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對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的政治考量

2016-01-07 05:37王廣元王友文
新疆社科論壇 2015年2期
關鍵詞:哈國中哈經濟帶

王廣元 王友文

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對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的政治考量

王廣元王友文

摘要中哈國際旅游合作是實施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重要途徑和推動力;中哈國際旅游合作與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互動雙贏的關系;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在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發揮的是政治和經濟兩種作用;中哈國際旅游合作是推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文化軟實力;中哈國際旅游合作能夠充分發揮民間外交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中哈國際旅游合作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政治考量文化軟實力

當今國際社會,對中國倡導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實施,機遇與挑戰并存,動力與阻力同在。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簡稱哈國)均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最大、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哈兩國在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加強合作,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和帶動作用。筆者試從旅游政治學視野考察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對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的動力、作用、路徑等諸要素,以期探索一套用絲綢之路旅游國際合作軟著陸的形式,拉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間剛性經濟合作成果的全新方略。

一、實施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動力分析

(一)源于中國和亞歐國家互利共贏的經濟動力。

1.源于中國提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的核心動力。

世界上任何國家參不參加國際組織和區域合作發展共同體,其主要動力來源于能否對本國帶來利益。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中國2010年GDP總值為5.93萬億美元,正式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見表1)。中國還是世界第一大市場、第一大貿易國、第一旅游大國。中國與世界各國發展經貿合作,歷來均不附加任何干涉其內政和限制第三國利益的政治條件。任何國家和地區與中國友好合作,都能得到中國的幫助和扶持,就有了發展本國經濟的堅強后盾。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沿線多數國家出于借助中國經濟實力發展本國經濟的國家利益的政治考量,對參加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共同體采取了積極的態度和行動,成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動力。

表1 全球前三位經濟體GDP發展變化一覽表  單位:萬億美元

(資料來源:根據歷年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整理。)

2.源于中國與亞歐國家經貿合作巨大成就的市場動力。中國目前已經與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合作關系。2013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25.8萬億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凡是與中國開展經貿合作成績顯著的國家,都依托中國發展成就和世界第一大市場,促進了本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多數都受惠于同中國的經貿合作,都期盼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中國加強更大規模、更廣領域的經貿合作。

表2 2012~2013年中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貿易合作情況一覽表

(資料來源:根據我國海關和各國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整理。)

(二)源于中國與周邊國家“與鄰為善,與鄰為伴”和平外交的政治動力。

1.中國堅持“與鄰為善,與鄰為伴”的和平外交政策,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信任。

中國堅持國家不分大小,政治不分意識形態,一律平等,并積極建立睦鄰友好關系。目前,中國已經與全世界59個國家(地區)建立了伙伴關系,在亞歐大陸建立起了最密集的戰略伙伴關系網,獲得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外交主動權。

表3 中國在全世界建立的59個國際合作伙伴關系國家

2.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地方政府和民間機構友好合作掀起熱潮。

以中哈兩國各層級組織機構的友好合作機制的建設為例。中哈兩國共有13對省州和市縣建立了友好關系,包括:新疆烏魯木齊市與哈國阿拉木圖市(1993)、河南省周口市與哈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1994)、甘肅省白銀市與哈國奇姆肯特市(1994)、天津市與哈國阿拉木圖市(2002)、甘肅省與哈國庫斯塔奈州(2004)、北京市與哈國阿斯塔納市(2006)、新疆塔城市與哈國烏斯卡緬市(2006)、陜西省與哈國江布爾州(2008)、海南省與哈國克孜勒奧爾達州(2009)、新疆克拉瑪依市與哈國阿克糾賓市(2011)、新疆克拉瑪依市與哈國阿克套市(2013)、新疆吉木乃縣與哈國齋??h(2013)、寧夏自治區與哈國東哈薩克斯坦州(2014)。中哈兩國民間、地方團體往來日益頻繁,民眾間了解和友誼不斷加深。

(三)源于中國與亞歐國家文化旅游國際合作戰略的人文動力。

1.實施中華文化國際合作戰略提高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自2004年至2014年,全球已建立475所孔子學院和851個孔子課堂,累計注冊學員345萬人,分布在120個國家(地區),遍布世界五大洲。在孔子學院的帶動和影響下,全球“漢語熱”持續升溫,已有61個國家和歐盟將漢語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球漢語學習者已達1億人??鬃訉W院和孔子課堂擴大了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奠定了廣泛的人文基礎。

