個體教育計劃;健康教育只重視對病人的教育,忽視對病人家屬的教育;農村醫療機構對醫護人員要求較低,因此部分工作人員無良好的受教育情況,不能夠及時接受健康教育相關知識并運用于日常工作中[1];醫療機構對醫護人員實施健康教育情況未能夠進行有效監督,從而無法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2]。

2應采取的對策

2.1爭取農村基層領導的重視與支持

專家指出:“健康教育工作中,最為重要的是開發領導。這些領導包括決策者、立法人員、財政計劃人員和資源分配者?!比〉棉r村基層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是發展農村健康教育的關鍵。通過定期舉辦培訓班和講座,使領導從思想上認識到經濟發展與人群健康的雙向作用關系,認識健康教育投資的重要性,把農村健康教育列入地方政府規劃中,由縣財政局撥出健康教育專項經費,建立健全衛生系統的縣、鄉、村健康教育三級網絡,落實健康教育人員編制,并促成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動員開展健康教育。

2.2樹立新理念,適應新的護理模式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模式也從“疾病護理為中心”轉移到“以病人身心健康為中心”的模式上來。護理的任務不再是簡單、機械地執行醫囑和常規的護理操作,而是轉化為集治療、預防、康復、促進健康為一體的多元化護理[3]。護理人員要為病人提供高質量、高技術水平的護理,促使農民朋友們自愿地接受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及生活方式,消除或減少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從而提高廣大農民朋友們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能力。

2.3加強繼續教育,提高護士自身的素質和知識水平

面對疾病緾身、身心處于痛苦狀態、對疾病一無所知、社會低層次的弱勢群體,不僅要求護理人員有崇高的責任心與愛心,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技術,還要有心理學、社會學、營養學、康復醫學等相關學科知識,這樣才能把健康教育做得更生動、更深入、更仔細、更廣泛。

2.4因人而異,制定個體化的教育目標

護士對病人進行個別教育,這是病人反映最好的一種健康教育方式。在基層醫院,毎個病人的身體狀態、心理反應、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對疾病的認識都不一樣,我們要根據他們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人的病情等等具體的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計劃與目標,有的放矢地進行施教,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2.5準確把握時機,恰當運用溝通技巧

準確地把握時機,恰當運用溝通技巧是健康教育是否能取得較好效果的關鍵。把握好時機,運用恰當的溝通技巧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危重病人要在搶救到生命體征平穩后再進行施教;對家庭經濟困難的要多同情、關心、理解他們,想方設法幫助他們,在取得病人及其家屬的信任后再進行施教;對文化層次較高的病人,找一些與本病相關的健康教育資料,讓病人自己閱讀后再有針對地講解;健康教育應避免在病人休息、吃飯、病人感到不適或醫生進行查房時進行。

2.6重視病人家屬的力量,注意對病人家屬進行健康教育

家屬是病人主要依賴、依靠、信任的對象。所以實施健康教育時,不但不能忽視對病人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而且重視通過對病人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來達到預期的效果。通過對病人家屬的健康教育,尊重家屬的意見,重視家屬的反饋,與家屬一起共同改變病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共同促進病人的康復。

2.7多種教育形式并舉,綜合出成效

農村健康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動員全社會力量,其場所陣地、信息傳播方式、酬資渠道及教育形式多種多樣,應堅持多種形式并舉,綜合出成效。堅持以學校、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和家庭為場所和陣地;堅持大眾傳媒(電視、廣播、報刊、黑板報等)和人際傳播相結合的信息傳播方式;堅持地方財政撥款、社會各界支持及企業贊助的多酬資渠道;堅持以經常性健康教育為主,經常性健康教育與突擊性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教育形式。

3結語

在實施對“治病”的同時,對其進行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使我們社會中這一群相對較低層次的弱勢群體了解疾病的有關知識,影響并改變他們的不良生活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他們不良的心理因素,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以“健康教育”為契機,激發我們的求知欲望,提高我們學習的自覺性,提高服務質量,密切護患關系,幫助我們實現自身的價值,使護理工作能得到社會的理解與支持,使病人及其家屬都滿意,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董文平,周艷,張敬蕾.農村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7):4-6.

[2]婁芫,何立星,何寶祥.農村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與對策[J].中國醫學創新.2011,8(7):105-106.

[3]張隆群.ICU病人健康教育存在問題與對策[J].當代護士,2002.5.43

猜你喜歡
健康教育農村問題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