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盛元票號的日本分號與東亞的國際金融

2016-02-02 02:28佐藤淳平
社會史研究 2016年0期
關鍵詞:分號神戶票號

佐藤淳平

緒論

合盛元原為山西祁縣的茶莊,道光十七年(1837)改為票號。因為20 世紀初葉其在日本設有神戶分號與東京辦事處,與日本頗有淵源。

20 世紀80年代以后,為了反對西方中心史觀,日本學者關注18、19 世紀亞洲區域間貿易,隨著貿易研究的深入,從事亞洲貿易的中國商人的研究也得到發展,華僑網絡的作用受到矚目。①代表性研究分別有濱下武志《近代亞洲的國際的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東京大學出版會,1990年)、《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巖波書店,1997年),杉原薰《亞洲間貿易的形成與結構》(ミネルヴァ書房,1996年),古田和子《上海網絡與近代東亞》(東京大學出版會,2000年)等。合盛元票號的日本分號也基本上可視為華僑網絡延伸的一個部分。但是這樣的華僑網絡研究因過于強調東洋的主體性,而往往將東洋和西洋視作二元對立的關系。而且有些學者批評指出,華僑網絡研究無意識地忽略了政治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且華僑網絡對市場的影響力方面稍顯欠缺歷時性的理解。②批評亞洲交易圈論的代表性研究為本野英一《傳統中國商業秩序的崩壞—不平等條約體制與會說英語的中國人》(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4年)。批評上述古田著作的是高村直助《開港后的神戶貿易與中國商人》(《土地制度史學》2002年第4 期)。因此本文以20世紀初葉合盛元進駐日本為例,不僅可以縱向探討其意義,還可通過分析中國、日本及歐美的銀行與華僑的關系,揭示出單純二元對立之外的歷史另一面。

迄今為止,衛聚賢、張正明、孔祥毅、楊志勇、金悅、立脅和夫、濱下武志、鄭惠仲等已對合盛元票號進行了部分考察。①衛聚賢:《山西票號史》,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年,根據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1944年版重印。張正明:《晉商興衰史》,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楊志勇:《日本第一家中資銀行:合盛元銀行在日史實考》,《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第2 期,《合盛元票號日本設莊、撤莊原因探析》,《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5 期。金悅:《近代晉商合盛元票號日本支店探微》,《日本研究》2011年第1 期。立脅和夫:《戰前期的在日外國銀行(上)》,《早稻田商學》第358 號,1994年。濱下武志:《19 世紀后半在朝鮮的華僑金融網絡》,載杉山伸也、顧琳編:《近代亞洲的流通網絡》,創文社,1999年。鄭惠仲:《晚清山西票號的投資活動研究》,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亞洲文化研究專攻東亞歷史社會專門分野博士論文,2002年。其中衛聚賢、張正明、孔祥毅、鄭惠仲從票號研究的角度,立脅和夫從在日外國銀行史的角度都提及了合盛元,但分析極為有限。楊志勇與金悅考證了合盛元進駐日本開設分號的時期和場所,并指出撤莊的原因是薄弱的資本和清政府對合盛元的資金、信息、法律方面支持的力度不夠。然而他們沒有考察當時的貿易結構與結算慣例,未充分闡明其在東亞國際匯兌市場內的定位。上述濱下的研究是從上海、仁川、神戶間三角金融的觀點分析從19 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朝鮮半島的華僑金融網絡,通過商品和金銀流通為中心的通商口岸間的關系理解東亞的國際金融,筆者的關注點與濱下有相似之處,但其研究主題始終是朝鮮半島為中心的華僑金融網絡,只是從相關聯的方面簡單地提及合盛元票號。因此,筆者將在本文中,尤其關注合盛元票號的日本分號開設時期,從當時上海、營口、神戶間關系為中心的貿易金融的觀點,闡明合盛元票號于東亞國際金融中發揮的作用。

