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民間文獻看晉商的婚姻生活
——以晉省中部為中心的考察*

2016-02-02 02:28殷俊玲
社會史研究 2016年0期
關鍵詞:晉商商人

殷俊玲

晉商創造了“匯通天下”的輝煌,但這輝煌背后卻有著數不盡的酸甜苦辣,其中晉商的婚姻生活就是一曲曲充滿悲情的凄婉之歌。這樣的悲情正史鮮見記載,而筆者所見的晉商書信、晉商雜記、晉商詩文、家譜、墓志銘、日記、竹枝詞、民間歌謠、祁太秧歌、地方小報等民間文獻則勾勒出一幅幅晉商婚姻生活的鮮活畫面,再現了晉商婚姻生活中不為人知的苦樂悲歡。

一、渴望嫁作商人婦

在晉中,棟宇云連,商人云集。春風滿面的商人為鄉民引頸以望,流光溢彩的商家生活牽動和吸引著人們,以致男兒一出世,母親就在搖籃曲的呢喃吟唱中予以傾情誘導:

俺娃娃親,俺娃娃蛋,

俺娃娃大了捏藍炭①“藍炭”是指煤炭中未燃盡的炭,“捏藍炭”是指過去窮人去富家倒出去的煤渣中撿藍炭以作燃料,撿炭的孩子們經常從頭至腳滿身煤灰。,

捏不下藍炭吃不上飯。

俺娃娃蛋,俺娃娃親,

俺娃娃大了走關東,

深藍布,佛頭青,蝦米海菜吃不清。②劉文炳:《徐溝縣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14 頁?!俺圆磺濉笔菚x中方言,即“吃不完”。

在夏夜的納涼和冬日的消磨中,母親把灰暗與明艷強烈對比的貧富兩種生活以輕歌慢吟的形式呈現給孩子,飽含著長輩對兒孫從商的熱切期望和對商人生活的無限向往。

對女兒自然不能有“走關東”的指望,但女兒嫁作商人婦,就可以同樣享有“蝦米海菜吃不清”的富裕生活。因此,女子的擇偶天平非常凸顯地向商人傾斜,這樣的熱望在對女子教育的兒歌中撲面而來:

咚咚喳,娶來啦,

俺女兒不嫁啦!

不嫁你那掏糞的,

不嫁你那砍地的,

俺要嫁的是字號里的掌柜的?、凼分倚拢骸镀竭b覽要》(內部刊?。?,山西新聞出版局內部使用圖書準?。?998)第12 號,第172 頁。

平遙流傳的一則故事也反映了女子擇婿的這種情感指向。平遙鼎鼎大名的日升昌票號伙友人人富足,個個風光,以致當地姑娘夢寐以求嫁個日升昌的人。城東一農家女花容月貌,一心想嫁給日升昌的人。她的父母也懷有同樣的心思,但苦于門不當戶不對。他們的心思流露后,好利而狡猾的媒人就找了一名男子,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番。媒人又問女方父母:“你女兒可愿意嫁給日升昌跑碼頭的?”女方父母一聽,大喜過望,忙不迭答應了這門親事。不久,便把女兒嫁了過去。新婚半年,新娘只見男人早出晚歸,身上總是沾滿泥土,卻總不見男人遠出,終于忍不住問道:“你何日動身去碼頭?”男人說:“我不是日日到碼頭嗎?”新娘問:“碼頭不是在很遠的地方漢口嗎?”男的說:“那是水碼頭,這是旱碼頭。不過,我還是老實告訴你吧。我確實在日升昌干過,但我是在日升昌的‘馬頭’干過泥瓦匠?!痹瓉?,“馬頭”與“碼頭”同音,在當地方言中是指“屋頂”,媒人以此騙了姑娘。新娘這才明白自己嫁了個“泥腿子”,氣得差點上了吊。①裴梅琴、鞏致平:《平遙龜城八卦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3年,第225 頁。這個故事雖是個別,但也可看出其中所反映的普遍意義。

