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詩歌教學展示課所發現的幾個問題

2016-03-02 19:31陳清華
學語文 2016年1期
關鍵詞:古典詩歌詩歌教學

□陳清華

?

古典詩歌教學展示課所發現的幾個問題

□陳清華

摘要:2015年長三角語文教育論壇“詩歌教學內容的確定”研討會上,有三堂高中古典詩歌教學展示課,分別是《蜀道難》、《定風波》和《念奴嬌·過洞庭》。三堂課亮點很多,頗為精彩,但也存在節外生枝、預設不足、主客倒置、不重細節、頭重腳輕和畫蛇添足等問題。語文教師須高度重視并認真分析這些問題,從而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專業成長。

關鍵詞:古典詩歌;詩歌教學;展示課

在詩城安徽省馬鞍山舉辦的2015年長三角語文教育論壇“詩歌教學內容的確定”研討會上,筆者聽了三堂高中古典詩歌教學展示課,分別是《蜀道難》、《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和《念奴嬌·過洞庭》。這三堂課能夠緊緊圍繞本次論壇的主題“詩歌教學內容的確定”進行教學設計,教學過程重視古典詩歌的誦讀,強調學生的閱讀體驗,引領學生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突出了語文學科的教化功能,可謂亮點頻頻出現,美點很是驚艷,引爆點令人稱羨。三堂展示課的成功之處顯而易見,專家點評時也是好評如潮。筆者不揣冒昧,擬就觀課時發現的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粗淺意見。

一、節外生枝

大型的觀摩課、示范課、公開課以及展示課,最講究主線統領貫穿,層次清晰有致,很忌諱節外生枝。節外生枝易導致教學目標偏離,學生注意力分散,課堂結構混亂,教學流程梗阻。

《蜀道難》一課的教學設計可謂匠心獨運,尤其是要求學生在誦讀詩歌時要呈現出姿態感的教學環節深深打動了數百聽者。但是該課老師為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首先敘說了李白與馬鞍山的一段淵源,其后,本應進入文本誦讀環節,老師卻又談起了本次展示課所處的環境——馬鞍山二中體育場的空闊,告訴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下賞讀詩仙李白的詩歌應當讓自己年輕的心靈飛揚。這便是節外生枝的一種表現,本想暖場以激發學生的誦讀激情,孰料卻造成了冷場,一堂課下來,同學們都沒有很好地進入古典詩歌誦讀、感悟、鑒賞、探究所應有的狀態,究其原因,或許與此大有關聯。

《念奴嬌·過洞庭》一課的教學設計細致精美,教學過程靈動流暢,給人輕松愉快之感,“學生的精彩表現是這堂課最大的亮點”是點評者、也是眾多觀課者的共識。但是,或許孩子們的表現太精彩了,執教者以“爆料”的方式向觀課專家和老師介紹說,這些學生不是自己班的,是馬鞍山二中文科實驗班的孩子,之所以很優秀,是因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是徽派語文的領軍人物、正高級教師郭惠宇先生。郭惠宇先生是大家尊敬和欽佩的著名特級教師,但在展示課的課堂上由執教者如此講出來似有不妥,也是節外生枝的一種表現,因為這對教學而言沒有任何幫助,只會讓學生注意力分散,致使課堂結構紊亂。所好的是執教者沉穩灑脫,久經大場,課堂駕馭能力極強,稍稍偏離后又較為順暢地實施了隨后的教學活動,筆者在想,不是所有的執教者都可以做到這些的。