一、合盛元票號日本分號的開設期間與目的

關于合盛元票號在日本開設分號的目的,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月五日兩江總督端方致外務部的咨文里,我們能找到同票號總理賀洪如的意見。②黃鑒暉:《山西票號史料》,山西經濟出版社,2002年,第329—330 頁。駐日前大臣楊是楊樞。他于光緒三十三年九月一日離任,當天李家駒到任。這件咨文是由端方請求外務部經由合盛元的上海分號匯寄出使日本大臣經費?!安槲覈蛑挥型ㄉ蹄y行一區,近來戶部、信成二銀行均甫開辦,然調盈濟虛,商界獲益,已非淺鮮。惜僅推行于內埠,未能增設于外洋。況我國人之在東西洋以及南洋群島從事工商業者實繁有徒,且近歲留學歐日之學生不下萬人,固無本國銀行,其存放匯兌無不仰外人之鼻息,困難雜出,惶恤漏卮。以視外人之經商僑寓于我國者,即此一端,便利與否,相去遠甚。職商有見于此,是以不憚艱阻,遴派妥人,新設本號之分號于日本神戶,照章呈由日官稟經日政府批準,業于本年四月三十日開業,定名曰合盛元銀行神戶支店。所以日支店者,明屬于本國舊有之商號,非特設也。幸蒙駐日前大臣楊及本管領事加意保護,僑商亦加優待,開業未久,信用甚堅,現又設立出張所于日本之東京、朝鮮之仁川等處。將來查看情形,尚擬推廣于西洋及南洋諸島,以期實業之進步,用便華僑之取求?!备鶕渌Q,他們進入日本的目的是為在海外從事工商業者和留學生提供存貸款及匯兌服務。關于當時的中資銀行,雖然已成立了通商銀行、戶部銀行、信成銀行三行,但其分行都在中國國內,尚無開設海外分行的銀行。因此在海外的存放款和匯款均通過外資銀行或者其他傳統的金融機構處理。在這樣的情況下,合盛元意圖先進入日本和朝鮮,將來再涉足東南亞和南亞,以便為華僑提供相關服務。那么合盛元選在神戶與東京開設分號,是否是為實現上述目的所作出的較為妥當的選擇呢?

關于當時的中日貿易,日本的主要口岸是橫濱、神戶、大阪。參照《對清貿易之趨勢及交易事情》,1907年神戶的中日進出口總額是56,760,217日元,整體占比達32.6%,大阪是47,809,922日元,整體占比達27.5%,橫濱是24,314,739日元,整體占比達14.0%,神戶的中日貿易額是日本所有口岸里最多的。關于對香港貿易,神戶的貿易額也遠超其他口岸。1907年神戶對香港的進出口額是14,923,838日元,這一金額大幅超過橫濱的2,584,198日元和長崎的1,300,535日元,整體占比為59.2%。①農商務省商務局:《對清貿易之趨勢及交易事情》,東京國文社,1910年,第5—6 頁。該數據包括對關東州的貿易額。又按照1907年的人口統計,居住在神戶的中國人是2301 人,占在日中國人的18.7%。①中華會館編:《落地生根—神戶華僑與神阪中華會館的百年》,研文出版,2000年,第398 頁。由此可見神戶是日本口岸里中日貿易的中心,在神戶從事貿易金融預期將獲得巨大收益。

另一方面當時東京有很多的中國人留學生。②關于在日中國留學生的代表性研究有實藤惠秀《中國人日本留學史》(くろしお出版,1970年),大里浩秋、孫安石編《中國人日本留學史研究的現狀》(御茶の水書房,2002年)。據1905年12月7日《朝日新聞》載,在東京居住的清國留學生是8000 余人,而按照1908年4月11日《神戶又新日報》中一篇《清國留學生的現況》報道稱,在各種私立學校學習的清國留學生是6235 人,其中在東京留學生是6025 人,昭示大半的中國留學生集中東京的情況。為此在東京設辦事處之舉,從為留學生提供方便的角度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其實參照日本的外交史料可以確認,1908年合盛元把京師大學堂在日留學生的學費以支票匯款。③外交史料館所藏檔案,檔案號3—10—5—3—5。因而神戶分號以貿易金融上重要性,東京辦事處以對在日留學生提供便利的方面,具有值得開張的條件。