2.絲綢之路聯合申遺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提供了歷史文化基礎。

2014年6月22日,絲綢之路由中哈吉三國聯合申遺成功,將中國和中亞五國緊緊聯系在一起,成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圈和積極參加國。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大力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性倡議。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坦巴耶夫表示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烏茲別克斯坦歡迎中國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土庫曼斯坦愿與中國共鑄“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輝煌。

3.絲綢之路國際旅游成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民間交流與合作的橋梁和紐帶。

中國和中亞國家都將絲綢之路旅游作為主打傳統特色旅游線路和品牌旅游產品。中國將絲綢之路旅游線路和旅游品牌列入《中國旅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并制定了《絲綢之路旅游區整體規劃(2009-2020年)》。哈國高度重視絲綢之路旅游線路和旅游品牌的建設發展,并制定絲綢之路旅游2005~2020年規劃。由中哈主導的絲綢之路國際旅游蓬勃發展,成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助推器和重要動力源。

表4 2014年中國在世界各地設立“孔子學院”情況一覽表

(資料來源: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網站。)

4.建立了互派工作人員和留學生機制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培養了后備支持力量。

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交往的深入開展,中國與世界各友好國家互派工作人員和留學生規模和類型不斷提升。特別是中哈兩國每年到對方工作、學習和旅游的人數不斷增多。2008年至2012年哈國在華留學生總人數達到37889人,成為中亞國家來華留學生人數最多國家。在哈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從2011年1500多人增加到2012年的1800多人。世界各友好國家來華工作人員和留學生,通過對中國國情和中國人民的近距離感知和深入了解,成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支持者和宣傳者。

二、實施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阻力分析

(一)美國“新絲綢之路計劃”對實施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阻力。

美國于2011年通過“新絲綢之路計劃”加強了對中西亞地區的控制。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提出“新絲綢之路”是一個把阿富汗作為核心、連接中亞和南亞的國際經濟與交通網絡。美國希望通過實施此計劃,整合南亞和中亞的地緣政治經濟板塊,強化自身在此區域的影響力,弱化中俄的影響?!靶陆z綢之路計劃”的最終目標是“在中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構筑一條由美國主導的經濟與能源通道,這可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國對這一地區(中亞、南亞和東南亞)的影響力,尤其是限制中國對這些地區的地緣經濟影響?!雹?/p>

美國“新絲綢之路計劃”的實施,對中國提出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形成了較大的的阻力。一是美國“新絲綢之路”計劃的提出早于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3年;二是美國“新絲綢之路”計劃將中國排除在外,并以遏制中國為最終目的,“實現對中國的陸上包抄,擠占中國對中亞地區的經濟影響力,將中亞的物流引向南方,削弱中國在歐亞大陸的優勢?!雹?;三是美國已主持召開了3次“新絲綢之路”計劃實施會議,包括中亞國家在內的30多個國家參加,多數國家形成共識;四是在美國主導下,“新絲綢之路”計劃成員國之間已經簽署有關能源、交通等方面的合作協議近10份;五是為推動“新絲綢之路”計劃,美國已經提出包括公路、鐵路、電網以及油氣管線等30~40個與計劃成員國家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中部分項目已開工建設或陸續開工建設。美國推動的南北交通、能源線路,將會給中國提倡的東西走向絲綢之路經濟帶帶來不可小視的阻礙。

(二)俄羅斯構建歐亞經濟聯盟對實施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阻力。

俄羅斯將獨聯體地區定為俄羅斯外交的第一優先方向,在經濟領域發展俄白哈歐亞經濟聯盟,在軍事領域組建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俄羅斯將中亞國家看作自己的重要戰略盟友和獨聯體一體化的核心成員,并希望將中亞營造成“安全隔離帶”③。中亞是俄羅斯的傳統勢力范圍。俄羅斯對于中國與中亞國家日益頻繁和深入的經貿、能源、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對于中國在中亞日益增加的影響力始終心存抵觸。當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得到中亞各國的普遍歡迎后,“俄羅斯還擔心一點:對它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會造成什么負面影響?”④,擔心是否會影響俄羅斯在中亞的利益。俄羅斯對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所持的態度,勢必影響到中亞各國的參與意愿。中吉烏鐵路計劃被俄哈吉塔鐵路計劃所取代的具體實例,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種負面影響的存在。中吉烏鐵路項目協商洽談了10余年,中烏兩國都已同意,吉爾吉斯斯坦始終未決,最終于2013年拒絕了這一項目?!爸袊蔫F軌與俄羅斯的規格不同。有專家稱這是中亞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跡象。中國掌控經濟和金融施壓杠桿,不僅打算將美國的勢力逐出中亞,還可能給俄羅斯在中亞的一體化項目造成嚴重挑戰?!雹菁獱柤顾固棺罱K選擇參與俄哈吉塔鐵路計劃。這在表面上看是延續前蘇聯鐵路系統,實際上是俄羅斯在此地區展示其強大的掌控權和影響力。因此,盡管俄羅斯與中國的聯合聲明稱“支持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但俄羅斯構建歐亞經濟聯盟對中國主導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和阻力。

