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中君子與小人之辨及其影響

2016-03-07 09:02陳紅梅
河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小人品格莊子

陳紅梅

(云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

《莊子》中君子與小人之辨及其影響

陳紅梅

(云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云南 昆明650500)

摘要:莊子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不僅《莊子》在哲學、文學等方面均達到了極高的成就,其“君子人格”亦為后世所銘記?!熬印迸c“小人”是先秦著作(尤其是散文)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兩個詞,其內涵也是豐富多樣的,《莊子》自然也不例外。莊子筆下的“君子”“小人”不僅有著別與其他諸子著作的獨特內涵,而且彰顯了他“逍遙、齊一”的思想和獨樹一幟的精神,且其塑造的“君子形象”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關鍵詞:《莊子》;君子;小人;品格

至少在春秋時期,已經出現“君子”“小人”二詞,其含義不僅隨時代更迭而變化,且也會在同一時期不同作品中表現出不同的內涵。如莊子筆下的“君子”“小人”,與同時代世俗觀念下的概念有著天壤之別。在對《莊子》中頻繁出現的“君子”和“小人”進行整理、歸納的基礎上,本研究試從兩大方面對此進行分析,一是通過君子與小人之辯,詮釋莊子逍遙、齊一的哲學思想;二是通過莊子塑造的君子形象尋找其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一、《莊子》及君子與小人的含義

莊子及《莊子》無疑是春秋戰國時期追名逐利環境下的一股清新之風,蘊含著別樣人生和獨特內涵。以下簡要分析《莊子》作者情況,以及歸納在先秦時期的“君子”“小人”的含義。

1.《莊子》簡介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戰國蒙縣人,名周,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之一,其畢生之思想精華融于《莊子》一書中?!肚f子》書名自唐以后又稱《南華經》。

《莊子》由戰國中晚期逐步形成、流傳、附益,至西漢大致成形,據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記載,其書原有五十二篇,今已失傳;魏晉時期向秀、郭象整理作注,現通行本為郭注本,共三十三篇,分內七篇、外十五篇、雜十一篇;在后代多種《莊子》研究版本中發現,或有(晉)崔譔注本二十六篇,或有(晉)李頤集解本三十篇不等。關于《莊子》的作者,由古至今的學者對此爭論不一,(明)焦竑認為“《內篇》斷非莊生不能作,《外篇》《雜篇》則后人竄入者多”,[1](唐)陸德明在《經典釋文序錄·莊子》中說:“后人增足,漸失其真”,[2]當代學者周通旦則認為《莊子》的內、外、雜三篇皆是莊周所作。這是關于作者問題的三種結論或者是有考證的猜測,至今無一定論。(唐)成玄英于《莊子序》說道:“內則談于理本,外則語其事跡。事雖彰著,非理不通;理既幽微,非事莫顯;欲先明妙理,故前標內篇。內篇理深,故每于文外別立篇目?!盵3]其實內、外、雜三篇不論出自何人之手,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莊子的核心思想——道。

2.《莊子》時代的君子、小人

“君子”與“小人”兩詞頻頻出現于先秦諸子的典籍中,且兩詞同時出現的概率很高。以下為兩詞在先秦著作中含義的初步整理。

(1)君子

A.本義,即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常與“小人”或“野人”對舉。如《孟子》:“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盵4]

B.泛指才德出眾的人。如《易》:“九三,君子終日乾乾?!盵5]

C.舊時妻對夫之稱。如《詩》:“未見君子,憂心忡忡?!盵6]

D.指春秋越國的君子軍。如《國語》:“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為中軍?!盵7]

E.特指作《左傳》的作者?!胺矀髦兴釉?,義皆膚淺,左氏之陋見也?!盵8]

如《左傳》:“君子曰:“穎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盵9]

(2)小人

A.平民百姓,指被統治者。常與“君子”對舉。如《莊子》:“汝行如桀、紂,則有怍色,有不服之心者,小人所賤也?!盵10]

B.人格卑鄙的人。如《書》:“君子在野,小人在位?!盵11]