女子樂于嫁作商人婦,從榆次巨商常家的婚姻史中也可見一斑。據《常氏家乘》記載,常氏第十世時,男子續娶的都是“孀”或“婦”;第十一世時,男子續娶妻子中,“孀”或“婦”占三分之二,“女”占三分之一;第十二世時,續娶妻子中,“孀”或“婦”占三分之一,“女”占三分之二;第十三世時,續娶妻子中,“孀”或“婦”占五分之一,“女”占五分之四。于此可見,常家四代人,男子續娶妻子中,已婚者越來越少,未婚女子的比重則越來越大。這一事實透漏出的信息是:隨著常家經商發跡,男子婚娶愈來愈容易,即使是續弦,也有許多未婚女子樂意從之。

雖然囿于資料無法得知其他富商家族的婚姻實態,但可以推想,這絕不是個別情形。

由于商家的優越地位,許多容貌姣好的女子都優先嫁作商人婦,以致日本人對商業中心太谷有如斯印象:

太谷的居民,無論男女容貌全都極為端正,女的多是美人型?!@其中的原因,只要查閱太谷的歷史,就很容易理解,太谷曾是中國最早的在山西的金融、經濟中心。①候振彤譯編:《山西歷史輯覽》,山西省地方志編委會辦公室,1987年,第296 頁。

二、不盡的相思愁怨

生活的錦衣玉食,流光溢彩使女子渴望嫁作商人婦,也使商人婦得意自豪。但實際生活中,商人婦卻始終縈懷著農家婦不曾有的相思愁怨。丈夫走外遠出,妻子獨守空房,終落得兩地茫茫不見影,只剩淚長流。

曾在太谷富商趙鐵山家中任塾師的一位文人在《秋閨怨》中就生動細膩地刻畫了寂寞惆悵的商婦形象:

空庭寂寂露升寒,欲依闌干覺袖單。

香盡不知爐已冷,雁鳴猶向月中看。

閑將玉杵殷勤搗,坐對銀箏未忍彈。

長夜無端風又起,憎他花影動姍姍。

轉眼新秋又暮秋,美人清思怕登樓。

風斜雨細千行淚,葉落花飛萬種愁。

鏡里鴛釵橫欲倚,梁間燕子去難留。

黃昏只自垂簾坐,惆悵年華似水流。②段志先:《友山書屋吟草》,光緒甲辰年抄本。

孤獨寂寞的婦人于“空庭寂寂”中看著花影搖動,禁不住“千行淚”,“萬種愁”,“年華似水流”的傷感充溢心頭。

當地文人的詩集中有許多“閨怨”詩,反映了“閨怨”的普遍和突出。如曹潤堂、王錫倫等人的詩集中就有不少此類詩作,道出了婦女的無限離愁:

芳時寂寂掩重門,夜靜依稀見淚痕。

如此花光如此月,更無人在總銷魂。

小檐長日繡簾垂,清困腰肢出戶遲。

心事莫將鸚鵡說,自家愁緒自家知。

羅幃消受杜蘭香,容易西風玉露涼。

君似牛郎儂織女,天河兩岸各家鄉。①王錫倫:《怡青堂詩集》卷8《閨怨》。

這樣的事實,在當地民歌中也多有反映。介休民間歌謠《想哥哥》就描繪了一個未婚女子對離鄉從商的心上人的思念:

剛過正月你就起了身,

扒撂下俺一個孤棲人,

圪塄堰底下你摟住俺的腰,

說是掙下票票給妹妹捎。②《介休民間歌謠集成》,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汾州小調《繡荷包》則對商人夫婦的離與聚作了生動細膩的描繪:

二姑娘生在汾陽城,

尋下個丈夫是買賣人,

常年在省外,

叫奴們時時刻刻掛在心。

離家好幾春,

家書捎幾封,

難道說奴們想念你,

你就不想奴們?

待捎書人來到,二姑娘高興地迎進家中,問長問短:

先問買賣好,

再問俺男人,

他為何出去好幾年,

好歹不回城?

