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意義與建議

2016-02-19 22:53鄭秀麗
現代農業裝備 2016年1期
關鍵詞:示范田保護性耕作

鄭秀麗

(吉林省蛟河市農機技術推廣站,蛟河 132500)

?

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意義與建議

鄭秀麗

(吉林省蛟河市農機技術推廣站,蛟河132500)

從一次次自然災難中,人們認識到傳統耕作法存在的弊端,如繁多的作業程序,能源消耗、作業成本增加;過度耕作,風蝕、水蝕、水土流失加??;土壤沙漠化,環境污染;反復碾壓,土壤結構惡化,抗旱、防澇能力削弱等。因此,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盡可能減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稈覆蓋地表的保保護性耕作技術得以應運而生。保護性耕作技術是一場新的耕作革命,它打破了我國傳統農業耕作制度的約束,是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雙贏”的耕作方法,在世界各國得到廣泛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減少水土流失,保護環境,保護性耕作是農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基礎。實踐證明,在我國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是發展旱地農業的希望所在。

1 推廣保護性耕作的現狀

據2004年衛星監測結果,全美有4 573萬hm2耕地應用保護性耕作法,達41%。保護性耕作的應用由大田作物發展到蔬菜,2007年保護性耕作應用為41.8%。在澳大利亞,2 000萬hm2作物播種面積中,有1/4為夏作物其中的95%以上和3/4為冬作物其中的60%以上都采用了保護性耕作技術,1996-2000年間,澳大利亞73%的農民在改變耕作方法中受益。

我國可以實施保護性耕作的旱作農業區約占全國耕地面積的55%以上。農業部從2002年啟動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項目,到2013年底,已累計投入資金1.4億元,實施面積已超過66.67萬hm2(1000萬畝),產生了比較明顯的經濟生態效益。

2 推廣保護性耕作的意義

2.1抑制農田揚塵,改善生態環境

裸露的農田是沙塵暴天氣的主要塵源之一。目前東北區域普遍采用秋季或春季復式整地機具作業整地的方式,20 cm以上的耕層土壤普遍過于細碎,又在漫長的冬季一直處于裸露狀態,在春季風的強勁作用下,表層土壤易被吹起,形成沙塵天氣。實施保護性耕作,取消復式整地作業,減少機械滅茬,從而減少了沙塵的產生。

2.2治理秸稈焚燒,減少霧霾天氣

每逢秋收時節,農民為圖省事、搶農時,焚燒秸稈現象嚴重,是各地政府最頭疼的事。實施保護性耕作,采用機械化秸稈還田,為秸稈利用找到了出路,大大減少了農民焚燒秸稈的行為。大面積實施秸稈還田,可使碳元素以固態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將有效減少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

2.3減少水土流失,增強抗旱節水能力

據農業部保護性耕作技術研究中心9年的試驗測定:實施保護性耕作,減少地表徑流量50%~60%,減少土壤流失80%左右,具有明顯的保水、保土效果;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效果12%~16%,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提高抗旱能力。

2.4保護農田,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秸稈殘茬覆蓋,可減少耕地表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增加土壤有機質。據實地測算,實施保護性耕作的玉米田,每年可增加土壤有機質0.02~0.06個百分點,而秸稈還田腐植質可為土壤提供氮0.64 kg、磷0.2 kg、鉀1.07 kg,在免耕2年以上的地塊里,可以觀察到蚯蚓,增強了土壤肥力,提高糧食產量13%~16%。

3 做好保護性耕作推廣工作的建議

3.1落實保護性耕作推廣工作

在近年來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工作實踐中,筆者發現,由于宣傳方法簡單,缺乏現場有效的示范作用,人們對保護性耕作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認識不足,積極性不高,項目完成了,工作也就結束了,有些地方甚至以爭取項目套取國家資金,使推廣工作流于形式。有些人認識上有偏差,認為保護性耕作越簡單越好,連年使用旋耕機進行表土作業,耕層逐年變淺,使作物失去了適宜的生長環境,抗旱澇能力變差。

保護性耕作技術在我國是一項新技術,管理和推廣人員也不一定認識到位,農民更是有一個適應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推廣過程中不能脫離實際,急于求成,要利用國家政策引導,堅持從合理規劃、具有代表性的試驗試點開始,在農民認同并掌握了操作要領后,逐步推進,分步實施,做好點和面、示范和推廣的有機結合,發揮輻射效應,起到較好的示范和宣傳作用,帶動大面積推廣應用,營造科學種田的環境和氛圍。

3.2建設高標準試驗示范田,強化示范效應

從調查的情況看,目前我們有些示范田是有名無實,農民從中看不到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優勢,幾乎失去了示范的作用,這也是我們在進行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中的最大軟肋。各級農機部門應下大力把示范田搞好,充分利用上級資金、政策和技術的支撐,最大限度發揮好主觀能動性,讓農民在示范田親眼目睹到保護性耕作技術帶來的種種好處。示范區的典型示范帶動效果十分明顯,眼見為實,只有讓農民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他們才能相信,從而想干、真干、干成。

3.3提高政策及技術支持的力度

保護性耕作是一項新的技術,必須在政策及資金方面給予長期的支持,使新技術得以逐步走入千家萬戶。農機推廣部門也要加強新技術的適應性研究試驗,在機具、操作方法、農藝與農機結合等方面找到適合當地條件的技術工藝體系,才能使這項新技術科學健康的發展。

3.4搞好服務多方協作

注重發揮農機合作社、農機經銷商、農機維修點的作用,為機手搞好各項服務。組成了專門的技術機具維修服務小分隊,深入田間農機作業現場,為機手調試播種機的播深、播量、施肥量等各項參數,并設立了服務熱線電話,為機手排憂解難,做到隨叫、隨到、隨修。

猜你喜歡
示范田保護性耕作
腐植酸:盯住東北三省5650 萬畝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發力
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老年患者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
水稻新品種“津原89”百畝示范田實收測產882.9公斤超過北方超級稻850公斤產量指標
施用“鎂立硼”生病辣椒痊愈了
示范田里櫻桃紅了
寧夏保護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術模式探討
保護性開發利用高鋁煤炭資源的必要性及相關建議
光山:“萬畝示范田”按期完成既定目標
保護性耕作是玉米高產穩產的重要途徑
草地耕作技術在澳大利亞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