(三)美國、日本散布“中國威脅論”對實施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阻力。

冷戰結束后,美國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大力渲染中國威脅論,在世界輿論上造勢,對中國的國際形象極盡歪曲污蔑。日本緊隨美國,蓄意制造中國軍事威脅論、中國經濟威脅論、中國環境威脅論等論調,鼓吹中國恃強凌弱、搶占領土,試圖以此擴充軍備,修改和平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實現其復活軍國主義的強軍目標。美日同盟大力渲染中國威脅論,已對美日在亞洲的盟國及中國周邊國家產生了負面影響,使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政府和民眾不免對中國有所防備、有所警惕,甚至有所抵觸,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提出的自東向西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進程。

三、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對實施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重要作用

(一)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對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經濟推動力。

中哈草原絲綢之路旅游經濟長足發展有力推動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國際旅游業是最能聚集人氣,最容易進行廣泛交流、介入和享有的跨境消費性行業,最能融合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和不同產業共同發展的產業。因此要充分發揮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產業和其他產業建設中的先行示范帶動作用,通過中哈國際旅游“先行發展倒逼相關產業的發展及相關制度和政策的完善”⑥,使中哈國際旅游業成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探路者和橋梁紐帶。中哈兩國政府旅游部門1998年5月簽署了《旅游合作協定》,之后兩國間簽署的歷次《聯合公報》《聯合宣言》《合作協議》均將旅游業作為重點合作開發領域,兩國的國際旅游合作不斷加強,取得了良好效果。哈薩克斯坦出境赴中國旅游的人數穩中有升,從2005年到2011年增長了2.7倍(見表5)。哈薩克斯坦成為中國第18位的客源國,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的第二旅游目的地。中國旅游局數據顯示中國出境赴哈薩克斯坦旅游的人數從2005年的9.7萬人增加到2011年的15.85萬人,增長了1.6倍。中哈兩國大量出入境游客,是兩國友誼的橋梁,文化的使者,促進了兩國人民相互理解和信任。國際旅游增加了大量就業崗位,提高了當地居民的收入,促進了兩國的經濟發展。中哈兩國要盡早開通兩國公民跨境旅游綠色通道,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成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先導支柱產業。唯有中哈兩國先試先行“國際旅游搭橋,經濟帶唱戲”方略,才能對中亞其他國家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從而促進中哈兩國與更多國家、更大規模的國際旅游對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經濟拉動作用。

表5 2005~2013年哈薩克斯坦來華旅游入境人數統計表     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旅游局網站。)

(二)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對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政治推動力。

首先,從地緣政治學上來看,中哈兩國領土接壤、山水相連,歷史文化相通,民族民俗相近,交通便利,優勢互補,使得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中哈兩國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在中亞地區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中的最重要的國家關系。實施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是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和“新絲綢之路計劃”的再平衡。國際旅游是拉近兩國距離、增強兩國互信的最佳方式之一。通過中哈聯合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草原文化國際旅游事業,可以為中國建立堅定的朋友圈、盟友圈,“會漸漸消除人們產生出游動機與期望的心理障礙,有利于擴大旅游消費市場需求?!雹咧泄蓢紡膽鹇?、法律、財政上重視旅游業發展,并不斷推動雙邊旅游合作。中國制定了《中國旅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絲綢之路旅游區整體規劃(2009—2020年)》等戰略規劃,出臺了《中國旅游法》《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法律法規和政策導向規范性文件,使旅游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和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現代服務業。2013年4月,世界旅游組織發表聲明稱,中國2012年已成為世界第一旅游大國,中國出境游人數和出境游消費均躍居世界第一。哈國先后制定實施了《哈薩克斯坦2007~2011年旅游業發展規劃》《2020年前哈薩克斯坦旅游發展規劃》,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加大了對旅游業的財政支持力度,旅游業投資已達到98億美元,其中財政撥款為44億美元。⑧該國2015~2020年旅游發展計劃目標見表6。