二、預設不足

高中組的三堂古典詩歌教學展示課都在誦讀上著力甚多,朗讀、品讀、賞讀等形式多樣,教學目標也多是希望通過誦讀這一重要手段來實現。遺憾的是,《蜀道難》和《定風波》兩堂課學生的誦讀活動沒有得到很好的推進,多數學生局促拘謹,不能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執教者緊張焦急,觀課者擔心著急。面對此情此景,執教者也做了諸多努力,但效果不佳,于是,以下的誦讀活動就全賴老師了,即便是齊讀,也只能聽到老師的聲音,兩位老師也就只好按照既定的目標去完成教學的任務,正如一位點評專家所言:“一些展示課,老師花了許多心血和智慧,遺憾的是設計精美、預設極好的教學愿景卻是在老師的獨白中完成的!”如此,教學過程的深化,教學目標的達成,作品形象的感受,學生思想的引領都會大打折扣。

反思之,主要原因在于執教者對教學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預設不足,能夠執教“長三角語文教育論壇”研討會展示課的老師可謂千里挑一,多是屢獲課堂教學比賽大獎的青年才俊,他們多次品嘗了成功的喜悅,所受挫折不多,在大型的展示課上遇到學生冷場這一本來很正常的情形時,自己的心理出現了大的起伏,由于現實與課前的預期反差較大,便難以從容面對。多年前,筆者應邀參加“蘇魯豫皖接壤地區語文研討會”,執教一堂高中作文指導課《議論文的立意》,這是筆者參加全省優質課評選獲獎的課例,也算是千錘百煉了。上課的前一天,大會承辦者安排筆者和學生溝通交流,由于太過自信,自己竟以要保持陌生感婉拒了。由于另外兩位執教者是著名的特級教師錢夢龍先生和余映潮先生,自己可以在他們和千余位語文同仁面前一展風采,就太想好好表現了,課前只是想著以前的成功,沒有靜下心來預設可能出現的困難。上課時,當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幾位同學都回答不上來的時候,自己焦急萬分,大汗淋漓,茫然無措,只能草草完成教學任務,一堂展示課成了一堂教訓課。課后,兩位語文教育的大家給予了我寶貴的指點,從此,自己就牢牢記住了錢夢龍先生“預設困難是公開課成功的關鍵”和余映潮先生“一切都可以更好”的教誨。

還有一種預設不足的情形也會令執教者陷入兩難的境地。上展示課,一般都會安排師生見面,老師會針對教學內容和目標讓學生做一些預習和準備,以保證課堂教學過程的流暢和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但有時候老師要求得太具體了,學生準備得太充分了,當老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時,一些同學就會十分準確地予以解答,有時還會聲情并茂地朗讀課前寫好的答案,一些探究性的問題也早已確定好了答題的人選。這樣,解決問題的過程就變得十分簡單,所有該說的話都被學生說完了,課堂的生成功能難以體現,對學生的“精彩”回答,老師也很難做出中肯的評價。正所謂過猶不及,對課前預習的預設也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要力求做到恰到好處,充分而不過頭。

三、主客倒置

我們的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眼下的課堂教學又提倡“雙主體”,主客倒置之說好像無有依托。這次展示課高中組的所有學生均來自馬鞍山二中,執教者面對的都不是自己的學生,這樣也就有了“主”“客”之分。毋庸置疑,展示課的最大精彩當是學生的精彩,是沒有預設的精彩。因而,執教者要悉心引領,相機誘導,適時點撥,專注于教學,傾情于學生,既不可把一切都交給學生,任其發揮;也不能越俎代庖,一味展示自己既定的內容,以致主客倒置,讓學生淪為觀眾。

《念奴嬌·過洞庭》一課的教學所展示的東西似乎多了一些。豐富而精美的PPT課件就有二十張左右,幾乎涵蓋了全部的教學內容、拓展內容、學法指導以及相關資料,就是瀏覽一遍這些課件也會花去不少的時間。如果真正讓學生做到感悟理解知識、領會掌握方法并切實提高古典詩歌的鑒賞能力的話,應該說并不容易。筆者以為,本堂展示課的最大亮點是引領學生對詞作上下片的兩個詞眼“妙”和“笑”的品析,以及在此基礎上所作的“緊扣詩眼,品悟探究詩歌”的學法指導。這一教學環節也是最能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時段,可以讓學生充分地讀,細細地品,慢慢地說。正像一位點評專家所說的那樣:詩歌教學要智慧地選擇一條道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喉唇,化作自己的聲音,獲得穿越時空的溫暖和慰藉。遺憾的是教師在這里設計的內容太多,學生還沒來得及去品、去說,甚至都沒有真切而深入地把這首詞完整地讀上兩遍,教師就幾次切換了PPT頁面,什么是詩眼?詩眼的典型作用,精彩詩眼舉例,品析詩眼練習等豐富多彩的內容一一展開,學生面對如此豐富內容,只能跟著老師向前走。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徹底喪失,教師的主導作用也難以發揮,倒是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的課件唱起了主角。