捎書人開口道:

大掌柜的不在鋪,

二掌柜的不能行,

你男人辦事有本領,

明年算大賬,

必定開股份,

你再等上一兩年,

定能轉回城。

二姑娘滿腹愁怨,卻只能在心中低語:

八月十五月兒圓,

家家戶戶慶團圓。

看起來—

在外的人兒回家實在難。

年年七月七,

牛郎織女能相會,

只有咱在外的人兒呀,

一年四季難得回。

待到男人回家中,二姑娘先是“驚喜口難言”,接著是“打對面坐下淚汪汪,不言不語光是看”,隨即“嗚嗚咽咽開了口”:

叫聲郎君可聽見,

你在外一走已三年,

你不想奴們,

奴卻把你惦。

面對嬌妻的嗔怨,二姑娘的男人又遞手絹又拉手,一吐相思之苦,并歡喜地拿出給妻子的禮物:

今年柜上的買賣好,

捎回些珍珠和瑪瑙,

捎回人參好幾根,

捎回狐皮大氅貂皮襖。

穿在俺妻的玉體上,

大街市上走一遭,

這個看,那個瞧,

寒冬臘月一點也不涼哨。①《繡荷包》(王文恒唱述,劉瑞祥整理),汾陽縣志辦編:《汾州采風集》第2 輯。不涼哨,山西方言,是“不冷”的意思。

這首汾州小調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一對商人夫婦離別的無盡相思與相聚的無限喜悅??梢哉f,它是千千萬萬晉商家庭離聚的生動寫照。

筆者見到一個無名抄本中有一封“與夫書”,是妻子對久不回家的丈夫的傷心傾訴:

賢夫李貴榮臺前:當日離家之時,曾對妻言,多則一年而歸,少則半載而還,今經一十六載,并無音信回來。夫呀!你好比竇老送嬰孩,一去而不回來。雙親倚門常常望,奴家晝夜掛心懷。君亦是讀書之人,豈不知孔子有云: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今聞你買賣重重得利,何必苦苦的貪財?!蜓?!你不念父母養育之恩,不念糟糠之妻,豈不聞孟子有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豈不知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意,馬不豈(欺)母,禮也;小雁中(終)日成雙,可矣。人而不如烏乎?夫呀!你只圖與人快樂,那知誤了自己根苗。白日游花街,夜宿柳巷,迷亂不星(醒),自稱風流;只圖眼前快樂,豈知青春不久。今母舅上去,帶去縐綢荷包一個,白綾手絹一條,內藏家書一封,此妻對燈親寫,愿夫主仔細一觀。汝就是鐵石心腸,也該垂淚而還鄉;你若不還,奴必拋公婆自縊而亡,妻洛(落)得賢良二字,夫得臭名難當,還想叮嚀囑咐,無奈紙盡而筆干。②《書信雜記》(手抄本),筆者收集,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藏。

字字句句,情真意切,表達了商人婦對丈夫的思念和苦盼,真是悲情滿心,柔腸寸斷,同時又交織著從心底涌出的不盡怨恨,一個愁腸百結又力圖反抗的商人婦形象躍然紙上。

在一封書信活套中,有商婦對在外經商的丈夫的哀怨傾訴,商婦孤寂的心脈似可觸摸。信中“家室猶如冷廟”之語,讓人仿佛看到形單影只,獨守空房的商婦滿面愁思。在這封書信活套末尾,還附有一首極具哀怨的詩:

夜伴孤燈兩淚流,幾番青春幾番秋。

堂上翁姑添白發,轉叫妾心日夜愁。

嫩蕊嬌蒼君先采,殘枝敗葉無出頭。

妾身將欲尋自盡,只恐君回不見奴。①《契約雜記》(手抄本),筆者收集,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藏。

這種書信活套的出現,本身已證明商婦的離愁別怨已然十分普遍。

丈夫數年不歸,年輕的媳婦既要忍受孤獨,又要侍奉公婆,心中滿腹憂傷,遂流露出嫁作商人婦的無限悔與恨:

悔不該嫁給買賣郎,

丟下俺夜夜守空房。

要嫁還是莊稼漢,

一年四季常作伴。②曹振武:《晉商習俗》,李希曾主編:《晉商史料與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88 頁。