關于合盛元的日本分號開張時期,雖然已經有楊志勇的論文,卻因為考察上很重要,筆者在此簡單再做介紹。按照在日本銀行的官方資料大藏大臣官房第三課編輯的《銀行總覽》,合盛元票號設有神戶分號和東京辦事處,神戶分號的設立日是1907年2月6日,東京辦事處的設立日是1907年4月17日。④大藏大臣官房第三課編:《銀行總覽》,第15 回,1908年,第416—417 頁??墒巧駪糁У甑脑O立日并非實際的開張日,而是批準營業日的可能性很高。其依據是1907年2月13日《神戶又新日報》中一則《清國人的銀行分號》的報道?!半S著日清貿易的發展,總號在安東縣的合盛元銀行申請了在市內海岸通二丁目設立分號,成為匯兌和留學生的金融機構。清國商人申樹楷為分號的經理,這次被認可了。這家銀行是在本縣的第一家清國人銀行?!彪m然合盛元總號在安東縣的信息是錯誤的,但這個消息大體可靠。安東縣在遼東半島的東邊,合盛元在當地設有分號。申請的地址是市內海岸通二丁目,這地址符合光緒三十三年十月五日的南洋大臣端方送外務部咨文中的清國銀行營業認可申請書的地址。

另一方面筆者認為神戶分號的開張日是1907年6月10日。其依據是1907年6月9日和10日《神戶又新日報》中的廣告。

開業廣告

今經大藏大臣批準新設神戶支店從本月十日正式經營銀行一般業務。因為本行在清、韓兩國要地已設有七十余處代理行,匯兌等尤為便利,敬請眷顧。①代理行代行票據、匯款、信用證的服務。

清國山西省 合盛元銀行

神戶市內海岸通三丁目三十一番邸 電話二十八番

明治四十年六月 神戶分號

經理 申培植

創 立 大清道光十七年 距今七十一年前

資本金 五十萬兩

公積金 六百五十萬兩

分號所在地 清國要地三十二處

廣告的地址是海岸通三丁目,跟申請書的地址海岸通二丁目不同。盡管經理的名字跟上述的1907年2月13日《神戶又新日報》中《清國人的銀行分號》不一樣,但申樹楷和申培植是同一人物。廣告中的資本金是五十萬兩,筆者認為這不是分號資本金,應是合盛元整體的資本金。按照《銀行總覽》,神戶分號、東京辦事處的資本金均是五萬日元。如果這個資本金折合當時上海匯率100日元=約85 兩,則為42,500 兩。合盛元票號的規??赡鼙容^小,比較其他的票號的話,五十萬兩的分號資本金稍顯多。按照衛聚賢的《山西票號史》,合盛元總號的資本金是十六萬兩,同一祁縣幫的大德通總號的資本金是五十萬兩。②《山西票號史》,第18、21 頁。

除這張廣告外,我們可以找到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月五日兩江總督端方送外務部的咨文,同年十月二十三日農工商部送外務部的咨文,同年同日外務部送駐日公使李家駒的咨文中登載開業日是光緒三十三年四月三十日,即1907年6月10日。①《山西票號史料》,第329—332 頁。又按照1907年7月9日《神戶又新日報》中的消息,為了慶祝開張合盛元打算同月10日在中山手通的中華會館內舉辦宴會招待該縣的官員。

關于關閉日期,按照《銀行總覽》,我們可以確認神戶分號和東京辦事處的關閉日期均是1911年7月28日。②《銀行總覽》,第19 回,1912年,第4—5 頁。

根據如上的考察,合盛元從1907年6月10日到1911年7月28日經營在日本分號,其期間是四年一個月左右。所以衛聚賢指出的因為民國三年總號的倒閉引起日本分號關閉的主張肯定是錯誤的。而且因為在日本分號1911年7月末關閉了,辛亥革命應該不是關閉的直接要因。那么為什么合盛元票號開張僅四年就關閉了呢?筆者認為關閉的要因可能是經營上的問題。所以于下節將考察當時中日貿易概況與從事貿易的中國商人的作用。

