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遼刺事人地域、身份探析

2015-12-10 13:33武文君
關鍵詞:契丹河北身份

武文君

摘 要:宋遼時期的間諜活動較為活躍,從事這一活動的刺事人群體達到一定規模。他們或服務于宋朝,或服務于遼朝,也有的服務于宋遼雙方。這些刺事人大部分為宋遼邊界百姓、邊吏,具有地域性。他們的身份也不盡相同,以出身低微的普通百姓為多。

關鍵詞:遼文化;宋朝;刺事人;地域性;身份

中圖分類號:K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5)11-0009-04

宋遼時期的間諜活動在以前各代的基礎上進入全面發展時期[1],雙方為及時了解對方動向,以便制定相應對策,積極開展針對對方的諜報搜集活動。目前學術界對宋遼時期的刺事人多從諜戰的角度進行研究,如陶玉坤《遼宋和盟狀態下的新對抗:關于遼宋間諜戰略的分析》;楊軍先生的《北宋時期沿邊城市的對遼間諜戰》等。本文著意于對這一社會群體的探討,就從事情報搜集活動的刺事人(或稱諜者)的地域、身份作初步探析。

一、宋方刺事人

宋朝以各種形式培養、拉攏一些刺事人,使他們為宋朝探得遼方信息。宋人李燾所著《續資治通鑒長編》和蘇轍的《龍川略志》,提及為宋方服務的刺事人有姓名者就有20人,具體見下表(本表參考陶晉生《宋遼關系史研究》附錄《宋遼間諜》,有所補充和調整):

由此表可知,這些刺事人中來自于遼朝的有13名;宋邊民,如雄州人有6名;新羅人1名。

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為宋朝服務的刺事人中遼人占了65%,說明宋朝非常重視利用遼人來獲取遼朝信息。如向宋朝獻契丹國書的涿州進士梁濟世、久為宋朝探事的幽州人杜清等,他們都為宋方提供了有價值的情報。除了為宋朝刺探遼朝的情況外,他們也兼有偵察遼方刺事人(宋人著述中往往稱奸細人)的任務,如曾刺事北界,又告發遼刺事人的程詮、程岊、程景、李弼一干人等就是如此。

宋遼和平時期以白溝河為界,宋臣富弼在《上仁宗河北守御十三策》中指出“河北三十六州軍內緣邊、次邊如北京、雄、霸、祁、深、保、瀛、莫、滄、定、鎮、冀十二州,廣信、安肅、順安、信安、保定、乾寧、永寧七軍,總一十九城,皆要害之地,可控制虜寇而不得深入矣?!盵2]可見雄州等都屬于邊界要害州。雄州張文質、趙延祚等處于宋方沿邊的百姓,則因地緣關系被發展為刺事人。而這些沿邊州城的地方官員也自然成為刺事人群的管理者,他們可稱為間接刺事人。宋方對其有固定的人員設定:“緣邊安撫司廣信、順安軍各四人,雄州、北平軍各三人,霸州七人,保州、安肅軍各六人。其雄霸州、安肅廣信軍四榷場牙人,于北客處鉤致邊情?!盵3]這些沿邊地方官員分布數量不一,霸州(今河北霸州)7人、廣信軍(今河北遂城)4人、安肅軍(今河北徐水)6人、保州(今河北清苑)6人、順安軍(今河北高陽縣)4人、北平軍(今河北完縣)3人、雄州(今河北雄縣)3人。其中廣信軍、安肅軍、保州地理位置接近,共有16人,這三處和霸州分別地鄰與遼方南京道的分界,故需多加防范。

至于新羅人洪橘鮮入契丹刺探消息,將情報上報給宋朝,陶晉生先生認為宋朝與高麗之間可能存在某種合作關系[4]。筆者以為洪橘鮮從宋朝獲得賞賜,并且成為宋朝官員,很可能也刺事于宋,客觀上反映出高麗國積極斡旋于遼宋兩大政權。