還有無數的商人客死異鄉,也因此有了無數的商人婦不盡的念想化為烏有,只留下青燈孤影暗垂淚,芳華虛度紅顏衰……

思念的淚水不僅僅在女人心頭流淌,在離鄉走外的男人心里,也充溢著同樣的離愁別緒:

半截翁,栽蒜苔,綠綠生生長上來。

兒出門,娘安咐,隔著門縫看媳婦:

白白臉,黑頭發,梳得油光戴的花。

越看越愛舍不下,不如在家種莊稼。①曹振武:《晉商習俗》,李希曾主編:《晉商史料與研究》,第487 頁。

晉中民謠《白馬白馬》中也有類似傷懷的表達,同時又飽含著“走外人”對嬌妻的牽掛與擔憂:

白馬白馬上上鞍,

親家朋友送盤纏。

上馬囑咐親爹娘,

妻兒年小擔待她;

上馬囑咐親姐妹,

同床睡,同床起,

通火坐鍋全靠你;

上馬囑咐小妻兒,

少穿紅鞋少站街,

你管你,門又高,狗又乖,

什么閑人敢進來?②曹振武:《晉商習俗》,李希曾主編:《晉商史料與研究》,第487 頁。

難以割舍年輕的嬌妻,更憂慮妻子的孤單寂寞,千般愛,萬般慮,一齊涌上“走外”人的心頭。

筆者見到一個可能是唱本之類的無名書,其中有商人出外時一番內心獨白:

都說此去能發財,又說此去會賺錢;父母喜,妻子歡,忙忙碌碌洗喜衫,借借貸貸湊盤纏。未出門,心喜歡,腳戶一到心又酸??匆娖拮与y割舍,看見父母又年殘。抖擻精神拭淚眼,拜罷父母出高堂。①《無名抄本》(手抄本)。

這番獨白道出了商人即將從商時的滿心歡喜,同時又表達了商人離家時的依依不舍和心酸無比。

無數商人婦情感寂寞,于是有許多婚外情的故事發生,甚至釀成慘事。

平遙縣段村鎮張莊村民國時發生了一起命案:趙文生在靈石靜升做買賣,他的前妻吳氏早逝,留下一個女兒花牛,趙文生繼娶史國巧為妻。趙文生走后,史國巧與一位來賣鹽的后生關系密切。二人的來往被小女花牛發覺后,他們便把花牛殺害,假稱暴病身亡。趙文生回家后就向縣衙報了案??h衙經過審訊,最終將史國巧處以絞刑,賣鹽的被判死刑。后來,打蓮花落的人將此事編成《張莊案》:“趙文生老婆史國巧,圈下奸夫賣鹽小……”②張春國、張春杰:《一個被判絞刑的女人》,冀太平主編:《縣衙說古》(內部交流)。

筆者在晉中鄉間調查時也聽到過許多類似的故事,有的遠近轟動:祁縣南莊村一個商人婦與本村一男子相好,兩人經常在家中私會。一天,在外的丈夫突然回到家中,情人忙藏于柜中,想待機而逃。不料,第二日商人仍未出門,商婦情急之下,便與情人把丈夫合謀害死,丟入井中。后來事情敗露,商婦被釘死在城墻上示眾,其情人則被斬首示眾。情狀之慘烈,令人駭然。③祁縣城內楊立仁口述,2003年9月。這樣的慘事雖然不在多數,但商人婦的婚外戀則是屢見不鮮。

反映晉中鄉土生活的祁太秧歌中,有許多是關于商婦與別人發生戀情的故事,如《做涼襪》唱的是一位商婦為情人做涼襪:“奴家的男人走關東,把奴寄住在北洸村。小奴家,一十八,外號人叫細吃喝,給奴家相好的哥哥做涼襪”④《祁太秧歌劇本薈萃》(手抄本),《做涼襪》。?!蹲鰮Ф嵌恰分v的就是商人婦與寄住的房客產生私情,為他做“摟肚肚”:“奴男兒,在直隸,家中留奴獨自己?!豪镒〉脗€姓王的,長得不大真精干,年紀小,二十幾,時時刻刻奴結記,將大洋貼給他親口愿意”①《祁太秧歌劇本薈萃》(手抄本),《做摟肚肚》。。

