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樂教學中節奏感的培養與實踐

2016-03-14 11:12天津市紅橋少年宮邵甜甜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6年5期
關鍵詞:四分音符拍子節奏感

天津市紅橋少年宮 邵甜甜

音樂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對幼兒實施音樂教育是促使幼兒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手段。節奏被稱作音樂的骨骼,是音樂情緒和風格的重要表現手段。培養和訓練幼兒的節奏感是音樂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幼兒學習音樂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礎。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是使幼兒能體驗感受節奏在音樂藝術中的情緒,感受節奏美,并能準確地再現節奏的能力。培養和訓練幼兒的節奏感,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老師要循序漸進地通過一些簡便而又富有趣味的方法對幼兒進行訓練。

一、興趣是培養幼兒節奏能力的動力

幼兒音樂教育必須強調興趣第一,把音樂同幼兒的生活玩耍融為一體,讓幼兒在唱唱、跳跳、動動、玩玩的游戲活動中直接地、親身地體驗音樂,感知音樂,才能獲得相應的音樂知識和技能。

節奏能力的培養應遵循其“體驗節奏—發現節奏—感知節奏”的自身發展的規律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前階段主要還是在體驗節奏感的培養上,例:在引導幼兒認識四分音符時,我所選用的是《七個小矮人》音樂,同時采取“雙人齊步走”的游戲形式:讓孩子們兩人穿一雙大腳板走路,起步時要求同時抬起一邊的腳,我們用低沉的“矮人”的音樂彈出四分音符,要求幼兒按照老師彈奏的節奏前進,如果兩人所感知的節奏是一致的,就能順利前進,不一致了就容易摔倒。讓孩子在游戲體驗中自己發現、體會節奏感。并且幼兒在按四分音符的節奏走路時,全身肌肉的協調運動,精神的高度緊張、集中,從而加強了幼兒對四分音符節奏感的認識,然后進行拍手練習時,往往更加穩定準確。

二、發現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節奏,是培養音樂節奏感的源泉

針對幼兒好奇心強又富于想象力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引導幼兒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節奏并對其聲音進行模仿。例如,從自然音響中去發現節奏:刮風時發出的“呼~呼~”聲音;下雨時發出“嘩嘩”的聲音。通過這樣的引導,使幼兒對聲音產生了強烈的敏感,體會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各種各樣的節奏,有快、急的,有緩、慢的等。并且很快發現,原來一樣的東西,發出的聲音卻可能是不一樣的。然后我將這些聲音的節奏型一一寫出來,使學生認識到,這些聲音,雖然聲音不一樣,但是節奏和韻律卻是一樣的。

接下來,我將重點放在小動物的叫聲上,讓幼兒反復傾聽、模仿,使他們體會不同動物的不同節奏的叫聲:小狗的叫聲可以是X X XX 也可以是XXXX;小貓的叫聲是X—X—;老黃牛的叫聲是X——X——。最后我將這些聲音組成的各種不同的節奏型列出來,讓幼兒反復傾聽、感受和理解,形成節奏意識。

三、由感受穩定拍——感知節奏,是培養幼兒音樂節奏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感受穩定拍感是培養幼兒節奏能力的起點

體驗、感受穩定的節拍律動是培養兒童節奏感的重要準備。穩定的律動、節拍是構成節奏的基礎,它們對于節奏起著內在的組織作用。建立穩定拍感是培養節奏感知覺的首要條件。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通過調動身體律動、和樂的動作參與,才能使幼兒體驗并逐漸建立穩定的拍感。 建立穩定拍感需要通過穩定節拍的練習。穩定節拍是有規律地出現的固定拍,每個穩定節拍或稱“固定拍”相當于一個中速的四分音符時值。教學活動中以穩定節拍伴隨幼兒的歌唱、歌詞朗讀、身體動作等,是通過有規律的節拍運動,刺激幼兒體驗穩定、感受節拍、為培養節奏感打下基礎。

例如,在學習快節奏的四二、四四拍子時,可選用時值均勻、旋律簡單短小的兒童歌曲,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幼兒學唱歌曲時,先是教師范唱歌曲,同時伴隨著用畫有一個娃娃和一只小熊的繪畫或剪紙勻速地上下擺動,引起幼兒的興趣、配合圖像感受穩定律動。再次范唱時,教師可以把圖片或剪紙貼在黑板上,帶領幼兒把兩臂伸開或叉腰,邊歌唱、邊按節拍有規律地兩腳交錯跳躍運動,使幼兒感受穩定節拍。但應注意:活動中選擇的歌曲如過于短小,應多次連續重復地演唱表演,這可以幫助幼兒感覺拍子的連續運動。

(二)感受穩定拍到感知節奏的過渡

利用象聲詞或動作幫助兒童感覺節奏的區別,這在早期練習中是非常有用的。具體做法是選擇幼兒已經會唱、會讀的歌曲或歌謠,以有趣的、游戲性的象聲詞替代原來的歌詞。通過象聲詞的相同聲音讓幼兒感覺到一拍內有聲音長短、多少的區別。再配合以適當的節奏動作,比如在八分音符時做“跳”,在四分音符時做“蹲”的動作等,這會使幼兒在感到愉快游戲的同時,也使他們從自己的活動中理解長音、短音的區別,逐漸建立節奏感覺。如學唱歌曲《數蛤蟆》時,利用“一只蛤蟆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這一句的節奏,結合游戲性的活動進行:用象聲詞“乒乓乒乓乒乓咚,乒乓乒乓乒乓咚”代替原來的歌詞,拍手唱出。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節拍,使幼兒“發現”有的拍子里有兩個聲音(乒乓),有的拍子里有一個聲音(咚)。再結合律動,邊唱邊做動作,唱“乒乓”時做青蛙跳的動作,唱“咚”時做原地蹲的動作,表現出兩種時值的區別。 配合動作和象聲詞的游戲,也是為下一步的把節奏從旋律音高中分離出來做準備。一旦幼兒沒有什么困難地掌握了替代詞的方法,就可以進一步做節奏的分離和模仿,用節奏音節來取代象聲詞,例如用“走”“跑跑”或是“ta”和“ti ti”分別表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兩種時值。

穩定拍與節奏的對照與結合是兒童節奏練習的主要內容。教學中可以組織多種活動表現,如使幼兒分為兩組,相繼先后歌唱同一首歌曲。一組用拍手或敲擊打擊樂器拍擊穩定節拍伴隨歌唱;另一組用拍擊歌曲的節奏伴隨歌唱,這樣可以分別表現出穩定節拍與節奏的區別。

在教育活動中,幼兒是一個個體,個性不一,能力有別,知識經驗缺乏或認知策略不當,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無法對事物進行深入的探究。幼兒在學習和感受節奏的過程中,更需要老師的適當引導。節奏無所不在,讓幼兒感受,不僅僅能在音樂活動中體驗,還涵括在各種活動中。因此,在生活教育中,只要做一個有心的教師,處處都可以引導幼兒發現節奏,感受節奏!

猜你喜歡
四分音符拍子節奏感
媽媽的竹拍子
論節奏中特殊時值的簡快教學方法
南音二弦演奏技法之“貫”與“折”
借助柯達伊教學法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論節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三拍子與三連音的聯系與區別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對于節奏感的培養
光明正大
淺談小學低段學生節奏感的培養——以《調皮的小鬧鐘》一課為例
對羽毛球愛好者球拍選擇及拉線磅數的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