宋朝使者也可以說是宋方刺探情報的人員,他們利用出使遼朝或接伴遼使之便成為臨時刺事人。宋方使者“或具備過人的才華,或有著良好的家庭背景”[5],具有較高的素質和洞察力。如康定元年(1040),王拱辰使遼時從河北百姓口中探得契丹怕土丁,從而進行針對性訓練[6];慶歷元年(1041),張沔出使遼朝偵察到其動向而提前修邊備[7];慶歷五年(1045),包拯作為賀契丹正旦使出使遼朝,契丹情況皆有所得[8];童貫于政和元年(1111)出使契丹時收買遼人馬植[9]。都是在出使遼朝時趁機探得契丹國情。而宣和三年(1121),宋派畫學正陳堯臣為北使則略有不同,陳堯臣出使帶有明確目的,主要是“道中所歷形勢向背”、“繪天祚像”??梢娝纬拐呓洑v了一個由前期作為臨時刺事人,到后期則利用使者身份為掩護而搜集特定情報。

上述所言都是留名于史書中的刺事人或臨時刺事人,未留名者遠多于史書中記載姓名者是可以肯定的。如神宗熙寧七年(1074),呂大忠上報朝廷“河外有土豪三兩人,自來皆交結北界權貴,欲自備錢物探事,候有驗,乞朝廷推恩?!盵10]又如,宋朝邊境有一曼妙女子被契丹虜去,“幸于虜主,日夜居帳中,將相皆事之。今遣人有所市,合使善結之,虜中情偽如指掌也”[11]。這里提及的女子,倘若真有此人,可算得上是宋方無意間培養的重量級間諜了。

就宋方刺事人的居住地看,多以邊民、邊吏為主,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從這些有姓名的刺事人的身份來看,沿邊百姓為多,也有遼方進士,宋方人員則為專事情報工作的官吏。

二、遼方刺事人

盡管宋朝刺事人隊伍有一定規模,但宋朝知制誥王存仍覺得:“遼人覘中朝事頗詳;而邊臣刺事殊疏。此邊臣任閑不精也?!盵12]說明遼朝刺事人也是令宋朝防不勝防的,他們刺探情報的能力很強。宋咸平六年(1003),曾“罷雄州榷場,時敵入寇,或言諜者以互市為名,公行偵伺,故罷之?!盵13]可見,遼朝刺事人在數量上和偵探水平上是讓宋朝感到畏懼的。

同宋朝一樣,遼方刺事人也是費盡心機,用一些合法身份作掩護搜集情報。據《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為遼方服務的刺事人提及姓名者共計16人,詳見表2:

表2反映出遼方刺事人主要是遼人和兩屬民。遼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應屬馬珠勒格,被宋捕獲后,得知其“徒侶甚眾”[14],則表明這是一個有組織且人員較多的刺事人團體。另外,一人同時告發多人的情況,如李福壽、李景等都說明遼方刺事人人數較多。

宋朝在河北緣邊設有緩沖地區,成為兩屬地,居住于此的人戶,稱為兩屬戶[15]。他們向宋遼雙方繳納賦稅,為兩地供輸人。兩屬地由宋遼雙方共同管轄,這里的部分供輸民進行“市馬”、私賣糧食等走私活動,秩序較為混亂。在此挑選刺事人,可像馮均等人一樣掩人耳目,隨意往來于邊郡,更易察悉宋方軍政國情。

遼朝出使宋的使臣和迎接宋使的接伴使也有刺事的責任。如趙庭睦作為賀正旦副使打探宋與西夏戰況[16];耶律虎古使契丹還,探得宋人必取河東[17];賈師訓以正旦國信使的身份偵得宋人軍國事宜[18]。這些都是刺事較為成功的代表。遼朝統治者也十分重視這些使者,就像賈師訓以正旦國信使的身份出使宋朝獲得情報,“上閱之,不釋手者數日。遷樞密直學士?!闭f明賈師訓帶回來的消息很有價值,對遼朝十分有利而得以升遷。另外,從宋人語錄中也可看出些端倪。北宋使者陳襄出使遼朝時每到一處必然有遼館伴使探問朝中大臣近況[19],且詢問皆非一人,可知遼方館伴使有所企圖。