盡管秧歌中的說唱離真實生活還有一定距離,但大量存在的此類秧歌曲目以及它流露出對商人婦婚外情感的認可,顯示出俗世對商婦孤寂生活的某種同情和理解。

三、缺子的煩惱

晉商或是長期在外,或是客死他鄉,以致無兒女的很多,這成了商家的一大煩惱。

衛聚賢在《山西票號》中就指出,晉商“一概出外不準帶家眷,回家以三年為班期,若住云南、新疆等處,路途太遠,六七年不得回里,所以住票莊者,缺乏后嗣之人居大多數”②衛聚賢:《山西票號》,臺灣說文社,1977年,第316 頁。。如著名的大盛魁商號遠在蒙古等地,三年一次的探親根本無法保證,故當地人說,大盛魁的掌柜沒兒女的多,買兒女的多。③田際春、劉存善等編:《山西商人的生財之道》,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90 頁。

在許多商人家信中,都有家人勸在外經商的兒子回家生子,以續香火的事。妻子給丈夫的信中就有生子的期盼:

百歲光陰,屈指過半矣。你高堂雙親年邁,室中弱媳欠嗣。為人子固宜遠游若是之遠呼?第不思仰事俯蓄將誰是資?圃園耕種將誰是托?此亦猶之可也。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之說者,不可不知也。④《書信》(手抄本),侯生蔭記。

舅舅給外甥的信中說:

自你出外生理,不覺數載光陰?!覂扔讒D,子女無一。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有子無孫,時刻憂心。銀錢自有命定,非人所能強為。倘若客中稍暇,即可急速旋里,家中居住一年半載,再出外生意未遲。①《書信》(手抄本),侯生蔭記,筆者收集,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藏。

母親給兒子的書信中,也有同樣主題的表達。在一封“母寄子”的書信活套中,母親言辭切切,懇請兒子回家娶媳生子。

由于這一事實的普遍存在,汾陽民間便流傳有《孩兒窩》的故事。汾陽“向陽匣”有一險峻山崖,山崖上有一奇怪的石洞,人們稱之為“孩兒窩”。據說,凡是能將石子扔進石洞又蹦出的人就可生養男孩,扔進去蹦不出的可生女孩,過路的人都要向石洞扔石子。傳說汾陽過去有位叫李栓的漢子,養著幾只駱駝,專門為商人跑長途販運?!跋蜿栂弧笔撬W叩牡胤?,這里山高溝窄,路不好走,商人們怕強盜打劫,路過這里時總要催打駱駝快走。駱駝累出汗來,被夾溝的陰風一吹,難免生病。李栓心疼駱駝,但又不便說出。一次路過此地時,他忽然心生一計,便將領頭駱駝牽住,對后面的商人說:“掌柜的,想不想回家生個兒子?”商人已年近四十,膝下無子成了他的一大心病。聞聽此言,商人便從駱駝上下來。李栓便將石洞說成是送子娘娘用佛手點化而來,并給商人撿了一塊石子讓他扔。商人連仍幾次都不能進,但他求子心切,聲言扔不進去決不罷休。李拴心中暗喜,便牽著駱駝悠自往前走……從此,“孩兒窩”的說法便流傳開來。②王希良口述,2002年10月。

這個故事的產生,是與商人無子的現實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的。沒有商人生子的現實隱憂,也就不會有“孩兒窩”故事的產生和流傳。

在這樣的憂慮中,本來在商號中可以繼續工作的店員,竟有辭號回家的,原因就是要回去生個一男半女。如日升昌票號職員“映斗記因缺子,辭貿出號”③黃鑒暉等:《山西票號史料》,山西經濟出版社,2002年,第1086 頁。。鼎鼎大名的日升昌,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而映斗記竟因缺子而辭號??梢娪扯酚浬拥目逝问嵌嗝匆笄?。

這種情形的存在,使得當地商家過繼子嗣的現象非常普遍。在當地契約類活套中,過繼子嗣的契約屢見不鮮。以下是一份文氣濃郁的過繼兒子的契約活套:

繼嗣文約

立過繼文約人△,今因胞(堂)兄弟△年高乏嗣,爰請親族將己親生兒子名△,繼胞兄弟為子,因思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堂前嬉戲,敢云具萬種之才,膝下言歡,不過承先人之桃。自今以往,坡公之萬事已足,韋子之一經可傳。撫養提攜,吾兄之力;教誨式谷,吾兄之功,不待言矣??挚跓o憑,立文約永遠存照。①《契約雜記》(手抄本)。

還有的由于本族沒有可繼之子,于是就從別人家買來,以頂門立戶,因而賣子之事屢有所見。請看一份賣子約的活套:

賣子文約

立賣子文約人△,情因家下饑寒,無以遂生,無奈將親生兒子名△,幾歲,夫婦商議,合同族長△等,托中人說合,情愿賣與某名下為子,當日受恩養銀若干。日后撫養成人,與伊婚娶,生不歸宗,故不歸墳,與賣主無干;倘風水不虞,系屬天命,與買主無干。誠恐口無憑,立此以為永遠之照。②《契約雜記》(手抄本)。

無數商人外出,且常年不歸,使得商人之家缺子現象非常普遍?!斑h行而不歸者增多,致人口之數銳減”③劉文炳:《徐溝縣志》,第73 頁。,當地文人劉文炳的話道出了當地這一特殊現象及其所產生的社會后果。

四、脆弱的生命

晉商婦的生命往往是脆弱的。

首先是許多商人家庭中女子不事勞作,致身體孱弱?!芭喕?,其父母多要男家必有廚仆,可以不勞而食,謂之‘活世’”①劉文炳:《徐溝縣志》,第303 頁。,許多女子都羨慕這樣的“活世”,而商家就是女子“活世”的理想世界。

但理想的生活帶來“活世”的同時,阻礙身體健康的陰影也隨之而至:“非農之家,婦女針黹之外,終日無事,漸至于弱?!雹趧⑽谋骸缎鞙峡h志》,第303 頁。時人劉文炳的話道出了商婦的健康問題。相比而言,“河北、山東之寄縣境者,其居室湫隘,然婦孺老弱,無冬無夏,時曝于日,且勞苦實甚,故其人較強而有力”③劉文炳:《徐溝縣志》,第303 頁。。

的確,不勞作或少勞作,使得婦女身體缺乏鍛煉,體質下降。民國時北京協和醫院馬士敦等醫士的論文中就記述了這一現象:“骨軟化病最流行于山西省中部一帶,尤以上等及中等社會之婦女少工作及不多見陽光者為多?!雹軇⑽谋骸缎鞙峡h志》,第303 頁。這種骨軟化病俗稱為“腰腿疼病”。馬醫士指出,這一疾病流行于晉中婦女中,其致病之因是由于婦女少勞作,不曬太陽,而晉中正是商人云集之地。確實,在過去,“財主家的女人,南頭往北頭還得坐上轎車”⑤《太谷縣新區上莊村婦女工作調查材料》,《太谷縣婦女運動史》第1 輯,第94 頁。。筆者在鄉間調查時聽當地人說,太谷大商家的小姐從一個院子到另一個院子,還要用手遮著臉,說是太陽晃眼??梢韵胂?,由于總是不見太陽,乍一見,自然覺得晃眼。在這樣的深閨大院中,太太小姐們大都嬌嬌滴滴,弱不禁風。

平日里身體嬌弱,不好勞作,易致疾而死;有孕在身時更是懶于活動,因而難產現象十分普遍,這就又導致了大家庭婦女死亡率的提高。

其次,心中郁悶,更易致病。商婦相思的淚兒長流,情感的孤寂難訴。時人有言:“十縭九別,大家庭之易至抑郁”①劉文炳:《徐溝縣志》,第62 頁。,而郁悶無疑有礙健康。同時,商人婦雖然有比農家婦的優越,但也有富家的諸多麻煩。因為富裕之家往往是同居共財的大家庭,由于家庭成員的利益各自不同,妯娌之間,妻妾之間,婆媳之間,有著難以理清的矛盾。因而,生活在這種大家庭中的婦女內心充滿了更多的猜忌和怨恨。所以說,商婦心中的千愁萬緒,纏繞成了難以解開的死結。在這樣的情境中,極易憂郁成疾。

