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金融支持中國制造

2015-10-26 17:27王宇
西部金融 2015年9期
關鍵詞:制造業戰略金融

王宇

一、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和貢獻。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十八世紀中葉以來的世界經濟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強盛、市場繁榮和經濟發展。打造強大的制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制造業快速發展,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世界制造業最大的國家。我國有20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有幾十種產品的出口占到全世界出口總量的70%以上。有經濟學家感嘆,如果離開了中國制造,國際商品市場的工業品價格可能翻一番。未來,制造業仍將是我國最具競爭力和最具國際化的產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

二、國際制造業發展新趨勢。雖然,隨著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發展,服務業可能逐漸替代制造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但從整體上看,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是工業強國,主要發達國家從來沒有放棄制造業。比如,美國雖然淘汰了一些傳統制造業,但資源卻不斷向新的制造業聚集,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日本雖然將生產制造環節大規模轉移到國外,但其核心部件生產和新產品開發企業仍然保留在國內。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各國更是將爭奪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美國制定了《美國創新戰略》,提出再工業化、振興制造業和出口倍增計劃。歐盟發布了《歐盟:2020戰略》,提出實現就業、研發、氣候變化、教育和減貧五大目標。韓國推出了《創造型經濟戰略》,提出從追趕型經濟增長向領先型經濟增長轉變。

三、中國制造面臨新挑戰。從國際環境看:全球產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重塑制造業競爭新優勢,推進新一輪全球貿易投資規則調整。發展中國家也在積極謀劃布局,踴躍參與全球產業再分工,準備承接產業及資本轉移。未來我國制造業可能面臨主要發達國家與低收入國家的“雙向擠壓”。從國內環境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強化,勞動力、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的成本不斷上升,主要依靠資源投入的粗放型增長難以為繼。同時,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制造業仍然存在“大而不強”等問題,在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結構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明顯差距。

四、用金融支持中國制造。用金融改革支持中國制造。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拓寬制造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一是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和商業金融的優勢,加大對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行業和企業支持力度。二是加快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和資本賬戶可兌換,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用金融創新支持中國制造。發揮金融創新對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層結合,用金融創新推動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是壯大創業投資規模,支持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企業發展。二是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強化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支持。三是支持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發行各類債務融資工具。四是發展綠色金融,通過正向激勵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參與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發展;通過限制性金融政策,嚴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業資金投入。用金融開放支持中國制造。打破以產品輸出為主的傳統貿易模式,建立產品、技術和資本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在完善國內金融市場基礎上,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確立企業和個人對外投資的主體地位;推動人民幣成為可兌換、可自由使用貨幣。

猜你喜歡
制造業戰略金融
強國戰略下的企業管理創新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2019長三角制造業企業100強
2018上海民營制造業企業100強
央企金融權力榜
民營金融權力榜
多式聯運發展的戰略與路徑
戰略的里子與面子
多元金融Ⅱ個股表現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