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門—丹田—臍系統是振腹療法的理論基礎

2016-03-11 14:53戴曉暉楊靖頤付國兵
環球中醫藥 2016年6期
關鍵詞:帶脈命門丹田

國 生 戴曉暉 王 康 楊靖頤 付國兵

命門—丹田—臍系統是振腹療法的理論基礎

國生戴曉暉王康楊靖頤付國兵

命門、丹田、臍通過帶脈聯系起來是一個整體系統。這一系統中命門是五臟整合的中樞,丹田為元氣貯藏之所,臍為真氣往來之門,帶脈為上下交通之樞紐。這個系統具有人體最重要的生命信息,其本質是元氣生發之處,五臟六腑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十二經脈之根。它可總督人體諸經百脈,內連五臟六腑,外達四肢百骸,為神氣通行之門戶,是氣機升降出入之重要樞紐。振腹療法正是從這一系統入手,偕一點而通調全身,培元氣、調運化、暢氣機,促進人體的自我痊愈機制的啟動,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命門; 丹田; 臍; 振腹療法

振腹療法有三十余年的臨床運用及推廣,已經得到醫學界的廣泛認可。近年來,為了更好地發展振腹療法,從根本上增強振腹療法的學術影響力,傳承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及技法。課題組在進行臨床試驗及推廣的同時,更加注重對振腹療法理論基礎的研究。經過研究,課題組發現命門、丹田和臍三者通過帶脈聯系起來是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具有人體最重要的生命信息,其本質是元氣生發之處,五臟六腑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十二經脈之根。它可總督人體諸經百脈,內連五臟六腑,外達四肢百骸,為神氣通行之門戶,是氣機升降出入之重要樞紐,因之將其稱之為“命門—丹田—臍”系統。

1 命門為五臟整合之中樞

命門,一詞最早見于《靈樞·根結》篇中,但此處命門僅指眼睛,雖然此后《難經·三十九難》中提到:“腎有兩臟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钡珵獒t家大規模論述則出現在明代,而對于命門的具體定位及功用也出現了各種不同說法。如明代虞摶在《醫學或問》中認為“兩腎總號為命門”;明代趙獻可在《醫貫·內經十二官論》中言:“命門在人身中,對臍附脊骨,自上數下,則為十四椎,自下數上則為七椎”,即認為命門位于神闕穴與命門穴之間、靠近命門穴一側;明代孫一奎在《醫旨緒余》中指出:“命門乃兩腎中間之動氣”,即認為兩腎之間為命門。雖然歷代醫家對命門、丹田的具體位置表述不一,但對其功能的描述卻大都相似,而對命門的功用闡釋的最精彩的莫過于孫一奎,他在《醫旨緒余·卷上·命門圖說》中有言:“命門乃兩腎中間之動氣,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樞紐,陰陽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極,五行由此而生,臟腑以繼而成?!泵T為人身之太極,非水非火,而只是先天一種動氣,即后來又稱為元氣,其氣非陰非陽,靈動不拘,別具一番生生之活力,其動則生陽,靜則生陰,陽變陰合而化生五臟六腑,所以它是人身陰陽之根,五臟六腑化生之源。

現代醫學關于生殖內分泌、神經調節與免疫學的進展和成就,不斷證實了人體自身平衡恢復與全身整合機制的存在。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醫學界對人體“下丘腦—垂體—靶腺”軸反饋調節形式的認識,為學者充分理解中國古代醫家有關“君相互感”“陰陽相濟”的理論有諸多啟發和印證。早在六十年代沈自尹等人經過臨床實驗就得出“腎陽虛證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功能紊亂是腎陽虛發病原理中一個重要環節”的結論;“垂體—腎上腺皮質或肝臟滅活功能亢進,或交感—腎上腺髓質活動增強引起‘火旺'可能是導致陰虛的主要發病原因”等重要結論[1]。此后,賈蘊穎[2]研究認為下丘腦—垂體及其靶腺功能紊亂造成了腎精陰陽的失衡,命門的功能其實質就是下丘腦—垂體及其靶腺的功能。隨著對腎研究深入,命門可能也會具有神經及免疫功能,最終形成—個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網絡。命門是五臟整合的生殖調節中樞,激發狀態下對臟腑具有高度的整合作用。奇經八脈是命門開放整合五臟的通道。命門內寄元陰、元陽,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具有陰陽相濟的特性,因而有別于五臟、十二經脈,反映出太極層次下生命活動的內在規律和調節機制[3]。振腹療法從神闕穴入手,利用松振法持續、深透的特點,振陰而達陽,鼓動元氣的生發,通過調整命門而達到對五臟整合的作用。

