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性邊界在大學開放空間的應用

2015-10-21 20:07曹文婉羅嫚芳
藝術教育 2015年1期
關鍵詞:大學校園

曹文婉 羅嫚芳

【內容摘要】文章從相關概念入手,論述了柔性邊界在大學校園開放空間中的重要意義,通過對實際校園設計案例的剖析,初步探討柔性邊界在大學開放空間的應用,試圖對柔性邊界在城市建設中的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柔性邊界 ?大學校園 ?開放空間

一、大學開放空間

校園開放空間是指校園內的戶外區域。開放空間作為校園活動的重要載體,承載了學生很大一部分在教學樓、宿舍之外度過的自由時間,是學生校園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戰結束以來,高等教育迅猛發展的同時,人性化設計刺激與社會相互滲透的大學校園加速發展,大學校園空間早已不是單純地用建筑割裂出道路了,這種剛性的、直接的、強硬的區域對接方式,漸漸轉變成柔和的、包容的、相互滲透的雙向性交流的區域對接方式,由這種對接方式變現出來的形式就是柔性邊界。

柔性邊界可能存在于功能區與功能區對接的地方,也可能在建筑的周圍,能夠使人在一個空間進入另一個空間的時候很好地完成心理上的轉換,柔性邊界在校園開放空間中起到了調節空間合理過渡,進一步拓展空間的開放性,促進師生校園生活交流等的重要作用。正是有了柔性邊界,校園開放空間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承擔學生校園生活的重要作用。

二、柔性邊界在校園開放空間的表達

柔性邊界在校園開放空間的表達方式有很多,同時因為校園職能的獨特性和綜合性,一方面要滿足學生學習、住宿、餐飲的基本功能;另一反面它還承載著學生課余生活的方方面面,與社會生活相互滲透,因此柔性邊界的表達就有很多獨特之處。例如梨花女子學校的建筑基地位于山谷地帶,兩邊是峽谷狀的覆土建筑,中間是山谷凹入式下沉地面,人們由此通往教學樓。中央峽谷地帶開始的時候坡度很小,然后急劇加大,里面加設了臺階,人們在這種被放大的臺階上能滿足各類公用:這里常??梢员蛔鳛榧瘯膹V場、戶外講座場所、戶外餐飲空間等,也是一個天然的階梯教室,既連接著休憩與教學的功能區,同時也承載著休憩與教學的功能,從功能的角度模糊了這兩個空間的界限;而建筑群體上邊是屋頂花園,不僅僅是對建筑物本體的一種覆蓋,也是建筑和雕塑的集合觀賞地。設計師把原本給人印象不可攀升的僵硬的屋頂順勢打造成了屋頂花園,在用特殊手法使景觀模糊建筑邊界的同時也升華了城市和校園的附屬綠地。當人們駐足于屋頂花園或流連于階梯休閑娛樂時,也許他們還能對望。屋頂花園及臺階作為連接著教學樓與公共綠地的校園邊界空間,實現了地下與地上、人與自然的融合,這種柔性邊界為校園開辟了別樣富有意境的空間,富有韻味地表達出“梨花深處”含義。

沈陽建筑大學的“稻田校園景觀”是將校園灰色空間與文化結合的一個例子。沈陽建筑大學的選址本身就是一片農田,然而稻田景觀的設計者并不是直接消滅農田建立學校,生硬地區分農作物產地與校園空間,而是將使用同樣的元素作為景觀創作的依托,使農業景觀成為城市環境的一部分,充分模糊校園與農田的空間邊界。這樣就使原來的水稻、小麥和其他農作物,以及鄉土植物,既維持景觀的生產功能,同時賦予其新的角色——提供學習和戶外活動的場所。大量得使用水稻及當地農作物作鋪墊,不但投資小易于管理,而且符合當地特色,創造出一定的文化認同感。在稻田景觀當中,四方形平臺連接著縱橫的小路,每個平臺中都有一棵庭蔭樹和一圈坐凳,師生可以坐在稻田旁讀書討論,感受書本與外界自然的交融,在這里升華對建筑與生態的體會。作為邊界的大片的稻田為校園生活空間帶來視覺的活躍感,讓稻香融入書聲使得兩者的界面變得更有層次,不僅在形態和功能的界限上實現柔化,并且使稻田景觀成功通過日常農業景觀創造文化的認同感。

位于美國休斯敦的萊斯大學,在2005年對學校進行了景觀修復設計,原來無序、未被充分利用且無人問津的校園灰空間Brochstein亭被重新打造并成為活躍的學生活動中心。圍繞著Brochstein亭、圖書館之間,這片未被關聯的邊界空間需要重新被設計,使之與圖書館之間有更好的過渡。設計師在這周圍種上榆樹灌木,形成高聳的空間框架,與圖書館遙相呼應,且在建筑的廣場中利用植物界定用餐空間和人行道。一道道林蔭小徑將小樹林一分為二,為這個邊界空間制造了無限的可能。道路兩邊的花、長方體黑色噴泉、潺潺流水、斑斑陽光、可移動的座椅以及微妙的光影為來此歇息的人們帶來了愜意、舒適的感受。另外,水循環營造出的氛圍還引起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互動。整個柔性空間變得更加有條理且充滿了詩意,無論早晚都能滿足學生休息、人際交往的需要,詮釋了一種靈活、非程式化的充滿“人氣”的校園邊界空間。

結語

如今教育大發展而引起的如火如荼的開放式校園的建設在國內存在著很多問題,與國外也存在差距,例如校園空間尺度不合理,人文關懷和互動性不足等。誠然,國內外的社會因素影響到校園的存在形式,然而大學作為一個連接學生與社會的空間整體,更應該模糊校園空間和社會空間的邊界,不僅要改變國內“圍城式”的校園環境,還要讓信息穿過人和人之間的墻壁,讓中國本土文化滲入大學教育,所以在設計原則中就更要注重構筑柔性邊界空間在高校規劃中的作用,因地制宜。同時,校園是承載大學生綜合活動的空間,與社會相互滲透,可以看作是城市的縮影。本文在分析柔性邊界在校園開放空間中的應用的同時,希望能為更好地進行城市建設提供參考。

(注:本文為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贊助,項目編號:RW:2014-15)

參考文獻:

[1]楊·蓋爾.交往與空間[M].何人可,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西丹丹.大學校園灰空間的認知與營造[D].清華大學,2006.

[3]李杰.大學室外活動空間柔性邊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

[4]郭星義,張敏.“模擬街區”模式運用于大學校園規劃設計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

作者單位: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指導教師:關丹旸)

(責任編輯:高薪茹)

猜你喜歡
大學校園
對大學校園內流浪動物的管理建議
自媒體時代大學校園流行語特性探析
文化自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于完善高校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研究
咖啡與音樂沙龍活動在大學校園的開展
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大學校園二手交易市場
大學校園網絡借貸問題及其對策分析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分析
大學校園中式快餐品牌傳播策略探析
大學校園陋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