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記》解讀的民俗視角與作者視角
——以仙鬼怪佛形象為中心

2016-03-14 19:01陳文新
華中學術 2016年4期
關鍵詞:吳承恩人民文學出版社神仙

陳文新

(武漢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中國古代小說及漢文小說研究

《西游記》解讀的民俗視角與作者視角
——以仙鬼怪佛形象為中心

陳文新

(武漢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西游記》中的仙鬼怪佛,一方面以民間文化圖像為依據,另一方面又融入了作者個人的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例如,其仙界高低有序,井然排列,儼然就是神仙譜系的《西游》版;但一介花果山的美猴王就足以讓玉帝狼狽不堪,這樣的圖景又迥異于道教的神仙想象。如來佛身為西天極樂世界的教主,法力無邊乃題中應有之義,有時卻又像個為兒孫操持家計的土財主。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圖像與其成書過程密切相關,而作者個人的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則賦予了小說詼諧風格和深刻意涵。在《西游記》解讀中,兼顧民俗學視角與作者視角,把握好解讀的分寸,非常必要。

《西游記》;仙鬼怪佛;民俗學視角;作者視角

《西游記》以唐僧師徒四人為中心,縱橫捭闔地描寫了仙、鬼、怪、佛等各類形象。小說作者以其個人的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為主導,一方面憑借民間文化圖像展開情節,另一方面又對民間文化圖像加以重構,從而寫出了一部極具個人風格、極具政治內涵和哲理內涵的名著。就前一方面而言,神仙世界以玉皇大帝為首,鬼界有閻羅王、勾魂使,妖怪的原型為各類動物、植物和器物,如來佛生活在所謂西方極樂世界,都是民間文化圖像在小說中的呈現。就后一方面而言,神仙世界單調無聊,時常發生匪夷所思的荒唐事情;鬼界的種種悲歡離合,經常喚醒讀者的復雜感受;妖怪通常是與人格格不入的另類,但備受讀者喜歡的悟空卻是“天下馳名第一妖”;極樂世界雖以普度眾生相標榜,而如來佛卻不乏土財主的精明與算計?!段饔斡洝穼γ耖g文化的重構,既有助于形成小說的詼諧風格,也有助于傳達作者對于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和深入思考,作品的內涵因而豐富多彩,有著巨大的闡釋空間。

一、 《西游記》中的仙

神仙思想的核心有兩個:長生不老,來去自由。

先說長生不老?!段饔斡洝返谄呋?,孫悟空大鬧天宮,要求“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時,如來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龍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1]玉帝登上仙界至尊的寶座就花費了上億年的時間,以后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把伞睂O悟空在五行山下一壓就是五百年,出來之后還是那副頑童模樣。作為仙界長壽標志的王母娘娘的蟠桃園更是如此:“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得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第五回)[2]難怪這些參加蟠桃會的神仙們都長生不老了。五莊觀的人參果也是“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才得吃,“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第二十四回)[3]。由此,我們也就理解鎮元大仙的兩個徒弟清風和明月過了一千二百歲還被稱為“道童”的原因了。

神仙思想的第二個核心是來去自由。神仙一般都神通廣大,擅長騰云駕霧,無羈無絆。近年來發掘的大量仙女飛翔的壁畫以及民間流傳的仙女下凡婚配的故事就反映了神仙的這個特征?!段饔斡洝分芯瓦B豬八戒這樣的笨鳥都能駕云,更不用說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了。這些神仙們不存在距離上的困難,想到哪里就到哪里。這種超常性反映了我們古人步履維艱的現實生活和無法擺脫的塵世束縛?,F實中的苦難在當下不能解決的情況下往往訴諸想象。從某種意義上說,幻想也是人們生活的動力。

神仙可分為三種:天仙、地仙和散仙。天仙一般是指在天宮任職的各路神仙,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二十八宿、九曜星官等都屬此類。他們就像古代在京城做官的朝臣,除了保駕護駕外,還協助皇帝處理各種事務?!段饔斡洝分?,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天仙的這種使命體現了出來。先是派外交官太白金星前去斡旋、招安,再派李靖、哪吒父子帶領天兵天將前去圍剿,事情未成,又調地仙二郎神楊戩前去捉拿,直至最后請如來佛祖前來救駕。所謂地仙,顧名思義就是指在人間活動的神仙,他們就像古代的地方官,分散在各個地區,按照君王的旨意治理一方,行使自己的職權。地仙的范圍較廣,不僅包括陸地上的神仙,如鎮元大仙等,還包括十洲三島的海中神仙,如蓬萊仙島的壽星、福星、祿星。散仙是指編制外的神仙,這類神仙沒有組織關系,沒有名分,不拿俸祿也不做事,居無定所,無牽無掛。