2 丹田為元氣貯藏之所

丹田最初為道教修煉內丹中用的術語,丹田是內丹家藉以鍛煉人體精、氣、神以成“丹”的處所[4],并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丹田分為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稱為“泥丸”,即兩眉間印堂穴處;中丹田叫做“絳宮”,在胸部兩乳之間的膻中穴處;下丹田在臍或臍下小腹部方圓四寸的范圍內,狹義丹田也就是指下丹田?!督鸲Υ笠分姓f:“內鼎者,即下丹田,在臍之下,臍后腎前?!巧衿鳉w藏之府,方圓四寸?!痹诖嗣枋龅摹跋碌ぬ铩币簿褪瞧匠Kf的狹義丹田,其具體位置并不局限在一個點,任脈中陰交、氣海、石門、關元四個穴位,其別稱都為“丹田”,由此可知丹田實是一個區域,即上文所言“方圓四寸”之所。其功用如《類經》云:“天一元氣化生于此”,指此處是元氣升降、開合的地方,同時此處也是男子藏精,女子養胎的地方。氣功家也多以下丹田為鍛煉、匯聚、儲存真氣的主要部位,并認為意守丹田,是保養丹田元氣的重要方法,可以培補元氣,調節陰陽,交通心腎,使真氣充實暢通八脈,恢復先天之生理機能,促進人的健康長壽。故知人的元氣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動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人體的強弱,生死存亡,全賴丹田元氣之盛衰,道家有“無火能使百體皆溫,無水能使臟腑皆潤,關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線不絕,則生命不亡”的說法,此處是指丹田元氣的功用,實則也是命門的功用。

現代研究中,有學者通過丹田區埋線對雌性去卵巢大鼠延緩衰老的作用研究發現丹田區穴位埋線對雌性去卵巢大鼠的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有調節作用,能提高雌性去卵巢大鼠的的低雌激素E2水平,降低雌性大鼠去卵巢后升高的血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水平[5]。振腹療法通過對丹田的適當刺激,抓住元氣的生發、輸布兩大環節,調理元氣的生發運行,并在治療上以振腹系統手法為體,以辨證取穴施術為用,體用之間互相促進,以一法而統諸法,從而恢復臟腑功能,體現了中醫學重元氣、重胃氣、重氣化的整體思想。

3 臍為真氣往來之門

神闕穴位居臍中,又有“臍中”“氣舍”“下丹田”“命蒂”“環谷”“生門”等名稱,神闕意指神氣通行之門戶。在先天為胎兒與母體相連的性命紐帶。在后天,真元之氣則聚于臍下,為生命的根本?!独逭茨σg》對臍的重要性做出高度的評價:“人體之有臍,猶天之有北辰也,故名曰天樞,又曰神闕,是神氣之穴,保生之根”,“臍通五臟,真氣往來之門也,故曰神闕”。

3.1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

神闕穴位居中下焦之間,其上有脾胃肝膽,下有腎膀胱女子胞,通過解剖關系、經絡聯系或三焦與五臟六腑相通?!独逭茨σg》提到:“臍通五臟,真氣往來之門也,故曰神闕?!痹獨獠赜谀毾?,是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根本,通過三焦這個別使連通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故王宏翰在《醫學原始》中認為:“臍者,腎間動氣也,氣通百脈,布五臟六腑,內走臟腑經絡,使百脈和暢,毛竅通達,上至泥丸,下至涌泉?!庇纱丝芍?,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就位于臍下。