對于此種情形,時人劉文炳有言:“家室愈為富麗,致疾之機愈多?!雹趧⑽谋骸缎鞙峡h志》,第303 頁?!霸谛睦砩蠄D安逸而習奢華,心狹隘而多垢誶,婦女神經十九衰弱,致疾為易?!雹蹌⑽谋骸缎鞙峡h志》,第62 頁。

以榆次常家為例,隨著商業繁盛,家業興旺,常家婦女的壽命卻日漸縮短?!度迳坛<摇分杏浽?,常家妻妾壽命第十世68.8 歲,十一世50.4 歲,十二世43.4歲,十三世34.7 歲。十三世比十世壽命幾乎縮短了一半,十三世的妻妾壽命72% 的在40 歲以下。常立政娶了六位妻子,壽命都很短:賈氏16 歲,楊氏25 歲,喬氏20 歲,王氏34 歲,孟氏31 歲,孟氏26 歲。常立卓的六位妻子也是過早離世:賈氏16 歲,武氏28 歲,楊氏22 歲,牛氏20 歲,賈氏21 歲,杜氏38 歲。常際春的五位妻子杜氏23 歲,許氏17 歲,胡氏24 歲,趙氏18 歲,趙氏32 歲。常運藻妻張氏18 歲,曹氏18 歲,韓氏21 歲,李氏20 歲。這樣的情形在常家所在多有。④程光、梅生:《晉商常家》,第83 頁。她們絕大部分是因病或難產而失去年輕的生命。

其他晉商家族中也存在同樣情形。太谷富商曹敬軒回憶往事時說,曹家姑娘不長命,姑娘大都沒有活過三十的。⑤曹敬軒口述:《有關曹家情況》,1984年7月,太谷縣志辦公室藏。太谷巨商曹培德墓志顯示,曹培德的祖父先后娶過孟氏、侯氏、武氏、吳氏、杜氏,其父先后娶楊氏、程氏、杜氏、楊氏,其妻楊氏、劉氏、妾王氏、任氏在曹培德57 歲死時也都先他去世。她們都是年輕時就早早離世。①《太谷縣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78 頁。太谷富商王燮堂在他53歲的生涯中就先后娶了姚氏、李氏、汪氏、汪氏、武氏五位妻子,她們都先他而去②《太谷縣志》,第780 頁。。祁縣喬家富商喬致庸娶過六位妻子。祁縣塔寺村富商劉偉先后娶過八位妻子,有七位在年輕時就死去。③《塔寺村史》,1965年(油印本)。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對于商家婦壽命短這一事實,筆者在鄉間田野考察中聽到諸多說法:“商家老婆病多”;“享福不可太過,否則就壓不住,壽命就不長”;“他們不干活,吃穿精細也不行”。眾口一詞,都反映了商人婦壽命短的事實。商人婦有時還要面對難以想象的另類摧殘:“兒子走外不在,公公就要強奸媳婦,兒媳不從,公公就虐待和苛刻兒媳?!雹堋掇r村婦女問題匯報》,《太谷縣婦女運動史》第1 輯,第 135 頁 。這樣的事雖屬極端,但也反映出晉商婦要面對普通農家婦不曾經受的心靈折磨。

由此看來,商婦生活的特殊性,使得她們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受到了損害和威脅,生命較農家婦脆弱得多。

總之,浩浩蕩蕩的晉商隊伍造就了晉商的輝煌,也因此造成了無數缺損家庭的存在,從而使無數晉商的婚姻生活充滿了無奈與苦澀,演繹出無數哀怨凄婉的人間故事,于此也使我們看到晉商的輝煌是無數人以酸苦和眼淚奠基,實屬來之不易。

猜你喜歡
晉商商人
浙商理念挖掘開發晉商資源
河北新發地的新生代晉商故事
榮欣堂:傳承晉商飲食文化
傳承晉商精神 再創時代品牌
晉商自主品牌|晉善晉美酒業
言而無信的商人
商人服象與象之分布
威尼斯商人
商人心中的能源夢
晉商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