C.識見淺狹的人。如《論語》:“小人哉!樊須也?!盵12]

D.古時老師對學生的稱呼。如《孔子家語》:“小人識之,此言實而中,情而信?!盵13]

E.舊指仆隸。如《論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盵14]

F.舊時男子對地位高于己者自稱的謙詞。如《左傳》:“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盵15]

3.《莊子》中君子與小人的內涵

《莊子》中“君子”“小人”兩詞出現的頻率較高,且常以對舉的方式呈現,其含義隨文轉化?,F將原文中有關“君子”與“小人”出現的次數,按照內、外、雜三篇的順序作簡單整理,并附上其具有的基本內涵。

內篇中出現次數極其少,僅《大宗師》一文中出現2處;外篇中出現次數最多,《駢拇》《馬蹄》《天地》《山木》《田子方》《知北游》分別出現2處、1處、2處、2處、3處、3處;雜篇中出現次數也較多,《外物》《讓王》《盜跖》《漁父》《列御寇》《天下》分別出現2處、3處、2處、2處、1處、2處。逐文查閱,不難發現,“君子”一詞在內、外、雜篇中分別出現3次、15次、12次,共計30次,至少表達了9個含義;“小人”一詞內、外、雜篇中分別出現2次、7次、4次,共計13次,至少表達了5個含義。其中“君子”與“小人”對舉在內、外、雜篇中分別出現2次、6次、3次,共計11次。

《莊子》中,“君子”有“統治者,對貴族男子的通稱,對人的尊稱,有仁義智慧的人,具有政治抱負的人,才德出眾的人,明于道的人,不求名利的人,不論肢體是否健全都順應自然天性的人,摒棄儒家仁義禮智的人”等內涵,后四項的解釋不同于其他諸子的,這是莊子心目中“君子”應具備的德行?!靶∪恕庇小氨唤y治者,人格卑鄙的人,無仁義智慧的人,阿諛奉承的人,違反天性的人”等內涵,最后一項是莊子的“小人”觀。

我們至少有兩點發現:一是《莊子》中的“君子”“小人”所包含的意義豐富,不僅有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大時代語境語義,如“君子”有“泛指才德出眾的人”的意思;“小人”有“人格卑鄙的人”和“平民百姓、被統治者”的意思,而且還有著莊子賦予它們的獨特含義,與儒家所說的道德內涵毫無關聯,從側面反映出莊子思想的與眾不同之處;二是《莊子》中的“君子”“小人”不論是單獨、還是對舉,它們在外篇、雜篇中出現的次數較多,在內篇中出現的次數最少。若內篇確是莊子所作,根據莊子的用語習慣而言,是否可斷定外篇摻雜了莊子后學的著作成分。這只是筆者初步推測,還需進一步深入考證。

二、《莊子》中君子與小人的哲學內涵

在《莊子》中,“君子”與“小人”除了那個時代共有的含義外,也有著莊子賦予的獨特內涵,體現了他“逍遙、齊一、無為”的思想。且以具體語段為例,分析如下:

1.莊子批判的君子、小人觀

莊子所批判的“君子”“小人”觀,實際是以儒家的“君子”“小人”觀為代表對象的?!白鳌稘O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盵16]對儒家仁義道德的束縛人性、綁架社會,莊子的批判又何止于此呢,內、外、雜篇中皆有?,F從君子、小人的角度,選取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分析下莊子的批判。

(1)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其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其殉一也,則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殘生損性,則盜跖亦伯夷已,又惡取君子小人于其間哉!”[17]意思是,那些為仁義而犧牲的,世俗稱他為君子;那些為財貨而犧牲的,世俗稱他為小人。他們為了某一目的而犧牲是同樣的,而有的叫做君子,有的叫做小人。倘若就殘害生命、損傷本性而言,那么盜跖也就是伯夷了,又怎么能在他們中間區分君子和小人!

