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對產前診斷胎兒畸形的臨床價值

2016-01-31 06:17韓文艷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年23期
關鍵詞:胎兒畸形二維超聲產前診斷

韓文艷

(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

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對產前診斷胎兒畸形的臨床價值

韓文艷

(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聯合檢查對胎兒畸形產前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接收的疑似胎兒畸形產婦326例,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均163例,對照組采用二維超聲檢查,觀察組采用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檢查,胎兒娩出后根據兩種檢查方法的檢查結果,對比分析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準確率。結果:對照組產婦娩出胎兒172例,胎兒畸形10例,觀察組產婦娩出胎兒170例,胎兒畸形9例;觀察組胎兒診斷準確率為88.9%,對照組胎兒診斷準確率為77.0%,觀察組胎兒診斷準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數據比較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結論:在疑似胎兒畸形的產前診斷中采用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檢查,能夠有效結合兩種檢查方法的優勢,互為彌補不足,診斷準確率和臨床價值高。

【關鍵詞】胎兒畸形;產前診斷;二維超聲;四維超聲;臨床價值

胎兒畸形也稱為出生缺陷,在臨床婦產科中較為常見,約占活產兒的3%,嚴重畸形者可致胎兒重度殘疾或死亡,嚴重影響新生兒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降低家庭幸福指數和生活質量;現階段如何在產婦分娩前診斷出畸形胎兒,是各大醫療機構中醫師們共同努力的目標,也是產婦最大的期望,為進一步研究胎兒畸形產前診斷的最佳檢查方法,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我院選取326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展開臨床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接收的產婦中任意選取326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疑似胎兒畸形,隨機法將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163例,對照組產婦年齡18-39歲,平均年齡(26.4±3.5)歲,初產婦49例,經產婦114例,單胎156例,雙胎5例,三胎2例,孕周17-42周,平均(28.1±3.3)周;觀察組產婦年齡18-40歲,平均年齡(26.8±3.7)歲,初產婦48例,經產婦115例,單胎157例,雙胎5例,三胎1例,孕周18-42周,平均(28.3±3.5)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展開對比。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檢查儀器均為飛利浦HD9彩色超聲診斷儀,對照組產婦均采用二維超聲檢查:調整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5MHz,產婦取平臥位,將腹部充分暴露,檢查范圍包括胎兒頭、面、頸、胸、腹、四肢、脊柱以及胎盤和羊水等部位,詳細測量并準確記錄胎兒胸腹圍、股骨長徑以及雙頂徑等多項參數;觀察組產婦均采用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二維超聲檢查同對照組;調整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2.5-7.0MHz,在此基礎上,切換至四維容積采樣模式,等到顯示屏上出現動態立體圖像之后,緩慢移動探頭收集較為清晰的圖像資料,對其進行拍照并存儲;待所有產婦的胎兒娩出后,依據二維超聲檢查和二、四維聯合超聲檢查等兩種檢查方法的檢查結果,觀察比較兩種超聲檢查方法的診斷準確率。

1.3 統計學分析

整理本次研究數據,均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分析,計數數據表示為(%),數據比較均通過卡方檢驗,P<0.05為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兩組產婦胎兒娩出情況:對照組163例產婦娩出172例胎兒,其中10例胎兒畸形,畸形率為5.8%;觀察組163例產婦娩出170例胎兒,9例胎兒畸形,胎兒畸形率為5.3%;根據兩組產婦產前檢查結果與胎兒娩出結果相比,觀察比較兩種超聲檢查的診斷準確率,觀察組胎兒畸形診斷準確率較對照組高(P<0.05),數據比較存在明顯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種超聲檢查方法對胎兒畸形的產前診斷準確率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一般來說,胎兒畸形是指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發生的結構異?;蛉旧w異常,也就是說由于胎兒內在發育異常而引起的器官或身體某個部位的缺陷,造成胎兒畸形的原因比較復雜,主要包括胎兒自身遺傳性因素、母體和外界環境因素等,如放射線、化學劑、感染、早孕期高熱以及孕期高血糖和飲食因素等,臨床最常見的胎兒畸形包括21-三體綜合征、先天性心臟病、神經管缺陷、唇腭裂以及多指/趾和腦積水等,或可伴隨新生兒一生,對新生兒身體發育和產婦家庭均影響很大。

當前環境下,為預防或減少新生兒畸形,臨床多采用及時檢查的方法,可有效檢出嚴重性胎兒畸形并對其進行引產,是目前提高出生人口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胎兒畸形的產前診斷極為重要,現階段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檢查和診斷方法主要有二維超聲檢查和四維超聲檢查,二維超聲檢查是目前臨床中進行胎兒畸形檢查和診斷的首選方法,屬于無創檢查的一種,具有操作簡便,重復性好,檢查效果明顯等優勢,但是由于此種檢查方法只能夠提供局部斷面圖像,無法顯示立體三維結構,不能夠動態反映胎兒細微特征,檢查效果受到局限;四維超聲檢查是臨床診斷中的一種新型檢查方法,不僅對胎兒各部位診斷準確,而且還能夠提供直觀、清晰的三維立體結構圖像,與二維超聲檢查相結合,檢查和顯示范圍比較全面,診斷準確率高。為進一步研究胎兒畸形產前診斷中的檢查方法,我院選取326例疑似胎兒畸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二維超聲檢查和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檢查展開臨床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胎兒畸形診斷準確率高達88.9%,而對照組胎兒畸形診斷準確率僅為70.0%,兩組胎兒畸形診斷準確率比較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

總而言之,采用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檢查對疑似胎兒畸形進行產前診斷,診斷準確率較高,疑似率和漏診率較低,檢查效果明顯,臨床價值高。

參考文獻

[1]谷妍.實時四維彩超在產前診斷胎兒畸形中的應用.中國醫藥指南.2015,13(02):287-288.

[2]張曉紅,陳文惠,陳建芳,等.三維動態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產前診斷胎兒畸形中的應用研究.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9):76-78.

【中圖分類號】R71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23-0053-01

猜你喜歡
胎兒畸形二維超聲產前診斷
孕中期產前篩查/產前診斷在減少出生缺陷患兒中的臨床價值
二維超聲檢查和四維超聲檢查診斷胎兒發育異常效果對比
超聲篩查Ⅲ級系統在胎兒畸形中的診斷價值分析
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在肱骨外上髁炎的初步探討
胎兒畸形診斷中實時三維超聲表面及透明成像模式聯合應用的臨床價值
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腮腺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胎兒腹部囊性包塊的產前超聲診斷與鑒別診斷
陰道彩超三維成像在診斷子宮畸形診斷中的應用體會
超聲篩查胎兒畸形的臨床意義及漏診畸形的檢出技巧
13162例規范化產前超聲檢查結果回顧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