根據神仙所處的空間位置,仙界大體上分為三類,即天上仙宮、凡間仙窟和海中仙島。從南北朝的《魏書·釋老志》所載的三十六天宮到北宋《云笈七簽》的三十六天之說,我國關于天上仙宮的設想可謂五花八門。而在民間信仰中,人們更喜歡以人間帝王的宮廷為原型,然后發揮想象予以美化,或移入美妙的自然景物,或添上一些云霧繚繞的背景,最后放置在高不可攀的太空中?!段饔斡洝返谒幕卣宫F出來的天宮就是這樣的:富麗堂皇的建筑,威嚴有序的設置,妙不可言的風景,虛無縹緲的氣氛,除了使這個仙界增添幾份莊嚴的神圣感外,更多的是濃厚的富貴氣息。天上仙宮是天仙生活的地方,玉帝、太上老君、太白金星等就居住在這里。凡間仙窟主要是陸地上神仙居住的地方,大多在名山之中?!渡胶=洝ず任鹘洝份d昆侖乃“百神之所在”的神山[4]。秦漢時期的《五岳真形圖》已經把五岳設定為神仙的住所了。后世興起的道教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紛紛把道觀建在高山幽谷之中,除了著名的五岳之外,武當、峨眉、青城、終南等,都是道教徒們所津津樂道的“洞天福地”,所謂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是由此演化而來的。這些風景秀麗、云霧繚繞的“洞天福地”,不僅滿足了道教徒修煉的需要,也暗合了華夏民眾的家居心理?!段饔斡洝分?,蕩魔天尊的武當山、至勝金剛的峨眉山清涼洞、潑法金剛的五臺山秘魔巖無不景色秀麗。海中仙島是十洲三島的神仙居住的地方,一般在大海之上或濱海之地,就像海市蜃樓一樣,若隱若現,似真似幻。這類仙境雖然比不上天宮的富麗,也比不上凡間仙窟的峻拔,卻有海中仙島的別樣風情?!段饔斡洝返诙?,孫悟空因損壞鎮元大仙的人參果樹而去三島(蓬萊、方丈、瀛洲)尋求醫術良方時看到的海中仙境是這樣的:“大地仙鄉列圣曹,蓬萊分合鎮波濤?,幣_影蘸天心冷,巨闕光浮海面高。五色煙霞含玉籟.九霄星月射金鰲?!盵5]少了一份威嚴和秀麗,多了一份清幽和雄闊。福星、壽星、祿星、帝君、九老等諸位神仙就在這里修行。

神仙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呢?神仙生活最大的特點是清閑,其魅力在此,其令人難以忍受也是因為此。所有凡人需要勞碌的事情,在仙人那里都不存在。他們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下棋?!段饔斡洝返诙?,孫悟空訪蓬萊時,“正然走處,見白云洞外,松陰之下,有三個老兒圍棋:觀局者是壽星,對局者是福星、祿星”[6]。到瀛洲時,“只見那丹崖珠樹下,有幾個皓發皤髯之輩,童顏鶴鬢之仙,在那里著棋飲酒,談笑謳歌”[7]。這里,下棋的主要功能是消磨時間。即便是那些司守著重要職位的神仙們,事實上也很清閑,比如龍王,除了需要下雨時忙活幾下之外,其余的時間就是待在龍宮里無所事事。

任何自由都是在一定的規則范圍之內的。神仙們雖然悠閑自在,但觸犯了仙界的清規戒律一樣要受到懲罰。二十八宿中四木禽星所說的“我等不奉旨意,誰敢擅離”(第九十二回)[8]是對上述事實的最好注釋。卷簾大將沙僧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就被玉帝打了八百下并貶到下界。天蓬元帥更是不知深淺,居然借酒調戲嫦娥,結果被罰兩千錘,貶下凡塵,成了豬八戒。如果說,玉帝對沙僧的懲罰過于嚴厲的話,那么對豬八戒的處置則并不過分,甚至顯得輕了一些。因為,豬八戒犯了神仙的大戒——色戒。這一點對于神仙來說罪不可赦。豬八戒心里也清楚,不然他不會對開脫他死罪的太白金星畢恭畢敬的?!段饔斡洝返谌换?,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欲與披香殿傳香的玉女私通,他們深知仙界的規矩,不敢在天宮交歡,只好下凡到人間做夫妻。事情敗露后,玉帝只是貶他為太上老君燒火煉丹。從這一點來看,奎木狼確實比豬八戒聰明得多。豬八戒不但沒吃到腥,反而惹了一身騷,“豬”與“狼”在智商上的確不能等量齊觀。