《盜跖》中“‘小人殉財,君子殉名,其所以變其情、易其性則異矣;乃至于棄其所為而殉其所不為則一也?!试唬簾o為小人,反殉而天;無為君子,從天之理”。[18]其中的君子、小人與此為同一意思。這里的君子指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是以儒家的社會道德標準去衡量一個人的,它與人的精神、思想無關,而與他所表現出來的品行美丑有關。符合社會美德、為仁義失去生命的為君子;破壞社會秩序、為財為利失去生命的是小人。在莊子看來,君子、小人都只不過是統治階級為維護地位而灌輸在人們身上的價值觀罷了,其損害生命和破壞本性的實質是一樣的。按照莊子“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的觀點,這里的“君子”“小人”都算不上真正的“君子”,皆“小人”耳。

(2)追名逐利

“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惡乎知君子小人哉!”[19]意思是,在那人類天性保留最完善的年代,人類跟禽獸同樣居住,跟各種物類相互聚合并存,哪里知道什么君子、小人呢!

此君子、小人,仍以儒家的美德標準評判,以有無仁義智慧來劃分君子和小人的界限。他認為之所以會有俗稱的君子、小人之別,是因為人丟失了本性且有了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觀念,這是統治者和賢人為愚民建立的道德牢籠,把自己的欲望公開化、合理化。因違背人性、自然、道,所以社會才會如此混亂不堪,正所謂“圣人生而大盜起”。[20]莊子的思想源于老子,《道德經》中說:“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盵21]他認為“道”先于、高于一切,人類文化(包括仁、義、禮、智、信等)的發展都會造成“道”的毀壞,要想修養得道,就要還原本真,放棄儒家所謂的仁義、智慧。在此基礎上,莊子還認為,人本天真、樸素,同萬物一樣皆源于道,只要人回歸自然和本性,就沒有好壞、利弊、你我之分,就能還原一個渾然一體的大同世界。而人只作為自然和宇宙的一部分而共永存,順其自然,不可執著。

2.莊子心中的君子、小人觀

莊子不僅提出回到大同世界的途徑即回歸本性和自然,還為大同世界塑造了一個具體的君子形象。

(1)任性、齊一

子貢曰:“敢問畸人?!痹唬骸盎苏?,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盵22]意思是,子貢說:“再冒昧地請教‘畸人’的問題”??鬃踊卮穑骸八^‘畸人’,就是不同于世俗而又等同于自然的人。所以說,自然的小人就是人世間的君子;人世間的君子就是自然的小人?!?/p>

此君子、小人與人格、才能、品味等毫無關聯。而判斷一個人是君子或小人的標準是,看他是否順應自然和天性。如果一個人肢體殘缺,于社會而言,他丑化了社會形象并為看中外貌的人們所鄙視,是社會的小人;相反,他的殘缺也是屬于自然的一部分,他的不卑不亢是順應天性,這是一種尊重自我和齊物的人生觀,于天地和道而言,他是君子。這是“天之君子,人之小人”;反而言之,“人之君子,天之小人”同理。

(2)逍遙、無待

“君子不為苛察,不以身假物?!盵23]意思是,君子不苛刻計較,不使自身被外物所利用。

《逍遙游》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盵24]成天地之正、辯六欲氣之是順乎自然的事情,故能與自然長存且游無窮,即真正的逍遙是“無待而游乎自然”之中,此即《逍遙游》的主旨。至人、神人、圣人,此三子者,皆把“己”“功”“名”等“有待”之物置之度外,讓真我精神從形骸中升華出來,上升到與萬物相通高度。故此三人皆可謂君子,不為自己的形骸所累,更不為外物功名利祿所困擾。此君子與至人、神人、圣人一脈相通,皆為參悟了道、破除了物我的局限、能真正逍遙于世的人。