此外,《樂全集》記載遼朝刺事人還以高麗使者身份入宋刺事[20];《續資治通鑒長編》載遼朝曾遣蔚、應、武、朔等州的僧人到五臺山出家,刺探邊事[21]。

以上看來,遼朝更側重于從境內和兩屬地培養刺事人。遼方刺事人的史料記載不多,但從宋人的記載推測,水平似高于宋方,且遼方刺事人組織性更強。

三、宋遼雙重刺事人

宋遼雙方都有既為本朝服務又為敵方提供情報的人,姑且稱之為雙重刺事人。如天禧三年(1019),遼派去打探宋朝沿邊“金谷兵馬之數”的刺事人,被宋將李允則捕獲,重賞之下,“反出遼中兵馬、材力、地里委曲以為報”[22]。安忠信、李文吉本來為契丹“刺事雄州”,但后來卻投歸宋朝[23];熙寧十年(1077),遼人科格依投宋,并為宋朝“辨彼國刺事人”[24]。

關于宋方投奔遼方的刺事人,史料中并無明確記載,但從宋使出使遼朝皆有兩名皇城卒陪同監察以防使者泄露本朝機密[25],對宋境官員、百姓以及兩屬民進行嚴密監視來看,這種行為可能是出現泄密和被遼策反刺事人后而采取的一種補救措施。

綜上所述,宋遼時期的刺事人有的是政府專門培養的專職刺事人員;有的作為邊地官員或使者,本身兼有刺探敵情的職責;有的則為利祿自愿充當刺事者。這些情報搜集者除本身具有刺事職責的專兼職官吏、使者外,邊民、兩屬民尤其是雙重刺事人多因利祿而刺事,他們并不在乎為哪一方獲取情報??偠灾?,宋遼刺事人是宋遼關系史上的特殊群體,他們以邊民居多,具有地域性;他們中出身低微者居多等,或以平民百姓的身份,或以僧人、商人、家庭教師的職業作為掩護而從事窺探機密情報的職任,而為官者充任暫時的刺事人則是出于職責和維護所在政權利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富成.中國古代間諜史[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89.

〔2〕趙汝愚.宋朝諸臣奏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6〕〔8〕〔10〕〔12〕〔13〕〔14〕〔16〕〔21〕〔22〕〔23〕〔24〕(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4.

〔4〕陶晉生.宋遼關系史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8.

〔5〕王慧杰.宋朝遣遼使臣群體出身研究[J].北方文物,2014(3).

〔7〕(宋)劉敞.公是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

〔9〕(宋)王稱.東都事略[M].濟南:齊魯書社,2000.

〔11〕(宋)蘇轍.龍川別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2.

〔15〕陶玉坤.也論遼宋間的兩屬地[J].宋史研究論叢,2005(6).

〔17〕(元)脫脫.遼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8〕向南.遼代石刻文編[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19〕趙永春注.奉使遼金行程錄[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20〕(宋)張方平.樂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5〕李琛.宋朝間諜問題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責任編輯 孫國軍)

Abstract: Espionage became more active during in Song and Liao period,people who engaged in this activity reach a certain size.They serviced in the Song Dynasty or Liao Dynasty,and some serviced in both sides.Most of spies were in border with regional,and their identifies were not the same ,in order to humble origin of ordinary people as much.

Key words: Song Dynasty; Liao Dynasty; spies;regional; identity

猜你喜歡
契丹河北身份
河北頂呱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西洋樂器暢銷海外
跟蹤導練(三)(5)
孫婷婷
“一國兩制”由契丹人首創?
他們的另一個身份,你知道嗎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讀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
鳳翥契丹
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版(2008年4期)2008-05-3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