二、神戶貿易概況與中國商人

合盛元票號可能曾從事中日貿易的金融業務,因此筆者著重概觀從1907年到1911年的神戶貿易狀況。按照《神戶港外國貿易概況》,1907年的對清國進出口總額是56,760,217日元,這次于對英國的59,670,844日元,對美國的59,311,321日元,位居第三,但加上對香港的14,923,838日元的話,將躍居首位。這可昭示當時中國為日本的主要貿易國。③神戶稅關:《神戶港外國貿易概況》,1908年,第376—378 頁。1908年因為同年2月的二辰丸事件引起的抵制日貨和銀價暴跌,出口額大跌,進出口總額減至45,866,120日元,而1909年繼續貿易不佳,進出口總額是49,131,623日元,較上年微增,可是至1910年增加為72,435,019日元,1911年是70,144,711日元,超過抵制日貨前的水平。①《神戶港外國貿易概況》,1910年,第386—388 頁;1912年,第336—338 頁。該數據包括對關東州的貿易額。二辰丸事件是因為嫌疑走私武器,清朝官憲于1908年2月5日在澳門近海捕獲日本商船二辰丸,日本政府強硬地要求清朝謝罪和賠款,從而引起了中國人民的反日運動。吉澤誠一郎:《第二辰丸事件(1908年)與其地域的背景》,《史潮》新55 號,2004年。

1907年的對清出口額是30,165,347日元,主要出口貨物是棉紗、火柴、汽船及帆船、海帶、瓊脂、魷魚干等海產物。其中最多的是棉紗,為14,400,744日元,以下依次是汽船及帆船的4,385,550日元,火柴的2,284,876日元。進口額是26,594,870日元,主要進口貨物是棉花、大豆、豆餅,其中棉花最多,為13,683,255日元,以下依次為4,848,656日元的豆餅,1,620,993日元的大豆。②《神戶港外國貿易概況》,1908年,第379—387 頁。關于貿易收支,日本的順差達到3,570,477日元。1908年的出口額是20,722,680日元,進口額是23,932,655日元,日本的逆差達到3,209,975日元,1909年的出口額是25,873,037日元,進口額是23,258,586日元,日本的順差達到2,614,451日元,1910年的出口額是35,458,455日元,進口額是36,976,564日元,日本的逆差達到1,518,109日元,1911年的出口額是36,681,632日元,進口額是33,463,079日元,日本的順差達到3,218,553日元。③《神戶港外國貿易概況》,1910年,第386—388 頁;1912年,第336—338 頁。該數據包括對關東州的貿易額。這樣關于該時期的神戶港對清貿易收支,順差和逆差交替出現,大致呈均衡狀態。而1910年和1911年,棉紗、精糖、棉布的出口額和豆貨、棉花的進口額均大幅增加,促進了1910年以后貿易總額的恢復。

關于各口岸的貿易額,上海最多,達34,771,761日元,以下依次為大連4,170,847日元,天津3,688,874日元。關于貿易收支,雖然神戶港對華北、華中、華南貿易大部分出超,對東北的口岸即大連、營口、安東縣貿易都為入超,逆差額分別是1,285,897日元、2,145,458日元、474,882日元。如上所述,這一狀況反映日本進口大量豆餅、大豆、豆油等東北主要產品。④《神戶港外國貿易概況》,1908年,第387—388 頁。19 世紀的東北豆貨貿易大部分經由牛莊,但因為東清鐵路的鋪設,20 世紀初葉的豆貨集散地成為大連、牛莊、綏芬三地。對歐洲市場出口的增加也是當時貿易上的特征。1909年以后,盡管對漢口貿易收支變為逆差,但比較所有口岸進出口總額的話,漢口的貿易額很少,所以整體的貿易結構即對東北貿易的逆差和對其他地域貿易的順差沒有變化。