從莊子對“君子”“小人”的詮釋來看,他摒棄階級的、智力的、道德的等世俗觀,從人的內在修養角度出發,發掘精神上的任性和豁達。他對事物的理解恰與世俗相異或相反,可見其哲學觀的與眾不同。世俗的思想基礎,包括儒家的仁義、墨家的兼愛、法家的法治,無不以人和社會為基礎,以道德和法律為手段,解決的是人和社會的問題;而莊子的思想基礎是人和自然,修煉的是逍遙、齊一、無為的境界,首先解決的是人心和自然的問題,而后社會問題便迎刃而解。但因人類長久地生活在治和被治的社會,而忘記人類最初的模樣,所以回不到莊子所描繪的大同世界。其形而上的哲學思想在歷代都成不了主導思想,當然也是無法復制的,然而其復活會發生在兩個時段:一是亂世,靜心;二是盛世,養神。但只有當現實殘酷的時候,我們才會想回到最初狀態,這時候才能明白莊子筆下的“君子”與“小人”。治人是短暫的,治心是永恒的。逍遙無待、坐忘心齋、萬物齊一,這些看似無情,其實是有著關乎全人類和自然的悲天憫生的大情懷,這算得上“善”的最高境界。

三、《莊子》中君子形象的文學接受

莊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在外貌上是沒有要求的,其精神品格可以用三個詞語概括:逍遙、任性、齊一。在《莊子》中,不僅“至人、神人、圣人、全人、真人”,都算得上君子,莊子本人也正是一個典型的君子形象,從“蝴蝶莊周兩相夢”“妻之死,鼓盆而歌”等都可以看出其君子品質。那《莊子》中的君子形象在后世的文學有什么樣的評價呢?

莊子身后,同時代的荀子是對莊子評價的第一人。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是不認可他的,批評說“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25]天謂無為自然之道,莊子把治亂放在天上而不是人上,荀子以其人倫規范來批判莊子的無為和任性。且惠子也不能接受他所謂的君子品格的。

漢代司馬遷,“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盵26]畏累虛、亢桑子是老子的得道弟子,雖然司馬遷對《莊子》記載的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的君子形象不可信,但對其洸洋自恣以適己的高潔風格仍頗為贊賞。且從《史記》所載莊子“笑而辭相、以快吾志”的行為來看,莊子確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逍遙君子。

魏晉的阮籍看似與莊子形象更加貼近。經過魏晉禪代的政治動亂,他由崇尚儒家的經世致用轉向道家的“隱世”。其詠懷八十一篇和《達莊論》等文章,無不體現了他思想上的“老莊”哲學思想。他批判虛偽的仁義道德,崇敬莊子的“隱世”“自然”等哲學觀點?!褒R禍福而一生死,以天地為一物,以萬類為一指,無乃徼惑以失貞?!盵27]他贊美莊子逍遙、齊一的品格,也身體力行著這種精神。然而老莊思想于其而言,或只是一種避世的良方。魏晉玄學的盛行,使得莊子與魏晉當世相得益彰,迎來了莊子熱的第一個高峰期。阮籍的詩文作品和生活態度無不體現著莊子的君子人格特征,也透露著時代的文學氣息和走向。

明代文學家陳子龍在《莊周論》中評論莊子“夫亂世之民,情懣怨毒,無所聊賴,其怨恨既深,則于當世反若無所見者”?!岸け姹种?,則反諷詬古先以蕩達其不平之心,若莊子也?!盵28]另有《譚子莊騷二學序》曰:“予嘗謂二子皆才高而善怨者,或至于死,或返于無乎有之鄉,隨其所變耳。故二子所著之書用心詼奇,逞辭荒誕,其宏逸變幻,亦有相類?!盵29]前者以“知人論世”的對比法來解釋莊子“無為、任性”等思想,從反面說明亂世之民“以靜治亂”的人生態度。后者以“莊騷”或“莊屈”并重,意義非凡?!半x騷”因為洋溢著屈原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懷而在漢代被稱作“離騷經”,提到儒家“經”的高度,政治地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莊騷”并重,原因有二:一者為莊、屈皆才高怨深、殊途同歸,前者以“無情之情”側面表現偉大的悲天憫生情懷,后者以“至情之情”正面體現憂國憂民的品格;前者是道家的君子形象,后者則為儒家的典型代表。二者為《莊子》和《離騷》的藝術手法的相似性,即想象豐富、逞辭荒誕、意境遼闊等。其實“至少在唐代,‘莊騷’就已并稱”,“明清之際,陳子龍等士人把超脫此世的情懷與忠國之情、怨世之心相結合,賦予了莊騷合稱新的時代內涵”。[30]或是出于政治考慮,莊子的君子形象被世人認可和效仿。但由此窺探,明清之際的“莊子學”又是一番盛世。

