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薇》賞析

2016-02-02 02:47周淑萍
孫子研究 2016年2期
關鍵詞:淑萍采薇楊柳依依

周淑萍

《采薇》賞析

周淑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①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②。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③止。王事靡盬④,不遑啟處。憂心孔疚⑤,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⑥,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又稱《詩三百》。依據音樂分為風、雅、頌三類?!帮L”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國風,共160首?!把拧笔钦曆艠?,即貴族宴享或諸侯朝會時的樂歌,共105篇。大雅多為貴族所作,小雅為個人抒懷。雖然多半是貴族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類似風謠的勞人思辭,如黃鳥、谷風、何草不黃等?!绊灐敝饕亲趶R樂歌,有40首。

《采薇》即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全詩六章,每章八句。是一篇以戍卒的口吻抒發征戍之士家國之思的樂章。詩歌表現了征戍之士保衛國家的昂揚斗志和一次次克服思家念想,在邊地忍苦辛勞的復雜情感。有關《采薇》這一首詩的背景,歷來眾說紛紜。據毛注為:“《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采薇》以遣之?!彼囊馑际钦f,《采薇》是一首征兵役的詩歌。周文王還是殷朝的西伯的時候,西邊有昆夷的進犯,北方有獫狁的發難。所以文王以殷天子之命命令他的下屬率領其領地上的役人征討昆夷、獫狁,以保衛中國?!恫赊薄繁闶窃谶@種情況下作的征兵歌。

但是我們通讀此歌,作者以采薇起興,從從征之激昂到服役之辛苦,作戰部隊的雄壯,戰況的激烈緊張,最后歸家之落寞,把一個戍卒整個從軍的心理過程生動地展現出來,不是像毛詩序所注僅僅是一征兵歌,而是一個歸家的戍卒對自己從軍經歷及思鄉之情的歌詠?!恫赊薄啡?章48句,一詠三嘆,真正是“情動于中而形于言”⑦的歌詠情感之佳作,感人至深。

全詩前三章均以 “采薇”起興,以“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剛止”三個階段,即薇菜剛發芽時、薇菜柔嫩時和薇菜已老三個時期,反映出戍卒在外戍守時間之長和思家的情緒累積之激烈:

采薇呀采薇,薇菜已發芽;說回家說回家,到了年底也不能歸家。沒有家沒有室,都是玁狁來進犯;不能安居和樂業,都是玁狁在侵擾。

雖然作者也遺憾年底不能歸家,但他清醒地認識到沒有國就沒家,正是因為玁狁的侵犯,所以他才不能安居樂業,必須同仇敵愾、戍守家園。此段反映出作者昂揚的愛國主義精神。莫,通暮,歲暮,即年底。

采薇呀采薇呀,薇菜長得正脆嫩;說回家說回家,卻遲遲聽不到歸家的消息。我憂心忡忡,饑腸轆轆;我戍守的地點輾轉不定,沒法與親人通書信。

征戰途中,條件越來越艱苦,有時不免斷糧挨餓,作者更為思念家鄉,只遺憾無法與親人通信。

采薇呀采薇呀,薇菜已經長硬了;說回家說回家,又到了一年十月小陽春。戰事繁忙緊張,士卒們居無定所;我久思成疾,自出征以來,仍未聽到返鄉的訊息。

此章以薇菜的老硬難以入口,暗喻行軍中更為艱難的條件。雖然作者已思鄉成疾,但仍記著天子的邊疆還未平定,他的使命還沒完成。

后三章則以作者日常所見之物發興,對其征戰部隊作了畫卷式描繪,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那盛開的鮮花是什么花?啊,那是常棣花;那高大的戰車是誰的?那是尊貴甲士們的戰車。威武的兵車駕起來,那雄壯的戰馬步伐多么矯??!戰事緊張,怎么敢安然駐扎,一個月多次與敵交戰。

兵車駕起四匹雄馬,雄馬匹匹高大強壯;甲士們依憑它作戰,步卒們倚靠著它前進。我們的戰馬整齊雄健,我們的裝備的是象牙弓和魚皮箭袋;我們怎能不每天戒備?獫狁進犯,軍情緊急。

這兩章充滿了奮發的戰斗精神,作者對己方雄壯華美的軍隊進行了描繪和謳歌,其對自己所在部隊充滿了自豪感,其豪情可謂溢于言表。當時是車戰時代,貴族甲士站在兵車上作戰,步兵徒卒排在車下。武王克商用“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就是三百乘戰車,三千名甲士。其步徒,若加上所有外來參戰的,則是四萬六千余人。

當年我從軍上路時,初生的楊柳垂絳依依;如今我即將返鄉,團團雪花迷茫了我的歸路?;丶业穆吩趺催@樣漫漫長遠,我饑寒交加、勞累不已;滿腔悲傷滿腔苦,我的哀痛誰能體會!

末章作者卻筆鋒一轉,寫到了他終于得以完成征戰返家時的辛苦凄涼?!拔粑彝?,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敝两袷侨藗兪惆l離別思鄉之情的經典詩句。作者用生動的景物描寫來抒發自己微妙的內心情懷:當年我出發啊,春光明媚,楊柳依依,如今我回來啊,大雪紛紛下。讓景物,也是心情,有一個鮮明的對比,暗刺了統治者對為國征戍的士兵們缺乏應有的關心。

全詩的思鄉之情與愛國主義精神編織交錯,情感跌宕起伏,一詠三嘆,把作者這種深刻的家國情懷娓娓道來。全詩采用重章疊句,反復詠嘆的方式,更大量運用了比興手法,極大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使其成為《詩經》中膾炙人口的名篇。

注釋

①毛注:玁狁,北狄也。箋云:北狄,今匈奴也。即在西周北方的游牧民族。殷周之際游牧于今陜西、甘肅北境及寧夏、內蒙古西部。西周初其勢漸強,成為周王朝一大威脅。周宣王曾多次出兵抵御,并在朔方建筑城堡。春秋時被稱為戎或狄。

②毛注:聘,問也。這里表示問候的家書。

③毛注箋云,十月為陽時。農歷十月,小陽春季節。今猶言“十月小陽春”,指的是立冬至小雪節令這段時間,一些果樹會開二次花,呈現出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氣。

④毛注箋云,不堅固也。

⑤毛注,疚,病來至也。

⑥毛注:遲遲,長遠也。

⑦語出《毛詩序》。

(責任編輯:周亨祥)

Appreciation of Caiwei

Zhou Shuping

2016-2-1

周淑萍,女,山東孫子研究會理事、《孫子兵學年鑒》副主編。

猜你喜歡
淑萍采薇楊柳依依
永恒的梁祝 永遠的蝴蝶
月湖書生徐時棟
喬淑萍:山城兒童的守護神
課程思政視角下中職心理健康教學課例分析
采薇采薇 下
采薇采薇 中
采薇采薇 上
過 往
楊柳
妖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