關于當時在神戶港各國人進出口貨物交易比率,1907年的進出口總額中清國人的占比是10.7%,位居第四,僅次于日本人的50.1%,英國人的16.5%,德國人的15.1%。出口貨物額中清國人占比16.1%,位列日本人的38.2%與德國人的20%之后,排在第三位。其中交易居多的品種是魷魚干、蝦、瓊脂等食品類與棉布類,分別占40.3%與39.6%。進口貨物交易額中清國人占比8.9%,排在第四位,僅次于日本人的55.8%,英國人的16.6%,德國人的12.8%。其中交易較多的品種是皮毛骨角類,占27.9%。①《神戶港外國貿易概況》,1908年,第531—542 頁。但是中國商人的進出口貨物交易占比呈逐漸降低的趨勢,1909年是10.3%,1909年是10.5%,1910年是8%,1911年是8.1%。②《神戶港外國貿易概況》,1908年,第531—532 頁;1910年,第533 頁;1912年,第534—535 頁。對此,《對清貿易的趨勢及交易事情》的記載如下:“我國的對清出口貿易迄至十幾年前基本上由清國商人壟斷,我國商人的直接出口甚微,不值得一提,近年隨著對清貿易的不斷發展,我商人的直接交易亦大幅進展,故清國商人的勢力漸漸地衰退?!雹邸秾η遒Q易之趨勢及交易事情》,第62 頁。由此可知,19 世紀90年代以前在日華僑承辦對清出口的大部分,其后日本商人的直接出口增加,貿易主體發生了變化。④籠谷直人:《亞洲國際通商秩序與近代日本》,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0年。他在該書中分析了19 世紀80—90年代的中日貿易。另外按照《神戶港外國貿易概況》所述,在神戶港日本人的進出口貨物交易額于1887年是2,988,482日元,僅占11.2%而已,但1897年是58,329,987日元,升至36%,1907年是165,374,215日元,高達50.1%。⑤《神戶港外國貿易概況》,1908年,第530 頁。其間日本貿易商和制造業者通過設立行會和托拉斯力圖挽回商權,這樣的壓力可能影響到中國商人交易額的減少。⑥《落地生根—神戶華僑與神阪中華會館的百年》,第119 頁。

但是從各個出口目的地考察各國商人交易額的話,我們又可以發現另一側面。1908年的對清出口額中清國人交易額是7,509,360日元,交易占比是37.2%,對香港出口額是3,327,639日元,占比32.3%,對海峽殖民地出口額是734,299日元,占比38.7%,對荷屬印度出口額是916,647日元,占比78.3%,對菲律賓群島出口額是496,959日元,占比32.9%,清國商人對亞洲的出口占29.8%,這僅次于日本人的45.7%。①《神戶港外國貿易概況》,1909年,第487—488 頁。這一數據昭示清國人在神戶港對亞洲貿易中的地位,遠比英國人和德國人重要。

在神戶的中國商人交易貨物中,很多面向香港和東南亞出口的原因在于神戶華僑中廣東幫的勢力極其強?!渡駪羟迳掏馍虪I業須知》記載的在神戶的中國人商店154 家,其中廣東幫是78 家,占整體的50.6%,三江幫是43 家,占整體的27.8%,福建幫是22 家,占整體的14.2%。②日華新報社編:《神戶清商外商營業須知》,日華新報社,1910年。徐附帶指出的是三江幫是指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四省人。廣東和福建是移居東南亞者很多的地域,神戶華僑中廣東幫和福建幫的人際網絡支撐神戶港對東南亞貿易。

如上所述,對清貿易額在當時神戶港的貿易中所占份額極多,加上對香港貿易額的話,列居首位。雖然清國人的交易額不如日本人,但處在僅次于英國人和德國人的水平,可以認為他們的存在不容忽視。尤其在對亞洲貿易的交易額中占據對外貿易的首位。這樣的情況對合盛元在神戶經營活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合盛元的金融網絡與東亞國際金融