《西游記》所展示出來的仙界,高低有序,井然排列,金字塔式的結構巋然不動,儼然就是神仙譜系的《西游》版;但一介花果山的美猴王就足以讓玉帝狼狽不堪,這樣的圖景又迥異于道教的神仙想象。也就是說,《西游記》對仙界的描寫,是融入了作者個人的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的。不過,這里必須注意,《西游記》的作者不是一個總想著傳達個人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的人,如果《西游記》中確有傳達個人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的意味,那也是妙手偶得,并非刻意為之。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確信,把《西游記》當作嚴峻、辛辣的政治批評來讀是一個重大失誤。比如李希凡認為:“從孫悟空的求師訪道,到鬧龍宮、鬧陰司、鬧天宮,到被壓在五行山下,很像一個英雄的傳奇。在這個神話的英雄傳奇里,映照著極強烈的現實生活的色調。人們仿佛看見了這樣的社會關系,一支英雄的農民起義軍,像水滸義軍一樣,起而反抗封建統治者,所向無敵,幾次招安,幾次反叛,但是,終于又在封建勢力的包圍下失敗了。盡管‘刀砍斧剁’,‘槍刺劍刳’,‘放火煨燒’,‘雷屑釘打’,都莫想傷及其身(因為人民的反抗意志是消滅不了的,《西游記》這樣描寫孫悟空被捉后的形象,正是有意無意對于人民反抗力量的熱情頌歌),終究還是被壓在封建大山的下面了?!盵9]這就不免牽強附會了。由這樣一種牽強附會出發,熱心于為各種仙、妖、佛劃分階級成分,一一與現實生活中的階級關系、階層關系對應,更是系統、全面的誤解。在這一方面,胡適的處理是較為妥當的。在《〈西游記〉考證》一文中,一方面,他明確指出,《西游記》確實表達了作者的不平之意,另一方面,他又特別強調,《西游記》的魅力在于“滑稽”、“玩世”,意思是不必過于拘泥地對作者的意圖做政治性解讀。他說:

……美猴王的天宮革命,雖然失敗,究竟這是一個“雖敗猶榮”的英雄!

我要請問一切讀者:如果著者沒有一肚子牢騷,他為什么把玉帝寫成那樣一個大飯桶?為什么把天上寫成那樣黑暗,腐敗,無人?為什么教一個猴子去把天宮鬧的那樣稀糟?[10]

這顯然是把《西游記》與作者意圖聯系起來了。與此同時,胡適又說:

但是這七回的好處全在他的滑稽。著者一定是一個滿肚牢騷的人,但他又是一個玩世不恭的人,故這幾回雖是罵人,卻不是板著面孔罵人。他罵了你,你還覺得這是一篇極滑稽,極有趣,無論誰看了都要大笑的神話小說。[11]

胡適這樣講,意在提醒讀者,《西游記》表達個人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乃是出于一種游戲心態。

孫悟空大鬧天宮一例表明,《西游記》的仙界一方面以民間文化圖像為依據,否則就會出現接受障礙,另一方面又融入了作者個人的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否則就不會如此精彩。把約定俗成的民間文化圖像與作者富于個性的想象融為一體,這正是《西游記》取得巨大成功的前提之一。

二、 《西游記》中的鬼

我們的先人在構造了令人神往的仙界的同時,還設想了一個內容并不單調的鬼界。從大量六朝志怪看得出來,先人們所設計的陰間,確實不以恐怖和萬籟俱寂的真空籠罩一切,而是濃重地涂抹了幾筆令人心向往之的亮色。首先,人死了,并不是到一個我們所不知道的地方去,并不是沒有知覺地在陰寒潮濕的泥土中發霉腐爛,并不是徹底地消失,鬼有自己的并不寂寞的世界——陰間。其二,鬼的生活也有豐富多彩之處。志怪作者經常采取旁敲側擊的手法即經由寫鬼與人的交往來暗示鬼世界的情形。比如,蔡伯喈之鬼與王瑗之談詩,“揆知古今,靡所不諳”[12];王弼之鬼與陸機談玄,“妙得玄微”[13];荀氏《靈鬼志》中那個教嵇康演奏《廣陵散》的鬼,雍容大度,文辭清辨。這使我們感到死者照樣具有生時的風采、智慧。鬼其至還有一些人所不具的稟賦,能為漂泊人世的親友提供切切實實的幫助:例如王彪之母能前知,幫助兒子避免了“奇厄”[14];梁清圖某郡、先以訪鬼,鬼云“所規必諧?!吃履橙粘??!弧盵15];鬼還能變形,可以向人托夢,等等。