《幼科心書》言:“臍者,神闕之穴,近系三陰?!弊闾幤⒔浬辖j于臍,足厥陰肝經入臍中,足少陰腎經與沖脈挾臍上行。三陰與任脈交會于關元、中極;陰維與任脈交會于天突、廉泉;沖脈與任脈交會于會陰[6];《奇經八脈考》提到:“任脈會足少陽于陰交,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于中脘,會手足陽明、督脈于承漿?!笨梢赃@樣理解,臍可通過任脈與諸陰經相聯系,通過督脈與諸陽經相聯系;再通過帶脈橫行腰腹之間,能“約束諸經”,足部的陰陽經脈都受帶脈的約束。又由于帶脈出自督脈,行于腰腹,腰腹部是沖、任、督三脈脈氣所發之處,故臍可通過帶脈與足三陰經、足三陽經以及沖、督相聯系。

3.2臍為神氣出入之門戶

《靈樞·本神》:“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比梭w的生命活動以五臟為中心,神分藏于五臟,即《靈樞·本臟》所言:“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蹦氂置?“神闕”,“神”,指神氣;“闕”,指門樓,牌樓。神闕是指神氣通行的門戶,神之所舍其中也,是先天之氣的出入之所,而藏后天元氣于此,正為先后天神氣交匯出入之通道所在。對人的后天性命至關重要。

有研究者通過艾灸對陽虛體質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干預的臨床研究發現,艾灸神闕穴能夠有效的緩解陽虛體質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提高血清中E2的含量,并降低FSH水平,表明艾灸調養可能通過影響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改善圍絕經期患者的臨床癥狀[7]。此外還有人通過觀察艾灸神闕穴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者研究發現臟腑經脈之病取神闕穴可起到通脈調臟腑、培元固本之功[8]。運用振腹療法施術于神闕穴附近區域,震動臍下之動氣,以達到培補元氣,調運中焦,暢通脾胃樞紐,斡旋氣機,促進原氣經由三焦布達周身,使五臟氣機通暢,升降出入有序的作用。

4 帶脈為上下交通樞紐

帶脈是奇經八脈之一,是全身唯一的一條橫行經脈,橫于腰際,位于上下之樞紐地帶,與多條經脈相聯系,有很重要的作用。帶脈的循行如《難經·二十八難》指出:“帶脈者,起于季脅,回身一周?!痹手妒慕洶l揮》言:“其脈氣所發,在季脅下一寸八分,正名帶脈?!崩顣r珍的《奇經八脈考》曰:“帶脈者,起于季脅足厥陰之章門穴,同足少陽循帶脈穴,圍身一周,如束帶然,又與足少陽會于五樞、維道”。唐容川言“帶脈雖系于腰腎,然其脈繞中焦膜網一周,故又屬脾土”,“帶脈出于腎中,以周行脾位,由先天交于后天脾者也”??芍^一語道破帶脈與脾腎之關系。脾腎強健則帶脈壯,諸經得以約束;反之帶脈功能正常,又有固攝脾腎精微之功,使之不致外泄。從帶脈循行路線之特殊性來考慮,帶脈乃源于先天而本于后天。帶脈起于季脅,季脅為少陽所主部位,同時章門穴又是足厥陰、足少陽二經之會穴,所以帶脈與肝膽亦相關。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肝膽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腎精氣對帶脈的灌注,同時帶脈對諸經的約束作用,又可使氣機的升降不致失常,固升中氣,提攜臟器,同時又使肝膽的疏泄不致太過。帶脈循行過程可連及肝、膽、脾、胃、腎、腸及女子胞等多個臟器[9]。

振腹療法操作中,通帶脈的手法運用單掌在帶脈位置的推拉起到通調帶脈的作用,從而起到總督人體諸經百脈,內連五臟六腑,外達四肢百骸的作用;同時,由于帶脈的循行路線,前束神闕,后連命門,故通帶脈可加強命門與臍的聯系,使之成為一體。