具體而言,除神戶和東京外,合盛元還在何處設有分號呢?雖然上述的開業廣告中寫有在清國要地三十二處設有分號,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十月五日兩江總督端方送往外務部的咨文中寫有在二十余處設有分號,但實際上我們無法確認如此之多數量的分號。按照《支那經濟全書》來看,在清國二十一省里的分號地址是盛京、營口、東溝、天津、北京、上海、安慶、祁縣、開封、西安、漢口十一處,加上神戶、東京、仁川、香港,總共十五處。①東亞同文會:《支那經濟全書》第3 輯,丸善,1907年,第566—579 頁。營口是在遼河河口附近的通商口岸。天津條約規定牛莊開埠,但是因為河道淤淺大船無法進入,營口代替牛莊開埠,對外統稱牛莊。從分號的分布來看,合盛元的交易范圍集中在華中以北,尤其從在遼寧省擁有三家分號來分析,可以認為他們側重于東北的大豆交易。1907年11月14日《神戶又新日報》中有一篇《營口豆餅商的倒賬》可以證實合盛元與大豆交易的關系。其消息的內容如下:“因為營口豆餅商東盛和受到這次銀塊下跌的影響倒賬,當地發生了大恐慌,東盛和的債務是九百萬日元或者五百萬日元尚不清楚,根據當地清商的預想可能是四百萬日元左右。東盛和是營口的豪商,因為一天的制造量達到五千張,每月以裝載三千噸的船舶發貨三次,他的獨家基本上左右了營口的市價。然而這次突然倒賬的原因是因為銀價下跌影響到付款,為此我查詢對神戶的影響如何?有關東盛和的只是合盛元放款的約五萬日元,正金銀行放款的一萬日元左右,渣打銀行放款的七八百日元,無關其他的市內銀行(下略)?!比缟?,東盛和是在營口制造豆餅的豪商,因為他的往來銀行上海的廣德泰倒閉,匯票被拒付,也于1907年11月6日倒閉了。②倉橋正直:《營口豪商東盛和的倒賬》,《東洋學報》63—1/2,1981年。據《支那經濟報告書》稱,東盛和的負債總額是4,171,402 兩。同報告書指出山西票號的債權是1,826,087 兩,雖然合盛元的債權是否約五萬日元有待確認,但那個債權里很可能含有合盛元的部分。③東亞同文會支那經濟調查部:《支那經濟報告書》第6 號,1908年,第62—64 頁。

然而筆者認為合盛元通過設立神戶分號似乎未能活用其在東北的優勢。這個根據是清國商人為了采購豆貨而從神戶匯款去東北的情況比較少。關于營口的對日匯兌,《滿洲事情》第二卷載有如下記述?!皩θ毡緟R款日本人大部分由正金銀行匯款,中國人大部分如上述因為利用上海匯兌買賣,雖是對日匯款但多經由上海。然而此上海經由的匯款通常比正金銀行經由更為有利,但是因為匯款都使用過爐銀,過爐銀的對元寶銀貼水及交易地的對元寶銀匯兌市場決定匯率,所以如果不熟悉過爐銀及上海金融市場,相反可能受到不測的損失?!雹芡鈩帐⊥ㄉ叹郑骸稘M洲事情》第2 卷,大空社,1991年,第211 頁??梢姞I口的對日匯款日本人利用正金銀行,中國人利用上海匯兌買賣是一般的結算慣例。當時銀爐及大商店的店員隔日上午從九點到上午十一點在商務總會里買賣上海匯票。①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調查課:《南滿洲經濟調查資料》第6,1910年,第295 頁。因為上海有許多山西票號等中國金融機構,且匯兌買賣額很大,很多的中國商人以上海匯票作為結算方法,過爐銀是當時營口的虛銀兩,因在營口以外的地區不能通用,所以匯款去上海的話必須折合元寶銀,應該充分關注匯率的變動。關于營口的貿易收支與其結算,《南滿洲經濟調查資料》中的記載稱,“營口對上海貿易經常入超,所以匯率經常有點下跌,關于對南清及日本貿易,出口較多的對南清貿易由上海匯票結算,對日本貿易不僅清國商人的交易大部分經由上海結算,清商從大連出口的貨物亦多由營口上海匯票結算,經過一年間收匯與交匯大致均衡?!雹凇赌蠞M洲經濟調查資料》第6,第292—293 頁。佐佐木正哉:《營口商人的研究》,載近代中國研究會編:《近代中國研究》第1 輯,1958年。小瀨一:《十九世紀末中國開港場間的流通結構》,《社會經濟史學》54—5,1989年。當時營口的貿易收支一面因為豆貨的出口對神戶貿易出超,另一方面因為棉織品的進口對上海貿易入超。所以營口的清國商人為把對神戶的債權抵銷對上海的債務,采取由上海匯票結算的方法。

