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古屋大學:為“沉淪”立碑

2016-03-07 10:35蔣暑
大學生 2016年3期
關鍵詞:沉淪名古屋郁達夫

蔣暑

在日本的名古屋大學,曾有一位中國人在這里的櫻花樹下留下浪漫的文學足跡。

大學的后輩們為他和他的小說立下石碑,作為永恒的紀念。

這個人,就是郁達夫。1998年,名古屋大學在豐田講堂前,

為郁達夫和他的小說《沉淪》樹立了一塊文學碑。

別看為一個外國人立碑好像很稀奇的樣子,

其實,在這個富有文學氣息的國度,文學碑是一種常見的文化現象。

名古屋大學的碑也不止這一座,它們不僅能夠銘記歷史,

也更為這個櫻花國度增添了些許詩意。

故土的碑石,異國的文字

在上個世紀早期,留學日本曾是一股熱潮。當時許多有識之士紛紛東渡,在這里揮灑寶貴的青春,而后滿懷理想回國奮斗。郁達夫就是其中一位。1913年,他首次離開家鄉浙江來到日本,1915年進入了為名古屋大學前身的第八高等學校(也叫作“八高”)。在這里,他經歷了愛情和成長,也經歷了孤獨和苦悶,后來,他以自己的留學生活為原型,寫下了現代文學史上的力作,《沉淪》??梢哉f,沒有當時還叫做“八高”的名古屋大學,就沒有這部偉大的作品。

對郁達夫影響最大的,大概就是當時“八高”的圖書館了。一開始郁達夫進的是醫學部,當時的醫學書籍大多是德語課本,這就要求學生精通德語,老師也鼓勵學生在閱讀專業書籍的同時,多讀德國文學作品,以便更熟練地掌握語法和詞匯。郁達夫為此開始閱讀德語原著,沒想到,這一讀就愛上了。他幾乎天天出入學校和當地的圖書館,館內所藏的席勒、海涅等作家的原著,都被他翻來覆去看了個遍。讀完德語書還不夠,他還“順便”將其他歐美國家的名著也一并讀了。郁達夫的嗜書如命因此出了名。據說當時名古屋大學一位死板的圖書館員,因為佩服郁達夫讀書成癡,竟然愿意為他破例——想一想日本人的嚴謹性格就能知道這種破例有多么不容易——讓他在每晚圖書館關門后,能夠把藏書帶回宿舍,第二天再歸還。因書結緣的郁達夫和這位圖書館員后來竟然成了忘年之交,1919年郁達夫回國時,這位書友親自趕來碼頭為他送行,成為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話。

在名古屋讀書的歲月讓郁達夫愛上了圖書館。1920年秋,郁達夫再次赴日,來到東京帝國大學留學。這一次,他又在這里的圖書館留下了赫赫聲明。因為他借書跟別人不一樣,別人是一本一本地借,讀完了一本再借下一本;郁達夫卻是按照圖書館書架上標記的類別,一排一排地借,從第一排借到最后一排,一個書架借完了再借另一個書架。這種豪氣沖天的讀書法在東京帝國大學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以至于當時常常借書給他的管理員,在40年后回憶時,還記得當年那位身形瘦弱,搬書卻有如神助的中國留學生,他叫郁達夫。

郁達夫不光書讀得多,記性也好。20世紀30年代初,郁達夫也已回國,當時的中華書局邀請他和林語堂共同編著世界著名文學叢書,郁達夫就憑記憶,僅僅參閱了圖書館目錄,就編制出了一份《歌德以后的國文學舉目》,里面搜集了歌德、海涅、霍泊爾曼等15 位大作家著作。而這些作家的著作,基本上都是他當年在名古屋大學所讀的書目,內容和細節,都分毫不差。如此記憶力,當真是過目不忘,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進入“八高”后的第二年,出于對文學的熱愛,郁達夫和魯迅一樣棄醫從文,改學文法科,并且開始有了自己動手寫小說的沖動。發表于1921年的《沉淪》正醞釀于此時。在這部憂郁而富有浪漫氣息的小說里,郁達夫用細膩的筆法描繪了名古屋的熱田神宮、鶴舞公園等等名勝風景,與他自己入學名古屋大學、畢業后從名古屋前往東京4年的生活經驗經緯交織,情感飽滿而動人。