神仙與鬼在誕生之初,并沒有善惡之別。但是,在長期的流傳中,人們出于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的渴望,特別是佛教傳入中國,帶來了羅剎鬼一類的形象后,神仙與鬼逐漸分道揚鑣。神仙增加的是真善美的成分,引導人們飛向長生不老、逍遙自在的仙界;鬼則強化了假惡丑的一面,常常與妖怪一道,興風作浪,為害一方。仙界到處是祥光瑞草,鬼界則處處陰氣逼人?!段饔斡洝返谑剡@樣寫道:“那里山也有,峰也有,嶺也有,洞也有,澗也有;只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嶺不行客,洞不納云,澗不流水?!盵16]可見幽冥世界的確是死氣沉沉、毫無生氣。所以,人們喜歡神仙而憎惡鬼怪。但這只是一種總體的觀念趨向?!叭魪娜伺c具體的神、具體的鬼的關系上來看,人與鬼的關系要近得多?!盵17]《西游記》第十回,崔玨活著的時候與魏征是好朋友,死后,在冥司當了酆都判官,兩人還是好朋友,甚至幫助魏征徇私舞弊,給唐太宗增加了二十年的陽壽,可謂交情甚篤。有時人與鬼或者鬼與鬼的關系也可能非常緊張。比如活著的時候兩人結下了梁子,鬼當然要伺機報復?!段饔斡洝返谑?,當唐太宗走進“幽冥地府鬼門關”時,“建成、元吉就來揪打索命”,幸虧崔判官在場,唐太宗才得以脫身。這讓我們想起歷史上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在玄武門布下重兵,殺死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奪得皇位?!段饔斡洝酚薪ǔ?、元吉陰間索命的說法,就是本于這一史實。唐朝建國的時候,李世民南征北戰,平定了各路義軍。這才有了《西游記》第十回“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眾王子、眾頭目的鬼魂”要唐太宗還命的故事[18]。

人間有人間的法律制度,鬼界有鬼界的審判程序。從勾魂鬼、崔鈺等判官、閻羅王等十代冥王到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從鬼門關、森羅殿、奈何橋、枉死城、十八層地獄到六道輪回之所,《西游記》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秩序井然、等級森嚴的幽冥世界。

生死簿是記錄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生物壽命的冊子?!段饔斡洝返谌?,孫悟空大鬧幽冥界,嚇得十代冥王趕忙取出生死簿,但“裸蟲、毛蟲、羽蟲、昆蟲、鱗介之屬,俱無他(孫悟空)名”[19],最后在猴類動物中方才找到。生死簿有點像現在的戶口簿,只要你陽壽已盡,立刻注銷,方法是把你的魂從身上取走。

誰來執行勾魂的使命呢?勾魂鬼是也?!段饔斡洝分械膬蓚€勾魂鬼最慘,奉命去勾孫悟空的魂,結果被打成“肉漿”,以身殉職。勾魂鬼也有眼花的時候,《西游記》第三回,十代冥王為自己辯護時說:“普天下同名同姓者多,敢是那勾死人(勾魂鬼)錯走了也?”[20]這雖然是十代冥王在孫悟空金箍棒威脅下的推托之辭,但至少說明勾魂鬼以前犯過類似的錯誤??傊?,在陰森可怖的幽冥界,他算得上是個出鏡率很高的小鬼。

森羅殿是陰間的法庭,來到陰間的鬼魂都在這里接受審判,鬼魂有什么冤屈也可在這里申訴、告狀?!段饔斡洝返谑?,涇河龍王就是在這里狀告唐太宗“許救反誅”之罪,后來唐太宗到陰間“三曹對案”也在這里,崔判官對唐太宗的陽壽進行核對也在這里。陰間法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管,權力在手,如果缺少必要的監督,就有可能出現徇私舞弊的情形?!段饔斡洝返谑?,崔判官倚仗職權偷偷為唐太宗增加二十年陽壽,就是一例。據民間傳說,閻羅王是世間某位品格高尚的公卿死后變成的,幽冥界的官員們也都是人間的品格優良之人死后轉世的?!段饔斡洝分写瞢k之所以當上陰間判官,也是因為在世時是個仁義道德之士。只是,閻羅王、崔玨不是都徇私枉法過嗎?