筆者認為大連的清國商人也同樣由營口上海匯票結算。其原因是貿易額與營口相差無幾的大連是新的口岸,中國傳統金融機構還未進駐。根據海關報告,大清銀行也給與南方口岸交易的清國商人提供銀行結算。③Decennial reports: on trade, industries, etc, of the ports open to foreign commerce, and on the cond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eaty port provinces 1902—11, Statistical Department of the 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 1913, vol.1,p.117.“The Ta Ching bank opened, in March 1906, a sub-office of their Newchwang branch here, but it functioned only as a Customs bank up to June 1909, when it commenced to undertake all kinds of ordinary banking business. As there were neither yinhao(銀號) nor ch’ien chuang(錢莊) existing in Dairen, excepting small money changers and pawnshop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b-office proved to be a great help to Chinese merchants, especially in facilitating banking transactions with southern ports.”

考慮以上因素,中國商人要求合盛元票號神戶分號發揮的作用是,通過買賣上海匯票調整貿易收支結算??墒浅鲜⒃碧柾?,在神戶設有分行的國際匯兌銀行有橫濱正金銀行、匯豐銀行、花旗銀行、德華銀行,競爭必定極為激烈。按《明治大正財政史》第17 卷所述,1911年在日本主要銀行的外匯買賣額中,橫濱正金銀行的收匯額是202,302,000日元,交匯額是230,290,000日元,各自占整體的45.2%與28.4%,匯豐銀行的收匯額是137,084,000日元,交匯額是146,080,000日元,各自占整體的30.6%與28.4%。①小島仁:《日本金本位制時代1897—1917》,日本經濟評論社,1981年,第124 頁。所以這兩家銀行基本上支配日本的外匯市場。就這種狀況,1911年7月19日的《神戶又新日報》指出,“現今除橫濱正金銀行外我國的匯兌銀行是匯豐、渣打、德華、花旗四行,匯兌業務大概不免冷清,法國銀行以前退出我國的原因也是匯兌業務很少,經營困難。然而關于匯兌銀行的匯兌分擔額正金分擔我國貿易一半,居于最多,其他的四行僅分擔剩下的一半,因為外國銀行把巨額薪金支付傭人,經費很多入不敷出亦在情理之中?!痹撓⒅形刺峒昂鲜⒃?,他的狀況跟其他的外國銀行可能差不多。橫濱正金銀行神戶支號聘用中國人葉鶴齡成為買辦,在爭取清國商人顧客方面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功。②1899年1月橫濱正金銀行提出擴大對清貿易業務的方針,將神戶分號設為負責該業務的總部。在調查清國的貨幣制度和匯兌的實際情況之后,7月開設長崎辦事處,8月開設天津辦事處,1900年4月開設牛莊分行。菊池道男:《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橫濱正金銀行的經營制度》,《中央學院大學商經論叢》12—1,1997年。比如1909年10月28日《神戶又新日報》的《買辦問題的善后》報道中如下記載:“在留本港的中國商人是五十人,其中廣東人是三十人左右,此等中國商人的交易額中八成是正金銀行貼現的,剩下的二成是外國銀行貼現的,如果正金銀行廢止買辦,此等中國商人將相繼尋求外國銀行的貼現,如匯豐銀行等正靜待事件如此發展?!边@則消息與橫濱正金銀行神戶分號的買辦葉鶴齡引起的清商票據被拒付問題有關,主張反對買辦的廢止。依照《神戶清商外商營業須知》,消息中的中國商人的人數并不準確,但可以確定是不少的中國商人與橫濱正金銀行保持交易關系。而關于買辦,《對清貿易的趨勢及交易事情》的記載如下:“銀行買辦的主要職務是買賣票據及放款的保證,即銀行給清國商人或者清國銀行放款或是買賣票據之際,買辦親自經手和以買辦的名義進行的交易由買辦負一切責任。而且經買辦之手的地金銀、貨幣、抵押物件、紙幣證券的真偽好壞鑒定并通用范圍及付款等由買辦負一切責任。在清國各地的橫濱正金銀行和其他外國銀行都聘用買辦,在我國的正金銀行分號及外國銀行分號亦均聘用買辦?!雹佟秾η遒Q易之趨勢及取引事情》,第46—47 頁。因為清國商人一般不用押匯,用clean bill,外國銀行與清國商人交易時由買辦負責,試圖避免風險。盡管clean bill 有時候會被拒付,但外國銀行依照清國商人的慣例,為此他們獲得清國商人的支持并爭取其成為自身客戶。