無獨有偶,清代的胡文英于《莊子獨見》中道:“莊子最是深情,人第知三閭之哀怨,而漆園之哀怨有甚于三閭也。蓋三閭之哀怨在一國,而漆園之哀怨在天下;三閭之哀怨在一時,而漆園之哀怨在萬世?!盵31]其無情之情的觀點與陳子龍意見吻合。因其別樣的偉大精神,“莊”之“悲天憫生”和“逍遙任性”的雙重君子人格獲得后世的高度評價和效仿。

四、結語

由“君子”“小人”的獨特內涵和“君子形象”的影響,后人能看到莊子的文學才能和異樣的思想散發出的熠熠光彩。先秦諸子百家都在探求真理、立書作說,都有自己鮮明的思想體系和政治立場;而莊子哲學,這些都是抽象的,他是站在整個宇宙人類的高度去思考人生,后世很少能夠理解和繼承。但其獨樹一幟的偉大風格和情懷,將永垂不朽。

參考文獻:

[1]焦竑.焦氏筆乘(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1.

[2][3][10][17][18][19][20][22][23][24]郭慶藩撰.莊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2012:5,7,997,330,999,344,355,278,1079,19-20.

[4]方勇譯注.孟子[M].北京:中華書局,2010:91.

[5]廖名春校點.周易[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1.

[6]王秀梅譯注.詩經[M].北京:中華書局,2015:27.

[7]陳桐生譯注.國語[M].北京:中華書局,2013:698.

[8]杜預注,陸德明音義,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M].中華書局,1980:1839.

[9][15]郭丹,程小青,李彬源譯注.左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2:14,12.

[11]王世舜,王翠葉譯注.尚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2:364.

[12][14]孔丘著,楊伯峻今譯,劉殿爵英譯.論語:漢英對照[M].北京:中華書局,2008:226,334.

[13]王國軒,王秀梅譯注.孔子家語[M].北京:中華書局,2011:133.

[16][26]司馬遷撰,裴骃集解,司馬貞索引,張守節正義.史記[M].卷三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82:2143-2144,2144-2145.

[21]湯漳平,王朝華譯注.老子[M].北京:中華書局,2014:142.

[25]荀況撰,楊瓊注,耿蕓標校.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55.

[27]阮籍撰,李志鈞等校點.阮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31.

[28]陳子龍著.陳忠裕公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694-695.

[29]陳子龍著.陳子龍全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59.

[30]吳思增.陳子龍與明清之際“莊騷”合稱[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63.

[31]謝祥皓.莊子序跋評論輯要[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3.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Gentleman” and “Villain” inChuang-tzuand Its Impact

CHEN Hongmei

(School of Liberal Art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

Abstract:Chuang-tzu is a prominent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Chuang-tzu has reached very high achievement not only i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his “gentleman personality” is also remembered for the later generations. “Gentleman” and “villain” are two words that appear frequently in the writings of pre Qin period, especially in prose, and the connotation is also rich and varied. Chuang-tzu is no exception. “Gentleman” and “villain” in the prose of Chuang-tzu not only has the unique connotation compared with books of other pre Qin philosophers, but also demonstrates his thought of “free, unfettered as well as equal” and unique spirit. His “image of gentleman” has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Key words:Chuang-tzu; gentleman; villain; character

中圖分類號:B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69X(2016)01-0058-05

作者簡介:陳紅梅(1991-),女,安徽淮南人,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古代散文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30

猜你喜歡
小人品格莊子
平兒是“全人”還是“尤奸”“小人”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中華品格童話故事》
指印小人來了
《莊子說》(二十二)
《莊子說》(二十)
木勺小人
《莊子說》(十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