法庭宣判后,判決執行,即進入六道輪回之所:“行善的,升化仙道;盡忠的,超生貴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還生人道;積德的,轉生富道;惡毒的,沉淪鬼道?!?(第十一回)[21]所謂“六道輪回”,其實就是懲惡揚善原則的具體實施,也就是“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钪鞫旧鐣?、惡貫滿盈的不良分子,死后墜入鬼道,就得打入“十八層地獄”,飽受種種酷刑的折磨。吊筋、車崩、剝皮、油鍋、刀山、抽腸——凡是人們想得出的酷刑,都放到了地獄中,其殘忍恐怖程度令人毛骨悚然?!笆鼙M種種刑罰后,分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往四大部洲投生。凡作孽的惡鬼,再叫他改頭換面,變作畜類,繼續受種種苦?!堑米餄M之后,方能轉入人道,但也只能投胎‘蠻夷之地’?!盵22]

談到鬼界,不能不說一說鬼界的最高領導人的問題。根據《西游記》的說法,鬼界的最高領導人是地藏王菩薩。這與民間信仰中的說法有些出入,在老百姓心目中,地位最高的肯定是閻羅王,他們不大知道所謂地藏王菩薩?!伴愅酢笔且粋€外來詞,又稱閻摩羅王或閻羅王,印度古神之一,原意為“地獄的統治者”或“幽冥界之王”。他能判人生前之罪,加以賞罰。根據記載,最初掌管中國幽冥界的是泰山府君,后來伴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并逐漸盛行,閻羅王慢慢走紅,最終取代了泰山府君?!段饔斡洝穲猿止斫绲淖罡哳I導人是地藏王菩薩,不知與作者個人的宗教信仰是否有關。材料有限,不便作出明確結論。

三、《西游記》中的怪

司馬遷曾說:“學者多言無鬼神,然言有物?!盵23]所謂“物”,不是指今天人們常說的與“精神”相對應的物質,而是指由動物、植物、器物等幻化而成的物怪或怪物。物質世界的動植物或無生命之物伴隨著年歲的增大被人們賦予了某種特殊的能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而成精”、“老而成魔”,所以,物怪或怪物又被稱為妖怪或妖精?!侗阕印さ巧妗罚骸叭f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以?;笕四慷T嚾??!盵24]《論衡·訂鬼》:“鬼者,老物精也。夫物之老者,其精為人;亦有未老,性能變化,象人之形?!盵25]《說文》九上鬼部:“魅,老物精也?!盵26]這里的鬼、魅和物都是后世習稱的妖精或妖怪?!段饔斡洝分械呐D?、青毛獅怪、虎力大仙,《聊齋志異》中的花妖鬼魅等都屬此類。

按照原型的差異,妖怪可分為動物怪、植物怪和器物怪。在實際生活中,器物不具有生命力;植物雖具有生命力而無法自由活動;只有動物,其生命層次最高,在動物中又根據動物的食物鏈高低有別。這就決定了各種動物神通的大小。一般說來,動物怪勝于植物怪,植物怪勝于器物怪。而在動物怪中,大動物怪通常比小動物怪難對付一些。當然,這只是一般情況,可以有個別例外。

《西游記》為了突出“九九八十一難”的艱辛和孫悟空神通的廣大,在西天路上安排了眾多神通較大的動物怪。其中主要作案的妖怪除了白骨精、松樹精、柏樹精、檜樹精、竹子精、杏樹精、楓樹精外,基本上都是動物怪。其中包括雙叉嶺老虎精、野牛精、熊羆精,黑風山熊黑怪(被觀音菩薩收去做了守山大神),黃風嶺黃風怪(佛祖靈山腳下的老鼠精),烏雞國青毛獅怪(文殊菩薩的坐騎),枯松澗火云洞紅孩兒(后做了觀音菩薩的善財童子),黑水河龜精(東海龍王的外甥),車遲國鹿力大仙(鹿)、羊力大仙(羚羊)、虎力大仙(虎),通天河金魚怪(觀音菩薩蓮花池里的金魚),金兜山青牛怪(太上老君的坐騎),毒敵山琵琶洞蝎子精,六耳獼猴,積雷山摩云洞牛魔王(大白牛),九頭鳥(亂石山碧波潭萬圣龍王的女婿),黃眉怪(如來司磬的黃眉童兒),七絕山紅鱗大蟒,朱紫國金毛犼(觀音菩薩的坐騎),盤絲洞蜘蛛精與黃花觀多目怪(蜈蚣精,后做了毗藍菩薩的門人),獅駝嶺青獅(文殊菩薩的坐騎)、白象(普賢菩薩的坐騎)、大鵬(如來的舅舅),比丘國鹿怪(壽星的坐騎)、白面狐貍,陷空山無底洞金鼻白毛老鼠精(托塔天王的干女兒),隱霧山連環洞豹子精,豹頭山九曲盤桓洞九頭獅子(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騎),青龍山玄英洞犀牛精,天竺國玉兔精(太陰星君的玉兔),通天河龜精。與動物怪相比,松樹精、柏樹精、檜樹精、竹子精、杏樹精、楓樹精等植物怪相對容易對付一些,只需豬八戒“一頓釘耙,三五長嘴,連拱帶筑”(第六十四回)[27]就鏟除了。這些植物怪不像動物怪那樣動不動要吃唐僧肉,只是把唐僧劫走說詩談禪,并勸說唐僧與杏仙成婚,沒有用強的意思,最后被孫悟空、豬八戒發現后也沒有任何反抗??梢娝麄兊纳裢ㄖ鴮嵅桓?。然而,動物怪就厲害多了,神通遠在植物怪之上。在《西游記》中,犀牛、象、虎、獅子、熊等屬于體壯力猛的動物,這些妖怪生猛異常、極難對付,孫悟空在他們身上討不到太多的便宜,一般都是某位神仙(多為妖怪的主人)伸手相助,方才降伏。相比之下,鹿力大仙(鹿)、羊力大仙(羚羊)、金魚怪、九頭鳥等好對付得多,憑借孫悟空的神通就可順當掃除了。有時,神仙雖來相助,但多半是為了保護妖怪的性命,唯恐孫悟空下手太重,幫助孫悟空只是個順水人情,實則沒有必要。

