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的診斷

2016-01-31 06:17劉玫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年23期
關鍵詞:診斷

劉玫

(山西省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 山西 晉中 030600)

?

新型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的診斷

劉玫

(山西省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山西晉中030600)

【摘要】目的:對新型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診斷技術進行一定研究,提出預防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的措施。方法:選取于2014年5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32例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患者為研究對象,收集所有患者糞便并進行一定的分析檢查,得出患者實際患病狀況。結果:經檢測患者符合有關出血性大腸埃希菌的基本癥狀。結論:判斷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的最重要途徑就是糞便檢驗,綜合肉眼與有關技術可以有效判斷患者的實際病情狀況。

【關鍵詞】腸出血;大腸埃希菌;診斷

出血性大腸埃希菌能夠引起患者產生發熱、腹瀉等癥狀,它是一種惡性程度較高的腸道疾病,感染檢測是應對出血性大腸埃希菌的關鍵手段之一。為了研究大腸埃希菌的診斷技術,筆者選取了于2014年5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32例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分析,最終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F對其作出以下的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4年5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32例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22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齡為22-43歲,平均年齡(31.1±1.3)歲?;颊咧杏?0例表現出腹瀉癥狀,27例發熱,14例絞痛,還有11例出血。

1.2 檢驗診斷

采樣和菌株分離:收集32例患者糞便,主要采集患者腹瀉血型水樣便;可利用無菌棉拭插進患者直腸3到6厘米采樣,也可直接對患者新鮮血性大便進行采樣;采樣量最好是4到6毫升;無需采集太多的成形便,糞便量拇指末節大小即可。糞便采集到提供檢測的時間應控制在12小時以內,所得到的采樣應置于卡里-布萊爾半固體培養基內,及時送予實驗室檢測;按時更換培養基確保培養液足夠新鮮。規范完成樣本檢驗單,對患者生活環境及臨床表現對疾病的影響進行著重記錄;送予樣本時要同時送予樣本檢驗單;患者入院觀察信息及臨床資料必須對應所供給的分離菌株。

樣本常規檢測:利用人眼觀察32例患者糞便上可看到的鮮血,同時通過顯微鏡監測患者糞便例內的紅細胞,白細胞。

增菌培養:把糞便接種在50ng/mlCefixime及40μg/ml萬古霉素的胰酶大豆湯里,待增菌四小時以后實施分離。

2.結果

全部32例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患者中有16例感染病房患者;11例普通外科患者,3例泌尿外科和3例內分泌患者?;颊吒篂a、發熱、腸胃絞痛、便出血的例數及比例如下表1所示。

表1 32例患者腹瀉、發熱、腸胃絞痛、便出血狀況[n(%)]

3.討論

臨床中將大腸埃希菌分為普通大腸埃希菌和致瀉大腸埃希菌。普通大腸埃希菌屬于腸道中兼性厭氧正常菌群,因此不會對人體產生明顯影響;但隨著機體抵抗力減弱及其他病毒的入侵,就會由普通大腸埃希菌引出泌尿系統感染、呼吸系統感染、消化系統感染等腸道外感染。

已知致病性大腸埃希菌包含產毒素性、侵襲性、致病性、腸聚集性、腸出血性幾種,腸出血性包含200余血清型,比較流行的為O157:H7血清型。該血清型引起的爆發性流行與世界多個國家與地區。如在我國安徽省爆發的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疫情,經分析為O104:H4血清型,其基因有80%源于O104型細菌,20%來自大腸埃希菌,該基因雜交變種,毒力較強,影響非常大。新型病原菌致病機制為患者體內產生志賀毒素,即Vero細胞毒素。志賀毒素對腸道產生作用,引起腹瀉,表現為腸粘膜出血及水腫,造成細胞損傷。志賀毒素與痢疾菌毒素性質類似,是引起腸出血與溶血尿素綜合征的重要因子,對腎臟血管內皮細胞會產生更大毒性。臨床中,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可以造成急性出血性腹瀉及出血性結腸炎等。引起的并發癥包含膽囊炎、胰腺炎、腸穿孔、肺炎、闌尾炎、肺水腫、出血性膀胱炎、心肌損傷及神經癥狀等。嚴重的可引發溶血尿毒綜合癥。以往流行的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發生溶血尿毒綜合癥的概率不足10%,以青少年兒童及老年人居多,潛伏期為三至四天,患者出現低熱、腸絞痛、血便等,伴隨嘔吐癥狀。發生溶血尿毒綜合癥的患者表現為微血管異常溶血性貧血、少尿、無尿或血尿,血小板較少、皮下黏膜出血及腎功能減退等,嚴重的可快速造成腎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特別注意的是抗生素的應用使菌體裂解釋放出更多的志賀毒素,容易引起溶血尿毒綜合癥及菌群失調等,為治療帶來困難。