這部生長于名古屋的小說,使名古屋人至今都銘記于心。在“八高”創立90周年之際,“八高”的同窗會——“八高會”為了紀念郁達夫,立下了這塊名為“沉淪”的文學碑。碑石是特意從中國廈門運來的御影石,碑文由名古屋大學畢業的書法家大池青岑執筆,上書“沉淪”兩個大字,一側刻有穿著學生服的郁達夫像,碑后則用日語記述了他的生平記事。一個中國人在異國所度過的偉大歲月,被這里的土地莊嚴紀念。

數以千計的文學碑

除了“沉淪”的文學碑,名古屋大學附近還有香果園和愛知醫科大學預科歌碑、渡邊龍勝胸像、“岡崎高等師范學校跡”紀念碑、“伊藤圭介先生誕生之地”碑、八高寮歌“伊吹颪”歌碑等等紀念碑。這其中尤以八高寮歌“伊吹颪”歌碑為特色,代表了日本愛立文學碑這一有趣的現象。

“伊吹颪”是從前“八高”宿舍的“寮歌”(“寮”即宿舍),創作于1916年?!耙链怠笔巧矫?,“颪”是指冬季從山上吹下來的風。伊吹山附近的學校常常以伊吹山上刮來的風為主題創作歌曲,“八高”也是其中之一。據考,早在“伊吹颪”這首歌誕生之前,“八高”就已經有了5首寮歌,但“伊吹颪”一出,那優美的旋律和浪漫的歌詞就打動了所有人,就連名古屋其他學校的中學生和大學生都常常哼上幾句。直到如今,名古屋大學在舉行體育會的時候還是一定會重溫這首動人的歌謠。而“伊吹颪”歌碑自1958年建成之后,也成為了當地的一處名勝。來自北木島的白御影石、福島縣的黑御影石,和萬成山的紅御影石,以赤白黑三色調和,象征了“八高”的清新校風?!耙链碉N”歌碑的碑面還刻有樂譜和歌詞,這在當時極為罕見,因此也使之成為了珍貴的歷史文物。

除了文學碑之外,名古屋大學也有許多為歷史人物而建的紀念碑。比如,在日本有“文是伊藤圭介,武是豐臣秀吉”的說法,這句話里的伊藤圭介可以說是整個名古屋的代表人物,他對名古屋大學做出的貢獻,也讓他身后在這里得享一方天地。伊藤圭介出生于名古屋的醫者世家,曾是在名古屋地區推廣“種痘”治療技術的第一人。他在離開名古屋去東京之前,向當時的名古屋政府建議,建造西醫的醫院和學校。正因為他的諫言,才有了為名古屋大學醫學部前身的醫學校。如今名古屋大學的醫學部位列日本前十,不可不說有他的一份功勞。為此,名古屋大學于1955年,在鶴舞中央圖書館前為他樹立起雕像,和一塊名為“伊藤圭介先生誕生之地”的石碑,感謝他的真知遠見,為這所巍巍學府帶來了生機。

與名古屋大學的“沉淪”碑和“伊吹颪”歌碑相似,日本的大部分文學碑以紀念近現代的小說、散文,及其作家為主。在日本,隨處可見詩碑、歌碑、句碑。光是記載了日本最早的和歌集《萬葉集》的歌碑就有2000處,而記載了俳句名家松尾芭蕉的句碑亦是數以千計,更不用說其他文學碑了。這些文學碑有的方方正正,有的精心塑形,還有很多是一塊隨意臥地的石頭,倒是頗有中國古代文人的習氣風范。中國古人也愛立碑,許多地方都留有杜甫詩碑、白居易詩碑、李白詩碑等等?;蛟S,日本文學碑的存在,本身也是一座無形的碑石,紀念著中日共通的歷史文化。

責任編輯:陳思

猜你喜歡
沉淪名古屋郁達夫
貴人
郁達夫:熱烈的愛倩,卻不能相守一生
榮區綜合交通樞紐 名古屋的面孔
郁達夫的誨淫冤罪與自我凈化
從精神分析學視角看郁達夫的《沉淪》
日本大城市,名古屋最沒吸引力
抗戰中的愛情:李小瑛與郁達夫
浮世露戀:李小瑛與郁達夫
本期導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