在通常情況下,妖怪代表的是邪惡勢力,而人和神仙則代表了正面力量。根據華夏民族“邪不壓正”的理念,人、神在與妖怪的較量中往往占據上風。不管什么樣的妖怪都有一個命門所在,要么是生理上的,要么是心理上的,而人、神總有辦法找到妖怪的命門,并富有實效地發起攻擊,從而降伏他們?!段饔斡洝返谄呤?,孫悟空在蜈蚣精面前一敗涂地,但毗藍婆菩薩一到,蜈蚣精立刻繳械投降,何也?毗藍婆菩薩乃母雞修煉而成,蜈蚣的克星就是雞,可謂一物降一物。第五十五回,敢于螫如來佛的蝎子,在昴日星君(公雞)面前,立刻現出原形。雞正是蝎子的克星。心理上的命門也是存在的,在《西游記》中主要表現為奴才怕主子。不管奴才多么兇惡、多么飛揚跋扈,只要一見到主子,立刻就蔫了。金毛犼本是觀音菩薩的腳力,偷偷下凡做了妖怪,擋住唐僧師徒四人的去路,連孫悟空也奈他不何,但觀音菩薩一露面,他便現出原形,乖乖聽從。青毛獅怪、金魚怪等都是如此。

《西游記》格外引人注目的一個事實是:這部小說雖然贊賞西游路上降妖服怪的孫悟空,卻又對曾經是妖怪的孫悟空充滿了欣賞之意。悟空本人,即時常以當年的妖怪生涯自豪。第十七回他那首敘述早年身世的自傳詩,最后兩句是:“你去乾坤四海問一問,我是歷代馳名第一妖?!盵28]西行途中,悟空常對人炫耀的也是他大鬧天宮做妖精的經歷。他在八戒面前擺譜:

“你是也不知。老孫因為鬧天宮,偷了仙丹,盜了蟠桃,竊了御酒,被小圣二郎擒住,押在斗牛宮前,眾天神把老孫斧剁錘敲,刀砍劍刺,火燒雷打,也不曾損動分毫。又被那太上老君拿了我去,放在八卦爐中,將神火煅煉,煉做個火眼金睛,銅頭鐵臂。不信,你再筑幾下,看看疼與不疼?”(第十九回)[29]

他在紅孩兒面前擺譜:

“你是不知。我乃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孫悟空是也?!?第四十一回)[30]

他在太白金星幻化的老頭面前擺譜:

“實不瞞你說。我小和尚祖居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姓孫,名悟空。當年也曾做過妖精,干過大事?!?第七十四回)[31]

甚至西天路上的妖魔也把大鬧天宮當成悟空最輝煌的事業。如第五十回:

八戒聞言,即開口稱揚道:“我師兄乃五百年前大鬧天宮齊天大圣孫悟空也?!蹦茄犝f是齊天大圣孫悟空,老大有些悚懼,口內不言,心中暗想道:“久聞那廝神通廣大,如今不期而會?!盵32]

第八十九回:

妖精道:“祖爺知他是誰?”老妖道:“那長嘴大耳者,乃豬八戒;晦氣色臉者,乃沙和尚;這兩個猶可。那毛臉雷公嘴者,叫做孫行者。這個人其實神通廣大:五百年前曾大鬧天宮,十萬天兵也不曾拿得住。他專意尋人的。他便就是個搜山揭海,破洞攻城,闖禍的個都頭!你怎么惹他?……”[33]

這一系列的例證表明,《西游記》對孫悟空的妖怪生涯,或者說,對曾經身為妖怪的孫悟空,不只是容忍,而且是欣賞,有時幾乎是情不自禁地為之喝彩。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這里有何耐人尋味之處?答案可以有很多,但有一點是人們都認同的,那就是:《西游記》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的欣賞,集中傳達了作者個人的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對這一事實加以強調和深入闡釋,是把握《西游記》這部名著不可或缺的一環。