在本次檢測中感染病房檢出大腸埃希菌的比率最大,這些患者都伴有發熱、腸胃絞痛、腹瀉、便血等癥狀。大腸埃希菌的樣本大都由患者糞便檢測而出,但在注入尿、痰中也會檢測出一定的大腸埃希菌,有些患者的腦脊液、腹水、胸水中也能檢測到,由此可以看出大腸埃希菌不會確定的寄存在腸道外組織中,它可以通過人體多個部位的生存繁殖來引發其他病癥,所以外科病房檢出率僅次于感染病房,之后才是泌尿科和內分泌科。這即表示在自身生活環境、條件、規律的影響下,部分患者由于體質較差會在感染血性大腸埃希菌后引發其他疾病。當檢測完外科病房后要同時檢測泌尿科和內分泌科,以防止大腸埃希菌在別的器官產生感染。由本文可以得出大腸埃希菌除了引發內源性感染外還可能引發醫院的感染,治療出血性大腸埃希菌必須嚴格實施消毒和隔離措施。

要嚴格控制抗生素在治療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中的使用,有研究證明在抗生素的作用下菌體會進行大規模的分解擴散,從而促進志賀毒素在菌體中釋放,這會進一步引起HUS的出現。目前治療出血性大腸埃希菌病灶主要通過補充電解質、調節腸道菌群、輸液等手段進行,其中使用磷霉素進行出血性大腸埃希菌的治療是一種新的研究方向,各個醫院可以朝著這個方向研究,力求盡快研究出治療出血性大腸埃希菌的有效方法。對于重癥患者,應當通過輸入血小板及濃縮紅細胞,或者血液透析來處理,充分利用蛋白酶抑制劑的抑制作用并隨時監測患者腎功能情況,有必要的話也可實施腎抑制或切除術。必須做好患者的環境管理工作,在提升病情認識的同時注重疾病的預防管理。

此外,由于家畜體內存在著大量大腸埃希菌,農村就成為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的集中發生地。家畜糞便是農民用來進行農業灌溉的主要方法之一,這就使得農作物受到一定的大腸埃希菌污染,其次蔬菜、瓜果、蛋類、肉制品也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有關資料顯示,生食水果及蔬菜是引發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患者之后會出現腹瀉、腸胃絞痛、便血的原因所在。因此,為了避免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的發生,醫院應當積極做好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監督工作,通過教育和宣傳提醒人們做好必要的清洗和消毒處理,飯前便后勤洗手,不隨便飲食生水。此外人類個體之間也會產生疾病的傳染,這主要是通過糞便及日用品的傳遞所引起的,所以我們必須做好食品用品的衛生管理,在積極宣傳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時有效避免新型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

感染科、外科是大腸埃希菌分布的主要場所,此外,內科與肛腸科也存在著一定的大腸埃希菌。對此,感染科和外科的醫生應當充分考慮和注意大腸埃希菌患者的細菌感染狀況,通過研究患者體內細菌的實際耐藥性,來促進患者疾病的治療。綜上所述,感染科和外科是大腸埃希菌主要集中的地方,由其糞便標本所分離的細菌也最豐富,科室醫生應當注重治療、觀察、飲食調節的綜合應用,從而有效的控制患者疾病狀況,促進患者疾病快速康復。

參考文獻

[1]王金良.產志賀毒素腸聚集性大腸埃希菌感染的檢驗診斷與防治.實用檢驗醫師雜志,2011,3(4):195-197.

[2]王金良.新型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的檢驗診斷與防治.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29(4):337-338.

[3]李丹丹,徐義剛,等.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0157:H7實時熒光定量PCR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中國畜牧獸醫,2014,41(7):81-84.

[4]韓善橋,趙曉航.大腸埃希菌和大腸菌群測試片在細菌感染檢測中的應用實驗研究.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4,22(4):462-464.

[5]劉曉岑,金玉娟,等.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雙重實時熒光PCR檢測方法的建立.現代預防醫學,2012,39(7):1726-1729.

【中圖分類號】R5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23-0056-01

猜你喜歡
診斷
智能變電站設備診斷與狀態監測技術研究
針對代謝標志物的分子探針設計與合成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法醫尸檢中生前傷檢驗的研究
常見羽毛球運動軟組織損傷及診斷分析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淺析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的運行診斷及其調試
PLC在數控機床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