表6 哈薩克斯坦國家2015~2020年旅游發展計劃目標

其次,從旅游政治學上來看,國際旅游是一種與國際關系十分密切的國家間交往行為?!皣H旅游作為一種異文化交往行為,在主客之間架起了溝通之橋,這對消解國家間的誤會和隔閡,促進國際關系的改善與和平愿景的實現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雹嶂泄H旅游合作對兩國共同關心的經濟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安全利益等諸多領域都有一種促進和融合作用。實際上已經對中哈兩國政府共同運營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聯合開發、建設和經營雙方游客觀光、購物、娛樂特色旅游服務的上海合作組織國際風情園建設項目——中哈哈薩克傳統文化旅游區,圍繞建設旅游特區,創新旅游發展模式,打造中亞理念最先進、設施最齊全、功能最完備的多元旅游精品區,拉動兩國貿易往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加強中哈國際旅游全面合作,實現中國新疆伊犁州和哈國阿拉木圖州聯合創建國際旅游經濟特區目標,逐漸向中哈自由貿易區轉換升級,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經濟一體化進程。

第三,從比較政治學來看,中哈國際旅游政治體系會受到國內環境和國際環境的影響。旅游部門、旅游企業和旅游者等相關利益主體會不斷為了獲得旅游利益,而向兩國政府施加旅游政策方面的正能量影響。隨著中哈兩國國際旅游合作的全面深入展開,對一、二、三產業國際合作與交流和兩國的長遠規劃等方面都會起到愈來愈大的促進作用。中哈兩國政府及其旅游部門會根據內外部環境的需要和支持,制定和實施更加積極的旅游政策。隨后,旅游政策會輸出給政策的對象,政策的對象根據旅游政策的數量、內容和強度對其進行反應,并選擇對自身旅游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加以支持,使下一輪的旅游政治體系更有利于國際旅游業的深入發展。

(三)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對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人文推動力。

人的交往包括物質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質交往包括經濟貿易、對外投資等交往。精神交往包括文化、教育、體育、宗教等交往。精神交往對增進不同國家人民心靈和感情的溝通非常必要。中哈兩國雖然高層互訪頻繁,但兩國人民之間互不了解、互不信任的問題普遍存在。在哈薩克斯坦一些國家公職人員和普通民眾認為中國的強大對哈薩克斯坦是個威脅。正是由于中哈兩國民間民眾缺乏交流、溝通、理解、信任,在中哈國際旅游上就表現為兩國不把對方國家列為旅游目的地國;中國游客赴哈國簽證不但需要邀請函還須本人到使館面簽;2014年7月10日,哈薩克斯坦宣布對10個歐亞國家的公民取消簽證制度一年,而對于友好鄰國——中國,卻執行嚴格的簽證限制。表7顯示哈國游客經旅行社到中國旅游的人數平均3.6萬人/年,而中國游客經旅行社赴哈國旅游的人數平均0.26萬人/年。此數據說明中哈國際旅游發展規模太小、速度太慢、民間交流太少。中國游客赴哈國人數只是哈國來華游客的1/10,簽證難辦理是重要原因,當然哈國旅游業“收費高、服務和基礎設施質量差、哈薩克斯坦公關公司在國外的宣傳力度小”⑩等因素也不容忽視。

表7  2008~2013年哈國旅游出入境人數  單位:萬人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近。人文交往是中哈關系穩固發展的基石,是中哈關系的生命力。國際旅游是擴大兩國人文交流的最好的手段和方法。通過大力開展中哈國際旅游合作,使兩國人民通過旅游親身了解和感受對方國家和社會,消除兩國人民擔憂和疑慮,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感情,增強兩國人民交往和人文合作與交流的信心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中哈兩國已建立的13對友好城市的積極作用,將旅游合作納入雙方地方合作機制和平臺,從政策上對赴友好城市的游客給予鼓勵支持和優惠待遇,不斷擴大兩國民間友好交流。哈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對提升中哈民間旅游賦予殷切期望,他說:“我認為哈薩克斯坦和中國的旅游方面,現在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薄爸袊嵌嗝褡宓膰?,哈薩克斯坦也有眾多民族,各民族之間互相交流,就能夠促成民族間的了解?!幕涣髟趦蓢g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币虼?,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中哈國際旅游合作都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實施的重要人文推動力。