四、 《西游記》中的佛

西天,又稱西方,也稱西方極樂世界。佛教凈土宗主張,人通過修行,死后可以轉生到凈土,即佛居住的地方。凈土即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如來佛)是西天極樂世界的教主。老百姓可能不知道何謂凈土,也可能不知道阿彌陀佛是何許人,但他們對西方極樂世界卻很清楚。一提起佛教,立刻就會想起西方極樂世界。在他們心目中,現實中的種種苦難在西方極樂世界是沒有的,那里無憂無慮,快樂自由。

對于西方極樂世界的描述,來源于佛教典籍?!稛o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描寫極樂世界的情形說:生在極樂世界的人,形貌端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種種,一切豐足;宮殿、服飾、香花、幡蓋,莊嚴之具,隨意所需,悉皆如念。若欲食時,百味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復有眾寶妙衣、冠帶、瓔珞,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所居舍宅,稱其形色——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清凈安穩,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與這極樂世界相比,我們人間這片“穢土”當然是令人失望的?!段饔斡洝逢P于西方極樂世界的描繪基本上也是這些?!段饔斡洝返诰攀嘶貙懭鐏砭幼〉睦滓艄艅x,別說是老百姓羨慕,恐怕連古代帝王看了都會自嘆不如。

和道教的天宮一樣,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一個秩序井然的世界。佛、菩薩、羅漢、金剛等有序排列著。佛是這個世界的至尊。佛是佛陀的簡稱,在梵文里它是“知覺的人”的意思。所謂知覺包含三層含義:自覺(自我覺悟)、他覺(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佛教的最高境界)。佛的這三層含義是佛教由低到高的三個境界。佛教認為,凡夫俗子缺乏這三種知覺,只有佛才能達到佛教的最高境界,即覺行圓滿。在大乘佛教中,佛一般用于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在小乘佛教中,佛除了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這是佛教的說法。在普通老百姓眼里,事情沒有這么復雜,佛就是指如來佛祖(老百姓也許不知道釋迦牟尼是誰)?!段饔斡洝肪捅容^典型地表達了民間的這種想法。在《西游記》中,那個整天對著各位菩薩、羅漢、金剛等講經說法的如來就是西天世界中的佛祖、至高者。第七十七回,如來自述身世。鴻蒙開始,萬物皆生,如來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不小心被孔雀吸入肚內,后從孔雀脊背跳出,跨上靈山。從此,在靈山修行至今。多么富有傳奇色彩!難怪如來如此了得。如來的才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過去、未來之事、天下萬事萬物,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段饔斡洝返谖迨嘶?,連法力廣大的觀音菩薩都辨認不出真假美猴王,如來笑道:“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追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盵34]然后輕而易舉地指出假猴王的真實身份。二是神力超群。孫悟空大鬧天宮,一大堆神仙都奈何不了他,玉皇大帝只得請如來出面,結果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的孫悟空被他手掌一翻壓在了五行山下。三是掌管著“度亡脫苦,壽身無壞”(第十二回)[35]的大乘佛法,掌握著蕓蕓眾生的命運。如來的這些法力、神通使他處理事情游刃有余、輕松自如。

菩薩是指還沒有達到覺行圓滿的修行者,但經過修煉將來可以修成佛果。菩薩的地位僅次于佛?!捌兴_的職責是幫助佛,用佛教的宗旨、教義解救在‘苦?!锌嗫鄴暝氖|蕓眾生,將他們‘度’ 到極樂世界中去,了卻一切煩惱?!盵36]比如,觀音菩薩東去大唐為佛祖尋找取經人,幫助教化南贍部洲。我國民間有四大菩薩之說,即文殊、普賢、觀世音和地藏菩薩?!段饔斡洝分谐诉@四大菩薩外,還有幫助孫悟空除掉黃風山妖怪的靈吉菩薩、幫助降伏多目怪的毗藍婆菩薩以及黎山老姆?!段饔斡洝分羞€有“八菩薩”的說法,不知道這八位菩薩中的另四位菩薩是誰。菩薩的神通雖然比不上如來,但也非同小可。這些菩薩中尤以觀音菩薩最為慈悲可親。唐僧取經路上遇到的很多妖怪都是菩薩幫助降伏的。菩薩幫助孫悟空降魔除怪實際上也是幫助佛祖教化眾生,是代表佛祖懲惡揚善。

根據凈土宗的描述,西天極樂世界似乎很美、很自由,但推想起來未必如此?!段饔斡洝返谄呋?,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請如來救駕,如來臨走時對眾菩薩說:“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盵37]即使如來有事外出,眾菩薩也不得擅離職守,極樂世界并非想象中那么自由,如來佛也非想象中那么崇高?!段饔斡洝穼@一層面的描寫頗為充分,而最為經典的描寫是在小說接近尾聲之處,作者別具匠心的安排了一個戲謔性的結尾,成功地消解了佛教的神圣性。