5 振腹療法與命門-丹田-臍系統

綜上,可以發現通過現代研究發現命門、丹田和臍都對丘腦—垂體—性腺軸有調節作用。丹田、命門不是一個實質的器官,就其功能而言顯然兩者為一物,但從道家煉丹方面講為“丹田”,從中醫角度講就是“命門”。細分來看,丹田偏重強調位置概念,位居臍下腎前,乃神器歸藏之府,方圓四寸;命門偏重強調功能概念(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樞紐,陰陽之根蒂)。對命門、丹田的認識,歷代各家雖然表述不一,但對其位置的認識也均集中在命門穴與神闕穴之間的區域,只是歷代醫家思考角度不同而已。由于中醫藏象學說本身也是從系統角度來看待臟腑的,所以不必過于拘泥具體位置上的異同,而可以把命門、丹田、臍這塊區域作為一個整體來看,這個整體涵蓋了腎、精室、胞宮等臟腑。同時,在這個區域里還有一條重要的奇經——帶脈,一條約束著縱行諸經脈之氣的經脈,此脈繞身一周,前束神闕,后連命門,囊括丹田、胞宮、膀胱等于內,不但約束諸縱行經脈,更重要的是為固護著元氣生發之所,保護先天之本源,這也就不難理解人身唯一橫行經脈為何要繞于腰腹下焦之處。所以通過帶脈的這種約束作用,把臍、丹田、命門連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課題組認為可以把這個整體命名為“丹田—命門—臍系統”。這個系統為人體生命之本源、生命之樞機,調控著元氣的生發與儲存,掌控著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全過程。這一系統就是振腹療法的基礎,就其根本而言,這一系統的本質就是元氣的生發之處,五臟六腑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十二經脈之根??煽偠饺梭w諸經百脈,內連五臟六腑,外達四肢百骸,為神氣通行之門戶,是人體氣機升降出入的重要樞紐。振腹療法在操作上以神闕為中心,振于臍部,而內達于丹田,利用人的先天元氣活力,振陰達陽、鼓動元氣的升發、輸布與歸藏,同時配合通帶脈、通調任督二脈、背俞腹募等手法,以達到偕一點而通調全身,促進人體的自我痊愈機制啟動的目的[10]。

[1] 沈自尹.腎陰腎陽中西醫結合辯證施治規律的初步探討[J].上海中醫藥雜志,1962,(1):19.

[2] 賈蘊穎.淺議腎與命門的關系[J].內蒙古中醫藥,2010,29(22):115.

[3] 朱明,戴琪.命門動靜觀——兼論中醫關于內分泌學的早期發現[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23(5):6.

[4] 于智敏.丹田實名考[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3,1(19):6.

[5] 蔡明宗.丹田奧秘的探討及丹田區埋線對雌性去卵巢大鼠延緩衰老的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06.

[6] 高樹中.中醫臍療大全[M].濟南:濟南出版社,2009.

[7] 唐麗穎.艾灸對陽虛體質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干預的臨床研究[D].南寧:廣西中醫藥大學,2013.

[8] 賈翠敏.艾灸神闕穴配合調經促孕丸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50例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12,34(8):1197.

[9] 郗亞薇,楊曉倩.帶脈理論探析[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13,20(2):59.

[10] 王康,戴曉暉,付國兵.振腹療法的傳承創新及其學術特點[J].環球中醫藥,2013,6(6):445.

(本文編輯:韓虹娟)

R244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6.06.021

北京市中醫藥科技項目(WZF2012-17)

100078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推拿理療科

國生(1978-),碩士,主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青年委員。研究方向:推拿手法的臨床研究。E-mail:guosheng _1978@sina.com

付國兵(1961-),本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副主任委員。研究方向:推拿手法的臨床研究。E-mail:dfyyam@sina.com

2014-12-01)

猜你喜歡
帶脈命門丹田
“以帶為樞”論治經絡病
按摩帶脈穴治婦科病
頃刻生陽于命門之內——說說脫證的中醫急救
少林內勁一指禪丹田功(三)
少林內勁一指禪丹田功(三)
少林內勁一指禪丹田功(一)
中醫命門學說在職業病預防中的應用
一點一線一面練太極
喚醒丹田方法之我見
八字訣養好帶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