四、結論

1.中哈國際旅游合作是實施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重要途徑和推動力。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對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實施,能夠發揮經濟動力、政治動力和人文動力的重要作用。

2.中哈國際旅游合作與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互動雙贏的關系。中哈國際旅游合作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全面推進,實現政策、民心、道路、貨幣、貨物相通,也將為兩國絲綢之路旅游國際合作創造良好條件,極大促進中哈兩國政府、企業和人民積極投身國際旅游合作的積極性,為把中哈兩國都建成世界旅游強國提供全方位的支撐。

3.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在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發揮的是政治和經濟兩種作用。一方面通過互辦旅游年大型旅游活動,增進中哈兩國政府和人民之間的政治互信、親和友善;另一方面通過國際旅游合作使兩國國民經濟互利共贏、改善民生、共同富裕,為中亞其他國家提供示范借鑒。

4.中哈國際旅游合作是推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文化軟實力。實施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機遇與挑戰并存,動力與阻力同在,中哈國際旅游合作是迎接挑戰,克服阻力的文化軟實力的最佳選擇之一。探索一套用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合作軟著陸的形式,拉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剛性經濟合作成果的創新方略。既能贏得中亞各國政府和人民的積極響應,又能規避敵對勢力對中國高調強化面向中亞國家能源、資源戰略的攻擊。

5.中哈國際旅游合作能夠充分發揮民間外交的重要作用。中哈國際旅游合作在兩國民間形成的人文情懷和國民基礎,是國家和政府層面其他政治經濟活動所不能實現的。有了中哈兩國人民之間親密的牢不可破的友誼,再進一步發展中國人民與中亞各國家人民間的深厚友誼,就有了榜樣的力量和示范的經驗可循。

注釋:

①吳兆禮:《美國“新絲綢之路”計劃探析》[J],《現代國際關系》,2012年第7期,第19頁。

②楊雷:《美國“新絲綢之路”計劃的實施目標及其國際影響》[J],《新疆社會科學》,2012年第5期,第73頁。

③鄭宇:《新普京時代(2000-2012)》[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2年,第227頁。

④楊?。骸吨袊鞑康貐^需要什么樣的新絲綢之路》[J],《學術前沿》,2013年12月(上),第18頁。

⑤《吉拒絕參與中吉烏鐵路項目》[N],《參考消息》,2013年12月21日。

⑥《新疆旅游先行助推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N],《中國旅游報》,2014年4月23日。

⑦唐志明:《旅游政治的政治學分析》[J],《旅游學刊》2006年第7期,第87頁。

⑧中國駐哈薩克斯坦經濟商務參贊處網站[EB/OL].http://kz.mofcom.gov.cn/article/ztdy/201306/20130600171925.shtml.

⑨唐志明:《國外旅游政治學研究述評》[J],《政治學研究》,2006年第2期,第125頁。

⑩《哈國旅游業問題多》[N],《新疆經濟報》,2013年11月29日。

王廣元新疆工程學院社科部思品教研室主任、講師,伊犁西部生態科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王友文伊犁師范學院中國(新疆)與周邊國家合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伊犁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伊犁西部生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責任編輯:石夢華〕

●“絲綢之路經濟帶”專題研究

作者簡介:(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合作組織帶動下的中哈草原文化國際旅游合作模式研究”(12BJY129);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清政府治疆方略對當代新疆哈薩克草原生態民生科學實踐的哲學借鑒”(14YJC720030)、“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公共文化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研究”(12XJJA84000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科基地基金項目“新疆哈薩克族由游牧轉向定居中的社會教育研究”(XJEDU080112A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文獻標識碼中國圖書分類號F592.7A

文章編號1671-4741(2015)02-0013-07

猜你喜歡
哈國中哈經濟帶
一條江的嬗變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之路
中哈地下管道施工技術及標準對比
陜西呼應長江經濟帶
弘揚睦鄰精神 共建繁榮之路
——寫在中哈建交25 周年之際
哈薩克斯坦一個生機勃勃的國度
哈薩克斯坦有人反對姑娘嫁給中國人
“知彼”是“制勝”的前提
——淺議在哈薩克斯坦投資及工程建設的法律風險
Китай и Казахстан проработают возможность для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養
絲綢之路經濟帶媒體合作論壇聯合宣言簽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