《神戶清商外商營業須知》也提及除合盛元外,另有三家中國人經營的金融機構在神戶,各自叫慎泰、東益昌、德泰。關于東益昌,《大阪銀行通信錄》第百三十四號有如下記載:“居住在神戶的清國商人等去年來對清國進出口之際籌辦資金困難,為此上海的銀行業東益昌號計劃準備設立神戶分號,最近其在市內海岸通一丁目東源號里開張,專門從事對清匯兌買賣?!雹诖筅驺y行集會所:《大阪銀行通信錄》第134 號,1908年11月,第95 頁。他可能于1908年10月開張。此外慎泰、德泰從事兌換和匯兌,承擔至橫濱、長崎、上海等地的匯兌。

綜上所述,合盛元票號的分號大部分位于上海以北,從事與東北豆貨交易有關的金融業務??墒菭I口的中國商人利用豆貨交易產生的對神戶債權,開出上海匯票,于上海、營口、神戶三者間形成債權債務相抵。為此神戶與營口間的直接匯兌很少,合盛元票號神戶分號不得不跟橫濱正金銀行及匯豐銀行等其他匯兌銀行在上海、神戶間的外匯市場競爭。結果導致其可能未完全實現當初旨在對國外從事商工業的華僑提供方便的目的。

結論

合盛元票號進駐日本的目的是奪回被外國銀行攫取的商業利權和對在海外從事商工業的華僑和留學生提供存放匯兌業務,從1907年6月10日到1911年7月28日開設了日本神戶分號和東京辦事處。但考慮到經營僅四年多后不得不關閉的情況,很難說是取得了成功。

因為合盛元票號的分號設在東北為中心的上海以北地域,主要從事上海、營口、神戶三地間的金融業務。當時中國商人一般用上海匯票做營口、神戶間的結算,神戶分號匯款去上海的情況也極多??墒菣M濱正金銀行、匯豐銀行等國際匯兌銀行已經涉足上海、神戶間的外匯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橫濱正金銀行、匯豐銀行等聘用中國人買辦開中國商人常用的clean bill,爭取到眾多的中國人顧客,資本比較少的合盛元票號因此面臨困境。另外雖然因為神戶華僑中廣東幫對東南亞貿易多有貢獻,可是合盛元票號未在香港和東南亞發展事業,不能充分活用神戶華僑的網絡。

從這一時期中日貿易額的推移來看,1907年10月東盛和倒閉,而且1908年因為二辰丸事件引發的抵制日貨和銀價下跌,出口大幅減少,1909年也無好轉,相反1910年和1911年的貿易情況良好,貿易不佳可能不是合盛元日本分號關閉的原因。即便如此,合盛元在山西票號中率先進軍海外的進取精神仍然值得稱贊。

猜你喜歡
分號神戶票號
故宮博物院“分號”將展示更多文物
山西票號的固執
神戶垃圾箱會表揚人
山西票號的固執
山西票號的固執
神戶人民不養牛
美科技企業連開“分號”
中國銀行的“鄉下祖父”
——日升昌留給后人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