第九十八回,“功成行滿見真如”,如來理所當然地強調了佛經的神圣性。他對三藏說:

你那東土乃南贍部州。只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牲。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墮幽冥,受那許多碓搗磨舂之苦,變化畜類。有那許多披毛頂角之形,將身還債,將肉伺人。其永墮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雖有孔氏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何耶!我今有經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璠38]

照如來的說法,既然佛經功用如此巨大,唐僧師徒萬里迢迢來西天走一趟也值得。但是,悟空的看法也未嘗不對:如來“若果有心勸善,理當送上東土,卻不是個萬古流傳?只是舍不得送去,卻教我等來取”(第七十七回)[39],有什么必要?更加耐人尋味的是,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足以摧毀佛經神圣性的情節。負責檢授經卷的阿儺、伽葉向唐僧需索人事未果,遂公然行騙,以無字之經授之。行者惱怒,對如來嚷道:“如來!我師徒們受了萬蜇千魔,千辛萬苦,自東土拜到此處,蒙如來吩咐傳經,被阿儺、伽葉掯財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將無字的白紙本兒教我們拿去,我們拿他去何用?望如來敕治!”[40]可是如來非但未責罰阿儺、迦葉,反而嬉皮笑臉地辯護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圣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后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盵41]如來佛祖就這樣失去了其神圣性。佛祖尚且像個為兒孫經營家業、銅臭氣十足的家長,源于他的佛經當然也不具有神圣性。

戲謔性的情節至此仍未結束。阿儺、伽葉遵從如來的指示,將那有字的真經,每部中各撿了幾卷給唐僧。東歸途中,在通天河遭遇風、霧、雷、閃,經卷被水濕透,只得“移經于高崖上,開包晾曬”[42];“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經》沾住了幾卷,遂將經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經》不全”[43]。面對這件掃興的事,行者卻笑道:“蓋天地不全。這經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盵44]插科打諢,一派輕松氣氛,把取經的嚴肅性和莊重性給有效地消解了。

《西游記》何以要消解取經的嚴肅性和莊重性?我們至少可以體會到這樣一層用意:《西游記》雖然以求取佛經作為情節線索,但作者的宗旨并非宣傳佛教。作者另有更深的用意蘊含在文本中,并期待讀者認真加以思索?!段饔斡洝废夥鸾浀纳袷バ?,乃是為了強化作者個人的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并以其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來啟發讀者。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西游記》這部小說,一方面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圖像,另一方面也融入了作者個人的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圖像與其成書過程密切相關,而作者個人的人生體驗和文化理念則賦予了小說詼諧風格和深刻意涵。在《西游記》解讀中,民俗學視角與作者視角缺一不可,尤須把握好解讀的分寸。過于拔高其“批判力度”或社會批判功能,未必是明智之舉。

注釋:

[1]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76頁。

[2]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51頁。

[3]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288頁。

[4] 袁珂:《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94頁。

[5]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312頁。

[6]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313頁。

[7]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318頁。

[8]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1105頁。

[9] 李希凡:《〈西游記〉的主題和孫悟空的形象》,《論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形象》,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61年,第308頁。

[10] 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4頁。

[11] 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4~245頁。

[12]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卷三二一《王瑗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2543頁。

[13]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卷三一八《陸機》,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2514頁。

[14]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卷三二○《王彪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2538頁。

[15]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卷三二三《梁清》,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第2562頁。

[16]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125頁。

[17] 王景琳:《鬼神的魅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第154頁。

[18]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127頁。

[19]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35頁。

[20]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35頁。

[21]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129頁。

[22] 龔斌:《鬼神奇境》,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88頁。

[23] (漢)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2049頁。

[24] 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00頁。

[25] (東漢)王充著,張宗祥校注:《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49頁。

[26]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188頁。

[27]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782頁。

[28]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206頁。

[29]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231頁。

[30]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496頁。

[31]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895頁。

[32]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614頁。

[33]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1076頁。

[34]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709頁。

[35]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148頁。

[36] 黃夏年主編:《佛教三百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31頁。

[37]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75頁。

[38]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1171頁。

[39]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937~938頁。

[40]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1175頁。

[41]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1175~1176頁。

[42]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1185頁。

[43]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1186頁。

[44] (明)吳承恩:《西游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第1186頁。

猜你喜歡
吳承恩人民文學出版社神仙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吳承恩:人生不過是一場“西游記”
吳承恩剿匪
愛是什么
自主
遇見老神仙
老神仙變魔術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西游記》作者不是吳承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