這只是課堂教學主客倒置的一種現象,還有一些展示課的執教者,不能很好地處理展示自身學養與給學生樹立榜樣的關系,動輒一大段聲情并茂的獨白,隨口某某大師的格言,在諸多教學環節都從理論上歸結出某某方法。其實古典詩歌課堂教學最好的展示應該是教師的范讀,這三堂課的執教者均沒有去嘗試對詩作進行完整的范讀,實為本次論壇展示課美中不足的地方。要想解決展示課課堂教學主客倒置的問題,執教者必須樹立“學生的精彩才是最大的精彩,學生的成長才是最美的成長”的教育思想,把自己放在教練員的位置上,不要隨意地披掛上陣,真心誠意地做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支持者、幫助者和指導者。

四、不重細節

細節的處理關乎課堂教學的成敗。這三堂展示課在課堂教學的細節上都有些瑕疵,有些地方稍加注意即可得到有效處理,有些地方則是教師的認知習慣和教學理念所致。積極研究課堂教學細節處理的方法和藝術,可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漸次流暢、靈動、精致,呈現細節之美。

《蜀道難》一課的執教者灑脫飄逸,很有語文老師的“范”。這堂課遭遇的最大問題就是學生的誦讀,要想讓學生放松心情,披文入境,放聲朗讀詩作也簡直是“難于上青天”。面對一群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去讀詩的學生,不論誰都會感到失望,尤其是在大型的展示課上,怎么辦?降低要求!詩歌誦讀的要求是有層級的: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懂內容,讀出情感,讀出形象等等。我們必須承認,《蜀道難》一詩的誦讀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完全可以降低誦讀的要求,起初,只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懂內容,而不是要求學生要讀出“姿態感”來。設想一下,如果是在教學的結課部分再帶著學生去體會誦讀“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時那仰首看天的姿態感,將會是一種怎樣的效果呢?一開始,老師設計在讀“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時要呈現出仰首看天的姿態感本欲先聲奪人,實則自設障礙。誦讀古典詩詞要有姿態感,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一時可能很難轉過彎來,受此影響,后面學生的誦讀情況一直不能令人滿意。

《定風波》一課的執教者在指導學生誦讀方面作了細致的設計,試圖通過“讀詩解意”“品詩通情”“賞詩明理”三個教學環節實現教學目標,解讀清晰獨到,突出對比感悟,將對蘇東坡價值的判斷定位于引領學生的人格養成,但是一些細節的處理值得商榷。僅就教學語言來看,老師說了一些這樣的話:“下面給你一分鐘的時間讀課文!”“下面采用最民主的形式,請大家推舉學生發言!”“你回答得很好,非常感謝!”將讀書的時間具體到一分鐘,語言似乎有些生硬,學生會有緊迫之感,也沒有給自己的教學留有余地。最民主的形式是推舉學生發言?沒有得到證明也就難以令人信服。學生回答問題好,可以充分表揚,熱情鼓勵,大可不必說“非常感謝”,因為回答問題本身就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老師一感謝,師生的課堂定位就出現了偏差。還有一個細節,當學生讀詩的速度較快時,老師要求讀慢些,再讀慢些,然后給學生起音要求齊讀,但老師起音的語速卻很快,與慢讀的要求反差很大。一堂成功的展示課還要求執教者始終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不以學生表現出色而欣喜若狂,也不以學生表現不佳而黯然神傷。在該課教學的中后程,老師在教學情緒的控制這一重要細節上出現了問題,是值得認真反思的。

《念奴嬌·過洞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問這首詞的題目是《過洞庭》,為什么是“洞庭”,而非其他?分析后得出結論——“洞庭情結”,筆者以為如果將“情結”換作“情懷”會更妥帖些。情結,《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心中的感情糾葛;深藏心底的感情”,心理學上所說的情結多指一些不良的感情傾向,如“帝王情結”“戀母情結”等。情懷,《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含有某種感情的心境”,有的工具書列舉了“情懷”的一些義項,如“心情”“情趣、興致”“猶胸懷”“文學情致”等。若換作“洞庭情懷”,便很容易令我們想到洞庭湖上有先賢,洞庭湖上有詩篇,洞庭湖上有抱負,洞庭湖上有寄托,洞庭湖上有文化。

課堂之美在語言、在活動、在生成、在探究,但細節之美最能打動人,在課堂教學的細節上多下一番功夫,多做一些研究就會讓語文課堂更精彩、更動人。

五、頭重腳輕和畫蛇添足

一堂展示課寄托太多,或者試圖通過一堂課解決較多問題、展示更多風采,就容易導致頭重腳輕和畫蛇添足。此類問題較為明顯地表現在教師對教學時間的調控上。本次論壇每堂展示課的時間為40分鐘,結果《蜀道難》用時43分鐘,《定風波》用時44分鐘,《念奴嬌·過洞庭》用時近50分鐘。

《蜀道難》的教學目標之一是“初步把握李白詩歌的特點,并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探究這首詩如何體現這種風格特點”,可是在品讀關鍵詩句環節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師為此花去了不少時間,結果是品味語言有余,把握詩人情感不足,探究詩歌風格草草。學生對這首詩所體現的豪放不羈的個性氣質,汪洋恣肆的抒情特點,雄奇奔放的浪漫主義詩風的領略和把握就很難到位。加上導入時,老師在營造教學氛圍方面用時過多,致使課堂給人頭重腳輕之感。

《定風波》的教學目標一是“以尋常字眼為切入點,體察詩中的情感深度”,二是“品味詩歌語言,以讀啟品,以品促悟”。教學重難點是“涵泳詩歌,認識詩人,以期學生對蘇軾詩作、人生有所體認”。由此可見,老師對這堂展示課的寄托太多,盡管老師的教學思路十分清晰,層次感也很強,板書科學合理,課件設計精美,但是在短短的幾十分鐘時間里要順利地實現諸多的教學目標是極其困難的。應該說,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朗讀,品韻味”進行得還算順利,但老師的指導在節奏上似乎不夠明快,沒有及時明了地提出誦讀建議。正是在此時,老師也發現了問題,于是便想加快些節奏,但隨之而來的是學生的不適應,加上老師在第二個教學環節“吟誦,通詩情”的設計上試圖讓學生歸結出的東西太多,先是“不驚”“不懼”“坦然”“釋懷”,再是“冷靜”“安靜”“沉靜”“守靜”,說實話,讓學生在極短的時間里搞清以上四個“靜”的區別是不可能完成的。筆者以為,學生如果在吟誦詩作之后,可以認識到詩人“不驚”“不懼”“坦然”“釋懷”的情感歷程,已經很完美了,接下來的四個“靜”根本無須提及。由于該環節遇到了阻塞,直接導致第三個教學環節“涵泳,悟詩理”的倉促慌亂,最后的課堂總結也僅僅是保持教學過程的完整性而已,很難再收到余音繞梁、升華教學的效果?;赝n堂不難發現,老師對學情的把握不夠準確,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特別是當教學愿景和教學實際相去甚遠時,不敢大膽舍棄既定的教學任務是造成這堂課頭重腳輕問題的癥結所在。

《念奴嬌·過洞庭》的教學如果能在第40分鐘時結束,堪稱完美。此時,老師以洞庭湖為載體,已經把高潔忠貞、豪邁曠達的張孝祥和正直不屈、堅貞愛國的屈原,身陷困厄、胸懷家國的杜甫,困境求變、心思報國的孟浩然,心懷天下、寵辱偕忘的范仲淹緊緊連在了一起,并以對聯“素月分輝表里俱澄澈,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作了概括性總結,加之提示課堂結束的哨音已經響起,讓學生齊讀一遍詞作結束教學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但由于課前預設的不少精彩內容還沒有展示,教學便又進入“妙詞分享”環節,老師展示了張孝祥的另一首詞《念奴嬌·星沙初下》,主要是想通過詞中的“大江東去,處處風波惡”讓學生認識到張孝祥崇高的的文學地位:上承蘇軾,下啟辛棄疾愛國詞派的先河,是南宋豪放詞壇的代表人物之一。接下來,老師投影出張孝祥的雕像,并以晚清名臣左宗棠結婚時新房門口的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作為該教學環節的小結。

到這里,本堂展示課已經出現了兩幅對聯,盡管這樣,若能在此時結束教學也算是選對了時機??墒钱斔械穆犝叨家詾槔蠋熞Y課時,一個新的教學環節卻又剛剛開始。屏幕上呈現出了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莫礪鋒在本次論壇主題報告上所講的內容:“烈士”屈原、“隱士”陶淵明、“豪士”李白、“儒士”杜甫、“居士”蘇東坡、“俠士”辛棄疾。老師接著投影王夫之《俟解》中的一段話,最后得出結論:“閱讀屈、陶、李、杜、蘇、辛的作品,一定會使我們從渾渾噩噩的昏沉心境中驀然醒悟,一定會使我們從紫陌紅塵的庸俗環境中猛然掙脫,從而朝著詩意生存的方向大步邁進。而詩意生存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正的幸福人生?!憋@而易見,這一教學環節是當天上午執教者聽過莫礪鋒教授的報告后臨機增加的教學內容,看似神來之筆,隨機靈動,實則為蛇添足,亂了先前精心設計的教學架構。

此時,這堂課已經延時六七分鐘,應趕緊結課。孰料老師卻說:聽說自己要在本次語文教育論壇展示課上執教《念奴嬌·過洞庭》,一位書法家連夜完成了一幅以這首詞為內容的書法作品,請大家欣賞。老師接著提出問題:這幅書法作品上有兩個字和我們剛剛學過的這首詞不一樣,能發現嗎?老師指出“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中的“獨笑”在書法作品上寫成了“獨嘯”。最后老師以投影來布置作業,第一題表述如下:《念奴嬌·過洞庭》“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還有一版本為“獨嘯”。運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課后自己去考證思考,你更喜歡“笑”還是“嘯”,請逐條陳述你的理由,寫一篇隨筆。這時,大家方知老師展示書法作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巧妙地布置作業。學習一首古典詩詞后,如果有與之相應的書法作品可供展示欣賞,也算學習者的一件幸事,但在這堂展示課當時的具體情勢下,這一課前巧妙安排的環節應該果斷舍去。這一環節屬典型的畫蛇添足,也致使這堂展示課用時達50分鐘。

這是我在這次古典詩歌教學展示課上發現的幾個問題,這些問題在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可能也存在。我們在欣賞他人教學藝術的同時,也應注意其教學中的不足和失誤,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作者單位:安徽省碭山中學)

[責編夏家順]

猜你喜歡
古典詩歌詩歌教學
小議高中語文的古典詩歌教學
淺析詩歌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語文詩歌教學探索
淺談技校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從近代英漢文言譯詩的發展看古典詩歌革新的困境
小學古典詩歌選材示例
中職語文古典詩歌情境教學策略
巧解古典詩歌“景語”中的情感元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